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的需要以及人们对水产品的强烈需求和食品结构的改善,当前要求保护和改善渔业水域水质环境的呼声日益强烈和紧迫。这主要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农业等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居民的急剧增加,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大量排放等因素综合结果,导致许多江、河、湖、海的渔业水域遭污染,从而对海、淡水养殖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再度成为人类开发的主要目标。山东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这三大制约因素,人多地少的矛盾相当突出。山东是个海洋大省,具有潜在的资源优势,随着陆地资源日益减少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兴海”,“建设海上山东,开辟半壁江山”,变海洋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行动,并不断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这势必造成负面影响——资源索取过度,海洋环境恶化……,如此循环,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趋加剧,成为海洋事务中的新问题。为此,本文试图探讨合理开发与保护的有效途径,促进“建设海上山东”战略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山东尤其是胶东沿海地区,淡水资源严重短缺,海水利用已成为解决山东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选择。文章在阐明山东海水利用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山东海水利用业的产业结构,剖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认为山东海水利用技术已基本成熟,海水利用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但产业规模仍较小、发展速度较慢、综合配套弱,需要政府给予进一步的引导和扶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今后中国沿海地带经济高速发展中,淡水资源可能成为制约因素。对这个问题从水量和水质两方向加以分析。提出解决淡水资源的战略设想;建立淡水资源和排污收费制度;合理调配淡水资源,突出城市用水;合理布局,水资源优化利用;区域规划,共同协作开发、利用淡水资源;开辟河口、海湾水库的研究;加强城镇环境建设,落实环境投资。  相似文献   

5.
彭峰  唐梅  刘昱恒 《海洋科学》2013,37(9):77-81
基于室内物理模拟实验, 对长江沉积物进行淡水和海水环境下沉积物搬运过程碳释放通量实验模拟。结果表明, 模拟实验初期, 淡水和海水均为大气CO2的源, 但淡水CO2释放通量略高于海水;淡水、海水两种环境下, CH4释放通量均较小, 为弱释放-弱吸收过程。对两种环境下碳通量对比研究发现,Eh 值可能是造成淡水和海水环境下CO2通量差别的主要原因, 而pH 值可能对CO2通量差别的影响较小。两种环境下温室气体通量差别的具体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通过模拟对比试验, 旨在为系统地认识长江流域水库的温室效应与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为我国清洁水电能源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小清河为例,叙述了山东近海生态环境污染的成因和污染现状,通过对新环境保护法分析及结合山东海洋生态环境的特点,提出了山东应采取保护环境优先、加大处罚力度、全民治污、建立环保警察等保护近海环境的5项对策。  相似文献   

7.
海水入侵机制及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山东沿海地下咸淡水突变界面位置与地下淡水位动态的相关分析发现,一旦地下淡水位发生变化,成淡水突变界面就会发生相应位移,即地下淡水位升高时,成淡水突变界面向海侧移动,反之则海水向陆地地下入侵,与Ghyben-Herzberg成淡水界面模型基本相符。分析了自然因素中引起海水入侵的基本条件,但最终导致海水入侵发生发展的是人为因素——过度超采地下淡水、采补失调及其他人为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生命的衍续、人类生活时时刻刻离不开淡水。随着世界上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于淡水资源的需求日趋增加,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被迫去寻求途径解决淡水短缺问题。从长远来看,向海洋要淡水已成为世界淡水开发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人工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产量也不断增加。由于MNMs尺寸小、结构特殊,具有许多奇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其进入环境后潜在的生态和健康风险问题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河口和近岸海洋环境是MNMs的“汇”,研究已经发现MNMs进入海洋环境后会发生与淡水不同的物化性质与行为特征,由此可能导致与淡水中不同的毒性效应。本文针对MNMs对海洋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进行综述讨论。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生命的衍续、人类生活时时刻刻离不开淡水。随着世界上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于淡水资源的需求日趋增加,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被迫去寻求途径解决淡水短缺问题。从长远来看,向海洋要淡水已成为世界淡水开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荣成沿岸是缺水地区,沿岸工农业生产、水产养殖和加工均需大量淡水,旅游事业和日常生活则需要优质淡水。在荣成海岸带和小城镇的规划以及建筑环境的研究中,淡水资源的分布、数量和质量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象荣成沿岸这样的缺水地区,有必要从水资源的角度对小城镇的布局和调整提出建议和意见。一、新型的淡水资源勘探实践证明,荣成沿岸存在一种新型地下淡水资源,它分布于海岸带,位于砂堤、泻湖之下,赋存于冲积扇和扇—三角洲之中。桑沟湾沿岸是这种新型淡水的分布区之一,勘探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今后中国沿海地带经济高速发展中,淡水资源可能成为制约因素。对这个问题从水量和水质两方面加以分析,提出解决淡水资源的设想:建立淡水资源和排污收费制度;合理调配淡水资源,突出城市用水;合理布局,水资源优化利用;区域规划,共同协作开发,利用淡水资源,开辟河口,海湾水库的研究;加强城镇环境建设,落实环境投资。  相似文献   

