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该文在深入分析影响第二亚欧大陆桥发展的诸多条件,因素的基础上,对该陆桥的潜在货源进行了分析,预测,并对大陆桥及沿桥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该文在深入分析影响第二亚欧大陆桥发展的诸多条件、因素的基础上,对该陆桥的潜在货源进行了分析、预测,并对大陆桥及沿桥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沿桥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简要论述了新亚欧大陆桥沿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指出亚欧大陆桥的利用与开发、必须有一城市化的大发展,并提出了“经济推动、大中小并举、多元模式综合发展”的综合发展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4.
经济活动全球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35  
定量分析表明:经济全球化在中国的区域差异,表现为沿海地区、南部地区和三大工业较为发达的直辖市明显高于其它的地区;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其中,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这种影响更为显著;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具有多面性。对中部农业地区的案例研究,证实了即使在外部力量影响较弱的地区,其不利方面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新亚欧大陆桥与河南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沿桥开发发展基本思想为指导,对新亚欧大陆桥开通的经济意义,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大陆桥开放产业带形式的可能和对河南经济发展与布局的重大影响,确定了河南不同产业上桥的顺序。  相似文献   

6.
海水入侵在区域经济比较发达、能量流和物质流交换十分活跃的沿海地区表现得特别突出。这一地区工业、农业和市政用水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对地下水掠夺性开采,引起了海水入侵,从而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海水入侵又称海水内侵、海水回灌或咸水入侵。海水入侵在降水量较少、蒸发最大的海岸地区主要表现为海水(或咸水)沿地层中的通道以各种方式向内陆的入侵。这种海水的地下入侵具有隐蔽性强、  相似文献   

7.
90年代初我国工业布局的动态趋势及其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初,我国工业向沿海新兴工业化地区集聚,制度创新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走结构-效益型道路是我国工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为了解决工业向沿海地区过分集聚的弊端,必须改变现存的国际分工体系,尽快实现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亚太地区经济格局的变动为此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8.
中国山区工业开发空间区位可划分为沿海山区、沿边山区和内陆封闭山区三大类别。各类别又有不同的工业开发组合内容。首次将沿边山区划分为沿水力、沿路边、沿城边三亚类地区。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立足郑州市的实际,详尽分析了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提出了借助优势,从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资源开发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礼茂 《盐湖研究》2001,9(1):30-35
重点探讨了与柴达木资源开发相关的五个问题。一是柴达木在青海发展和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二是格尔木市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重点探讨了格尔木的城市性质 ,格尔木在国家资源安全中的作用和格尔木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三是讨论了西部大开发中 ,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四是讨论了投资补偿理论和柴达木盆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 ;最后探讨了柴达木资源综合利用和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探讨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合作与转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发展水平、优势领域、目标差异、存在问题和空间布局5方面对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估;其次,构建了科研支撑基础上、政府主导与引导下的企业主体和行业协会协调的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竞合模式;最后,从环首都经济圈内的"同城"转移、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显性转移和隐性转移三方面分析了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与承接路径。研究表明: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在现有优势领域和未来发展目标方面存在显著梯度差,且三方都已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合作意愿,从而使合作成为可能;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仍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具有共性,因此近期产业布局仍将以本地为主,竞争大于合作;河北承接京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不均衡,近期主要以北京为主,天津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2.
企业创新合作网络是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通道。基于技术特征不同等原因,电子与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企业创新合作网络呈现出相似性和差异性。文章通过研究上海浦东新区电子与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企业创新信息来源及与创新合作伙伴交流情况,认为这两个产业的企业创新合作网络建设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由于绝大多数生物医药和电子与信息企业属于植入型的企业,尤其不少是跨国公司企业,母公司、国外供应商是其主要的创新合作伙伴,他们的本地根植性较弱。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合作网络更体现出技术驱动的特征,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合作交流比较频繁;而客户在电子与信息企业的创新过程中越来越重要,与客户的创新合作交流要比生物医药企业更紧密。  相似文献   

