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有地址报是不同于一般气象电报的又一种气象电报。按其分类有:公务电报(报类为BB);请求重发、转发等电报(报类为RR);行政业务电报(报类为AA);资料电报(报类为MM)。它是气象电报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份。它不但在气象资料人工处理时是必要的,而在实现气象资料自动化处理——BQS系统建立后,其功能不但没有减少,而且根据业务需要,在数量上有了增加,在处理质量上要求也更高了。现在在北京气象枢纽(BQS)系统中,由于实  相似文献   

2.
BQS系统通信部分的业务功能还有文件日志和文件清除。一、文件日志功能 BQS系统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气象电报,在接通西德高速线路之前,平均每天接收电报15000份(平均一份电报长416字节,总共约长6兆信息),每天编发了25500份电报(总共大约17兆信息,平均一份报长654字节)。每天有这样大量的信息需要保存,以供资料统计或数值预报等业务使用,但这样多的信息不可能都存放在联机的文件系统中,而应保存在脱机的文件系统如磁带上,从而使联机的文件系统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循环使用。文件日志是把在BQS系统的磁盘中记录着的某些实时联机资料转贮到磁带上。它的建立改变了  相似文献   

3.
1问题的提出天气预报和气象科研离不开气象资料,气象资料由分散在各地的气象观测站观测记录并由各中心进行收集,然后再集中送给气象预报台和研究机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气象电报的发送与接收基本上都交给计算机处理,既提高了速度也提高了准确度。我国的几大气象中心都负担着繁重的电报转发任务,各大中心目前基本都使用PDP小型机,它的实时操作系统和电报交换软件,很好地完成了气象电报的交换任务。但该机型是国外七十年代开发生产的,已属过时设备,配件难以找到,给维护造成了很大困难。目前正在建设中的“9对矿工程,将给气…  相似文献   

4.
一、北京气象枢纽系统概述北京气象枢纽系统(简称 BOS 系统)是一个自动收集、中转、编集气象电报,同时把气象资料填成天气图的实时联机系统。它通过100多条国际和国内气象专用线路,与日本东京,西德奥芬巴赫,朝鲜平壤等国外气象中心,以及国内地区气象中心,省气象台等气象部门相联结,日夜不停地进行全球气象资料的接收,交换和处理。它是“世界气象组织”全球电信系统主干线上的一个区域通信枢纽。该系统由两台 M-160Ⅱ和一台 M-170组成。两台 M-160Ⅱ以热备用方式进行通信处理。M-170进行自动填图处理和数值预报处理,其使用的气象资料是由 M-160Ⅱ通过通道到通道的转接器(CTCA)实时传到 M-170的。  相似文献   

5.
任满玲  应显勋  葛兰 《气象》1987,13(11):28-30
建立在北京气象中心BQS系统(北京气象中心全球通信枢纽)的M-170机上的实时气象资料库,以实时性强、日处理信息量大、服务品种齐全为特长,有效地将气象通信、软件服务和气象预报三个相关的业务层次融为一体,减轻了气象人员手工抄写资料的劳动量,提高了计算机软件为气象服务的效益。 M-170资料库自投入业务使用以来,每  相似文献   

6.
一、概论新疆气象局通信台是全国七大区域气象通信枢纽之一,担负收集、编转区域气象情报的任务,对农牧业、国防、航空等部门都有重要影响. UDJ系统(乌鲁木齐气象电报交换系统简称)主要功能是自动收集、编转气象情报.该系统是按新疆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采用高技术方式设计的,主要用于计算  相似文献   

7.
北京气象枢纽(BQS)计算机系统气象电报的种类繁多,有地面报,船舶报,高空报,台风警报,卫星资料报,网格点报,有地址报等等,不下几十种。但就其业务本质来说大致可分为五类:1.中转报:这种报收到后应原封不动地向一个或多个终端转发。2.编集报:这种报收到后不马上发向终端,而要经过编集后再发向终端。即要进行数据的规格化等处理,以站或以呼号为单位把数据存放起来,在一定的时候再把某些资料集中起来组成报文,再加上新的起始行,报头行,报尾行构成一份完整的电报,发向某些终端。3.收集报:这种报既不转发也木编集,只要求收下来。4.通过报:这种报要求向指定的专用终端输出,由操作员介入进行必要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全省气象电报收集、分发系统是负责收集全省各观测站的气象资料,及时处理并分发到北京、香港、澳门等各个服务单位,它有易操作,报文处理迅速,易维护等特点,提高了电报的传输时效。  相似文献   

9.
吴贤纬 《气象》1979,5(2):39-40
在我国参加世界天气监视网并承担北京区域电信枢纽的任务以后,需要尽快建成自动化气象通信系统,并使用电子计算机系统来进行气象情报自动接收、转发、编辑处理等任务。经国务院批准,已从日本引进北京气象枢纽计算机系统[简称BQS (Beijing Qixiang Shuniu)系统]。现将该计算机系统概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沈阳区域气象通信枢纽(YQS)有辐射全东北的40条通信电路,但与国家气象通信枢纽(BQS)主干电路的通信依然是75波特,与近年来大大增加的信息量相比,形成了严重的“瓶子口”问题。辽宁省气象局提出开通沈阳、北京中速通信任务,由辽宁省气象通信台组织实施,于1992年2月23日成功地实现了2400波特通信,使沈阳成为继武汉、广州、上海之后第4个与北京BQS开通中速电路的区域气象中心。  相似文献   

