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李世愚  陈运泰 《地震学报》2003,25(5):453-464
简述了1999~2002年中国学者在地震震源的观测、实验和理论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他们对精确定位、地震矩张量反演和震源参数反演等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发展,并利用这些方法,研究了许多重要地震事件的破裂过程,并结合地面形变测量,研究了地震破裂与区域应力场、地质构造运动的关系. 总之, 在实验和理论研究领域中,中国学者在地震成因、地震发生的应力与构造条件、地震破裂动力学、岩石断裂力学、地震破裂成核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bem>值应用于地震趋势预测的讨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忠良 《地震学报》2001,23(5):548-551
在地震趋势的估计中,使用b值和使用Hurst指数是两种常用的方法.本文从地震序列的分形几何的角度,指出这两种方法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分数布朗运动的角度看,b>3/4与b<3/4的地震序列具有不同的动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3.
王健  吴宣  张晓东  汪素云 《地震学报》2004,26(4):347-354
定量处理了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Ⅶ 度范围内中小地震活动图象,根据其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为6个密集区.在每一密集区内分析了1970年以来ML2以上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密集区内历史地震情况,将地震活动分为3种类型.定性讨论了局部地壳介质状态与地震的关系,并解释了地震活动3种类型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强震重复有限性的问题;探讨了山西地震带中长期尺度地震危险性和地震灾害多样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台南盆地的地震构造h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明圣  萧谦丽 《地震学报》2004,26(4):404-409
由于发生1906,1941,1946,1994和1999年的破坏性地震,对台南盆地的地震构造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对台湾西南部的活动右旋走滑的义竹断裂有了新的看法. 曾熟知的梅山断裂和新化断裂不是独立的地震断裂,它们均属于义竹断裂的分段. 1994年9月16日,震中在台湾海峡、台南盆地边缘的地震,断层面接近东西向.此地震为台南盆地沉降历史过程中,右旋走滑断裂的活动剪裂所导致. 从1941年和1999年地震的主震和微震记录中发现,这些菱形分布的地震图像,象征走滑断裂双轨构造中的压缩区. 基于上述研究及其它资料表明义竹断裂是台湾西南部重要的构造活动带,并具有引发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巴基斯坦地方地震台网的检测能力和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Bungum和Husebye的方法,分析了地方地震台网的检测能力和可靠性.用标准的计算机定位程序重新测定了地震位置.根据25年的地震记录,分别由震级-频度关系导出的50%、90%和100%的累积检测率估计了检测水平.对台网内地震,相应于100%检测率的震级下限为ML=1.7.用台网内固定的实际震源,研究了台网对震源位置的测定精度.对网内地震,震中测定误差小于4 km.最后讨论了台网连续工作时可能会遇到的影响检测能力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潘华  黄玮琼 《地震学报》2003,25(2):199-204
用3个不同的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研究区地震危险性,并讨论了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的不确定性对地震危险性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的不确定性,对局部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场点通常位于地震统计区边界,以及不同方案震级上限变化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杨智娴  陈运泰 《地震学报》2004,26(2):115-120
1998年1月10日北京时间11时50分(03时50分UTC),在北京西北约180 km的河北省张北县与尚义县交界地区发生的ML=6.2地震. 该地震是近年华北地区的重要地震事件. 由于地表未见明显的活动断裂展布,震后的野外考察未给出任何优势走向的地表破裂资料,余震分布也没有显示出优势的展布方向,因此发震构造不清楚.笔者曾应用主事件相对定位方法,对张北——尚义地震序列的主震和ML3.0余震重新精确定位,得出结论:张北——尚义地震序列的主震震中位置为41.145N、114.462E,位于宏观震中的北东方向约4km处,震源深度15 km; 余震震源分布在走向180~200、接近于竖直的平面内及其附近. 这一重新精确定位的结果表明,张北——尚义地震的发震构造是一北北东向的断层. 文中作者应用另一相对定位方法——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张北——尚义地震序列的主震和ML3.0余震再度进行精确定位. 双差地震定位法重新定位后,得出结论:张北——尚义地震序列的主震震中位置为41.131N、 114.456E,位于宏观震中的北东方向约2.5 km处,震源深度12.8 km; 余震震源也分布在走向N10E的接近于竖直的平面内及其附近. 这一重新精确定位的结果,再次表明张北——尚义地震的发震构造是一北北东向的断层.   相似文献   

8.
