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山雄踞风景秀丽的安徽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凉。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  相似文献   

2.
千百年前,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这表明,黄山它集名山奇景之大成。可能人们有这样的疑问:五岳命名已越两千年,何以当时未把黄山包括在内?五岳无疑应是古人最为推崇的名山,早在秦汉前的史籍中便屡有记载。据查,在西汉宣帝时,曾专门颁布诏书,命名五岳。只是当时命名的南岳是安徽潜山县的天柱山。随着物换星移,隋朝以来,南岳称号归于湖南省的衡山。翻开  相似文献   

3.
陈潮 《中国方域》2004,(5):19-19
近日翻阅报纸,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黄山在哪里”一文,读到安徽黄山市境内“黄山”地名之多,以致著名风景名胜地的黄山反而难以寻找,笔者深有同感。早在1991年笔者于《中国地名》杂志第六期上,也曾以“黄山在哪里”为题,撰文从行政区划角度指出黄山市定名之欠妥。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09,(6):5-13
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素有“东北明珠”之美誉。她南临渤海,北接长白,群峰拔地,万笏朝天,以峰秀、石峭、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称。具有景点密集、步移景异、玲珑剔透的特色。千山“无松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无处不幽”,古往今来,一直是吸引众多游人的人间胜境。  相似文献   

5.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6.
1987年12月,地级黄山市成立以来,一场源自对徽州改名黄山是否妥当的争议一直持续至今,文化、历史、地理、旅游界的人士对黄山市的区划、地名现状所起的批判之声响至今日而不绝。1994年,当荆州市被改名荆沙后,由于一场对于荆州地名复归的讨论使得在两年后“荆州”之名又重新出现在地图上。“徽州”之名所产生的影响是决不逊于荆州的,但对于黄山改名徽州的争论至今已持续了16年之久,却还是未见黄山有重新改名徽州的迹象。  相似文献   

7.
杜益 《地理教学》2021,(5):F0002-F0002,F0003
说到地下溶洞,人们总是首先想起西南云贵地区,但其实在安徽省广德市境内,也有一座地下溶洞,让人有兴趣探幽揽胜。此洞名为太极洞,亦名长乐洞,因“洞面有纹,类太极图”而得名。它与“钱塘江潮”“雷州换鼓”“海市蜃楼”一起被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称为“天下四绝”。《中国石林》中称道“桂林山水,广德石洞”,民间也有“黄山归来不看山,太极游完不看洞”之说,可见其中景色之奇丽让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8.
征服船底顶     
肖苑香 《地理教学》2010,(12):60-61
中国是一个多山之国,名山之多,数不胜数。不仅有风采绚丽、各怀绝景的“五岳”,更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以及“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但对于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泰山、黄山等名山已经太“老”,缺乏吸引力,而珠穆朗玛峰等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峰又可望不可及。为此,中国国家地理联手瑞士“天梭表”与“探路者”户外品牌,对中国潜在山河进行重磅推介“非著名山峰”,定义为:海拔在1000——5000米,具备该种地貌的典型特征,或具有独特的生物资源,或具有多样的民族风情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较好的可进入性。  相似文献   

9.
徽州改名(大)黄山之荒唐之举,引起全国上下惊奇和议论纷纷。看了《中国方域》2003年第5期发表国家一级美术师刘晖义正辞严、一片丹心的《徽州改名黄山之谜》一文之后,心潮起伏,久久难平……我们都是历史见证人,曾对黄山与徽州地区进行过采访,亲眼目睹和调查了徽州改名(大)黄山市的前前后后,并且一直密切关注着各方面对  相似文献   

10.
黄山山地演化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培华 Diff.  RF 《地理科学》1998,18(5):401-408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北纬30°11′,东径118°11′。山体由花岗岩构成,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4m。1990年列入联合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目录。现已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点之一。本文首先对黄山花岗岩浆侵入和黄山山体的形成年代和过程进行了探讨。对黄山老第三纪和新第三纪古地貌及第四纪中山峡谷地貌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深入研究了黄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其发育第四纪山地冰川的可能性,对李四光的“冰川遗址”论点的不确凿之处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对由寒冻风化作用,而不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奇峰巧石机制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彭雪开 《中国地名》2014,(10):71-73
花垣,亦称花园、花园寨。作为军事、行政区划地名,历有崇山、永绥、元里、花垣之称,皆有历史文化依源。今依次作初步考释。 崇山,何以为名?崇,《说文》:“崇,嵬高也。”段玉裁注:“嵬高”为“山大而高”。古文中“崧”、“嵩”通“崇”。《释山》、《毛传》皆曰:“山大而高曰崧”。古今文中有近20种释义,其本义指山大而高。山,《说文》:“山,有石而高。”王筠旬读:“无石曰丘,有石曰山。”《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古今文中有数种释义,其本义指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今有学者认为:此崇山当指今湖南凤凰县西部和贵州省松挑苗族自治县东部边境的腊尔山。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腊山,又名“小岱峰”,其主峰海拔258.4米。它虽然没有泰山之高,黄山之雄伟,但它小巧玲珑,风格独特,素有“山奇雄、峰奇秀、岩奇险、水奇清、景奇幽、石奇美”之称。更兼它坐  相似文献   

