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一项既繁锁又细致的工作 ,工作中避免不了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情。高要市气象局是一个担负多个单位航危报任务的国家基本站 ,近两年来 ,观测人员正处于新老交替阶段。老同志对逐步配备的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有时感到力不从心 ,而新同志正处于逐步积累经验、走向成熟的时期。如何开好每月一次的质量分析会 ,对提高每一个观测员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高要市气象局坚持每月开一次质量分析会。开会前 ,要求每位观测员都详细阅读一次全月的值班日记 ,根据值班日记中提出或交待的问题 ,先自行分析 ,做到心中有数。开会时 ,…  相似文献   

2.
根据福建省气象局开展北斗卫星应急通信传输试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在南平市气象局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台站建设北斗卫星通信传输终端,分别在南平市气象局和福建省气象信息中心建设北斗卫星通信传输接收系统(中心站),并部署北斗通信中心站软件和终端软件,进行通信传输试点.利用北斗卫星通信系统传输国家级自动站观测数据、系统校时、文字通信功能均达到项目预期目标.传输率、误码率、时延和稳定性均能满足业务化运行的要求.实现公网运营商电路中断的应急状态下传输自动站观测数据和进行文字通信等,从而为防灾减灾服务.  相似文献   

3.
在全区气象系统轰轰烈烈地开展连续百班无错情和质量月竞赛活动声中,我们固原地区气象局在先后开展了一次质量周二次质量月活动之后,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总的成绩达到或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但是比起外省区还是差了一大步。地区局领导有鉴于此,乃组织了本地七个台站的观测、预报、报务、农气等人员与贺兰山高山站的同志一起共27人赴陕西省参观著名的红旗单位——华山气象站,准备去那里取经取宝、学习人家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除此之外也还有另一个意思,那就是让气象员同志们在苦战之后松弛一下,把精神调剂调剂。观测员、气象员同志们长年值班、活动范围就是值班室和观测场,文化生活也比  相似文献   

4.
辐射观测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李桂珍(西安市气象局西安·710015)1992年9月1日,西安观测站启用TRYJ_2全自动辐射记录器及其相配套的《气象辐射观测方法》。经过一年多的使用,效果良好,提高了观测精度,减轻了观测员的劳动强度。一年来的观测实践,我们...  相似文献   

5.
简讯     
新疆气象地质部门加强技术合作7月7日,自治区气象局和地震局正式签定《技术合作意向书》。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史玉光和自治区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云峰在意向书上签字。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高峰、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魏文寿参加了签字仪式。双方决定,由气象局、地震局局长挂帅组成技术合作领导小组,推动技术合作的实施。建立台站技术合作和资料共享的机制,充分利用气象、地震现有测站网,增设地震或气象观测设备,共同开展观测业务,在部分站点实现一站多能;实现气象信息资源共享,根据各自业务技术和防灾减灾需要,双方开放基础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6.
由温州市、丽水地区气象局合作研制的PC-TR气象电报终端系统于1991年4月18日在温州市通过了技术鉴定。鉴定会是由浙江省气象局科教处组织召开的,来自温州市科委、温州市邮电局、温州市电子技术研究所、浙江省气象局科教处、业务处、物资处及温州市气象局的  相似文献   

7.
集体观测是正确判定云状的有效途径廖丽光(广西凭祥市气象局532600)。在地面气象观测中,云状的判定是靠目测完成。由于观测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工作经验的差异对云状的观测结果往往有习惯性、传统性的不同:同一种云有不同的观测结果。这样就会造成观测记录的...  相似文献   

8.
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自动站)是我国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自动站的建立减轻了观测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观测时效,同时也减少了因观测、计算、抄录报表等原因引起的错情。由于自动站从探测设备、处理方式工作流程等与人工观测相比有很大区别,其测报数据的错情也与人工观测有所不同。本文就自动站数据错情进行分析并提出防错措施。1自动站数据错情原因1.1观测员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在观测员班前不注意休息或接班后精神不振而出现迟测、漏测和缺报;在值班过程中做其他事情,当仪器发生故障和异常时未及时发现而造成的数据资料丢失、仪器…  相似文献   

9.
那年 ,在经过一次次停课、复课闹革命后 ,我终于高中毕业了。一次偶然的机会 ,成了一名气象观测员 ,17岁的我 ,天真单纯 ,对蓝天白云充满着诗的幻想 ,却不明白未来是个什么样子。不久 ,我被派到罗甸县气象站跟师傅学习气象观测。罗甸 ,一个隐藏在大山中间的布依族小城 ,全城只有一条小街 ,一个百货商店 ,一个电影院 ,一个邮电局和一个饭店。罗甸县气象站设在城外的一座小山上。全站三对夫妻都是观测员和预报员 ,外加一位沉默少语满脸络腮胡子的大学生和一位给大家做饭的老人。小站人不多 ,可是却是 2 4小时值班。每天除了基本的地面观测、高…  相似文献   

10.
我们所观测的云量也叫视云量,就是见多少应记多少。可是我当了十八年观测员,还没有把Fn(碎雨云)记10个量的。下表是 河池站1980——1982年共8768次观测中选出连续性降水265次记录Fn量统计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北京气象枢纽(BQS)系统是收集全球气象资料,并和国内外其它气象中心交换气象资料的通信枢纽,收集和交换都以电报为单位的。但是,各气象中心根据各自的业务,对气象资料的需要是不同的。例如:沈阳中心发给BQS系统一份气象电报,上海中心需要其中的几站,武汉中心需要另外的几站资料,所以BQS系统必须把气象电报拆散,按各中心的需要,重新组成气象电报发向各中心。这就是气象电报的编集处理。  相似文献   

