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描述了胜利埕岛油田所在海域全年各季风、浪、潮汐、海流等的基本状况、产生机理及黄河三角洲区域对它们的影响。同时介绍了目前国内在深水及浅水区域几种海底电缆的铺设工艺 ,从施工机械到水动力学原理的角度 ,对其应用进行了技术上的分析 ,指出了每种施工工艺的优劣 ,并由此确定了较为理想的电缆埋设工艺和定位技术方案 ,使电缆铺设实际长度误差控制在设计长度的 1 %范围内 ,从而大大节省了工程投资费用。该工艺的选择和推广可为埕岛海上油田的开发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根据统计资料阐明了胜利埕岛油田所在海域全年春夏秋冬各个季节风浪、潮汐、海流产生机理和方向及黄河三角洲区域对其诸要素的影响。同时 ,介绍了在深水及浅水区域目前国内几种海底电缆的铺设工艺 ,从施工机械到水动力学原理对挖沟的应用进行了技术上的分析 ,指出了每种施工工艺的优劣 ,选择了较为理想的电缆埋设工艺和定位技术 ,确保了 35k V 3× 1 85mm2 电缆入泥深度和铺设轨迹。由于选择了较为合适的铺缆方法 ,施工电缆实际长度误差控制在设计长度的 1 %范围内 ,进而大大节省了一次投资的费用 ,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此种工艺的选择和推广必将为海上油田的开发做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海底电缆在埕岛油田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埕岛油田原油产量逐年递增,电力需求不断增加,海底电缆不断发展。文中主要介绍了埕岛油田采用的海底电缆的结构类型及特点,并对在海底电缆的维修、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较为系统地对整个海上油田海底电缆进行了描述,并对今后埕岛油田海底电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埕岛油田复杂地形区地形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位于1976年黄河口东侧的埕岛油田海底复杂地形区对海上石油开采、建立石油平台、铺设海底管线和电缆等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危害,通过1999年和2003年两次多波束测量资料对比,分析和研究了埕岛油田复杂地形区的地形变化趋势,为在该海域进行海上平台建设、海底管线和电缆的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荔湾3-1气田深水脐带缆竖直铺设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静  高原  石锦坤  魏伟荣 《海洋工程》2018,36(5):134-142
随着海洋油气开发逐步走向深海,深水脐带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在脐带缆安装工程中仅具备浅水(300 m以内)水平铺设的能力,深水脐带缆的铺设技术在国内尚属空白。本文以荔湾3-1气田深水脐带缆铺设工程为例,首先介绍铺设方法的选取原则,提出深水脐带缆竖直铺设的技术要求,随后基于Orca Flex软件,对脐带缆铺设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为铺设期间脐带缆长度和张力的监控、作业气候窗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最后制定脐带缆起始抽拉、正常铺设以及末端铺设的作业流程。该工程为我国首次采用脐带缆竖直铺设技术,本文研究成果和计算方法可为国内其它同类工程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屡败屡战的海底光缆铺设史有史以来第一条海底缆线是在1850年英法之间铺设的,由约翰·沃特金·布莱特的盎格鲁-法国电报公司开设了一条穿越英吉利海峡的电缆。那时候的电缆,制作非常粗糙,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是随手用纸卷成的卷烟,没有其他任何保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埕岛油田海底管线的陆地发送技术,对拖管施工工艺进行了计算和受力分析,结合实际,采用多种拖管方法完善了适应滩海和极浅海海域海管铺设工艺。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于海洋油气资源认识的不断增加,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从近海走向远海。作为海洋油气运输主要方式的海洋管道,其铺设问题成为焦点。常见海洋管道工程铺设方法为:拖曳铺设、卷筒铺设、J型铺设、S型铺设。通过引入先进的国际海洋工程软件OrcaFlex并结合国内外关于海洋管道铺设的工程手册及相关规范、标准,如DNV、API、AWS等,实时模拟研究S型海洋管道铺设过程。结合作者工作经历及实际海洋铺管工程背景算例分析,研究铺管上弓段接触点、悬垂段及触底段在铺设过程中的各自静力、动力特性。对海洋管道S型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有关设计、工艺和HSE低成本安全高效铺设等方面提出几点有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海底电缆安全及其施工埋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电缆及其铺设技术是水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首先回顾了海底电缆技术的发展过程,统计分析了造成海底电缆事故的外部因素及比重,推荐了针对不同损害情况及海底环境条件所应采取的最佳保护措施。接着介绍了海底电缆施工中,不同开沟埋设技术与设备的基本特征。最后,笔者在依据国内调研所掌握资料的基础上,概要评价了我国海底电缆施工技术与设备的现状,提出了对近期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初步看法。希望能对我国水下工程海底电缆施工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利用非线性大直径薄壁铺设变形和应力计算模型,对水中铺设的典型工况进行了空间形态和应力分布的模拟计算,分析了实际工程中的两种铺设方案-采用刚性托架和托架船辅助铺设及仍采用刚性托铺设,并计算了水中铺设时的纵向水流对铺设时的管线空间形态和应力分布的影响,对计算结果作了定性的分析,提出了相应工况时该管道铺设工程中应该注意的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埕岛海上石油平台周边海底管道与电缆的探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石油平台周边海底管缆密集,管线状废弃物多,且有相互交叉现象,常有管道与电缆分辨不清或将管线状废弃物误判成海底管缆等情况发生。这严重影响了生产运行和作业平台就位的安全,给指挥作业平台插桩、就位、船舶抛锚带来了很多困难和安全隐患。在埕岛油田平台附近海底管道电缆探测技术研究中,利用目前世界上已有的、对海底管缆探测较为有效的各种仪器设备和方法手段,进行了试点研究,从中寻求适合埕岛油田海区海底管道、电缆位置和埋设状况探测的最佳方法和手段。通过试点研究,对探测海底管道和电缆的各种仪器的探测性能、探测方法、探测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海底电缆铺设施工既是重要的用海方式,也是常见的海洋工程类型。对海底电缆铺设施工的动态监测更是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的重要内容,但常用的卫星遥感监测与地面监测等手段无法满足此类涉海工程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的需求。文章基于海底电缆铺设施工的工程特性分析,在总结相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海底电缆铺设施工海域使用动态监测的内容与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现场监督与监测、综合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调查走访等动态监测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深水管道S型铺设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深水管道S型铺设取得了优异的铺设成果,逐渐成为深水海底管道铺设的重要方法,但其铺设环境复杂,上弯段管道与托管架动态接触,现有分析手段无法有效模拟。同时,S型铺设关键设备的设计技术还不成熟,没有相应的设计规范。首先对深水管道S型铺设开展监测研究,提出了深水管道S型铺监测方案,最后利用实验室模型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可以为深水S型铺设关键设备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设计数据。  相似文献   

14.
