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表明,西天山大中型富铁矿床主要赋存于伊犁石炭纪弧后盆地,铁的成矿应与早石炭世海相火山诱发的熔流体喷溢与热液交代密切相关,且盆地建造制约矿化类型及其分布.区域航磁测量获得了近东西走向的高磁异常带和北西向、东西向的低磁异常带相间分布的格局,磁场梯度变化较大,客观反映了不同构造单元中地壳物质组分的明显差异,且很好地反映了阿吾拉勒铁矿带的区域分布特点.赋存于大哈拉军山组熔岩-火山碎屑岩建造中的铁矿床主要定位于火山机构断裂系中,大多与容矿火山岩系呈不协和接触关系,其产状取决于矿床在火山机构/火山穹窿中所处的具体位置,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火山晚期高温熔流体和岩浆热液;而赋存于伊什基里克组的铁矿床主要属于化学沉积铁矿,其定位和规模主要受控于水下沉积洼地的古地貌特征,因而它们大多与上下盘地层呈整合接触关系.因此,伊犁盆地石炭纪海相火山岩建造与海相火山-沉积建造之间的差异性,很可能是控制不同类型矿床形成与定位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2.
非传统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近年来,国内外对新型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都予以高度重视,解决矿产资源短缺的这一就是非传统勘查理论与方法研究。“相似类比”一直是地质研究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但对于具有“点型分布”的矿床,以及对于研究区不存在已知矿床没有现成模式进行“相似类比”,什么样的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找矿预测呢?多样性是复杂系统中客观事物外在表现的基本特征,成矿专属性只是成矿多样性的一种特例或表现形式之一。因此,非传统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新理论必须在理论基础上既适用于寻找传统矿床类型,又不忽视对新类型矿产资源的发现,预测和评价。对于区域成矿预测的分析研究,成矿地质信息的数字化,定量化是地质异常识别与提取的重要基础,矿化特征的数字化,定量化是成矿多样性分析与评价的关键步骤,区域成矿规律的数字化,定量化是矿床谱系分析的理论核心。  相似文献   

3.
霍邱铁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处于北淮阳山字型构造脊柱部位。李老庄铁矿—菱镁矿床置于霍邱铁矿田中部。该矿床主要产于上太古界霍邱群变质岩系中,矿体赋存于富镁碳酸盐中,矿石类型可以分为菱镁矿磁铁矿石和蛇纹石磁铁矿石,各占25%。成矿物质来源于这些变质岩系的多层、分散的含铁建造矿源层中。依据矿床地质特征,结合矿石同位素地质和测年结果,李老庄铁矿—菱镁矿铁矿床是晚太古代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我国与火山岩有关的大型、超大型银矿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国西南“三江”地区嘎村与老厂两个大型海相火山岩型银矿床和我国东部及新疆天山地区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银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海相火山岩型银矿床主要产于岛弧、裂谷构造环境的次级火山-沉积盆地中,矿床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下部为脉状-网脉状矿化,上部为产于热水沉积岩中的层状矿化(主矿体),从地表向深部成矿元素为As(Au)→Ag,Pb,Zn→Cu,嘎村矿床的层状矿体全岩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04±14)Ma,主成矿期为晚三叠世.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斑岩)型银矿床银矿形成时代多晚于围岩,矿石构造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网脉状和团块状为主并详细地研究了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银矿床的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银矿床或银与萤石、卤素元素、锰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矿产潜力预测不确定性评价是矿产定量预测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未发现矿床数的不确定性、未发现矿床品位、吨位及资源量的不确定性等.本文简要介绍了矿产预测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与评价不确定性的途径与方法,并利用模糊集评价了未发现矿床数、品位、吨位及资源量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铁矿接替资源勘查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陆海团队及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弓长岭矿业公司通过勘查工作,大致查明了弓长岭铁矿二矿区上部铁层在中央区和东南区深部的分布特征,扩大了矿床规模,增加了矿床的资源量,获得新增加的铁矿石(333)类资源  相似文献   

7.
