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晓  皮建伟  顾科伟  杨可 《探矿工程》2022,49(3):118-122
宁强县中坝外围预查区岩心钻探ZK1102钻孔地层裂隙发育,钻孔漏失严重。由于送浆时间不足,冲洗液未到达孔底即开始钻进,导致钻孔发生严重烧钻事故。烧钻事故发生后,通过尝试传统起拔、旋转等方法均无效后,结合便携式全液压钻机装备特点和地层条件现状,在能够确保找矿成果和事故处理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可靠性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分析研判,甄选出了最佳事故处理方案,即利用BTW钻杆连接水力割刀切割事故段钻具,而后下入NTW钻具连接磨铣钻头研磨剩余钻具钻头,高效、经济、稳妥地解决了烧钻事故。在水力割刀实际应用中,分析总结了在不同操作顺序和切割参数下切割失败的原因,为施工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烧钻事故顺利处理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本文对利用水力割刀处理岩心钻探烧钻事故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其他地区使用水力割刀处理类似复杂钻孔事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秦岭金矿田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破碎漏失地层厚度大,该矿区钻探施工多次出现不同程度的烧钻事故,严重影响了钻探效率和钻探成本。针对Q8ZK801钻孔烧钻事故,通过反卸钻杆和磨铣事故钻具的方法,并配合加工的简易绳索打捞器、磨铣导正器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成功解决了烧钻事故。本文就该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及事故处理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对烧钻事故的预防进行探讨,为该矿区钻探施工提供参考,并为此类事故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由于推广针状合金钻进,火口径岩心钻探正逐步被小口径所代替.使用小口径针状合金钻进具有效率高、质量好、孔内事故少、管材消耗小等优点.但是,由于钻孔口径小,发生事故不能用常规反事故工具来处理.我队在推广小口径针状合金钻进的过程中,常见的事故是烧钻,其主要原因是水泵工作不良或钻具泄漏严重,使孔底冲洗液量不足;有时针状合金胎块被磨平,钻头底部过水受阻又未及时提钻也会引起烧钻.在处理这类事故的实践中,我们设计了  相似文献   

4.
丁旭亭 《探矿工程》2010,37(9):61-63
针对金塘大桥3号主桥墩ZK8号钻孔烧钻断杆事故及事故处理不当发生的卡杆二次事故,认真分析了事故原因,制订了严密的钻具打捞方案,成功打捞了孔内钻具,为后续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排除了障碍。介绍了事故状况及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对人造金刚石钻进中烧钻原因的分析和处理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刚石钻进过程中,工作稍有疏忽,就容易发生烧钻.据研究部门测定,金刚石钻头在孔底,每转一圈,温度就要升高1.5~2℃.如在钻进中停止送水一分钟(转速以每分钟一千转计),金刚石温度将升到1500~2000℃,那就早开始碳化了,当然会出现烧钻事故.烧钻后,轻则钻头不能继续使用,重则使钻头、钻具和岩石烧成一体.我公司近几年在人造金刚石钻进的孔内事故中,烧钻事故竟占70%左右.  相似文献   

6.
湘永地1井设计孔深为1 500m。钻至花桥组,井深1 185. 77m时,泥浆泵泵压突然增加到4. 0MPa,导致泥浆泵三通密封垫被冲开并喷泥浆。综合分析认为是一起烧钻事故。多次强拉无效后,在孔深1 178 m处,采用水力割管器割断钻具后起钻,将孔深1 078~1 185. 77m段用水泥封孔。为了不造成钻孔报废,针对该事故的特征,结合以往工程经验,采用螺杆钻具定向钻进进行造斜,并配备平底无心钻头满眼钻进,采取"侧钻绕障"技术避开孔内事故段,达到继续钻进的目的。该处理技术可为类似深孔钻探事故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991年12月,河南省地矿厅第五地质探矿队打井钻机在某金矿施工水井发生了烧钻事故。我们采用聚能爆破技术处理水井钻具事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其聚能爆破施工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队盐矿井队在施工淮阴盐矿军6~#井钻进到井深890m处时,因机械事故停钻停泵时间过长(达8h),井下钻具没有及时提离井底,造成井下粗径钻具粘吸卡钻的严重井内事故。我们通过来用油浴的方法顺利将井下钻具全部处理上来。事故钻具的结构:φ190mm牙轮钻头+φ190mm扶正器+φ146mm钻铤+φ  相似文献   

9.
在严重漏失地层钻进,井口很少返水或不返水,如果水泵没有计量或警报装置,操作者就很难及时判断井内水量大小,往往由于钻具堵水或水泵作用不良,水量突然减少而造成烧钻事故。有时钻具堵水,井內回转阻力大,操作者盲目向井内送水致使水泵(螺杆泵)在50~60公斤/厘米~2的高压下工作而造成机械事故。我队二○五机自采用金刚石钻进以来,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内就发生了十四次烧钻和二十多次螺杆泵挠性轴折断。大部分事故是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为此,我们根据靶式警报器原理试制了磁控讯  相似文献   

