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宜黄地区是赣中南浅变质岩系与武夷中深变质岩系的交接地带,通过1∶5万地质填图已证实,两套变质岩系具有相同的原岩建造和变形历史,其变质作用具“空间上渐变过渡,时间上渐进演化”之特点,较好地反映了加里东造山作用发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宜黄地区是赣中南浅变质岩系与武夷中深变质岩系的接触地带,1∶5万区调证实,两套变质岩系具有相同的原岩建造和变形历史,其变质作用具“空间上渐变过渡,时间上渐进演化”之特点,反映了加里东期造山作用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疆太古宙变质岩系岩石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发育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其太古宙变质岩系分布在库鲁克塔格-星星峡及阿尔金山前。铁克力克可能有新太古代变质岩系的存在。库鲁克塔格地区太古代变质岩出露较全,由古-中太古代及新太古代变质岩组成:阿尔金山前、南天山及中天山尾亚地区均有新太古代变质岩系分布。太古代变质岩系由表壳岩和变质深成岩(岩系)组成,前者往往呈规模不等的包体散布在变质深成岩中。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和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变质相为中深变质的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具中深部构造相的塑性流变特征。  相似文献   

4.
黄志辉  刘丹  牛亚斐 《江苏地质》2018,42(2):277-282
按板块构造划分,嫩江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交会部位,区内多期次的构造叠加作用强烈,是研究兴蒙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之一。从研究区中晚加里东期区域变质岩系的区域地质背景着手,结合现有的区域地层和构造资料,对区内中晚加里东期区域变质岩系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变质变形特征进行分析,通过野外地质产状和岩石共生组合的分析、变质作用及变质相的划分、构造环境判别等方法对区内中晚加里东期所经历的构造背景问题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经历了弧后拉张→岛弧火山喷发沉积→弧后边缘海盆地伸展→弧后边缘盆地沉积的大地构造背景。区内中晚加里东期区域变质岩系的研究,对于重建嫩江地区加里东期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南缘浅变质岩系形成时代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地区,沿西昆仑北缘的铁克力克断裂北侧断续出露一套低绿片岩相变质地层,由于长期以来对其原岩时代、变质时代及成因等存在不同认识,人们常称其为浅变质岩系。岩石经历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片理十分发育,但总体变质程度明显低于铁克力克断裂南侧下元古界埃连卡特群变质岩。浅变质岩之上被上泥盆统奇自拉夫组或上石炭统卡拉乌依组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基本地质现象观察以及详细的岩石学研究基础上,通过K-Ar和Rb-Sr法同位素年龄测定和对已有年龄数据的具体对比分析,认为本区浅变质岩的原岩年龄在517-448Ma之间,属晚寒武-中奥陶世地层,形成于塔里木古大陆南缘弧后盆地的滨-浅海环境;志留纪-中泥盆世期间,发生在塔里木大陆板块南缘的弧-陆碰撞(440-377Ma)事件不仅使寒武-奥陶系普遍遭受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早期主要变质作用),还导致了寒武-奥陶系及下伏地层由南而北的逆冲推覆以及韧性剪切变形(晚期韧性动力变质作用)。上尼盆统奇自拉夫组粗碎屑磨拉石建造是陆壳焊接阶段的典型产物,在此之前,本区浅变质岩系已经定型。  相似文献   

6.
陈梦熊 《地质论评》1950,15(Z1):7-12
一、引言甘肃中部有许多变质岩系露头出露於黄土或第三纪红色岩层之下,由於露头零散,岩性变化很大,又缺乏化石的佐证,所以关於这些变质岩系的时代问题,各方意见,颇不一致。归纳起来,这些变质岩系约可别为皋兰系(太古界),南山系(上古生  相似文献   

7.
本区前加里东区域变质岩系可划分为三大岩群.即麻源群、马面山群和长汀浅变质岩系。它们具有不同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区域变质作用特点。麻源群为早元古代大陆边缘广海盆地的沉积作用产物;马面山群为中元古代内陆裂陷海槽的沉积作用产物;长汀漫变质岩系主要为晚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内陆裂陷海槽的沉积作用产物。  相似文献   

