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会议时间与地点2011年8月2~6日,西宁会议主题及议题会议主题:地震灾区重建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具体议题包括:——地震地质灾害链生规律与灾害控制——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中国西部区域地壳稳定性——西部山区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城镇减灾对策——黄土高原地质灾害——特殊土工程地质——西部矿产开发与环境灾害——名家有约-工程地质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162-165
野外调查表明,韩城市地质灾害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基本上以韩城断裂为东西区域的分界线,东部黄土台原区以黄土崩滑为主,西部低山区则地裂缝和地面塌陷十分发育.研究认为,韩城市不同区域的地质灾害,在成因上是不尽相同的,东部区域主要决定于自然地质因素,同时受地下水和地震作用的影响,西部区域各类地质灾害的发育是和人类的工程活动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大型工程和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在一些标志性工程建设、新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实施过程中面临严重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威胁。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与减灾战略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论述了21世纪中国地质灾害减灾面临的形势是既存在许多有利条件又存在多方面困难而面临严重挑战。提出21世纪地质灾害减灾战略:1.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维护体系;2.优先安排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3.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4.城市地质灾害防治与土地利用相结合;5.加强我国地质环境监测与网站建设;6.针对地质灾害区域分布规律,采取分区减灾对策;7.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5.
序言     
近年来在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具体实践中.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以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公益性地质工作为主线,依托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围绕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严重等重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地质调查和科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尹先娥  常智胜 《贵州地质》2016,33(2):113-116,131
水城县位于贵州省西部乌蒙山区,区内山高坡陡谷深,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恶劣,地质灾害频发、易发。本文以水城县重点地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详细调查成果为依据,从自然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两大方面对地质灾害孕育背景及引发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近年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的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地质灾害隐患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指出了水城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是客观存在的,地灾防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降低外在因素对灾害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7.
孙志忠  侯占清 《吉林地质》2010,29(1):119-122
本文对我省西部白城市山前扇形地地质环境状况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资源衰减、水土环境污染状况、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和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文章可以了解西部山前扇形地目前环境质量状况,对我省西部资源开发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贵州作为西南岩溶山区的中心,又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大省,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而矿山地质灾害首当其冲。本文以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在介绍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矿山资源利用现状和地质灾害类型进行了阐述,探索了生态治理的新模式,并进行了典型案例探讨。以期从“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的生态思维转变助推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浙江地质》2008,(5):18-19
淳安县位于浙江省的西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是我省地质灾害多发县(市、区)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规模与强度的不断加大,滑坡、崩塌、泥石泥等地质灾害隐患不断增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为了有效防治地质灾害。在充分调查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淳安县人民政府于2002年颁布了全县第一个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油气管道沿线一般穿越陇西黄土高原区、秦巴山区和四川盆地,地貌类型表现为山地、丘陵、平原及河川谷地,地形地貌极其复杂,不同的地形地貌及地质单元发育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该文首先介绍了油气管道沿线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对油气管道的危害方式,然后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消减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88-492
西部地区油气管道沿线一般穿越陇西黄土高原区、秦巴山区和四川盆地,地貌类型表现为山地、丘陵、平原及河川谷地,地形地貌极其复杂,不同的地形地貌及地质单元发育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该文首先介绍了油气管道沿线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对油气管道的危害方式,然后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消减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会议名称会议内容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及合办单位时间地点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分析技术最新进展及其应用将国内在同位素地质测年技术上的新进展以及应用的新成果进行交流 ,并对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此外 ,商讨筹备第 8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大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 地科院地质研究所、同位素地质开放研究室 2 0 0 3 10北京西部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研讨会研讨西部第四纪地质、新构造运动、生态环境、地质灾害等。深入开展重大工程地壳稳定性评价。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 四川局或拉萨局、第四纪研究会、旅游地学会 2 0 0 3 10 成都拉萨地下水问题论…  相似文献   

