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我国气象卫星事业与世界气象卫星事业同步发展我国气象卫星事业是随着世界气象卫星事业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从1960年美国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气象卫星以来,世界气象卫星事业从实验到业务、从民用到军用、从极轨卫星到静止卫星、从单一仪器观测到综合仪器观测、从获取定性资料到获取定量资料、从观测功能到兼有数据收集和转发等通信功能、从一个国家到多个国家、从单星系统到双星系统、从单独工作到全球联网,已获得了显著的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今已有美国、前苏联、欧洲空间局、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家发射了气象卫星,目前中国是…  相似文献   

2.
1前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多年来实时接收国内外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和静止气象卫星资料。这些资料经处理形成了多种气象卫星产品 ,并通过中国气象局“9210”卫星通信系统发送。这些产品对于从事卫星气象、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环境监测的科研、业务与服务的科技工作者 ,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2气象卫星简介2.1美国诺阿系列1960年4月1日美国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 ,至今已有39a的历史。39a来 ,美国发射了40余颗极轨卫星 ,经历了4代的进步。1998年5月13日美国又成功地发射了NOAA -K(NOAA …  相似文献   

3.
徐建平 《气象》1984,10(5):39-43
一、引 言 自1972年美国发射资源卫星——陆地卫星1号以来,人们对资源卫星资料的处理和应用已做了不少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资源勘察、水文、测绘、环境监测、农业等非气象领域中主要是利用资源卫星资料。 美国极轨气象卫星发射时间比陆地卫星要早得多,我国早在七十年代初就自制了气象卫星接收设备,但接收的资料大部为未经数字处理的云图,而且主要限于气象上应用。国内许多部门对气象卫星资料的数字处理及  相似文献   

4.
1.引言自从1960年4月TIROS-1号卫星发射上天,开始装载光导摄象管摄象机和辐射计进行观测以来,世界上已经发射了许多气象卫星。利用气象卫星观测也和其他观测一样,以获得高精度的定量分析资料为目的。为此,这些年来对于气象卫星上装载的仪器,不仅改进了空间分辨率,采用多通道和高频  相似文献   

5.
《风云一号》C极轨气象卫星是继1988年和1990年发射《风云一号》A星和B星之后,我国发射的第三颗极轨气象卫星。这是我国空间遥感科学技术的又一个新的大发展,是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里程碑。《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研制到发射、运行,共包括5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卫星、运载火箭、发射靶场、测控及地面业务应用系统。(风云一号》C卫星运行轨道是近国形的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870km,轨道倾角98.85”,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102ndn,偏。心率小于0.0034,一天内卫星绕地球运行约14目,轨道回时间14.4天,卫星…  相似文献   

6.
我国气象卫星的现状及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0年4月1日美国第一颗气象卫星TIROS-1的发射升空,标志着大气探测科学技术进入了现代化空间遥感阶段。40多年来已有美国、日本、前苏联、中国、欧洲空间局、印度等国家研制或发射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目前,中国气象卫星已经成为世界气象卫星网络中的重要成员。1969年初,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一要接收利用国外卫星发送的资料,二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遵照周总理的指示,中国气象科技工作者在短短的30多年里,使中国的卫星气象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今,已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我国现有两颗极…  相似文献   

7.
肖稳安  荆其一 《气象》1978,4(4):22-25
1977年7月14日,日本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这颗卫星是按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的要求而发射的。世界气象组织计划在七十年代共发射五颗地球静止气象卫星。加上已在工作的两颗极地轨道卫星,构成对全球大气的观测网(图1)。到目前为止,已有四颗卫星进入轨道。这四颗卫星是:同步气象卫星(SMS-1)和(SMS-2);地球静止业务环境卫星(GOES-1)和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前三颗卫星是由美国在1974年5月,1975年2月,1975年12月发射的。其中SMS-2和GOES  相似文献   

8.
自从1970年开始接收美国ESSA气象卫星云图以来,气象卫星资料的接收和应用在我国已有15年的历史了。卫星资料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特别是在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监视和预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总的说来,主要还限于卫星云图的定性分析和应用,卫星定量资料的提取和应用在我国还开始不久。本文将简要介绍从TIROS  相似文献   

9.
从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起,至今由美、苏、欧空局、日本、印度和中国发射的气象卫星已百余颗,成为最大的应用卫星系列之一.现在,气象卫星的资料已应用于天气预报、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报、军事、  相似文献   

10.
王守慧 《气象》1988,14(10):3-5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首次发射的气象卫星(FY-1)的星体概貌,星载遥感探测器的类型及功能,以及该卫星提供的探测资料的种类和传输方式。  相似文献   

