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位于河北北部的柳江盆地石门寨—瓦家山剖面的石炭系包括了本溪组和太原组,虽然区内岩层总厚度很有限,但是其岩石类型多样并发育了多个海进海退旋回。主要的岩石类型包括含砾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以及粘土岩。在实测剖面、岩性、沉积构造分析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利用XRD、扫描电镜分析手段对部分样品做更进一步分析,识别出本区的本溪组、太原组都是典型的有障壁海岸沉积。本溪组可以划分出三个海进海退旋回,属于障壁岛、潮道和泻湖沉积环境;太原组可以划分出两个完整的海进海退旋回,属于潮坪和泻湖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
北祁连东部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石炭系实测剖面岩石的岩性、岩相、结构构造、粒度、古生物组合和古生态等特征的综合分析,利用石油勘探成果,研究了北祁连东部石炭纪岩相古地理。早石炭世早期,秦岭海域海水以天水—静宁古海峡为通道,向北侵入本区,形成由鄂尔多斯、阿拉善和陇西三大古陆围限的祁连海海湾沉积区,以咸化泻湖相、滨浅海相沉积为主,早石炭世晚期,海侵进一步扩大,以滨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为主。晚石炭世海盆继续向东、向北扩展,海侵次数增多,形成了多个以碎屑岩为主夹灰岩沉积的海侵海退旋回,晚石炭世晚期太原组沉积时期,海水向东与华北海相连,成为广阔的陆表海沉积。中部地区存在近东西向分布的链岛状古隆起及水下隆起,古地形具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河南禹州与山西太原石炭--二叠纪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禹州的本溪组、太原组与山西太原的岩性相似,唯厚度较小;禹州的石盒子组与太原的岩性和厚度差异大,而且太原的煤层厚、层位低,禹州的煤层薄、层位高。由本溪组至山西组呈向南穿时,石盒子组为向北穿时,显示海水先向南侵后又向北回泛的变化趋势。沉积环境由下而上由陆表海经三角洲向大陆体系演化,并向南迁移,反映了该区总体上北部是陆地,南部是海洋的古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4.
河南禹州与山西太原石炭—二叠纪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裴放 《中国区域地质》1999,18(2):132-139,147
河南禹州的本溪组,太原组与山西太原的岩性相似,唯原度较小;禹州的石盒子组与太原的岩性和厚度差异大,而且太原的煤层厚,层位低,禹州的煤层薄,层位高,由本溪组至山西组呈向南穿时,石盒子组为向北穿时,显示海水先向南侵后又向北回泛的变化趋势。沉积环境由下而上的陆表海经三角洲向大陆体系演化,并向南迁移,反映了该区总体上北部是陆地,南部是海洋的古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5.
黄朋  李铁钢  李安春  于心科 《矿物学报》2007,27(Z1):343-344
研究区位于辽东半岛以南的黄海北部海区,为季风性气候;海域流系属黄海暖流余脉,在区内沿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岸线顺时针流动.区内水深较浅,一般小于70 m.海底地势由北、西、西南向中部缓倾,并由中部向南倾向南黄海.黄海北部海岸性质复杂,近岸海域有多个岛屿分布(长山群岛),使其海底地形、地势变得非常复杂.鸭绿江、庄河等河流注入研究区,在区内北东端发育潮流沙脊.由于北东侧河流带入了丰富的陆缘沉积物,研究区东侧沉积物为中细砂-细砂,至中部变为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在西部变为泥质粉砂、粉砂质泥或砂粉砂质泥,表现出从东向西变细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露头及钻井资料的研究,河南省晚古生代煤系可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308~252 Ma);以太原组上部灰岩段底界面为区域性沉积间断面,将该一级层序又分为Ms1和Ms2两个二级层序;进而依据次级层序界面又细分为20个三级层序。通过对本区沉积演化特征的研究表明:本溪组沉积早期,本区海侵方向为自东向西进行,海侵中心由南向北迁移,而到本溪组沉积晚期,海侵范围扩大,海侵中心部位继续北移,海侵方向由NEE向SWW进行;自太原组沉积开始,区内海侵逐渐达到高潮,海域扩大;到山西组沉积期,区内大面积海退,海域范围向东南退缩,经历了滨海-潮坪-泻湖-下三角洲平原的沉积演化;到下石盒子组至上石盒子组沉积期,海水基本退出华北盆地范围,致使河南境内沉积演化最后经历了从三角洲前缘-下三角洲平原-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的演变过程。研究成果对分析研究区晚古生代成煤、古地理、古环境及聚煤规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泥盆纪时期龙门山构造带北段位于上扬子古陆的边缘,继承了陆棚斜坡断陷,沉积环境受斜坡区北川、南坝大断裂控制,在平面上由西向东分为海槽区、台缘浅滩区、开阔台地区和局限台地区。志留纪末,加里东运动使整个扬子地台上升为陆,为泥盆纪沉积提供了大量的陆源物质;早泥盆世,地壳下降、海侵开始,在青川—南坝断裂和马角坝—雁门坝断裂之间的甘溪、平驿铺和六合地区一带为浅海碳酸盐岩--滨岸碎屑岩沉积环境;中泥盆世,海侵更大、海域更广,天井山古隆起全被海水淹没并达汉南古陆边缘的朝天驿龙洞背附近;同时,川黔古陆地貌差异变小,物源供应减少,主要为一套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的混合沉积;晚泥盆世,随海侵的进一步扩大,海域终止于天井山古隆起的边缘,区内基本无物源的供给,主要为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龙门山地区泥盆纪沉积环境演化经历了3个主要沉积旋回:平驿铺旋回、甘溪—观雾山旋回和沙窝子—茅坝旋回。总的格局为海侵延续时间较长且速度较缓慢,而海退延续时间较短、速度较快且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中扬子地区早三叠世嘉陵江期岩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志华  冯增昭 《地质科学》1998,33(2):180-186
在中扬子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中,岩石类型丰富多样,碳酸盐岩、碎屑岩和蒸发岩均有。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做出了单因素基础图件5幅及岩相古地理图1幅。在早三叠世嘉陵江期,整个中扬子海域具“四分”特征,即自北而南依次为北缘碳酸盐开阔台地、北部蒸发盐-碳酸盐台地、中央碳酸盐局限台地、南部三角洲。在该时期内,从早到晚,沉积水体曾经历了两次大的海侵、海退,且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9.
贵州桐梓松坎剖面中、下三叠统发育齐全,化石丰富,出露良好,是研究上扬子地区海相地层的理想剖面之一。根据地层划分与对比,将其分为下三叠统夜郎组、茅草铺组和中三叠统关岭组。该剖面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主,其中碳酸盐岩占67%,在夜郞组、茅草铺组和关岭组均有分布;碎屑岩占24%,主要分布于夜郎组。研究表明,松坎剖面中、下三叠统是一套多旋回沉积,其中夜郎组包括2个海进海退旋回,属于潮坪、开阔台地和浅滩沉积环境;茅草铺组包括3个海进海退旋回,属于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沉积环境;关岭组总体上为海退沉积,属于局限台地和潮坪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松坎剖面中、下三叠统的沉积模式,即潮坪-局限台地-浅滩-开阔台地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延长探区本溪组物源及沉积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进  李云  何剑 《中国地质》2013,40(5):1542-1551
提要:本文通过对钻井岩心、野外露头样品及薄片观察描述以及阴极发光、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应用,从矿物组分及成因类型、古水流特征、稀土元素的富集规律等方面对鄂尔多斯延长探区本溪组物源方向进行了综合判定,在此基础上对沉积相分布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延长探区石炭系本溪组砂岩颗粒自北向南具有粒度由粗变细、磨圆度由低变高的趋势;石英组分阴极发光类型以暗褐色、浅-深棕色为主,具变质岩型成因类型;岩屑组分以变质岩岩屑为主,达85.1%;野外露头古水流方向测量结果显示出其具有北部、东北→南部、西南方向的趋势;稀土元素的分配规律与盆地东北缘大青山古陆类似。综合判定研究区本溪组物源主要来自北部的阴山—阿拉善古陆。晚石炭世本溪组本2期为鄂尔多斯地区上古生界沉积发育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研究区受区域上缓慢沉降海水自东部侵入的影响,形成了浅海泥质陆棚、障壁岛-潟湖及潮坪沉积体系;本1期整体面貌与本2期类似,受进一步海侵影响,泥质陆棚及潟湖面积有所扩大;砂体连通性平行海岸线方向好。  相似文献   

