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向异性ATI介质剪切位错点源P波远场辐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设震源区为ATI介质,传播介质为全空间各向同性介质情况下,给出了剪切位错源P波远场辐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震源区各向异性对远场P波振幅和震源球的影响。结果表明,震源区裂隙密度,裂隙方位等参数的动态变化导致P波远场辐射花样也随之动态变化,同时也会造成非双力偶百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认为,在井中对中小地震的非双力偶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2.
各向异性ATI介质剪切位错源地震矩张量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震源区为各向异性ATI介质情形下,给出了剪切位错源地震矩张量解析表达式并模拟了震源区各向异性对双力偶分量(DC)、补偿线性偶极子分量(CLVD)和各向同性分量(ISO)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剪切位错源仍能产生非双力偶各向同性分量,其导致沿着ATI介质对称轴方向体积变化;当断层面位于ATI介质对称平面或者震源区为各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研究区域地震震相到时资料及地震波数据,给出了两个局部地区地壳介质微动态变化的实例。一个是汶川8.0级地震起始破裂区域,即A区;另一个是三岔口地区,即B区,该区域为活动断裂交汇部位,未发生过大地震,但近年来中小地震频繁。分析A区后发现,在汶川8.0级地震前,部分台站观测的地壳介质微动态出现了中短期异常,震源区正东及北东方向波速升高,反映出地壳介质受到显著挤压而处于硬化阶段;震源区西南方向的波速则比较稳定。分析B区后发现,可能受到汶川8.0级地震的影响,部分台站给出的计算结果在地震前后发生了变化,显示出不同方位地壳介质承压状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初步分析了1966-1976年间,中国某些大地震(Ms≥7.0)前区域中小地震活动向未来大震震源区及其邻近集中迁移的异常现象。这种迁移现象反映出大震前远震源区和近震源区内地震活动交替活跃和平静的过程。 指出在大震孕育过程中的区域地震活动迁移过程,可能与区域介质强度或原有断面“闭锁”“粘结”程度存在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地震序列中前震、主震和余震的烈度。在大震以后余震不断发生的情况下,震源区的岩层介质逐渐破碎,对地震波传播的吸收影响加大。同样震级的强余震的烈度,将由于发生的时间次序和空间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前震与主震的烈度,因震源区和地表介质基本完整而看不出有此种影响。 文中还提出要注意和区分早期强余震烈度对主震烈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微地震矩张量能够描述储层岩石破坏的细节,有助于了解水力压裂储层的地质力学特征,震源机制矩张量反演对于非常规油气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水力压裂通常在页岩油气储层中进行,震源区介质表现出速度和衰减各向异性,需要研究衰减各向异性介质中微地震信号的传播规律.基于观测到的微地震记录,通过波形反演能够获得矩张量,忽视震源区介质的衰减...  相似文献   

7.
<正>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最大的深断裂带,按构造习性和地震活动又可分为北、中、南段,江苏段位于中段南部,北起新沂,南至安徽嘉山。已有的研究表明,郯庐带江苏段具有发生大震的危险。大震震源区常常是介质非均匀性变化强烈的地区,由于震源区位于地下数十千米内,因此,只能用地震波才能探测到其非均匀尺度。泊松比比速度本身更容易反映介质差异的物理量,地壳泊松比分布,与构造、大震震源区位置相关。本研究采用接收函数叠加法来求取泊松比,寻找郯庐断裂带南段地壳深部突变带,探索强烈地  相似文献   

8.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是近年来关于震源区介质破坏演化物理过程的重要发现,其研究极有可能为地震预报开辟一条物理预报的新路.当震源区介质处于稳定状态时,对加载和卸载的响应几乎是相同的,而当介质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其响应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一现象可以被用作为地震发生的重要前兆.  相似文献   