11.
气象卫星资料在我国天气分析和预报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从1969年开始将气象卫星资料用于天气分析和预报。目前各省都有自动图片传送系统(APT)接收站。大多数自动图片传送系统(APT)接收站是接收泰罗斯-N(TIROS-N)卫星的低分辨扫描辐射仪云图,有几个站接收日本地球静止气象卫星云图,中央气象台还接收由华盛顿世界气象中心和日本气象厅发送的太平洋的卫星探空和测风资料。大多数天气预报部门的预报员在做短期预报时,常常参考卫星云图资料。根据近十年使用气象卫星资料的经验,我们认为卫星资料对于改善天气分析和预报是有用处的,尤其是在西藏高原和我国邻近海域,卫星资料是天气分析和预报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气象卫星技术的发展,卫星观测能力不断提升,全球气象卫星观测体系逐步形成。美国、欧洲和中国都建立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观测系统,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拥有各自的气象卫星。与卫星发展初期相比,现在的气象卫星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以及波段覆盖范围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与之相伴,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卫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新的资料处理方法不断涌现,数据使用也完成了从定性向定量的跨越。本文将在总结目前气象卫星遥感载荷观测能力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卫星资料在天气分析、环境灾害监测以及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种类繁多的人造卫星中 ,有一种专门用于在外层空间监测地球风云变幻的卫星 ,那就是气象卫星。气象卫星可以在太空拍摄地表的地貌、云图、水汽等照片 ,经处理后发送到地面。气象部门根据卫星云图和其它气象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便可对未来天气的变化作出预测。196 0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气象卫星“泰罗斯号” ,至今 ,已有美国、前苏联、日本、欧洲空间局和印度、中国等几个国家 ,先后发射了“泰罗斯”、“流星”、“艾萨”、“诺阿”、“葛兹”、“葵花”、“梅地欧尔”、“风云”等 10多个系列的数十颗不同型号和用途的气象卫星…  相似文献   

14.
气象卫星的云观测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卢乃锰  方翔  刘健  闵敏  孙瑞静 《气象》2017,43(3):257-267
云体现着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云还通过反射太阳辐射和阻止地球发射辐射,维持着全球能量平衡。1960年气象卫星的出现,揭开了从浩瀚太空,俯视千变万化云系的历史。气象卫星云图的获取,加深了人们对天气、气候变化过程的认识,推进了大气科学的发展。本文围绕气象卫星云遥感主题,首先概述了利用卫星资料开展云检测、云相态识别、云光学厚度与等效粒子半径反演的原理和方法。而后,着重介绍了各类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天气过程的云系特征。最后,文章回顾了国际卫星云气候方面的工作,展望了未来云观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1957年10月4日,人类第一次把人造卫星送入轨道.随后一门崭新的技术——卫星遥感技术迅速地发展起来了.1960年4月11日,美国发射气象卫星成功,卫星气象学应运而生.1972年7月23日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使卫星遥感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人造卫星和遥感技术的发展,为从空间探测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随着空间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对气象卫星原始探测资料的加工处理和应用研究,就成了人们所关心的热点.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从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引进的"气象卫星资料微机处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就是专门为单站接收处理气象卫星(包括我国"风云一号"卫星和美国NOAA卫星)资料的用户而研制的,利用这套"系统",不仅可以对实时接收的卫星资料进行各种定性和定量处理,获  相似文献   

17.
陈洪松 《气象》1981,7(9):30-33
从六十年代开始,卫星作为一种探测工具在气象观测方面显示出它的许多优点。针对美国第一代、第二代业务气象卫星工作特点,我国从1970年开始陆续研制成功了相应的低分辨率云图接收机71型和高分辨率云图接收机WT-1型。1978年7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泰勒斯-N系列卫星。这是美国第三代业务气象卫星。尽管它的高分辨率图象传输的主要参数,如天线极化、载波频率、辐射功率等和第二代业务气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研究的回顾和发展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是大气科学中发展最迅速、成就最显著的一项大气探测技术和新兴的分支学科。目前 ,气象卫星已经成为地球大气探测系统中的主要成员 ,而卫星气象学则正在覆盖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主要方面。文中从 3个方面综述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的 30多年时间内 ,中国在这一领域内取得的主要成就 :(1)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重点介绍了中国的极轨和地球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射、运行状况和主要技术指标及发展史。 (2 )气象卫星遥感原理和方法等方面的主要成果 ,重点评述了大气温湿廓线遥感反演、云特性反演、气溶胶特性反演、降水反演和云迹风生成等 5个方面的主要成果。 (3)气象卫星资料应用研究成果 ,主要包括气象卫星资料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在数值预报中的应用和在气候监测和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此外还包括同化和气候监测与预测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二)苏联的气象卫星苏联从一九六六年三月开始,用宇宙(KOC MOC)卫星进行气象探测实验,至一九六八年九月先后发射9颗,主要对探测仪器、能源、姿控和传输系统进行实验。一九六九年三月开始建立流星(METEO)气象业务卫星系统,在流  相似文献   

20.
蔡斌 《气象科技》1998,(4):46-50
美国于1998年5月发射了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NOAA-K,卫星携带的AMSU微波遥感仪器将是全天候大气探测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文章简要介绍了NOAA-K服务系统的改进概况,遥感仪器的特点以及卫星直接广播的HRPT、AIP信息格式。文章有助于国内用户对美国新一代卫星的了解,便于对卫星资料的处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