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观测。发报、编制报表。日常工作中,制作气表,保证报表出门合格,是测报工作的重要部份。报表的制作,预审工作繁杂,技术性较强,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且还必须具备气象学、气候学方面的知识。笔者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特列辑出来供各位同行参考。制作、预审气表,首先应把气簿一1和当月的地面值班日记从头至尾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若是直接参加日常值班则更好),看是否记录有缺测平测,处理是否正确,气簿注明没有,更改记录是否符合(规…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省各台站实行了微机制作地面气象记录报表,系统是杭州市气象局开发研制的,通过实践使用,在此谈几点看法和体会。1 利用微机系统制作地面气象记录报表是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必然结果,也是测报业务水平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它使观测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并大大地提高了报表制作速度和质量。但通过一段时间应用,也发现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地面气象月报表是地面观测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对于基准气候站来说,每天仅人工站观测数据累计起来就可达数百个,所以地面气象月报表数据量之大、校对及预审任务之重可见一斑。目前,双轨运行的国家基准站每月要上报人工站及自动站两份报表,造成了两份报表人工观测部分的重复校对。西安市气象局开发人工站及自动站报表校对系统。  相似文献   

4.
黄永平 《湖北气象》2002,21(4):12-14
针对各地农业气象基本业务管理几乎停留在手工作业上的客观事实,研制开发了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管理和报表制作系统。该文在描述系统的开发环境和设计思路的同时,着重介绍了系统的四个主要功能(系统设置、观测资料录入、报表制作、数据管理)以及系统设计的四个特点(界面友好、审核功能强、报表功能完善、可移植性强)。  相似文献   

5.
黄志梅  陈达炎 《广东气象》2013,(5):74-76,80
分析了农业气象业务工作中应注意的工作细节,以及提出在农气观测业务中除了要严格遵守有关技术规定外,还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观测簿、报表和业务软件的每个方面都要认真的填写、输入和检查,力求达到百分之百的无错记录,稳步提高农气质量,实现农气连续250班无错情.  相似文献   

6.
台站农业气象业务地面观测资料提取和统计软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台站农业气象业务工作中对地面观测资料的统计和应用问题,利用Visual Basic6.0开发了台站农业气象业务地面观测资料提取和统计软件。软件可从地面观测数据中提取数据,录人数据库保存,利用数据库统计积温、周累年值、土壤水分观测簿表中的降水资料、自然物候观测中与地面观测有关的资料,以及作物气象条件鉴定、气候评价等所需资料。  相似文献   

7.
1从侧重预审上报的手抄报表转移到侧重预审原始记录上来微机制作报表后,台站一般不需再对报表统计和抄录,而由微机自动统计打印输出。这样,报表的整洁、清晰、美观、统计正确等方面都得到了保证,工作量也大为减轻。但是,由于审核部门不审查原始记录,而由台站间“链环式”抽审,因此台站必须加强对原始记录的预审工作,这也是提高报表内在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基层台站报表预审工作中,预审员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观测簿、自记纸等原始记录的审查核对上,要按照“地面气象记录预审办法”中对气簿、自记纸的预审逐项仔细审查,对原始…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大连市气象局、大连市气象学会于9月25—27日联合举办气象技术基本功表演赛。参赛单位除大连地区台站外,还有空军、海军、盐业、民航等系统的气象台站,共计15个单位80多名次选手在市科技馆进行了表演。表演分地面观测规范、手工编发气象电报、微机制作月报表、天气图分析、短  相似文献   

9.
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湖北省气候应用所已完成了地面历史气象资料的信息化工作,现实地面资料已通过网络传输。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资料为业务和科研服务,各省气候所(气候中心)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了很多数据库,这些数据库针对性强,而气象要素、资料年代、站点范围均有一定的局限,且利用时效较差,很难适应科研、业务和气象服务等方面的需求。随着气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停止打印和制作地面气象记录报表势在必行。所以必须有一个系统将全省各台站的全部气象资料管理起来,并提供相应的检索和统计功能。湖北省地面气象信息资料服务系统正是针对以上情况开发的。该系统的投入使用,将大大提高资料的使用时效,拓宽信息资料的服务范围,并为今后取消地面气象记录报表制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介绍采用Web技术,用Dreamwave和PHP脚本语言制作的测报报表网上会审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测报报表文件的上传、下载、审核,意见反馈、答复和观测簿查询等功能,自2002年1月投入业务运行以来,大大提高了报表会审效率和报表质量。  相似文献   

