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反渗透海水淡化水具有洁净、纯度高和供给稳定的特点,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文章介绍海湾国家、美国和中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水市政应用现状以及一些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扶持和企业协调并重、推进装备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国产化以及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和加强监管等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水的大规模市政应用。  相似文献   

2.
长海县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长海县第一、二期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概况,给出了其工程投资及造水成本数据,同时介绍了獐子岛集装箱式海水淡化工程的情况,针对3个工程使用的3种不同的能量回收方式以及我国北方冬季水温偏低的特点,提出了我国发展反渗透海水淡化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海水淡化的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淡水资源紧缺已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海水淡化能够缓解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但海水淡化投资大、成本高,是始终制约这一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不同规模、不同工艺的海水淡化工程,目前投资情况如何?产水成本多高?应用前景如何?这些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海水淡化成本分析方法 海水淡化产水成本分析方法与一般产品成本分析方法应是一致的。然而,由于海水淡化是属于水资源建设工程,世界各国在对待水资源工程上,政策差别很大。不少国家尚未把淡水作为有限资源,没有实现水资源商品化。因而对各种水利建设等水资源工程不作产水成本分析,淡水无偿使用或低价使用  相似文献   

4.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资源。但是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世界上出现了称之为“水荒”的缺水危机,几十个国家严重缺水,发展中国家有十几亿人苦于淡水不足,每年有几十万人死亡,而淡水供求的矛盾还在日趋严重。因此,海水淡化越来越引起海岸国家的兴趣和重视,成为开发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反渗透和电渗析三种,其中,蒸馏和反渗透是当今世界最有代表性的海水淡化方法。虽然应用这两种方法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但其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5.
康权  韩家新  刘宏  王锴  王金燕 《海洋通报》2014,33(2):188-192
设计了基于VPDN无线专网的海水淡化工程运行监测系统,并对系统总体方案、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以西沙某岛100 t/d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为试点,建立了基于VPDN的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海水淡化工程生产及排放状况的在线监测,并将实时采集的监测数据通过网络传输给远程监测中心,为海水淡化工程远程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何义朝 《海洋科学》1999,23(1):65-67
海水淡化方法很多,有蒸馏法、过滤法、冷却法等[5]。蒸馏法是用加热海水产生蒸汽再使之冷凝成水。过滤法是利用电渗析、反渗透技术进行海水淡化。该方法淡化海水耗能较大,理论能耗(最小值)为1.4kw·h/t,实际能耗大于10kW·h/t。尽管随着反渗透膜性能的提高和海水淡化工艺的进步,使从海水中获取1m3的淡水能耗下降到5.9kW·h电,但是生产淡水的成本仍然高达1.6~2.2美元/t[3]。因投资大和生产成本太高,这种技术尚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我国中小型压汽蒸馏技术已进入成熟期,日产20~50m3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反渗透淡化海水技术,同时评述了目前国内外反渗透海水淡化用膜的研制及进展。表1。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部分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近年来海水淡化技术在补充当地市政供水、保障供水体系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8月,澳大利亚海水淡化工程装机规模近1.0×106m3/d,广泛采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电。投资运营方面,大多采用政府投资的"设计-建设-运营"模式,制定了较为规范、完善的工程审批程序和环境保护措施,有效保障了海水淡化工程与海洋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借鉴澳大利亚海水淡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4点政策建议:明确海水在市政供水中的作用和地位,建立适合我国的海水淡化的供水运营机制,完善海水淡化工程审批程序,开展海水淡化海洋环境影响评估。  相似文献   

9.
1997年11月6日,我国第一座日产500吨反渗透海水淡化站在浙江省舟山群岛最东端的渔业重镇嵊山岛建成投产。 建如此规模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在国内尚属首例,浙江省科委和国家海洋局对此极为重视,并作为重大科技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是该项工程的技术总负责,并承担了工程的设计和设备研制工作;当地嵊山镇政府为项目实施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冷冻脱盐的海水双级冷冻预淡化系统。该系统利用蒸发结晶器对海水进行冷冻,并通过振动分离与洗涤实现冰晶与卤水的分离,以此实现海水的初步脱盐,可作为反渗透淡化的预处理系统。同时,海水冷冻淡化过程中消耗的冷量可重新回收用于空调制冷,淡化成本得以有效降低。本文建立了海水双级冷冻预淡化系统的数学模型,获得了试验系统的关键设计参数,以此搭建了试验平台并完成了试验测试,并对海水双级冷冻预淡化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海水冷冻预淡化系统,预淡化海水产量可维持在21~27 L/h之间;预淡化海水盐度可从35降低到约11;预淡化过程可回收总冷量7.91 kW;反渗透淡化总成本可降低约33%。  相似文献   