12.
从 1996年起,我区依托“ 9210”工程在地州局陆续建设了 VSAT卫星数据站。现在,区局业务中心和 14个地州局均可将观测电报通过 VSAT卫星信道直接上传北京,由北京收集和分发。 “新疆气象局地面分组交换网系统”是作为“ 9210”工程 VSAT卫星信道的地面备份网,在卫星信道故障时承担气象观测报发报工作,以及从上一级信息中心调取各种气象信息的任务,即区局业务中心利用分组网线路从北京调取各种气象信息,地州局利用分组网线路从乌鲁木齐业务中心调取各种气象信息。 该系统设计方案,广泛参考了其他省区的建设经验和系统优点,并…  相似文献   

13.
飑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飑产生时常伴有大风,而我们观测员有时只记录大风,而忽视了飑这种天气现象,造成天气现象漏记。为了避免类似现象发生,笔者根据介休市气象局近年来的气象资料以及工作中的观测经验,对飑产生时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作一浅析。1定义从天气学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面气象观测网分系统”项目是2001年12月正式启动的,通过地面气象观测网的自动化建设及站网、监测项目的合理调整,最终建立一个在空间分布与探测时间密度都较为合理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面气象观测网。(1)项目建设概况截止至2004年底,全部共建设完成1698个自动站,其中利用国家投资(含大监项目、雷达项目、西部人影项目)1187个,省局自筹资金511个,所有自动站已全部投入业务运行,其中部分自动站已经进入单轨运行,并通过各省的通信路线进行联网发报,通过9210气象卫星通信网进行上行传输。(2)全区自动站建设与运行情况广西自动站建设从2002年开始,历经3年时间,已累计建成各类自动站55个,在气象业务的运行中体现了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优势。南宁市吴圩自动站于2003年1月1日开始投入双轨业务运行,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进入单轨业务运行;后期建设的23个国家基准基本站及15个雷达校准站也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投入双轨业务运行。39个站均按照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有关技术规定运行,其业务质量同时参加质量考核,并列入年度工作目标。2004年8月开始在区气象台网络中心组建自动站中心站,中心站数据服务器及前置通讯处理机放在区气象台网络中心,从2004年9月5日开始,全区39个自动站均须将小时观测数据自动上传至自动站中心站,实现了全区自动站小时观测数据的共享。自动站的监控、维护保障、标校检定由区装备中心承担。一年多以来通过电话支持以及下台站的方式,为台站排除了许多故障,为广西自动站的正常稳定运行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各自动站运行情况正常,雷击及供电情况不稳定对自动站的运行影响最大。(3)中尺度自动站组网建设展望根据中国气象局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规划,按照中国气象局对重点工程建设实行“矩阵式管理、七巧板战略”的建设思路,采取统筹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要求、分步实施、数据共享的基本原则,力争用3年的时间,全区共建设约500多个自动气象站,形成一个间距20km左右,密度适宜、布局合理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中尺度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实现观测时间密度最小为每10分钟一次,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发送一次观测资料。2004年完成14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42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和区气象台自动气象站中心站建设。2005年完成55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4个5要素自动气象站和124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建设。2006年完成50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2个7要素自动气象站和120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一、概论新疆气象局通信台是全国七大区域气象通信枢纽之一,担负收集、编转区域气象情报的任务,对农牧业、国防、航空等部门都有重要影响. UDJ系统(乌鲁木齐气象电报交换系统简称)主要功能是自动收集、编转气象情报.该系统是按新疆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采用高技术方式设计的,主要用于计算  相似文献   

16.
1988年2月26日14时的定时观测,我站出现了一次干、湿球温度都在零上,而湿球结冰的情况。对于这个记录,我站几个观测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是:湿球温度在零上,是根本不可能结冰的。因为从温度条件上看,不具备结冰的条件(即水的冰点为0℃);况且我站出现这样的情况是  相似文献   

17.
张永丰  曹东生 《高原气象》1990,9(2):177-182
本文介绍利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建立局地网络的微气象观测系统,实现气象数据的自动采集、无线传输和集中实时处理。整个系统由一个中心站和五个(或更多)观测子站组成,是一个点到点的通讯网络。该系统为研究不同下垫面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实验提供了手段和方便。整个系统分两部份介绍,本文作一总体概述,第二部份说明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织金县气象局平行观测期间人工站和自动站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找出造成2种观测结果差异的原因及影响气象要素变化的部分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省观测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记录、编码简化现象,使测站云天记录失去三性。我站为了消除这种现象,提高全站观测员云天观测水平,拟定集体观测云天的制度,通过多次集体观测,找出了不能正确判定云天状况的种种原因,从而提高了全站观测员独立观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大连市气象局、大连市气象学会于9月25—27日联合举办气象技术基本功表演赛。参赛单位除大连地区台站外,还有空军、海军、盐业、民航等系统的气象台站,共计15个单位80多名次选手在市科技馆进行了表演。表演分地面观测规范、手工编发气象电报、微机制作月报表、天气图分析、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