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自动站雨量传感器的精度检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问题的提出降水的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站基本观测项目之一,降水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对气候分析、气象服务极为重要。为保证自动站降水量测量的准确度,《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雨量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精度检查,当测量误差>±4.0%时要调整基点。但是,由于目前没有给台站配备雨量传感器现场调整测试设备,台站在进行注水校验和调整基点过程中只能借助数据采集器传送到主控微机显示的降水量数值进行比较,因此注入的水量也被当做“雨量”记录到了自动站Z文件中,并形成实时上传文件。文件的内容不能得到及时更改,在实时数据传输中为校验而注入…  相似文献   

2.
吴明江 《气象》2005,31(11):64-64
目前我国大部分气象台站都在使用的遥测雨量传感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出现仪器测量精度大于±4·0%的情况,此时要对其进行精度调整,直至误差≤4·0%为止。但基层台站因为没有专业检定设备、较难对其精度进行调试,在这里介绍一种简单的调试方法,供台站同行参考。1调试准备工作用细木条等材料制作一支架放在雨量传感器的承水器上,并使之高于口缘10cm以上,上面倒置装有10mm水量的标准强度塑料瓶,注入定量清水,然后将在药房或医院可购到的输液管,一头插入塑料瓶,另一头放在雨量传感器的承水器内。再准备一个简便计数器(文体用品商店可购到)。2调…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翻斗式雨量传感器产生误差的现象与原因的基础上,介绍了具体的调整和维护方法,并认为雨量调整涉及的问题较多,也比较复杂,只有在确定是由于传感器基点位置不正确而造成的雨量误差时,才做基点调整,且一般不提倡台站自行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4.
赵步达 《气象科技》2013,41(3):591-593
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每10 mm降雨误差±0.4 mm,运行中常见故障为雨量记录超误差,即采集器记录或计算机生成的雨量比实际值偏多或偏少.通过近几年的使用维护,积累了一些经验.例如,在确定是传感器原因时通过调整基点,即改变传感器计量翻斗的偏转角度,通常情况下可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介绍的SL3-1型雨量传感器两例特殊故障的处理,是指在调整计量翻斗误差调整螺钉无效果的情况下,对传感器有规则多计数和无规则多计数超误差故障的修复处理.  相似文献   

5.
刘宗庆  郑亮  陈涛 《气象科技》2020,48(5):635-639
基于SL3-1型双翻斗雨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进行测量误差分析。根据传感器翻斗承水量的不同,采用模拟降水试验的方法比对降水误差,得到在大、小雨强(1mm/min和4mm/min)下计量10mm降水量时的上翻斗与计量翻斗合适的比例关系,从而使得测量误差最小且两种雨强下测量误差一致性最好。结果表明:10mm降水计量,上翻斗与计量翻斗翻动次数的比例关系为9∶10最合适。比例关系的确定为双翻斗雨量传感器的超差调整提供了技术参考和依据,为雨量观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了解日本传真图雨量预报在我省的预报能力,我们选择了37个站的实况资料与之进行相关检验,共计算了14208个相关系数。现将分析结果介绍如下:一、资料与方法所用资料为82—83年10—12月08时 FSFE02·FSFE03图,(以后简称02·03图)雨量预报资料与同期本省36个站及上海实况每12小时雨量资料。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障自动气象观测站实时观测资料达到全国自动站实时观测资料质量考核要求,以DZZ4新型自动站为例,介绍了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六要素传感器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排查,为台站业务人员在自动站传感器突发故障时的应急处置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浅析自动站月报表的预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敏 《黑龙江气象》2008,25(3):39-40
每月在进行文件转换前要保证台站基本参数与转换的B文件相符。自动站观测项目除了雨量一项需每年改动外,其他观测项目一般不改动,为保证月降水数据的完整性,需在每年4月30日20时前修改降水参数,若修改参数时在降水,4月份的报表应将自记降水参数改回后再形成A文件。  相似文献   

9.
刘刚  王强  岳建强 《贵州气象》2009,33(3):43-44
利用自动站雨量传感器工作原理和计数器计数累加功能,当仪器测雨精度超过仪器技术指标(即与雨量筒相比,10mm以下为±0.3mm,10mm以上为±0.4mm)时均为超差。通过故障判断,逐步调整,达到解决自动站雨量器超差的故障问题。  相似文献   

10.
雨量传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误差来源造成自动站雨量数据采集误差的原因主要有:a.仪器本身的误差,即检定时得出的误差;b.不同雨强引起的误差;c.维护不当引起的误差等。2常规维护为保证自动站雨量传感器采集实际降水的准确,除了必须的周期检定外,台站日常的清洁维护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西北地区风沙多,无降  相似文献   