13.
孟磊 《中国地名》2012,(2):64-65
"梦笔生花"是安徽省黄山的一处奇异景观,位于黄山的北海景区,在黄山东北部、北海散花坞左侧,笔架峰相近处,是一孤立石峰,形同笔尖朝上的毛笔,峰尖石缝中,长有一株奇巧古松,盘旋曲折,绿荫一片,宛如盛开的鲜花。峰下有一巧石,形如人卧睡,故名"梦笔生花",为黄山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名》2009,(7):F0002-F0002
中国松花石艺术馆坐落于享有“松花石之乡”关誉的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2008年9月正式建成开放。 艺术馆由江源区政府与白山潜龙装修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经营,场馆面积2000余平方米,展品共有6大类50余种,是集松花奇石、松花石砚、松花石工艺品展示、鉴评、销售为一体的大型艺术场馆,同时兼营根艺、古典家俱、书画及各种工艺品。  相似文献   

15.
黄山松是中国特有树种。为揭示黄山松天然林不同林龄径级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在麻城市黄山松天然次生林选择4个典型样地开展调查,研究黄山松径级结构与林分密度、群落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不同样地物种多样性相似性之间关系。结果表明:黄山松为群落优势种,在IV径级时,植株数量与全部植株比达到峰值,为19.46%;在VII径级时该比值出现第二次峰值,为18.92%;群落内维管植物156种,隶属于71科130属;林分平均密度最低时(1200 trees ha?1, DBH=36.779±4.444 cm),乔木层多样性(H'=1.6716)和均匀度(E=0.6727)最高;在林分平均密度最高时(1525 trees ha?1,DBH=18.957±5.141cm),灌木层丰富度(Dma=5.4308)、多样性(H'=2.9612)和均匀度最高(E=0.8985)。在林分密度为1325 trees ha?1时,草本的丰富度(Dma=5.8132)、多样性(H'=3.0697)和均匀度(E=0.9025)达到最大值。垂直结构上α多样性指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郁闭度增高会减弱群落林分内光照强度,造成黄山松群落内灌、草层物种多样性下降;样地间平均相似性系数为0.3356,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干扰因子和不当管理可能是造成群落内不同样地存在较大的生境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制定科学的经营管理措施,优化黄山松林分结构,创造良好的群落环境,以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森林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6.
天柱山黄山松群落特征及其环境功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葆华  余世金 《地理研究》2008,27(2):257-265
应用样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数理统计,分析了天柱山黄山松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采用因子分析法、专家评价法和模糊评价方法,评价了天柱山黄山松群落环境功能及价值。结果表明:天柱山黄山松群落物种组成较复杂,科属分散,共有52科105属,区系成分多样,覆盖了9个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具有明显的从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特点;物种多样,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9814、2.3175、2.1077,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乔木层黄山松的相对密度和优势度较大,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群落顺行演替,环境服务功能多样,保护价值较重要。  相似文献   

17.
天华山探韵     
时逢秋酣如醉,莽莽老林的长白山龙岗支脉天华山一片艳绿酡红。游山登峰,柞腊茂密蔽日,攫长石巅峭壁。我们在怪石悬空,红枫翠松白桦里忽而登云梯,忽而荡索桥、忽而逾越天造地设般的“通天峡”……峰巅愈高,林草亦奇。此时,身下幽幽深谷,参天大树皆缩作一片片小金伞。头上悬悬危岩苒苒一片野韭菜,那野韭恪守草藉,隐于山林,不禁亦让人思慕返朴归真。历经苍崖蹬道递升,迂回盘跎,此际群峰之上一座嵯峨绝崖,兀立云空,仿佛一座耸入苍穹的石堡,又似一座仙人相聚的天台。然而,那绝崖险巅一经匠心独运的“天桥石栈相钩连”,我们扶梯屏气竟然攀上天台。…  相似文献   

18.
问题一:“广西农民为何喜欢种甘蔗而不喜欢种甜菜”。  相似文献   

19.
观赏石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见证了人类及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人类始终与石为生,与石为伴,不仅用于避寒、狩猎、农耕、战斗,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更多的作为图腾象征、观赏,愉悦身心。观赏石的审美标准也由"瘦、漏、透、皱",到"清、丑、顽、拙",再到"奇、秀、险、幽"。建立全国性观赏石社团组织也成为中国观赏石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0.
大鹏东山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东面,大亚湾西北岸边,背山临海。这里有座龙头石山,又名鹫峰,山势逶迤起伏,海拔100多米,山脊无树木,长年不生草,光秃发亮,形态酷似巨龙,龙身长约800多米,南北而卧,昂首大亚湾。龙头是一座花岗岩石群,叫做“龙头石”。相传,古时有只巨形大鹏鸟降落此石造化,因而此石叫“鹫峰”。东山寺就建在“鹫峰”南侧山腰,大鹏城也由大鹏鸟的降落而获此美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