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国家地质公园粮船湾组火山岩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香港国家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园区,核心地质景观是白垩纪粮船湾组(Kkh)火山岩优美的六方形石柱(柱状节理),它们的岩石类型长期存在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之争。笔者等经野外调查和薄片岩石学研究,确认粮船湾组火山岩实属一种特殊的熔岩——流纹质碎斑熔岩,以普遍的柱状节理、斑晶具有碎斑结构和珠边结构、基质发育霏细结构和流动构造为特征;它们不仅代表了香港地区中生代最晚期火山喷发的产物,而且构成了西贡破火山机构的中央侵出相岩穹。推断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是地球上已知面积最大的流纹质碎斑熔岩石柱群(~150 km2),目前所见的火山岩石柱仅是长期剥蚀后的残余部分。  相似文献   

2.
香港西贡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区次生节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区,白垩纪粮船湾组发育有目前世界已知面积最大的流纹质碎斑熔岩石柱群。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区的次生节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柱状节理岩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及过程。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区次生节理主要包括陡倾的纵节理及缓倾的横节理。前者多具有共轭剪节理的特征,形成于不同方向的挤压构造环境下;后者切割早期构造面理,形成于重力垮塌的构造环境,多发展为正滑断层。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总体上受次生节理改造明显,共轭节理反演的构造应力环境表明石柱区在140 Ma左右经历了快速的构造转换,主挤压应力由近NE-SW向转换为近NW-SE向,可能与莲花山断裂的构造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园区,白垩纪粮船湾组流纹质碎斑熔普遍发育完整的柱状节理,构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石柱群。在详细野外观察与测量基础上,了粮船湾组石柱群柱状节理构造特征,探讨了成因。石柱截面形态以六边形为主,少量五边形及不规则状,直径以13m为主;完整的单个石柱高一般2030m;石柱整体向NW和SW陡倾。粮船湾组火山岩非全部发育柱状节理,按发育程度可分为极发育、一般发育和不发育三种类型通过统计大量原生柱面产状,各个方向的柱面均有发育,其无序性符合冷凝收缩成因模式后期次生构造及海蚀作用对原生柱状节理有一定程度的。  相似文献   

4.
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园区,白垩纪粮船湾组流纹质碎斑熔岩普遍发育完整的柱状节理,构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流纹质火山岩石柱群。文章在详细野外观察与测量的基础上,分析了粮船湾组石柱群原生柱状节理构造特征,初步探讨了其成因。结果表明,该区火山岩石柱截面形态以六边形为主,少量五边形及不规则状,直径以1~3m为主;完整的单个石柱高一般20~30m;石柱整体向NW和SW陡倾。但是,粮船湾组火山岩非全部发育柱状节理,按石柱发育程度可分为极发育、一般发育(被破坏)和不发育三种类型。通过统计大量原生柱面的产状,发现各个方向的柱面均有发育,其无序性符合冷凝收缩的成因模式,认为后期次生节理构造及海蚀作用对原生柱状节理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白水洋园区出露上侏罗统—下白垩统酸-中酸性火山岩,经长期构造变动、风化剥蚀和流水侵蚀,发育火山岩峰丛、石堡、石墙、石柱等山峰、山体,线谷、围谷、峡谷等谷地,以及洞穴、流水侵蚀地貌、水体景观,形成巍峨壮观、风光旖旎的火山岩地貌景观。白水洋火山岩岩性复杂、地貌类型繁多、成因多样,极具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是研究中生代火山岩区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火山岩地貌发育的理想场所和地学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2015年第1期介绍了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大面积出露的粮船湾组碎斑熔岩共有的特征之一为普遍发育柱状节理,本文继续介绍其共有的其它特征:(1)与围岩呈侵出接触关系。.碎斑熔岩本质上属熔岩,但其下部通过火山通道与岩浆房相连,因而与围岩呈侵出接触关系,接触面内倾,不同于侵入岩的外倾接触面。在清水湾半岛的龙虾湾等地,可见粮船湾组碎斑熔岩(Kkh)与槟榔  相似文献   