9.
新疆伽师强震群震源应力环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基于能量辐射系数(Ag)和环境剪应力(τ0)讨论了伽师强震群发生的应力环境背景。1988年以来11年的环境剪应力τ0值表明,伽师震群发生在相对低的应力环境下,1992年以来8年的能量辐射系数Ag值显示震源区介质强度较弱,震中位于介质性质发生变化的过渡区。同时,震源区(喀什)能量辐射系数Ag自1994年5月起系统性地降低,较好地显示了1996年3月19日至1998年8月27日期间震源区发生的10次强震前(包括1996年3月19日阿图什6.9级地震)震源区介质性质的前兆性异常变化,本文由此对伽师强震群的成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近震源强地面运动的观测与研究已成为当前地震学和工程地震学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于地震发生机制的多样性、地震波传播所经过地壳介质和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从近震源处观测、分析震源区的介质特征、震源的环境和地震的发展过程,从而研究地震的成因和对地震的发生进行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因为  相似文献   

11.
利用时间城小地震地震图的方法,研究了震源参数与介质特性的差异。据初步研究结果,伊通-舒兰断裂南、北两段的震源应力降与Q值存在差异。该方法是断层的震源深度范围内介质特性研究的补充,为断裂的分段提供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海城地震震源区的地震尾波衰减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振  李欣 《中国地震》1995,11(1):62-71
本文使用简化的能流模型(Frankel,A.et al.,1987)研究了海城地震震源区的地震尾波衰减及介质Q值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求得的尾波Q值基本上是介质非弹性吸收的度量;海城7.3级地震前震的Q值较高,约为500,震后显著降低至380,但5.9级最大余震震源区的Q值仍与大震前相同。这可能说明大震发生时该处介质并未破裂。最大余震发生后,整个震源区的平均Q值降至344。但地震前后介质Q值发生明显变化的范围并不大,直径约为20km。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研究某些震源区的细结构,可以在震源区周围布设几千米点距的密集临时地震台网,记录近场微震资料。近场资料的特点是震源—接收台站之间的路径较短,接收到的地震波直接反映震源区介质的信息,并且台站之间距离较小且分布较均匀。因此,可以得到精细的震源区成像结果。在唐山至滦县地区布设过由30个台站组成的密集临时地震台网,得到了大量的微震记录。利用地震成像方法对临时地震台网资料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四川区域台网的连续波形记录,研究了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前后震源区不同路径上介质速度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在地震发生前,本文使用的穿过震源区的所有路径上未能观测到速度变化,而几个台站对(SMI-YZP、XJI-EMS、WCH-MDS)之间的路径上,在地震发生后存在速度的快速减小,量级为0.4%,速度快速减小过程持续时间很短。只有少量台站对观测到速度变化,表明芦山地震震源区介质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在地震预报过程中,发现有二种地震类型。一种是地震前前兆特别丰富,另一种地震是地震前兆很少。很显然第一种地震类型较易于预报,而第二种类型,预报相当困难。为什么同样的浅源地震,其前兆的差异如此大呢?我们认为这与震源顶部及其外围地壳浅层中水的丰富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者,震源顶部层内水、汽比较丰富,而后者,水汽很不丰富。在临近地震前,震源区及其外围的介质变形将传递到震源顶部,致使震源顶层(一般为沉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误差分布和概率统计分析改进了波速比计算方法.对于震源位置相对集中的震群活动,对台站震相到时进行两次差分,通过对差分后的震相数据对进行二维高斯分布拟合,可以稳健地估计震群活动震源区波速比.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不同台站Pg、Sg到时差的所有信息,其优势是不需要地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并且不依赖震源区以外的速度变化,有效消除了震源区到台站的传播路径效应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平均波速比,本文方法得到的震源区波速比,更能真实地反映震源区介质的性质.我们将该方法应用到2013—2016年的乳山震群,结果显示:震源区波速比的变化与震群活动过程密切相关,波速比的变化反映了序列活动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京津地区Q值及平均应力降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P波初动半振幅和半周期直接测定介质的品质因素(Q值)和小震震源参数的方法,测定了京津地区十个区两个时间段介质的平均品质因数及小震震源参数。结果表明:唐山大震前在平谷台到唐山震区的路径上平均Q值明显的高,大约是其它区的一至二倍,并且唐山震区平均应力降最大,比其它区约大一个数量级,这说明唐山大震前这个地区介质的强度较高,整体性较强,并比其它地区积累了较高的应力。在这个基础上,对京津地区的地震趋势提出了看法。 此外,本文还给出了京津地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间的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地震层析正作为确定地下构造的一种成象方法出现了。当视角覆盖有限,并且介质的不均匀性尺度和波长相当时,一般的射线层析方法就会失效,这在地球物理应用中是常见的。为改进成象过程,还需要其它的层析成象方法。这里,我们研究绕射层析和多源全息,并就它们对地面反射剖面(SRP),垂直地震剖面(VSP),以及井间测量中的应用进行评价。对沿震源线(source line)的线震源(line sources)和接收线(receiver line)的线接收器(line receivers),给出了二维分布的理论公式。绕线层析理论以Born或Rytov近似为基础。通过使用空间频率域覆盖的信息的考查以及数字例子来评价绕射层析和多源全息方法。类似于克希霍夫偏移,多源全息常给出被畸变的物体图象。这种畸变,在SRP情形中,产生图象的长尾,在VSP情形中,形成强烈的噪音带,并且这是由目标谱的不完全和非均一的覆盖所导至的。绕射层析的滤波作用有助于校正重构过程中的目标潜的非均一覆盖(包括重复),从而消减畸变。另一方面,多源全息更便于勾画声阻抗对比度较大的锐边界,因为现在所阐述的绕射层析方法仅限于弱非均匀性的情况。此外,多源全息有使用任意数目的震源(包括单震源)的灵活性,采样间隔不受奈奎斯特频率的限制。数字例子表明组合资料集(如地面反射资料和VSP资料的组合,或井间资料和地面资料的组合等)将改进图象质量。  相似文献   