13.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日益转向亚洲,并向我国集中,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日益深刻。本文在分析大量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转移和在我国直接投资的特点与趋势,重点分析了日本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冯瑜满  梁育填 《热带地理》2022,42(12):1980-1992
为探究后经济危机时期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基尼系数、空间相关性分析、负二项回归模型等方法,采用天眼查企业数据库以及相关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对2009-2018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稳步发展,由出口导向转为内需拉动。2)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蓄势待发,中部及川渝地区的城市发展迅猛而东北地区陷入发展困境,企业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3)深圳、东莞等城市一直为产业重要集聚区,城市两级分化严重。3)总体上,企业更倾向于选址在产业协同集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劳动力成本较高而经济后发城市;在城市群尺度,不同因素对不同城市群存在异质性,反映产业发展水平、特点存在很大差异,长三角企业偏好创新能力高、产业市场化水平高且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珠三角企业偏好劳动力成本高的城市,京津冀城市偏好劳动力成本高且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成渝地区企业偏好产业市场化水平高且创新能力弱的后发城市,长江中游城市偏好劳动力成本高的后发城市。  相似文献   

15.
运用可拓工程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福建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物元模型。模型的输出结果表明:福建省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差距悬殊;综合关联度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划分成4个等级,单指标关联度则揭示了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16.
马佳卉  贺灿飞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0):1607-1620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地扩展和加深,生产分工进入产品内分工阶段,中间产品贸易所占比重逐渐增加。中间产品贸易是产品内分工的主要表现形式。论文选取了纺织业、运输业和电子产业分别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传统全球分工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代表,研究其贸易网络结构的特征与演化趋势。并以中国为中心的中间产品贸易网络为例,探究了影响贸易网络变化的因素。研究表明:① 3种产业的中间产品贸易网络结构有明显差异,电子产业网络联系紧密,而运输业和纺织业的结构则相对松散。② 1998—2017年,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地位明显提升。③ 从影响中间产品贸易网络结构的因素来看:地理距离对中间产品出口偏好的影响显著,但是仅纺织业体现出了地理距离衰减效应,在电子和运输业中,地理距离越大,贸易偏好反而越高;沟通成本显著影响中国对目的地国家的出口偏好,中国文化在目的地国家推广能够提高贸易偏好;目的国制度质量对贸易偏好的影响显著,国家的话语权和可靠性能够提高中国对目的地国家的中间产品出口偏好,但同时,规制的质量越高,中国对其出口偏好则更低。④ 劳动力成本的差异在3种产业中均体现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逻辑斯蒂曲线模型构建高技术产业成长模型,并结合高技术产业成长指数的测度,力图定量判断长三角地区5个行业高技术产业成长所处的阶段,确立高技术产业从初创期向成长期,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转换的临界条件。结果表明,近18年来,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成长整体上可分为波动上升、整体下降和平稳上升三个阶段;目前除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已进入成长期后期,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均处于成长期前期。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塑造良好的区域环境、扩大市场需求是实现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持续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长江沿江地区化工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邹辉  段学军 《地理研究》2019,38(4):884-897
基于企业数据和空间计量方法,探讨了长江沿江地区2000—2013年化工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化工产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和江苏沿江地区;中上游部分地区化工产业呈现明显的增长势头,由3个主要热点区发展到20余个不同规模大小的分布热点,成为化工产业新兴“增长极”;城市主城区化工产业减少而远郊区县增加,分布热点变化也反映了化工产业“郊区化”“园区化”的过程;相对低端基础的行业呈现集聚趋势,其中肥料业集聚明显;相对高端精细的行业呈现扩散趋势,其中合成材料业分散化明显;地区化工产业增长受到环境规制、外商投资、交通区位等因素显著影响,外商投资和交通区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环境规制呈现显著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沈阳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装备制造业综合发展水平,用区位熵、罗仑兹曲线、集中化指数等方法研究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集群状况,用投入产出法研究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状况。得出以下结论:①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在2001—2005年期间,2002年综合发展水平最低,2004年综合发展水平最高。在构成装备制造业的各产业中,除电子机械制造业以外,都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具有产业聚集效应。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应以通用设备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制造业为支柱和增长点,构建装备制造业基地,带动其他类别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振兴,并最终发展和完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③沈阳市装备制造业虽然具有一定规模的集聚优势,但没有形成各类型企业密切合作和分工完善的网络体系,并不能真正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影响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的主要原因是地方企业配套网络组织体系尚未形成和创新要素的缺乏。④沈阳市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远不能适应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的要求,滞后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降低装备制造业集群的交易成本,为其提供必要的智力服务和劳动力资源,有助提升装备制造业集群竞争力。沈阳市应在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发展,提升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北京工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本旗 《地理科学》1994,14(4):371-3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