7.
中国香港国家地质公园的资源类型与建设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港郊野公园和海岸公园为基础建立的中国香港国家地质公园具有典型而独特的地质遗迹,包括世界罕见的酸性火山岩柱状节理景观,多类的地质构造遗迹,典型的海岸地貌类型和优美的海岛自然风光,已经成为了地质科学知识普及基地和游览胜地.在香港地质公园申报、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特区政府还是公园管理者,在许多方面体现了明显的特点.正...  相似文献   

8.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岩溶地貌景观特征与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发育在“孤岛”状的碳酸盐岩区上,以高峰丛深洼地、大洞穴、大峡谷、天坑群、天窗群、天生桥、地下河为特色,景观类型丰富、系统完整、珍稀典型,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极高。公园内不同地貌景观由于成因差异而各具特色,经定性与定量评价:天坑群、天窗群是世界级品牌景观,为公园五级地貌景观;天生桥、峡谷是公园重要景观,为公园四级地貌景观;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坡立谷、洞穴景观是公园地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园三级地貌景观;穿洞、岩溶泉、地下河景观是公园地貌景观的重要补充,为二级地貌景观;落水洞、竖井是公园点缀地貌景观,为公园一级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9.
钟华邦 《地质学刊》2010,34(1):56-56
江苏新生代盱眙一六合火山岩带的六合火山岩群之中,已经发现桂子山、瓜埠山、乌山、捺山等多处火山通道形成的“石柱林”,其中桂子山已建成国家地质公园。这些石柱由含橄榄岩等包裹体的玄武岩组成。石头呈灰绿至墨绿色,石柱是玄武岩浆冷凝时形成的柱状节理。  相似文献   

10.
<正>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火山岩区北部,经长咀洲、沉船湾、短咀、蚊湾、深湾至米粉咀沿途所见均为槟榔湾组地层,该区长约3km的范围内连续出露的槟榔湾组地层为一套杂乱无章的奇特岩层,具有以下特征:1、斑杂的色彩:岩层由大量紫红色岩块和灰绿色胶结物组成(图1)。2、紫红色岩块:南部长咀洲一沉船湾一带主要为熔结凝灰岩(图2),由短咀往北至米粉咀一带全部为流纹岩,镜下可见流纹岩岩块发育显微嵌品包含结构、流动构造和碎裂构造,裂隙中充填有棕  相似文献   

11.
兰莎 《福建地质》2011,30(1):55-61
宁德地质公园集晶洞花岗岩地貌、火山岩地貌、河床侵蚀地貌、海岸海蚀地貌于一体,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公园的许多地质遗迹具有稀有性和独特性,多种地貌景观的组合,反映了其地质历史的复杂性.地质遗迹与生物、人文景观的结合使宁德地质公园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科普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祁连山中段北麓低山丘陵带的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临泽县境内,面积约517平方公里。这里是国内罕见的丹霞地貌景观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既有类似广东丹霞山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特景观,又有类同新疆五彩城的斑斓色彩景观;其中丹霞地貌类型比较齐全,幼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和消亡期丹霞均有分布,特别是"窗棂式、宫殿式"地貌景观类型十分发育,属国内第一,具有丹霞地貌所特有的"顶平、身陡、麓缓"的外貌特征;彩色丘陵具  相似文献   