地震带与地震统计区关系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华  金严  胡聿贤 《地震学报》2003,25(3):308-313
总结和分析了中国地震带划分的研究历史、目的和用途、划分原则、表现形式以及基本特点,指出地震带是以地震活动性区域划分研究为目的,它不同于概率地震危险性方法中的地震统计区的概念.文中对地震统计区概念及其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和论述,认为地震统计区与地震带在统计意义、物理内涵、层次性、划分规模的要求、对空间重叠的排斥性以及划分目的和用途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现行工作中将两者不加区分地使用是不合适的, 一方面造成地震统计区未形成自身的适应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划分理论,另一方面也造成以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孕育发生环境、机制研究为目的的地震带划分研究的停滞不前.文中最后指出,地震统计区划分是以地震带划分研究为基础,它产生并服务于考虑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性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应将其与地震带概念加以明确区分,并加强其划分原则、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京津唐地区中上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华北遥测台网和延庆-怀来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京津唐地区(113.5~119.5E,38.0~41.5N)1992~1999年共16 048条P波首波到时资料,利用近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该地区中、上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并用所得到的地震波三维P波速度模型同时得到了震级ML1.7~6.2的1 132次地震的精确震源参数.反演结果揭示了京津唐地区地震P波速度结构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0.
将一定范围内的地震数据假设为背景地震和丛集地震的叠加,并同时认为背景地震和丛集地震分别满足不同参数的二维泊松过程.通过引入N阶距离概念,将叠加的二维泊松过程转化为一维的混合密度函数,在对距离阶数进行选择的基础上,最终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混合密度分解,以达到提取地震丛集模式的效果.文中将该算法应用于我国西南地区松潘及龙陵主震前丛集地震的提取,并与C值的时间扫描结合,深化了这两次大地震前地震活动图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设备:回顾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深部矿产资源勘查的主要技术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和仪器严重依赖国外进口,国产勘查技术无论仪器设备,还是方法、软件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深部矿产勘查需求."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设立了"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重大项目,以提高深部矿产资源探测的深度、精度、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为目标,研发高精度重磁探测技术、电法及电磁探测技术、地震探测、钻探和井中探测技术和装备.经过4年的攻关研究,突破了高精度微重力传感器、铯光泵磁场传感器、宽带感应式电磁传感器等10余项关键技术;研发、完善和升级了地面高精度数字重力仪、质子磁力仪、大功率伪随机广域电磁探测系统、分布式多参数电磁探测系统等18套勘探地球物理仪器设备;创新和完善了20余项勘探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正反演方法,研发和完善了2套适合金属矿数据处理及解释的大型软件系统,和8套其他专用软件系统,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水平.本文旨在介绍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首先回顾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然后再重点介绍"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重大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最后对发展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提出作者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应对煤炭资源后备不足的现状,对于煤炭资源的勘探,我国加大了深部找煤及矿区外围找煤的力度,地震勘探作为地球物理勘探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在找煤、石油、天燃气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用一个实例介绍了地震勘探在深部找煤中的具体方法及取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文、工程、环境物探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我国水文、工程和环境物探近50年的历史,简介了我国水文、工程、环境物探发展的四个阶段.