13.
山东针对滨洲沿海滩涂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效益低的问题,研究了文蛤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本文主要从池塘选择、地质、水质指标、苗种培育、养成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入手,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推动我国滩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文蛤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山东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利用开辟一条行走之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由山东水产学会淡水渔业专业组举办的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在济宁召开。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全省各地有关科研、生产单位,院校、水产管理部门等代表七十三人,列席代表五十九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典型研究发现,近十几年来连续干旱和过量超采地下淡水,是导致山东沿岸海水向内陆地下入侵的主要原因。由此酿成了严重的生态灾害:水生态、农田生态、滨海盐土生态、城镇经济生态和生态工程环境严重恶化,造成海水入侵区水源破坏、农田减产或绝产及盐生天然植物生态群落向内陆扩展,干扰了工农业和工程规划布局以及社会文明和人民生活,提高了地方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是一种比较大型的经济海藻,在我国的辽宁、山东沿海和浙江的舟山群岛等都有自然繁殖。它的营养成分,除碘和碳水化合物外,其它部分均高于海带。另外,裙带菜还是一种碱性最高的藻类,这种碱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它可以中和人体内部因疲劳和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17.
番茄是山东地区的主要设施作物之一,研究光照对设施番茄的影响程度,对山东地区的设施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以无限生长型番茄“粉冠”为试材,在花果期于日光温室内设置3、6、9、12和15 d共5个遮阴日数处理,以日光温室内自然光为对照,研究在不同遮阴日数下,番茄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和复光后叶片保护酶的恢复能力。结果表明:寡照会使番茄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升高,比叶重减小;随着遮阴日数的增加,番茄叶片的保护酶和比叶重的恢复能力逐渐降低,遮阴时间过长(12 d以上)则会对叶片光合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伤,使保护酶活性无法恢复。  相似文献   

18.
"海上山东"建设战略实施以来,山东省海洋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面临的各种挑战不容忽视,其中如环境、生态和资源问题以及科学开发与管理体系滞后等越来越威胁山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区域海洋模式ROMS,本文对东中国海的水动力环境进行了长期(2004-2015年)模拟,分析了长江冲淡水扩展形态的年际变化特征和规律。研究发现,夏季长江冲淡水主要有三种扩展形态:东北方向、东南方向和东南-东北双向扩展,三种形态所占比例分别为37%,46%和17%。长江冲淡水的扩展面积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近河口冲淡水(海表面盐度28)的扩展面积主要受径流量控制,在外海(28海表面盐度31)则主要受南风和西南风的影响。就淡水通量而言,向东北方向最多,向东南方向次之,二者7、8月份所占比例分别为40%、60%和33%、32%。夏季长江冲淡水向东北方向的扩展主要受东风或较强东南风的影响。年际尺度上,向东北方向的淡水输运与东南方向风分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主要受东南风驱动的Ekman输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流域淡水贝类物种多样性、分布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鄱阳湖流域淡水贝类物种多样性及分布, 2011~2012年对鄱阳湖及部分“五河”干流淡水贝类进行调查。结合历史资料, 共记录淡水贝类122种, 隶属于15科39属, 主要由田螺科(Viviparidae)、豆螺科(Bithyniidae)、肋蜷科(Pleuroseridae)、椎实螺科(Lymnaeidae)、扁蜷螺科(Planorbidae)、蚌科(Unionidae)和蚬科(Corbiculidae)组成。流域内以鄱阳湖的物种丰富度最高, 108种; 中国特有种丰富, 各水体特有种比例均超过50%; 优势种主要是梨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和河蚬等。与历史资料相比, 鄱阳湖淡水双壳类和腹足类物种丰富度均显著减少, 人为干扰仍是淡水贝类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 建议加大贝类栖息地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