13.
宁德地质公园奇特景观的科学价值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德地质公园集晶洞花岗岩地貌、火山岩地貌、河床侵蚀地貌、海岸海蚀地貌于一体,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公园的许多地质遗迹具有稀有性和独特性,多种地貌景观的组合,反映了其地质历史的复杂性。地质遗迹与生物、人文景观的结合使宁德地质公园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科普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中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包括克拉美丽和五彩湾两个气田,
因此石炭系成为北疆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之一,陆东-五彩湾地区天然气主要位于石炭系顶部的火山岩风化壳内,主要
为煤成气,来自石炭系腐殖型烃源岩。本文在对陆东-五彩湾地区典型气藏剖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石炭系火山岩
中天然气富集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邻近烃源岩和生烃凹陷有利于形成气藏;风化淋滤和构造作用的改造是火山岩物性
得到改善而发育有效储集空间的关键因素;断裂和不整合构成了油气垂向和侧向运移的有利通道;海西期以来的各个构造期,
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圈闭和油气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火山岩气藏良好的生储盖配置定型于海西期,而燕山
中期则是该区天然气成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
洋内岛弧及微陆块的俯冲增生是形成增生杂岩的重要机制。本文通过对南羌塘地区日湾茶卡组进行野外实测地质剖面,开展沉积特征、古生物化石、碎屑组分模式、碎屑锆石测年等研究,发现:(1)日湾茶卡为近源沉积,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为325~375 Ma,但在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大洋周边陆块均未发现源区,其真正物源应为其下伏的望果山组火山岩;(2)日湾茶卡组内珊瑚化石丰度虽然高,但分异度非常低,其沉积位置应是一个相对突出的孤立位置。根据日湾茶卡组下伏望果山组火山岩所具有的洋内岛弧地球化学特征,并与同期SSZ型蛇绿岩组成的类似洋内俯冲的大地构造体系对比,本文认为日湾茶卡组与其下伏的望果山组火山岩共同组成了泥盆纪—石炭纪由洋内俯冲形成的古岛弧地体。根据碎屑锆石分布型式的相似性,本文进一步认为猫儿山地区部分南羌塘增生杂岩的源岩为日湾茶卡组。因此,日湾茶卡洋岛应曾经历过俯冲增生作用:浅部发生前端"刮削作用"形成冈玛错地区有变形但无变质的日湾茶卡组及望果山组,俯冲到深部的日湾茶卡组则发生高压变质作用并在后期折返至增生杂岩的浅部层次。因此,本文认为在南羌塘增生杂岩的形成过程中,日湾茶卡古岛弧地体的俯冲与增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云南石林岩溶形态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李玉辉 《中国岩溶》2002,21(3):165-172
基于云南石林县的石林分布特点与研究现状,按照岩溶形态组合研究其环境的思路,对400km2的石林形态组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石林形态的系统类型。石林组合形态可分为四个层次,石柱表面溶蚀形态30种以上,分割石柱体的溶蚀沟形态3种;石柱形态6种,其中的4种可称之为石林;石林地貌组合有7种。云南石林形态系统反映了石林多样性,其内含的信息(岩溶地质信息、区域环境信息和人类活动信息)值得深入研究,以深化石林地质遗迹景观的整体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丁宏伟 《甘肃地质》2014,(2):F0003-F0003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祁连山中段北麓低山丘陵带的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临泽县境内,面积约517平方公里。这里是国内罕见的丹霞地貌景观与彩色丘陵累观复合区,既有类似广东丹霞山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特景观.又有类同新疆五彩城的斑斓色彩景观;其中丹霞地貌类型比较齐全,幼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和消亡期丹霞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火山岩溢流相的高连续强振幅和火山通道相的低连续弱振幅2种截然相反的地震反射特征,提出了振幅-方差体地震属性分级-拾取-融合技术刻画火山岩时空展布的解释新方法。具体流程是通过振幅分级显示,拾取强振幅刻画溢流相的空间展布;通过方差体分级,拾取高值部分刻画火山通道相的空间展布;最后将二者融合显示。通过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垦利6-A区块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直观、有效地刻画火山岩的三维时空展布特征。研究成果有助于火山岩的三维刻画,可以广泛运用于与火山岩相关的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19.
孙华 《山西地质》2013,(6):59-62
山西平顺天脊山国家地质公园2011年11月由国土资源部审定为第六批具有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的地质公园。公园内包括通天峡、天脊山和神龙湾3个景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96处,其中国家级地质遗迹4处,省级地质遗迹39处,地方级地质遗迹56处。主要的地质遗迹为岩石地貌景观、流水侵蚀地貌景观、构造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大类的泉水景观、河流景观和瀑布景观,其中最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是流水侵蚀地貌景观和瀑布景观.  相似文献   

20.
付顺  陈晓琴  阚瑷珂 《华北地质》2011,34(2):139-145
在对四川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资源类型进行了划分.综合前人的评价方法对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褶皱构造景观、岩溶地貌景观是公园的导向性地质遗迹景观.公园旅游资源的自然属性得分率较高,其典型性、稀有性、奇特性特征突出,资源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高,旅游开发潜力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