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筑物相邻影响沉降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物相邻影响沉降观测,是建筑沉降测量重要项目之一。本文以实测的工程为例,综述了建筑物相邻影响沉降观测的意义、作用、观测要求、观测方法及观测成果的分析整理等,以推动这一观测项目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结合苏浙沪高程控制网及上海水准控制网观测项目,论述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水准测量记簿软件的开发与功能模块介绍,并对其在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3.
焦素朝  罗琛 《四川测绘》2001,24(1):27-29
本文介绍了△↓45施工栈桥载荷试验,论述了试验外部变形监测项目,观测,成果计算及变形分析,为设计及栈桥正常运行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检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西国贸中心大楼沉降观测实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国贸中心大楼一年多的沉降观测实践,探讨了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仪器精度、施测方法、基准点及观测点的布设原则与方法,同时对沉降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本项目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城市控制网的特点,针对点位选定之后,确定方向和边长最优观测方案的城市控制网改造优化问题,提出了以观测成本为目标函数,以精度、观测值的可靠性、连接点的设站及联测方向要求为约束条件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即可得到最优观测方案。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堤沉降变形观测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堤沉降变形观测的观测项目和目的,确定了5个统一的现场工作要点的编制原则,提出了3条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薇 《中国测绘》2008,(6):83-83
由国家级测绘仪器计量检测技术机构——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独立承担并完成的科技部2005年科学仪器设备升级改造“大长度实验室检测平台自动化”项目,日前荣获2008年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首次在国内实现了全站仪和测距仪等室内长度项目检测过程中的反射棱镜移动置镜、观测和数据记录、位移基准值和环境温度实时采集和多源数据处理等一体化全自动检测作业。  相似文献   

8.
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基坑变形监测项目,从观测墩及觇牌的设计、观测方法、精度估计等方面对基坑水平位移观测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利用差异沉降量推算法进行倾斜观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三旧"改造项目改造后效益评价是对改造后的项目进行有效性、合理性、节地率等方面的定量化评价。研究方法:通过评价指标及权重录入、评价模型建立、评价结果展示输出,建立评价数学模型。研究结果:建立"三旧"改造项目改造效益评价体系研究,对部分已完成改造项目进行效益评价。研究结论:构建了"三旧"改造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分析"三旧"改造效益,对改造后的项目进行有效性、合理性、节地率等方面的定量化评价,给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
庄林浩  王齐林  王三军 《测绘工程》2011,20(3):74-75,80
结合广州新电视塔沉降观测项目,介绍该项目沉降观测的具体方案.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文中所述的沉降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通过25次的沉降观测,有效地监测了新电视塔在施工期间及运营期间的沉降变化情况,成果可靠,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为今后大型建筑物的沉降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GPS定位技术在精密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精密工程测量领域,由于工程项目种类繁多,精度需求变化大,工程规模和观测的目的、条件、方法的多样性,使GPS技术在精密工程测量中应用多具有设计方案上的独特性。近年一些科研和生产单位取得了较多的资料。本文针对常见精密工程测量工程和GPS测量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结合工程案例就常见精密工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及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技术意见。  相似文献   

12.
针对TGO无法处理2011年9月14日以后的GPS观测数据提供了解决方案,并给出了详细的处理办法和注意事项,使得2011年9月14日以后的GPS观测数据仍然可以使用TGO进行基线处理。该方案简单易行,经验证计算成果能够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株洲市机场大道一期工程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山体滑坡为例,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结合灵活有效的观测方法对滑坡进行变形监测。运用数学模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能较好地获取滑坡的变形信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金坛盐穴储气库工程建设的概况,提出了在该工程区域内进行地面沉降观测的布设方案,分析了沉降点的精度水平。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基坑监测中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和一般性原则,并结合成都市青羊区瑞南街东侧一基坑变形观测项目,分析了该项目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典型问题,包括项目概况、基准点布设、观测周期等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疆GPS联测资料分析青藏高原北缘地壳运动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该网的布网方案、点位的选取、观测方案、数据处理方案等,并且阐述了对六期观测成果的处理、分析的方法,给出了青藏高原北缘板内块体相互运动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吴清海 《现代测绘》2006,29(6):30-32
泊松曲线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沉降预测方法,但是它只能在等时距数据条件下方能使用,在工程实际中很难满足这一要求。本文采用插值法将非等时距数据转化成等时距数列,并结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用泊松曲线模型预测建筑物沉降量与实际沉降量比较接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沙尘源区AVHRR反照率时序变化与TSP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2 0 0 1年 3月到 5月的几次沙尘天气为例 ,介绍基于地表覆盖的AVHRR反照率的反演结果 ,并与TSP(沙尘干量 )和Si(硅 )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它们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从而揭示了沙尘暴发生前后地表能量的变化状况 ,为预测预警沙尘天气的危害提供及时客观的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