8.
超高压变质岩中柯石英→石英相变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卧云  孟大维 《世界地质》2003,22(3):252-257
柯石英是石英的高压同质多相变体,是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它是识别超高压变质作用的重要标志矿物。柯石英的发现表明了近地表的岩石随板块运动曾被俯冲至地下大于90km的深度并经受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柯石英→石英相变过程中的微结构变化,对进一步研究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机理及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近年来有关超高压变质岩中柯石英→石英相变研究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9.
柳献军  许新芳  李鑫  赵洋 《新疆地质》2012,30(Z1):53-54
阿尔泰青河地区中深变质岩系时代归属问题一直备受争议,通过1∶5万地质矿产调查,将青河地区中深变质岩系构造演化与同位素资料相结合,首次将青河地区中深变质岩系划为中元古界苏普特岩群,为研究阿尔泰地区中深变质岩系构造演化及时代归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北部早元古代变质岩系的发现及其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荣阁  隋德才 《现代地质》1995,9(2):142-148
笔者参加内蒙区调工作,首次于本区发现了早元古代变质岩系。该岩系由3个岩组组成,一是花敖包特正变质岩组(Pt1bh),二是昌特敖包副变质岩组(Pt1bc),三是阿木乌苏条带状混合岩组(Pt1ba)。对各岩组的岩石学、矿物学及岩石化学的研究,表明这是一套深变质岩系,近似于下地壳岩石组合。其Rb-Sr等时线测年资料与印支期花岗岩源区年龄为17~19亿a,是目前本区发现的最古老的变质岩系,它经历了大面积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桂东南那卜地区古生代变质岩系的构造演化序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桂东南那卜地区古生代变质岩系,主要由花岗质岩石(宁潭超单元)和古生界组成。岩石构造变形强烈,构造形迹复杂,根据不同尺度上观察到的各种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构造应力场以及相互叠加关系等特征,可将其组成不同的构造组合(群落)。依据各构造组合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位素年龄,并结合相应的变质事件和岩浆活动事件等,建立起2个旋回和4个世代的构造变形序列。并初步探讨了古生代变质岩系的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澜沧江构造带南段变质岩系锆石U-Pb年代学及构造涵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澜沧江构造带南段的古老变质岩系因临沧花岗岩基的大面积出露而呈零星分散状出露,该地区是否存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和变质岩系的精确时代以及澜沧江构造带变质岩系的变质时限等问题还不是很清楚。本文以变质岩系为研究对象,挑选出锆石颗粒进行U-Pb SHRIMP定年,获得锆石核部U-Pb年龄是1802Ma、1404Ma、1092Ma、906~961Ma、812Ma和727~623Ma,时代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揭示研究区存在前寒武纪的结晶基底,三叠纪(~230Ma)发育区域性岩浆作用事件,破坏改造了其结晶基底;昌宁-耈街剖面近澜沧江岸边花岗质片麻岩的锆石U-Pb谐和年龄为73.9±1.8Ma(MSWD=1.3,N=6),记录澜沧江构造带变质岩经历了晚白垩世变质事件。综合研究认为澜沧江构造带南段存在区域性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构造带中昌宁段之变质岩系的变质时间为晚白垩世(85~74Ma),并一直持续到36Ma,约32Ma之后构造带发生走滑运动,变质事件明显早于走滑运动事件。  相似文献   

13.
藏北班-怒成矿带中生代浅变质岩系与金矿成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区中生代浅变质岩系中产出众多的岩,砂金矿床(点),矿床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层控性,岩系的原岩成分,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成岩环境差别较大,反映了区内强烈的构造变动环境,对Au等9个成矿元素相关分析表明,已知的岩金矿(化)点没有完全继承围岩的元素组合特征,易释放Au含量计算结果,矿床O同位素组成等研究表明,岩系可提供部分矿源,层间构造是成矿的有利空间,浅变质岩系是金矿成矿的有利赋矿岩系,其出露区是成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4.
内蒙大青山地区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系特征和变质动力学   总被引:13,自引:16,他引:13  
本文根据岩石组合、原岩建造、构造、岩浆事件,以及同位素年龄等资料的分析,认为内蒙大青山地区高级变质岩系由太古代和早元古代两个变质岩系组成。通过变质矿物组合的转变,讨论了它们的变质作用演化过程,太古代麻粒岩相变质与区域热流异常增高有关,早元古代高级变质起因于造山作用。它们是两次构造性质明显不同的麻粒岩事件。  相似文献   