19.
坚固体孕震模式下地下流体异常时空演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慧  梁子彬 《地震学报》2000,22(2):176-182
利用固液二相介质平面应变问题的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倾滑型地震地下流体场兆、源兆特征及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孕震的早期阶段,即弹性积累和非线性阶段,地下流体缓慢变化,异常不明显;中期阶段,即硬化及局部膨胀阶段,震源区出现膨胀,地下流体异常主要集中在震源区,源兆出现得早,场兆出现得晚;进入中短期阶段,即大范围膨胀阶段,震源区异常继续发展,异常区不断扩大,在震源区以外出现新的异常值较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20.
松潘大震震源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调制小震法对松潘地震前的震源过程进行了剖析,初步得到震前六年半(直至发震)这一时段内震源区和源外调整单元地震活动的时空图像,其特点如下: 1.第一阶段(1970—1973.5.7)在此阶段其地震活动的空间图像主要是形成调制小震带的围空区和空段区,但在震源区仍有非调制小震活动表明,该时段震源区和外围区具有不同的介质强度,背景震源区初步形成。2.第二阶段(1973.5.8—1974.12)在此阶段,地震活动的空间图像主要表现为震源区内非调制小震的消失,震源区北端中强震活跃。这说明震源区形成,应力正在加速积累。3.第三阶段(1975.1—1976.8.15)在此阶段未来震源区两端出现调制小震带的交汇区。震源区内非调制小震恢复活动。说明震源区两端的应力调整单元已基本形成,震源区应力水平相当高,震源已具备发震条件。4.在第四阶段的最后半年震中区以及外围(约300×200平方公里)小震调制比出现异常。说明震源区及其邻区应力水平已相当高,这是松潘大震来临的中期指标。5.临震前二个月内震源外围出现与外因时间同步的小震频度峰值,分别出现在6月27日、7月13日和8月15日。根据它们的同步性以及异常时间的倍九特征可进行松潘大震的短临预报。根据松潘震源过程的研究,利用小震在不同阶段的震源过程时空特征,有可能对一次大震作出不同时间尺度的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