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阐述早元古代乌纳哈绿岩带及其邻近边缘中的火山岩岩石化学特点的解释结果。确定了火山岩原岩主要为玄武岩,少为安山岩和英安岩。火山岩为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钙碱性系列。根据绿岩带玄武岩的一系列特征,划出了洋中脊拉斑辫武岩,岛弧拉斑玄武岩和钙碱弱武岩。  相似文献   

2.
3.
4.
中国太古宙绿岩带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保丰  彭晓亮 《地质学报》1993,67(3):208-220
中国太古宙绿岩带主要分布在华北陆台的北缘和西南缘。绿岩带的基本地质特征可以和国外的太古宙绿岩带对比,但也具有独自的特点。根据绿岩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中国太古宙绿岩带划分为夹皮沟型、清原型和小秦岭型3类。绿岩带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可能为与现代岛弧-大陆边缘活动带类似的裂谷型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
6.
1 绿岩带金矿的概念太古宙绿岩带金矿是产在太古宙花岗岩一绿岩带地质构造背景上,在花岗岩—绿岩带形成、发展和改造过程的不同阶段形成的一系列金矿床的总称。花岗岩一绿岩带演化主要可分三个阶段,都相应发生了金的成矿作用。生长阶段,即火山—沉积作用阶段形成原始含金建造,局部富集,奠定同生层控浸染型金矿的基础;成熟阶段,即区域变形阶段,特别是峰期之后,多形成后生石英脉型金矿。经区域变形变质作用之后,花岗岩  相似文献   

7.
一般特征太古宙绿岩带的沉积环境,被认为是局部的和区域性两种环境。绿岩带沉积物的大部分是碎屑岩,看来是由于崩塌和浊流活动而沉积在构造活动的盆地中。当沉积燧石、碳酸盐和石英岩时,可能有局部非常稳定的环境存在。尽管沉积盆地的深度不清楚,但多数盆地是深的,足以使浊积岩不至于受波浪活动的干扰和破坏。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省中35亿年的瓦拉沃纳群的沉积学研究,表明是广阔的浅水沉积环境,在该地区有大量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我国太古宙绿岩带的基本地质特征,作了概略的总结。在我国太古宙绿岩带主要分布于华北陆台区,各地出露面积较小,一般仅有数十至数百平方公里,其地层发育厚度度为2~7km。绿岩带的层序如下:底部为镁铁质火山岩;中部为安山质—长英质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上部为沉积岩(碎屑—泥),并含有条带状含铁建造(BIF)。绿岩带变质程度较高,一般为高绿片岩—低角闪岩相。它还受到多期构造变形,平卧褶皱,韧性剪切带和推覆构造均有广泛发育。绿岩中伴生的花岗质岩石,主要为TTG岩系的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岩系列。据现有同位素年龄资料,该花岗岩—绿岩地体形成于晚太古代。时限大约在2900—2500Ma之间。绿岩带中赋存的矿产,以金,铁为主。从绿岩带的原岩建造及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它形成于大陆裂谷带或大陆边缘活动带中。  相似文献   

9.
10.
略论我国太古宙绿岩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12.
1 太古宙绿岩带的一般特征太古宙绿岩带的概念,是在1965年加拿大召开的北大西洋国家的地质会议上提出的。M.J.维尔乔因(Viljoen)(1969)首先对南非巴伯顿绿岩带进行了研究,之后一直为国内外地质学家所重视。不仅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早期地壳演化的大量直接证据,而且其产出丰富的 Au、Cu—Zn、Ni、Fe 等矿产资源具重大的经济意义。绿岩带的定义,根据巴伯顿的资料,典型绿岩带的传统模式,设想为一种散布于花岗质岩石的“汪洋大海”中的盆地形褶皱或盆地型向斜。古德温(1991)提出,绿岩带  相似文献   

13.
自70年代末,中国地质学家发表的有关绿岩的报告和论文越来越多,例如秦鼐(1980)、曹大曾(1980)、金仲奎(1981)、李曙光(1981)、张秋生(1981)等对辽宁和吉林地区绿岩的研究;张贻侠(1980)、谭应佳(1983)、王仁民(1983)、兰玉琦(1984)、刘长安(1983)和刘建民(1983)等对于辽宁西部地区绿岩的报导;徐光荣(1983)、邓幼华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胶东地区早前寒武变质地层和花岗岩的研究,提出胶东碉带在变质地层,同位素年龄,变质程度,韧性剪切带和矿产等方面存在的证据,与世界典型绿岩带相比,胶东绿岩带具有5个方面的显著特征:(1)胶东绿岩带下部层位未发现完整科马提岩地层;(2)胶东绿岩带变质程度较高,一般可达角闪岩相,少数达麻粒岩相;(3)胶东绿岩带分布面积不大,(4)胶东绿岩带形成时间在28.58-26亿a,(5)胶东绿岩带主要产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胶东地区早前寒武变质地层和花岗岩的研究,提出胶东绿岩带在变质地层、同位素年龄、变质程度、韧性剪切带和矿产等方面存在的证据,与世界典型绿岩带相比,胶东绿岩带具有5个方面的显著特征:①胶东绿岩带下部层位未发现完整科马提岩地层;②胶东绿岩带变质程度较高,一般可达角闪岩相,少数达麻粒岩相;③胶东绿岩带分布面积不大;④胶东绿岩带形成时间在28.58~26亿a;⑤胶东绿岩带主要产出Au,Ag,Zn,Cu等矿产。  相似文献   

16.
控制绿岩带金矿不均匀分布的因素,除构造环境、形成时代、岩石原始含金性及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规模外,科马提岩成因类型及绿岩形成时的海水深度也是重要的控制因素。低程度部分熔融使Ⅱ类科马提岩具低的原始金含量,对成矿不利。浅水环境下海水的流动及氧化条件不利于保留海底交代阶段由镁铁质、超镁铁质火山岩释入海水中的金,对成矿不利。桂北元古宙绿宕带中科马提岩属Ⅱ类,所何岩石具有较低的金含量,故金成矿远景不太乐观,但仍具一定的找金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在这里将对出现在浅变质的太古代地区的金属矿床作一总结,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矿床的产状是受地层控制的。在不同地盾区的矿床类型是十分相似的。任何一个具体的矿种都局限在一定环境中,任何金属矿床形成的成矿作用都可能与绿岩带的发育及其花岗岩有关,正如在达瓦尔克拉通的情况一样。绿岩带含有大批有经济意义的矿产,是世界上Au、Ag、Cr、Ni、Cu和Zn等元素的主要产地。在过去,绿岩带被称为金矿带。  相似文献   

20.
鲁西绿岩带位于山东郯庐断裂带以西、东平县以东,北起泰安南至滕县一费县一带,主要由一套角闪岩相-绿片岩相变质岩(上壳岩)和TTG组成。在1.2万km~2的范围内,上壳岩约占30%,TTG型为主的花岗岩质岩石约占65—70%。区内原泰山群下部太平顶组和万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