11.
反渗透膜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取得突破性进展,促使反渗透海水淡化在近50年间高速发展,淡化产能自20世纪90年代起激增.海水反渗透(SWRO)淡化已成为目前投资最省、成本最低的利用海水制备饮用水的过程.文中主要对海水反渗透淡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如膜和组件的改进,关键设备高压泵和能量回收装置效率的提高,多种工艺过程的不断发展,包括预处理和后处理的新工艺,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和相应对策等.反渗透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膜分离技术的进步,并扩展其应用领域.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和水再利用、扩大和保护水资源、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改造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海水淡化排放的高盐废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盐度是海洋环境中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每种生物各有其适宜生长盐度要求,当环境盐度超过该范围时,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都会受到影响.近10年来,随着淡水资源紧缺和海水淡化处理成本的下降,海水淡化厂数量急剧增加,大量浓盐水进入海区导致受纳海域盐度升高.高浓度盐水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有关浓盐水的海洋生态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在总结和分析浓盐水对海洋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甲壳类动物、鱼类和海草等影响的基础上,指出海水淡化厂排放的高盐废水对海洋生态的潜在威胁,浓盐水的排放使一些经济水产种类产量减少,给渔业资源和海洋经济带来损失.不同地域环境对海水淡化厂排放水的敏感程度不同,且潮流、海流和水团等水文因素以及海水淡化厂的日处理量和规模等因子决定了排放的高盐废水对海域生态影响的程度.为减少排放的高盐废水对出水口附近海域的影响,提出了海水淡化工程合理规划和布局的可行措施,要选择水体交换良好的海域作为海水淡化工程所在地,对排水口要进行因地制宜地设计,做好高盐废水的再利用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的高盐废水对海区环境的负面影响.建议对海水淡化厂附近海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水质调查和监测,并做好环境风险影响的评价工作;制定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的高盐废水排放标准,而该标准则要以排放的高盐废水对当地海洋生态不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依据,使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3.
温菲 《海洋科学》2021,45(1):110-119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内收录的1971—2020年海水淡化文献为数据源,借助CiteSpace对国际海水淡化研究领域的国家和研究机构、关键词、参考文献、期刊与基金等信息进行分析,提出国际海水淡化技术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以反渗透、多级闪蒸、超滤、微滤等研究为主的积累阶段;减压渗透、正渗透、纳米颗粒、石墨烯等海水淡化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从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两个方面提出了对国内相关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多点液压式波浪能海水淡化系统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及化石能源过度使用问题,提出多点液压式波浪能海水淡化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采能装置、液压传递系统与反渗透膜海水淡化设备组成。系统的采能装置采用振荡浮子式,可将波浪能转换为浮子振荡从而被液压系统吸收达到采集波浪能的目的。为了提高液压式波浪能海水淡化系统的采能效率及淡水率,利用AMEsim软件对液压传递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了蓄能器、浮子个数及波高对液压传递系统输出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蓄能器能够使液压马达的输出响应更加稳定;当浮子的数量增加时,液压系统达到稳定的运行状态所需的时间更短,从而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效率;波高在2 m左右时,本系统的产水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小规模海水淡化需要解决能量回收装置的能回效率与空间问题,将能量回收装置与压力提升泵进行集成一体化设计,研究了一种双缸耦合阀控式能量回收系统。系统两液压缸内活塞各由一个电动推杆推动,叠加高压浓海水压力实现压力交换,同时进行活塞推力的耦合控制,避免了压力交换过程中活塞的压力脉冲波动,保障了反渗透膜工作压力稳定;基于小型海水淡化装置,根据压力能流反渗透工艺节点压力流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电动推杆推力压力0.5 MPa左右的补偿压力曲线。通过AMESim进行液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系统回收率为30%,高压浓海水进口压力为4.8 MPa,增压海水压力4.6 MPa的情况下,通过压力补充增压海水压力可增压到5.0 MPa,反渗透膜压力与流量波动较小,满足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压力需求。  相似文献   

16.
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论述了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中的新进展。包括各种新开发的反渗透海水淡化新技术,将淡化、制盐、电解和吸附相结合的海水综合利用新工艺,以及海水综合利用的资源和节能集成技术。为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以海代淡”是厦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良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祥清 《台湾海峡》1999,18(4):450-455
本文分析了厦门市水资源与供水短缺状况,提出解决短缺的有效途径。节约用水及跨地区引水只能解决厦门市近期供水短缺的局面,且还存在着突发的不确定因素。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而论,“以海代淡”开发利用海水资源,则是解决厦门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The discharge of an effluent of high salinity from reverse osmosis desalination plants has a strong impact on marine communiti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brine discharge over soft bottom communities along the Alicante coast (Southeast Spain) over a two year period. Changes in the infaunal assemblage were analysed using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techniques. Each year we sampled along three transects at three depths (4, 10 and 15m) during winter and summer. We observed a substitution of a community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Polychaeta, Crustacea and Mollusca, for another dominated by nematodes (up to 98%), in the stations closer to the discharge where salinity values exceed 39 psu.  相似文献   

19.
基于潮流能直驱式海水淡化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使用捕能系统捕获潮流能带动低压海水泵把低压海水转换为高压海水进行海水淡化,并对海水淡化过程中的浓海水进行能量回收。潮流能海水淡化关键在于提高效率和进入海水淡化系统时的海水压力的稳定。潮流能海水淡化系统采用直驱方式和能量回收系统提高了潮流能转换效率,而且系统中的高、低压蓄能器对海水淡化过程中海水压力起着稳定的作用。基于线性流体力学理论,推导出潮流能直驱式海水淡化系统的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水液压系统内部件的滑动摩擦力和泄露量。并对数学模型在系统压力、产水量和产水比能耗等方面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达到系统压力稳定、产水比能耗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