重点论述了我国能源、交通和城市工程物探在电力、铁路、水利建设以及海洋平台工程建设等领域内取得的重大成就;介绍了水资源和地热物探在农业、工业和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分析了我国水文、工程、环境物探的技术进步;最后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电法结合高精度磁法在洛庄汉墓考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精度磁法勘探工作基础上布置高密度电法勘探,高精度磁测在本次工作中体现了其准确、多信息、简便高效的特点。高密度电法作为剖面性分析,它体现了目标体在深度上的变化,取得的异常部分与高精度磁测有较好相关性,提高了推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沙漠戈壁地貌地区地下水电性勘查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当地地形、地貌条件,采用EH-4型电导率成像系统,在研究区域内做了面积性的水文物探工作,结合水文地质与地球物理场特征,根据剖面上纵横向电性特征以及深度切片资料,在当地的地质条件下,从水文地质的角度分析当地地下水赋存位置、埋深和类型,并查明地下水资源可开发利用情况,根据电阻率值的变化圈定和保护低矿化度地下水层位与区域,并指出可重点关注的区域,为当地政府规划解决人畜饮用高矿化度地下水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深海油气地震勘探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深海技术的进步,寻找新型大油气田的成功率明显上升,深海勘探进入一个新的纪元。本文较为详尽的综述了近几年国外在深海石油地震勘探中的关键技术和新发现,主要包括:(1)似地震反射面勘探技术探测天然气水合物;(2)混合地震反演技术;(3)区域多次二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4)地震和地质力学方法,(5)近偏移距离压制多次波,在将来的10年,海底检波器随地形排列等方面将成为新的深海油气勘探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云南通海盆地的浅层速度结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通海盆地的地震动场地效应,在强地面运动的数值模拟计算中需要提供该地区的浅层速度结构模型.为此,在通海盆地开展了10 km高分辨率反射地震勘探和30个测点的面波联合勘探工作.综合本次探测结果与褐煤普查中的电测深和钻孔资料,得到了通海盆地的基岩埋深分布图.结果表明,在通海盆地中部,新生界厚度为100~300 m,整体表现出西南厚东北薄的趋势,盆地沉积层厚度变化明显受到小江断裂南段分支断裂的控制.浅层速度随深度分布表现出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盆地边缘的速度高于盆地中部.  相似文献   

18.
新郑-太康断裂隐伏于河南省东部平原下,是一条规模较大的北西向断裂带,曾于2010年发生太康4.7级地震,确定该断裂准确的浅层位置对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深部石油勘探资料,应用德尔格X-am 7000型多气体检测仪,在新郑地区布置2条与断裂走向近垂直的地球化学测线进行土壤氢气浓度测试,结果发现解放路和马庄村-前宫村测线异常点位处氢气浓度分别为背景值的16-33倍和40-50倍。2条H2浓度曲线同步解释出一条倾向变化、宽约150m的走滑断裂带,位置与石油勘探资料吻合良好。此次研究表明利用断层气氢探测隐伏断裂的浅层位置在该区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天然源面波勘探台阵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比天然源面波勘探不同台阵布局的探测效果, 筛选出探测成果可靠、 效率高和便于野外施工的天然源面波勘探台阵阵形, 在天水市黄土覆盖区的同一场地分别用4种常见的阵形进行数据采集试验, 并对各种阵形数据使用空间自相关法或扩展空间自相关法提取相应的频散曲线, 通过反演得到了试验点地下的浅层速度结构模型. 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4种台阵提取的频散曲线数值很相近; 频散谱能量集中度较高的是嵌套式等边三角形和圆形台阵, L形和直线形台阵相对分散; L形台阵低频段(4—8 Hz)比直线形台阵差, 其高频段(8—40 Hz)比直线形台阵好. 针对直线形台阵在高频段信噪比较低的情况, 在确保探测成果可靠性的前提下, 为了提高探测效率, 提出了在同一直线形台阵开展天然源与人工源面波联合勘探的数据采集方法. 实验结果证实, 这种联合勘探方法不仅可弥补直线形台阵高频段的不足, 确保探测精度和结果的可靠性, 而且还能实现“高低”频兼顾, 即“深浅”兼顾.   相似文献   

20.
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煤田三维地震岩性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地震技术解决岩性问题在煤田勘探中一直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与其他地震反演技术相比,测井约束反演技术不仅可提高原始地震资料的垂向分辨率,而且将地震波转换为层的信息,因此正在岩性勘探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测井约束反演技术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并以开滦集团荆各庄矿某采区岩性勘探为例,说明了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煤田三维地震岩性勘探中的具体方法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