15.
论皖南地区前寒武纪浅变质岩系地层层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南部(皖南)前寒武纪浅变质岩地层发育,分布广泛,厚达数千米,称为沥口群和溪口群,传统上当做青白口纪和中元古代地层。可是,这套浅变质岩地层的时代归属、层序叠置关系等,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在分析现有地层划分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地层接触关系、沉积序列、物质组分特征和沉积体系演化研究,结合砂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重新厘定了皖南地区浅变质岩系的地层格架。这套浅变质岩系主要为海底扇沉积体系和盆地平原沉积体系,分为上溪群和溪口群,分别代表北部盆地边缘相带和南部盆地中部相带,两者为同期异相沉积。300颗碎屑锆石的测试结果表明,68颗碎屑锆石U-Pb年龄为727±12Ma~835 Ma,最年青的碎屑锆石年龄(727±12Ma)限制了沉积物的最大沉积年龄,浅变质岩系地层时代为早—中南华世。上溪群分为两个组,下部湘东组,包括3个段,代表从滨岸—陆棚经海底扇到盆地平原的海侵沉积序列;上部羊栈岭组,包括4个段,代表从盆地平原经海底扇—陆棚—滨岸的海退沉积序列。溪口群包括漳前组、板桥组和木坑组,代表盆地中部外扇—盆地平原沉积。碎屑锆石的U-Pb年龄,Tu、U含量以及Tu/U比值,证实井潭组火山岩为浅变质岩提供了大量物源,上溪群和溪口群浅变质岩地层应该覆于火山岩之上。上溪群和溪口群假整合覆于铺岭组/井潭组火山岩系之上,其上为休宁组不整合覆盖,代表皖南地区早南华世—中南华世一次比较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沉积。  相似文献   

16.
宫丽 《地质找矿论丛》2008,23(2):169-173
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是辽宁地区古老变质岩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变质程度高于绿片岩相,局部可达麻粒岩相.通过研究辽宁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计算了辽宁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元素原始浓集系数,建立了不同构造单元和地层单元元素的原始浓集模型.  相似文献   

17.
高黎贡山西坡浅变质岩系时代归属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成峰 《云南地质》2000,19(3):244-253
根据1992~1997年间1:5万区调资料,将高黎贡山西坡浅变质岩系的地层顺序进行了重新厘定,划分为二道河岩组、宝华山岩组、九度河岩组、单龙河岩组,时代归属为震旦纪-早寒武世。  相似文献   

18.
秦守荣 《贵州地质》2000,17(3):180-182
贵州前寒武系变质岩主要有区域变质岩。区域变质作用有两上重要的递进发展阶段,有泥盆纪时期的埋深静压变质作用和燕山期的动压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集宁地区变质岩系的特征、原岩恢复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宁地区位于内蒙古中部,阴山山脉东段,隶属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台隆凉城断隆.基底主要出露太古宙中深变质岩系,以大土城隐伏深断裂为界,断裂以南为集宁岩群分布区,以北为乌拉山岩群分布区.集宁岩群变质岩系的原岩主要由泥质长石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碳酸盐岩组成,伴有基性岩体侵入;乌拉山岩群变质岩系的原岩是由长石砂岩、泥质长石砂岩、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夹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及碳酸盐岩等组成的一套巨厚的火山-沉积建造.通过1:5万袁家房子等四幅矿调,对集宁地区的变质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认为变质岩系为本区的主要赋矿岩层,为本区找矿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南缘浅变质岩系变质矿物特征及变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地区的阿其克、皮牙曼、杜瓦、康开依、桑株水库一带断续出露一套浅变质岩地层,主要岩石类型有变质杂砂岩、变质钙质砂岩、细粒片岩及少量千枚岩、变质砾岩、大理岩等.岩石中主要变质矿物为绿泥石、白云母、石英、方解石和少量黑云母、钠长石.本文着重就岩石中片状变质矿物绿泥石、白云母、黑云母的发育特点、化学成分特征、变质矿物组合以及它们的晶体化学成分所反映的变质温、压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推断出该套变质岩属于由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引起的低绿片岩相变质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