11.
《自动站雨量实时监测软件》是《O SSM O 2004》的辅助软件,它弥补了《自动气象站监测软件》中雨量监测部分的不足,以图表形式显示实时雨量信息,形象直观,操作简便。主要功能有:雨量实时图表显示、历史数据图表显示、05时累积量提示。1界面操作1.1设置参数启动软件后,出现界面(见图),先选“参数设置”项,设置台站号和《O SSM O 2004》目录,保存。1.2实时显示功能点选“实时显示”,界面上部显示当日雨量曲线,图表曲线模拟虹吸雨量自记的迹线,当雨量达到10.0m m时降到0刻度,符合观测人员的习惯。在每时刻度下方显示小时降水量和当前日降水…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1-2013年汛期逐时降水量资料,将国家常规站与区域加密站进行分拣合成,通过面雨量离差系数、面雨量比值系数、点面关系综合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站网密度对海河流域各水系面雨量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站网密度是影响面雨量计算精度的重要因素,对不同地形面雨量分析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混合地貌水系中地形分布、降水分布差异尤为明显的滦河水系影响最大,站网密度较低的常规站对面雨量估计比高站网密度的合成站平均偏高2.5 mm,12%误差超过5 mm;其次山区永定河水系低站网密度常规站对面雨量估计平均偏高1.5 mm,相对误差达80.3%,尤其局地性短时强降水时,面雨量分析误差高达10倍以上;此外,混合地貌水系北三河、南运河站网密度对面雨量影响程度略低于滦河水系,平原区徒骇马颊河以及混合地貌中地形差异较小的大清河、子牙河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承接雨量传感器排出的水量与自动站终端显示值比较,发现降雨时翻斗翻转的雨量存在误差,其随着降雨量及降雨强度的变化而变化,雨量越大或降水强度越大,两者的误差就越大.通过对比分析,就如何减少误差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将地面观测的降水划分为10~25、25~50、50~100mm/h3个量级区间,利用2010年5-10月天气雷达组网小时降水量产品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中国家级台站自动气象站小时降水量资料,采用3倍标准差法,按上述3个等级逐月分别确立了两类设备降水观测差值的阈值参数,进而建立了天气雷达与地面自动气象站降水观测结果的一致性实时校验技术.采用该技术进一步对2011年5-10月国家级台站自动气象站观测的降水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自动站降水数据正确率可达85%以上,可以有效进行自动站观测降水实时检验.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供准确的雨量要素资料以保障气象服务质量,需要对雨量传感器进行定期标校。以SL3-1型双翻斗雨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为基础,结合大量台站工作实践经验,通过对雨量传感器标校过程中不正常情况的处理,总结归纳出一些雨量标校技巧。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1-2020年石阡国家气象站和乡镇(街道)自动气象站降雨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石阡县近10a年暴雨天气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暴雨灾情信息研究了“三个叫应”阈值。结果表明:石阡县年均暴雨日数11.4d,年均暴雨站次51.5站,主要集中在5-9月,月暴雨日数峰值出现在5月,月暴雨站次峰值出现在6月,05-07时易出现短时强降水;暴雨及伴随短时强降水日数均存在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东部明显大于西部,最大日降水量和雨强大体一致,主要在县城、枫香、花桥一带和白沙;辖区内台站1h雨量达35mm、3h雨量达70mm或6h雨量达90mm及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时,可能发生灾害,应及时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作站点雨量及面雨量临近预报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通过对近两年收集的降水过程的雷达回波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本地区主要降水过程类型及其回波演变特征;利用反射率因子的基数据和风廓线产品数据等资料,运用交叉相关法计算区域速度、读取风廓线得到环境风速度,自动判别降水回波类型、识别回波整体及单体移动速度;应用本地实时的dBz-I关系及线性外推法计算未来1~2 h站点降水量及面雨量,实现降水临近预报自动化;应用自动站雨量资料及雷达联合自动站资料所作的雨强实时分析场对1 h站点雨量预报及区域雨量预报进行初步检验,1~24.9 mm和≥25 mm以上站点预报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8%、33%;区域雨量预报的雨区范围及中心分布与实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 h降水预报在回波较稳定时,仍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阳 《吉林气象》2010,(1):46-46
1引言 辽源市气象站现在已经发展为以遥测化的现代技术取代原始的人工观测方式的自动气象站,并已经进入了单轨运行阶段。遥测雨量传感器作为自动站的一个组成部分,于每年的5-9月进行雨量观测,它能实时地记录降水要素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采用VB6. 0、Foxtable编写双套自动气象站质量控制系统,实现对台站自动站的网络状况、上传数据的传输情况、数据质量控制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对两套自动站的长Z文件进行实时审核与对比;减少台站观测员的工作量,提高双套运行站的数据准确率、可用率和数据传输的及时率,从而提高台站的业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郭锡钦 《气象》1984,10(3):30-31
翻斗式雨量计的基点位置,由于室内外情况有差别,在使用前无法调整得很精确。所以,至少要在室外试用一个月以上,特别是经历了几次大雨过程以后,才能看出基点位置是否需要调整和调整多少。判断的办法是从试用期记录中选出大雨过程(即一次降水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的降水总量在10毫米以上者,时间可以是一天或几天),求出雨量筒记录与翻斗式雨量计记录之差,然后用雨量筒记录去除此差值,求出百分误差。 《规范》里规定:“如多次发现10毫米以上雨量的差值超过±4%,则应及时进行检查。必要时应调整基点位置。”若偏差虽大于4%(请注意: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上时,该仪器的精度为±4%),但有正有负,没有规律,则暂时不要调整基点,要查明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