11.
胡文超  孔令旺  祝小妮  薛万孝 《干旱气象》2009,27(2):168-171,176
电接风向风速仪自记记录的数字化工作是实施珍贵气象资料拯救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由甘肃省气象局和兰州大学联合承担的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电接风向风速仪自记记录数字化处理系统开发"实现了对电接风向风速仪自记记录的计算机自动数字化处理.选取逐日电接风向风速仪自记记录,通过对人工挑取的定时和日最大风向、风速值与计算机自动数字化处理值进行比较,分析数字化处理系统的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处理系统对风向风速自记记录识别精度基本符合观测规范要求,同时对人工挑取值的时间订正方法做了一定的改进,系统也极大地提高了数字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气象观测记录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增祥 《气象》2005,31(1):82-85
综合有关中国近代气象观测的史料文献和档案资料,对中国近代气象观测记录的存档现状及主要特点进行初步的论述和分析,对保护和开发利用近代历史气象资料、提供数据共享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e procedures involved in constructing data banks for use in climatological research are described, using examples from work done in the Climatic Research Unit. Such data banks will normally have two component parts: the meteorological records themselves, and the accompanying document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As a first step, meteorological records appropriate for the intended application of the data bank must be collected and stored, commonly in a computer. Individual records must then be merged into a form convenient for the user. For example, all records from one geographical region may be stored in one computer file. Procedure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the data are discussed. We emphasize the need to ensure that records are homogeneous, i.e., that they do not contain spurious jumps or trends caused by non-climatic factors such as site change or urbanization. Some techniques to correct inhomogeneities in meteorological records are described.The documentation accompanying the meteorological records enables users of the data bank to assess the sui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ata. It has three components: first, information on the individual records such as start year, end year, altitude of the site, and geographical position; second, a list of data sources used in the compilation process; third, station histories which detail any known changes in site, instrumentation, etc. The station histories will be added to as work progresses on the data bank, to describe any attempts to homogenize records, and ultimately to give the compiler's assessment of the reliability of each record.User needs must be considered at all stages of data bank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nly in this way will a well-documented and easy-to-use system result.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气象服务热线平台是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开发的一款应用于气象行业的C/S版声询信息管理系统。采用VOIP技术实现全国省(自治区)一级人工气象服务热线平台和中国气象局人工气象服务热线平台之间的联网,实现全国人工服务的联网。为达到中国气象局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特服号码-4006000121,以省(自治区)为单位建设气象服务热线平台。  相似文献   

15.
从电力气象服务需求出发,利用2001—2010年5—9月河北省南电网逐日电力日峰负荷、日谷负荷与对应时间的气象资料,探讨晴热天气和闷热天气对电力日峰负荷、日谷负荷的影响特征。分析发现持续3 d以上的闷热天气相对晴热天气使电力日峰负荷、日谷负荷增长更显著;日最高气温32℃是引起河北省南电网日峰负荷增长的初始气温敏感点,35℃为强气温敏感点,38℃为极强气温敏感点,日最低气温25℃为引起日谷负荷增加的敏感气温临界点;建立了引入积温热累积效应的日峰负荷、日谷负荷多元回归气象预测模型,经2011—2013年应用检验,日峰负荷、日谷负荷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8%和3.5%,提高了预测准确率,对电力调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振骅  李桂忱 《高原气象》1999,18(4):678-680
介绍了一套自己的水文气象数据查阅和图像显示软件系统。资料包括华北30个水文站的历年径流数据,全国160个气象站四十余年的雨量和气温数据。本软件可以方便地对上要这资料进行查阅和显示,并提供某些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构建了河南省气候业务数据库系统,用于存储全省各气象台站建站以来的逐日数据、月统计数据、年统计数据等。利用可视化开发环境,采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开发了气候业务数据库应用系统,具备数据库记录实时追加、信息化文件采集、数据库记录修改、数据库记录查询统计、数据质量检测等功能。系统投入使用后,提高了气候...  相似文献   

18.
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满足对海量气象数据管理和服务的需求,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设计开发了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 (CIMISS)。该文描述了系统基本设计思路、功能结构、基础平台体系结构、信息流程,阐述了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基础数据使用环境。系统由数据收集与分发系统、数据加工处理系统、数据存储管理系统、数据共享服务系统、业务监控系统5个业务子系统组成,承担数据收集、加工处理、存储管理、共享服务和业务监控任务。系统设计和开发采用了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基于消息和文件共享的平台内信息交换、气象数据标准化分类、数据处理作业调度和算法的动态扩展、元数据的设计和应用、公共配置信息管理、全流程业务监视和调度控制、面向服务的多维度数据存储策略、全局数据访问视图和统一访问接口设计等。该系统为我国国家级和省级气象业务提供了统一规范的气象数据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翀  宋连春  吴可军  李雁  李巍  邵楠 《气象》2011,37(2):213-218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是我国气象预报服务的基础,保障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是我国气象探测事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阐述了我国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ASOM)的结构、系统建设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介绍了系统功能和特点,并结合我国气象探测设备监控与保障业务实际,探讨了系统未来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20.
吴增祥  臧海佳 《气象科技》2007,35(3):439-441
为适应气象数据管理现代化建设和数据共享服务的需要,实现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档案信息编报工作的规范化、业务化,依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及国内、外有关气象台站历史沿革项目内容要求,研究制定了《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标准。该标准总体上反映了台站变动方面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国际通用性,能够满足气象数据应用和国际资料交换所需要的台站沿革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