11.
兰州区域气象通信枢纽(简称 LQS)承担着陕、甘、宁、青及内蒙西部地区气象电报的收集、编辑、转报任务,连接着四条区域干线电路、三条省际电路、近二十条省内电路和同城电路,是西北区域气象通信枢纽。除此之外,还承担着移频气象电报和二级气象传真广播的任务,以及为上述地区气  相似文献   

12.
1991年3月下旬,国家气象局决定6月15日前完成北京气象通信枢纽(简称BQS)新旧计算机系统的切换.北京BQS1979年12月建成,这次系统更新是国家气象局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硬件由3台NCI2780计算机、4台MIRA通信处理机、2台TJ2220计算机取代原来的  相似文献   

13.
一、气象资料自动编集和中继系统概述近十多年来,随着地面观测站网的加密,更由于气象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新观测手段在气象观测业务上的应用,使得每天的气象资料数量急剧增加。即以在世界天气监视网全球电信系统的主干线上进行交换的资料而言,一天即可达到数十万字。按照世界天气监视网全球电信系统的要求,国家气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和世界气象中心必须分别在观测后20分钟、45分钟和90分钟以内,将各自负责范围内的观测资料收集完毕;世界气象中心必须在观测后2小时内将观测资料的分析成品作第一次分发。另一方面,数值预报业务的开展对于资料的迅速收集和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建立高速的通信和实时资料处理系统,并与数  相似文献   

14.
由克拉玛依台周永刚、廖广萍研制的“气象电报交换系统”于1990年元月初投入试运行,目前基本稳定. 该系统是按WMO规程和气象通讯工作手册第三分册的邮据传输规程设计,在PC-1500机上实现电报编辑、转报自动化.  相似文献   

15.
从 1996年起,我区依托“ 9210”工程在地州局陆续建设了 VSAT卫星数据站。现在,区局业务中心和 14个地州局均可将观测电报通过 VSAT卫星信道直接上传北京,由北京收集和分发。 “新疆气象局地面分组交换网系统”是作为“ 9210”工程 VSAT卫星信道的地面备份网,在卫星信道故障时承担气象观测报发报工作,以及从上一级信息中心调取各种气象信息的任务,即区局业务中心利用分组网线路从北京调取各种气象信息,地州局利用分组网线路从乌鲁木齐业务中心调取各种气象信息。 该系统设计方案,广泛参考了其他省区的建设经验和系统优点,并…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气象部门的业务工作的需要,对数据的高速传输及交换,气象信息共享的需求越来越高,微机通讯网络将最终成为气象信息传递的一种手段。新疆气象部门的通信现状,地区级仍在延用五六十年代的电子管设备,现在是超期服役,用以接收移频电报,气象传真的接收机只是在维持工作,而且这种手段是单方面(只为地区、县站传送资料),这种通信手段已根本满足不了新形势下需要。例如,现在区局安排的微机自动填因,预报工作站的建设,靠现在大部分地州的无线通讯设备来传遍预报工作站等工作需要的信息已不现实,即使这些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王碧琼 《贵州气象》2004,28(3):45-46
从气象电报传输,气象电报传输备份系统、台风位置报接收、航危报传输及自动填图等几方面对海南省气象电信业务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刘翔  韩涛  王维国  王天莹 《气象》1988,14(2):29-31
一、前言 1986年,中央气象台与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合作,开展华北区域暴雨数值预报实验工作。原模式对资料处理部分,是将由人工收集来的气象电报,按所需要的测站、要素、层次抄下来,再输入计算机。为了使华北区域暴雨数值预报模式投入业务使用,为预报员在天气会商中及时、准确地提供数值预报产品,我们研制了实时气象资料自动化处理系统,并把它与客观分析联结,基本作到了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区级台站长期依靠电话,通过邮局来收集全区的气象资料,以手工填绘地面区域小图和制作地面月报表繁琐、易出错的现状,对能定时、自动地将每日各时次全区的资料进行收集和实时监控,并能自动制作报表和绘制地面区域小图系统的要求是迫切的。随着市~县计算机网络的建立与发展,使县站气象资料的自动收集、处理和实时监控成为可能。1 系统构成  本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Window95环境下的资料自动收集、处理系统和DOS环境下的地面区域小图打印系统(图1)。1.1 资料自动收集、处理系统本系统主要采用Visal…  相似文献   

20.
为快速而又系统地处理庞大的气象资料,需要建立一整套资料的收集、传输和处理的理论及方法,使手工处理逐步过渡到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新技术处理。这项工作主要由各省气象局资料室担负。1979年以来,省局资料室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地面气象资料的信息化工作,完成了近25万站月的工作量。许多信息资料在国产DJS—6、DJS—8大型计算机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