13.
肖进  李辉 《工程地质学报》2012,20(4):532-539
汶川地震发生在地质环境脆弱的山区,震后内外地质营力加速了灾区地质环境变迁,在变迁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本文通过研究灾区地貌变化、地表破坏、山体震裂、水文地质条件改变、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等地质环境现状,分析震后斜坡演化过程、地表地质环境变迁过程、外界因素的影响、崩滑流地质灾害转化关系,总结了地质环境变迁过...  相似文献   

14.
一、地质灾害经济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地位地质灾害,是由与地质条件有关的作用引起的一类自然灾害.从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考虑,地质灾害的研究,可归纳为三个部分;1.地质灾害基础理论研究.2.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3.地质灾害经济研究.本文仅探讨地质灾害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元江县地处哀牢山褶皱带、红河断裂中段, 地质构造复杂, 工程地质条件脆弱, 是云南省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作者从空间方面详细阐述了研究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1)研究区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在红河两岸呈现出空间分布不均匀、部分地区集中分布的特征; (2)坡型为直线形和阶梯状、坡向为45°~135°、坡度为20°~50°、高程为1500~2000 m的地形中地质灾害最为发育; (3)在研究区西部哀牢山一带的构造侵蚀地形区地质灾害发育数量最多, 南部红河下游两岸的侵蚀堆积地形区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最大; (4)研究区主控构造对地质灾害的控制效应较明显, 在断裂带交汇处或主断裂走向发生变化地段, 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 可为当地地质灾害治理、搬迁选址等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地质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的工程一经济活动会导致地质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发生的后果给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的危害,便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前者由自然地质作用所造成,后者由人类活动诱发产生.近20年来,我国和其它国家一样,随着工程建设和经济开发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和危害的加剧,引起了自然科学界和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西部开发的需要 ,充分发挥工程地质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决定于 2 0 0 1年 9月在成都召开“中国西部重大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学术研讨会”。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委托 ,本次会议由成都理工大学、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院、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以及西南交通大学承办。会议宗旨为工程地质服务于西部开发 ,初步拟订的主要议题如下 :( 1)西部开发中地壳稳定性评价 (包括水库诱发地震 )与活动性断裂的工程效应分析 ;( 2 )西部开发中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 3)西部地区高坝建设中的工程…  相似文献   

18.
地处贵州东部的铜仁地区,是我国西南部较典型的山区,也是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其所辖8县1市1特区,总面积18032 km2,总人口360.72万人.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至上百万元,给地方经济带来了严重的阻碍.近年来,随着土地开发的不断深入,地质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加之气候的变化,地质灾害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为了有效防治地质灾害,本文从该区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其地质环境条件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质环境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抚顺采煤已有百余年历史,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一系列地质灾害:滑坡、矿震、地表沉陷和地裂缝等。矿区的中部和西部的形成带状的地表拉裂和建筑物破坏;软岩区形成大面积的地表沉陷,硬岩区形成脆性和线性拉裂,这些现象与矿区地质结构是分不开的。通过对矿区地质结构和矿区地层构造演化研究,认为抚顺矿区地质灾害是发生在花岗岩与火山岩之间的"凹槽"内,是有限的。根据矿区主断层F1、F1A交汇点位置,将矿区地质结构类型划分为三种类型,并通过FLAC二维数值计算对三种类型的典型剖面进行了数值模拟和验证,合理地解释了矿区地质灾害的产生机理和发展趋势,为抚顺矿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采煤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采用地质结构控制论来研究城市地质灾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楚占昌  郭希哲 《中国地质》1992,(2):11-12,24
一、落实国务院“三定”方案,搞好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恶化的结果或表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防灾、减灾的地质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基建工程.地质环境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是同一种地质灾害,其特征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必须在研究其所处地质环境、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发育规律、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灾情等的基础上进行,还必须考虑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工程措施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在防治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还应随时掌握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