11.
吴慧山  林玉飞 《铀矿地质》1995,11(2):106-109
本文介绍了放射性同位素氡和镭测量在油气勘查与开采中的某些应用和相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The study of the Upper Carboniferous has been attracting much attention recently and the question as to its extent and stratigraphy has been the object of very serious discussion, but so far without any positive results. The large territory of the Soviet Union affords no doubt great possibilities for the  相似文献   

13.
14.
试论氚在水圈中的分布特征与中国境内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通过大量实测资料,特别是南极的宝贵资料,论述了氚在全球大气降水中的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纬度效应、雨量效应、季节效应。对氚在中国境内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及海水中的分布规律也分别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并对其实际应用意义进行了必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物化探数据共享与服务的国内外现状,探讨了我国物化探数据服务与共享的理念和实现技术;以"土壤基准值空间数据库"的服务与共享为实例,说明了利用ArcGIS Server实现空间数据库动态发布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16.
推导了任意个源区混合时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所必须满足的普适方程;以二元混合作用为例详细讨论了在不同的条件下(比值-比值、比值-元素、比值-1/元素、元素-元素)该方程的展开和简化形式。从三元混合方程的展开形式可以看出,“地慢面”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同时大洋玄武岩Nd,Sr和Pb同位素组成数据也并不支持大洋玄武岩为三元混合作用所形成这一假设。  相似文献   

17.
The study of the Upper Carboniferous has been attracting much attention recently and the question as to its extent and stratigraphy has been the object of very serious discussion, but so far without any positive results. The large territory of the Soviet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国内外近年来古地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选取了部分数据,经统计分析计算,得到华南和华北块体的古生代至中生代古地磁极移曲线和古纬度变化曲线,由此导出两块体的运动形式和北向运动速度分量,估算了两块体间的南北向距离,即秦岭海域的宽度,指出两块体拼合的时限,并根据华北、华南块体的相对位置改变,探讨了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历史,对秦岭研究中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地球化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地球化学作用与时-空结构辩证统一的观点提出地球化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认为地球化学体系应由地球化学系统的物质、地球化学作用、地球化学过程和地球化学场等四大部分所构成,其中以地球化学系统的物质为基础,而地球化学作用居于核心地位。地球化学作用与时-空结构的统一性应该作为一切地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作者指出,必须用系统思想和系统科学研究地球化学系统,应用不可逆过程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dissipativestructures)理论研究地球化学作用与时-空结构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地质矿产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挝地质矿产调查程度很低,目前对地质构造特征和矿产资源情况只了解其大概.其境内总体上为古生代和中生代褶皱,仅在西北部可见少量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现已发现了铁、金、铜、铅、锌、锡、钼、锑、钾盐、石膏、煤、高岭土、宝石等20余种矿产,其中经过系统地质勘查的矿床(点)很少,投入工业开发的更少,具有很大的资源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