鲁西齐河新生界厚覆盖区内近年来陆续取得矽卡岩型铁矿找矿突破,钻探揭露到厚度大、品味高的富铁矿床,矿床要赋存于古生代奥陶系灰岩(控矿地层)和中生代燕山晚期闪长岩体(成矿地质体)的接触带处.研究区内由北向南分布李屯、潘店、大张三处铁矿床,均位于闪长岩体所致的近南北向同源性较好的重磁异常带内.本文利用最新面积性及剖面性重磁成果,结合区内已有铁矿勘查钻孔,以李屯、潘店、大张三处重磁异常为主要研究目标,首先分析研究了区内构造格架及成矿地质体分布特征,其次利用重磁位场转换、2.5D重磁联合约束反演及已知钻孔的重磁特征对比,对重磁异常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定性及定量解译,进而对区内重磁方法的找矿规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总结,为今后全区范围内进一步开展矽卡岩型铁矿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西南“三江”地区嘎村与老厂两个大型海相火山岩型银矿床和我国东部及新疆天山地区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银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海相火山岩型银矿床主要产于岛弧、裂谷构造环境的次级火山-沉积盆地中,矿床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下部为脉状-网脉状矿化,上部为产于热水沉积岩中的层状矿化(主矿体),从地表向深部成矿元素为As(Au)→Ag,Pb,Zn→Cu,嘎村矿床的层状矿体全岩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04±14)Ma,主成矿期为晚三叠世。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斑岩)型银矿床银矿形成时代多晚于围岩,矿石构造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网脉状和团块状为主。并详细地研究了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银矿床的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银矿床或银与萤石、卤素元素、锰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中的某些地质异常信息常常具有非线性的动力学特性,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良好的非线性特征可在矿产预测领域发挥一定优势.本文探讨了Hopfield神经网络的原理,利用Lyapunov函数的正交化权值设计,可以保证Hopfield网络能量递减并收敛至稳定平衡点,实现联想记忆和分类的功能.本次研究以新疆东天山地区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为例,建立预测模型,提取预测要素,构造网络的平衡点,利用Hopfield神经网络对该类矿产远景区进行级别分类并输出,根据分类结果并综合区域地质和物化探信息在东天山地区划分出了两个铜镍矿的重点勘查区.对比证据权法的分类结果,两者A级远景区部分接近或者重合,并符合一定地质意义,可为矿产预测人员提供最优决策.将非线性的神经网络方法和传统的线性方法进行结合,对比研究,相互验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矿产预测的精确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
压力是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评价的重要参数.常规基于速度分析的压力预测方法过多依赖于经验公式,精度较低、地质意义不明确,难以满足资源量评价的需求.为了获取更可靠的含水合物沉积层压力分布及演化特征信息,本研究采用基于地质模型的流体压力模拟方法对区域压力场进行研究.基于沉积压实模型的流体压力模拟方法由于将地质信息与地震数据有机结合起来,因而不但能够获取现今压力场的状态,而且能够对压力场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结合南海1148站位资料,模拟得到了研究区浅层的孔隙度、超压及流体压力数据,通过与实际数据对比,进行误差分析,获取的模拟数据与实际数据误差较小,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沉积速率和渗透系数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沉积速率增加,孔隙度增加,超压增加,有效应力减小,渗透系数增加,孔隙度降低,超压降低,有效应力增加,计算误差很可能是二者共同引起的.该方法可以为现有的水合物资源评价技术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12.
对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三段历史作回顾,分别为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体制沿革变迁,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观象台早期创建;兰州地震研究所硕士点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淋巴结结核的CT和MRI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学对照,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34例经手术、穿刺病理或临床证实为淋巴结结核患者的CT或MRI影像学资料,分别从生长方式(融合/非融合)、边缘(光滑/欠光滑)、境界(清晰/欠清晰)、密度及信号、增强后强化方式(均匀/不均匀/环形规则/环形不规则)这5个方面对所受累淋巴结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共累及223枚淋巴结,其中颈部淋巴结67.7%,纵隔内淋巴结27.7%,肺门淋巴1.8%,肺内淋巴结0.5%,腹腔淋巴结0.5%,腹膜后淋巴结1.8%。所有受累淋巴结中,8.5%呈融合性生长,83.9%形态规则,79.4%边缘光滑。CT上发现的171枚病变淋巴结以等密度较多(53.8%)、低密度次之(43.3%),MRI上发现的66枚病变淋巴结中98.5%为等T1长T2信号。所有CT及MRI观察到的病变淋巴结中,除57%的病灶密度或信号均匀外,仅伴钙化的为12.6%,仅伴部分坏死的26.9%,另外有3.6%同时伴钙化及坏死;增强扫描的204个病变淋巴结中,1%钙化显著、未见明显强化,38.7%均匀强化,伴坏死者内见不强化的低密度区,11.3%呈环形规则强化(均位于颈部),8.3%环形不规则强化(纵隔内82.4%),5.9%可见病变淋巴结内有分隔样强化(均位于颈部)。结论:CT与MRI对于淋巴结结核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两者均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形态以及边缘情况,MRI对于病变边缘及周围情况显示较CT更明确,尤其是增强后,对于包膜及邻近组织受累情况的显示也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5.
16.
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震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球及地壳的分层结构出发,使用较成熟的理论,从地震波传播的基本原理入手,结合多年的震相观察分析工作实践,选取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近年来的一些典型震相进行了分析,得出本台网记录到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方震震相有Pg,P11,Sg,S11震中距在100km~500km的近震震相有Pn,Pg,P11,Sn,Sg,S11对比分析了在本台网内及周边地区发生的爆破与天然地震在震相上的差异性,并对其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18.
采集夏县中心地震台温泉水及周边水点样品进行水化学组分特征分析。利用矩形图、Na-K-Mg三角图等方法,初步分析温泉水的水质类型、水-岩平衡状态、热储温度以及循环深度等,并结合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初步分析温泉水补给来源。研究表明,夏县中心地震台温泉水化类型属于Na-Cl·SO4型,水-岩反应属于部分成熟水,热储温度为148.8℃,循环深度为3.91 km,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温泉为断裂型温泉。以上结果可为该台流体异常分析提供基础研究资料,为夏县地区水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的实时记录波形资料,采用在频率域积分方法,计算出各台站背景噪声的位移值。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山东地区背景噪声位移值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台站背景噪声幅值与不同地区地质环境、岩性密切相关,位于第四系黄土覆盖层较厚的鲁西聊城、菏泽地区,鲁西北德州地区和鲁北东营、滨州地区各子台的背景噪声位移值较大,鲁中、鲁南山区和胶东半岛地区的基岩台站背景噪声位移值较小;同时,白天噪声值大于夜间噪声值,但深井观测台站的背景噪声值相对稳定。此项研究为绘制台网监测能力图提供基础数据,并为计算各台站的场地响应及震级修正值等测震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促进台网的改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