在浙江象山檀头山海底电缆路由勘察中获得的地形测量、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探测、工程地质钻探等资料基础上,结合其他自然环境资料对路由勘察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工程环境较适合海缆的铺设,海缆可铺设于勘察区的南部,登陆点附近基岩裸露区和砾石应进行清理、开挖和采取防护措施,海底和冲刷槽边坡稳定,檀头山附近水下浅滩地层中浅层气上冲至海底面以下最浅不足5m,对海底电缆影响不大,但要在开挖施工时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5.
深水海底管道S型铺设参数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深水海底管道S型铺管法为研究对象,运用悬链线理论建立管道的静平衡微分方程,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迭代求解管道整体形态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开发相应的计算分析程序,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张紧器张力和管道极限铺设水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管道铺设水深、管径和壁厚、混凝土配重层厚度的增加,所需张紧器张力明显增大;当托管架底部倾角较大时,控制应变越大管道所需张力越小;当托管架底部倾角较小时,管道初始倾角越大、托管架半径越小管道所需张力越小.此外,管道的浮重度、托管架长度和半径、张紧器张拉能力、管道初始倾角对极限铺设水深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曹洋  张淑华  孙林 《海洋工程》2019,37(6):39-48
海底管道在深海石油开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管道在工作时受到高温高压会触发水平向整体屈曲变形,蛇形铺管法是控制管道水平向整体屈曲变形的有效手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蛇形铺设管道的关键参数进行研究,分析关键参数对临界屈曲荷载和屈曲后截面应力应变状态的影响。对每一组蛇形铺设管道都设置了直线型铺设管道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引入初始挠曲的方法激发水平向整体屈曲,初始挠曲程度与蛇形铺设管道相同。通过与直线型铺设管道的对比,显示了蛇形铺设管道在激发和控制屈曲方面的优势,并对不同土体阻力情况下蛇形铺设管道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蛇形铺设管道的临界屈曲力和屈曲后的弯矩皆远小于直线型管道。蛇形铺设管道的临界屈曲力随圆心角θ增大而减小,随曲率半径R的增大而增大。增大跨度L、曲率半径R和圆心角θ都能有效减小蛇形铺设管道的截面弯矩。水平向土体阻力对蛇形铺设管道影响较大,水平向土体阻力较小时,蛇形铺设管道控制屈曲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维护我国的主权和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有秩序地铺设和保护海底电缆、管道,国务院于1989年2月发布了《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5年来在当地政府、驻军、环保、水产、港监、邮电、电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烟台海洋管区做为主管部门,做了大量的管理和协调工作,使管辖区的鲁北海域的海底电缆、管道的管理基本走入正轨。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1月,黄河水下三角洲2条海底电缆断裂,推测与该区域冲蚀沟较为发育有关。通过多波束测深、浅地层剖面探测、侧扫声呐调查等物探调查方法对埕岛海区开展地质调查,以揭示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底滑坡诱发条件。研究发现:埕岛海区海底存在多条冲蚀沟,软弱土层较为发育,冲蚀沟地层扰动较为明显;通过波浪海流对海底土体的影响分析,判断不同水深和不同土体在浪潮流作用下海底冲蚀沟的发育程度,得出海底滑坡的诱发条件,结合人类活动和海底自然坡度等因素的影响,分析研究区仍然具有发生海底滑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短口袋技术可以提高固井质量及避免钻井掉块等优点,阐述了保证井身质量优良、井底少沉沙、套管长度与井眼深度的一致和套管居中等使用短口袋的技术要求.通过该技术在埕北古A井的应用,说明优选钻具组合和钻进参数,使用优质钻井液、通井和套管居中等技术措施可以满足要求,并成功地实现套管短口袋.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琼州海峡500 kV海底电缆地形地貌特点及保护方式,分析了侧扫声呐及多波束检测的基本原理,对侧扫声呐在海底电缆裸露及悬空检测的原理进行了重点阐述。结合海南联网500 kV海底电缆近几次检测数据,通过侧扫声呐地貌检测结果,重点对海底电缆裸露情况、抛石坝及铸铁套管保护状况、海底电缆周围异常进行了分析,能够正常检测出海底电缆的裸露、抛石坝的坍塌及周围异物等异常情况。通过多波束地形检测结果,分析了海底电缆路由区域整体地形状况及抛石坝整体状况、通过Kriging插值方法生成不同的DEM(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海底电缆路由区域地形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沙波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部分区域地形冲刷严重,容易造成海底电缆裸露、悬空,需要及早关注并采取防冲刷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