10.
绳索取心钻具在钻进中有时发生埋、卡、烧钻事故而难以处理.特别是内管总成难以反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设计加工了一套V型卡取器.反取内管总成效果好(底部为V型卡簧座,内装卡簧),成功率高,深受广大职工欢迎.  相似文献   

11.
烧钻事故在岩心钻探施工过程中是最频发的事故之一,分析总结烧钻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发生的必要条件,烧钻事故发生前出现的异常征兆,烧钻事故的预防措施、处理原则和方法;总结了几起烧钻事故的处理经验及教训,提出了如何做好预防和处理烧钻事故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山东莱州西岭勘查区ZK88-19号钻孔设计孔深2500 m,2016年12月开孔,于孔深2034 m处发生烧钻事故,处理孔底钻具时再次发生烧钻事故,导致2套钻具及2套内管总成滞留孔底;2017年8月,受划定环境保护区的影响,中断施工,直至2020年3月恢复施工,继续处理孔内事故难度很大;经过多次论证,应用了深孔同径造斜绕障技术,包括设计了造斜偏心楔、造斜钻头以及研发了偏心楔固定技术等,成功绕过事故段,恢复钻进。  相似文献   

13.
安全接手     
过去,为排除卡、埋钻事故,唯一的方法是用反丝钻具先处理钻杆、钻铤.这样就很费时间,并且劳动强度也大.现在,我们研制、采用了一种安全接手(结构如附图所示),从而革除了用反丝钻具处理事故的老办法.安全接手的特点是:1.结构简单,制做容易,成本低.2.可缩短事故处理时间,避免了繁重工序.3.避免事故复杂化,也避免因事故损失大量管材.  相似文献   

14.
在钻探工作中千斤顶是处理卡埋钻具事故和起拔套管的重要工具之一.我们使用不带止逆卡瓦的千斤顶工作时,常因孔内钻具卡的很紧,顶起,再松回千斤顶顶柱继续顶起时,钻桿常全部缩回(因钻桿被拉长,在去力后又恢复原状),或有时虽顶起一部份,而另外一部份仍然缩回,这样就降低了上顶的效率.为了克服上述现象,常用升降机之钢绳将钻桿拉住或用手卡、套管卡夹住,防止钻桿退回.但这极不安全易发生钢丝绳拉断事故.为此我们采用了千斤顶夹持器来防止钻具的缩回.夹持器的构造主要分为夹持器(图1所示)和垫板(图2所示)两部份.  相似文献   

15.
生产实践表明,采用爆破技术处理钻孔内发生烧、埋、卡钻事故和增大钻孔出水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现将该方法简介如下。一、处理孔内事故钻具1.爆破位置的确定 在钻孔口径小于325mm的孔段进行爆破时,爆破点最好选在岩心管内,钻具内岩心和岩心管接头间的距离应控制在0.8—1.5m之间,最大不得超过2m;若钻孔口径大于325mm,则爆破点应选在粗径钻具内的短钻杆内。  相似文献   

16.
基桩孔埋钻事故的处理河南煤田地质四队刘克林,荣智新近几年我们在基桩工程施工中,多次发生钻具折断及埋钻事故。我们在处理中有些体会简介如下。1事故发生的原因施工中,因折断钻具造成埋钻事故是较常见的,其原因有:(1)地质因素。多在第四系地层施工,孔壁易坍塌...  相似文献   

17.
自1987年以后,我队处理金刚石钻进烧钻(烧住)事故,都是先从烧结部位扭断,再下入φ56mm单管钻具加卡簧限制器或正常钻进时所用钻具,可顺利地套取残留岩心,削掉短节、卡簧、卡簧座及烧结的残留钻头体,然后进入岩  相似文献   

18.
1989年8月,我队在滇东南银矿区施工44-22孔,设计孔深780 n,打到571.06m发生烧钻事故.采用反取孔内事故钻具的方法,较理想地把钻具异径接头连同内管一齐取出.孔内仅剩一根φ75长管、扩孔器和钻头.外管长5.62 n,经采用φ50钻杆底唇镶合金掏心振动无效后,又无φ59钻具换径的情况下,决定采用消灭事故管的方法.首先投入已使用过的磨铁钻头30个,开始消灭事故管母扣部分还可以,但进入光管  相似文献   

19.
在金刚石钻进过程中,以往处理井内遗物,多采用"捞磨"的方法.这种方法虽有一定成效,但较麻烦,颇费工时,有时由于"捞喷"堵塞或反循环系统失灵,还会引发烧钻事故.我们选择一个与正常钻进同规格的旧金刚石钻头(内径较大,即将报废但还能进尺),按正常钻进的要求配好钻具,下入井内.然后,以轻压、慢转间隔干转,用以收拢井内遗物.每次干转不超过半分钟,以免发生烧钻事故.反复二至三次,井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烧钻事故的原因;结合工程实例,总结了几类烧钻事故的处理技术措施;最后得出了预防烧钻事故的注意事项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