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收集了记录河北赞皇震群的固定台站和2个流动台站的震相观测数据,提取P波、S波走时信息,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了震群的波速比,发现波速比在该震群中最大的6月3日ML3.2地震前后变化稍大,其余时间基本在均值±0.04范围内波动,波速比经历了低值异常-回升-下降-加速回升-下降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2001年1月1日—2014年8月31日模拟和数字化地震资料的P波和S波震相,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限定,利用单台多震和达法和单震多台和达法分别获得了各台站波速比随时间变化曲线以及松原地区波速比空间分布,重点分析了2013年前郭震群发生前后波速比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单台多震和达法得到的净月台、丰满台波速比在2013年前郭震群发生前存在中期异常,2个台站均表现为震前低值中期异常,震后净月台缓慢恢复;单震多台和达法得到的松原地区波速比空间分布显示,松原地区波速比横向不均匀性较强,2013年前郭震群发生前存在椭圆形低值异常区,震后异常区显著缩小。  相似文献   

3.
利用1980年1月-2008年12月宁夏地震台网记录的中小地震事件直达波到时数据,采用单台多震和达法,对吴忠-灵武地区该时段内MS ≥ 5.0地震发生前波速比变化进行回溯性分析,并对该区未来短期内震情趋势进行研判,所得结果表明:①吴忠-灵武地区MS ≥ 5.0地震前波速比存在正常→降低→上升(恢复)→发震的异常变化过程;②研究区台站出现波速比异常,其空间分布对发震位置具有一定指示意义,即发震位置可能位于波速比下降台站或存在异常台站所连线的多边形边缘或内部;③据近期扫描结果,海原地震台波速比异常较显著,需密切关注宁夏南部及邻区地球物理观测资料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多波震相分析法,对1989年10月18日大同震群进行研究。使用模拟和数字台网资料,对主、余震群进行了多波分析处理。初步探讨了主震群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用sPn、P_M、S_M 等震相较准确的测定了震源深度及震群深度变化范围;通过震相、波形和振幅比的综合分析,清晰的显示大同-阳高震群具有两种震源类型特征,其中用(M)界面反射波 P_M、S_M 的振幅比,做出的大同-阳高地震序列时空域图象更为明显。本文初步研究表明,多波震相分析法,对较准确的测定主余震群的震源深度,推测震源延伸的走向,初步判断震源机制的变化及有可能为单台开展监测预报探索到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首先采用P波、 SV波和SH波的极性和振幅比联合求解2014年安徽省金寨ML3.9震群序列的震源机制解,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该震群序列的震源一致性参数和P轴方位角随时间的变化; 然后基于震区附近3个台站记录到的该震群序列的地震波形, 计算其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 同时读取震区附近3个台站记录到的该震群序列中115次ML≥1.5地震的极性. 研究结果表明: 金寨ML3.9震群序列的地震震源机制解绝大多数为压性走滑型, P轴方位角较为一致; 其震源一致性参数处于较低水平, 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较高; 台站所记录到的地震极性也较为一致. 该结果表明金寨ML3.9震群序列的震源一致性程度非常高.   相似文献   

6.
在搜集和整理中国地震局四川数字地震台网2001年1月—2013年7月震相观测报告的基础上,采用单台多震和达测定法,重点分析研究了芦山地震前波速比时空变化特征.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所收集到的单台震相数据和计算结果的精度进行系统的筛选和限定,同时对出现异常的地震台,进行不同台站方位和距台站不同空间范围的波速比时空变化特征的分区细化对比研究.根据其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探讨预测孕震体空间尺度的可能性.结果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及附近地区的小金、蒙顶山、油罐顶、花马寺和五马坪等5个台站的波速比在芦山地震前均存在较明显的降低过程;小金、蒙顶山、油灌顶和花马寺等4个台站的波速比异常降低过程大约持续了3年半,震前除小金台未见明显回返过程外,其它3个台站均在震前1年左右出现回返特征;峨眉山台和五马坪台的波速比时间演化特征差异性较大,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从芦山地震前波速比时间变化特征的动态跟踪中还发现,强震前波速比异常区的范围具有向未来震中及其附近地区收缩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2013年10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松原市周边17个地震台记录到的515个地震事件的2926条P波和2665条S波到时数据,采用双差成像方法联合反演松原地震区震源参数和中上地壳(0~25 km)高分辨率三维体波速度和波速比结构,进而利用O'Connell-Budiansky理论估计了该区岩石介质的裂缝密度和饱和度参数.重定位后的震源参数精度有了显著提高.松原震区P波和S波的速度、波速比结构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特性,主要表现为低P波、低S波、低波速比结构,推测松原地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松原震群区浅地表区域(<5 km)整体表现为低P波、低S波和高波速比结构,而岩石介质的裂缝密度和饱和度表现为高值.浅层高波速比、高裂缝密度和高饱和度结构可能与流体有关;从区域构造出发表明松原地震发震构造与东北地区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密切相关.松原震区的三维精细速度和高精度震源位置信息为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地壳结构、孕震构造和地震活动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利用云南及其邻区固定台站和震区临时台站的数字地震资料,通过双差算法对姚安6.0级地震序列进行精确定位,并计算余震震源机制和震区应力场,研究姚安地震的发震构造和孕震机制。使用Waldhauser和Ellsworth提出的双差算法对姚安6.0级地震序列进行精确定位,分析了胡鸿翔等滇西地区人工测深剖面及吴建平等和李永华等的云南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的研究结果,给出了姚安及邻近地区的平均分层速度模型和地壳的波速比。在双差定位过程中,震源位置初值和输入的震相文件由震相报告中提  相似文献   

9.
收集2008年11月至2015年5月辽宁阜新地区矿震M_L≥2.0的矿震数据,利用重复地震的方法研究辽宁阜新矿区震源区及附近介质震源地震波传播路径上介质随时间的变化,探讨在发生较强矿震前介质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在发生M_L3.3级较强矿震前,部分台站记录的P波震相走时差曲线存在下降趋势和负异常,反映在较强矿震发生前,介质应力集中,促使较强矿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前后波速比变化特征的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整理了四川省地震台网1990—2012年产出的地震直达波震相数据, 利用单台多震和达法对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后四川地区的波速比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共筛选出13个数据量较为丰富、 连续性较好的台站). 结果显示: 其中位于龙门山断裂中北段西侧的4个台站, 震前出现长达7年左右的中长期波速比低值异常; 其它9个台站的波速比震前变化基本稳定. 震前波速比出现异常的4个台站的分布与汶川MS8.0地震孕震区范围大体一致, 从而为研究汶川MS8.0地震前是否存在地壳介质特性的时间变化过程, 提供了有力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贾漯昭  王志铄  张亚琳  邢康 《地震》2017,37(1):112-120
使用扣除同一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两个距离相近地震的地震波的相同路径, 把波速比指示范围限制在地震集中区的方法计算波速比值。 利用区域台网记录到的地震波形和震相数据, 对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 安徽金寨地区发生的小震震群进行波速比计算, 分析了该方法在该地区震相数据上的误差影响和应用情况。 得到金寨震群震中集中区的波速比值。 结果显示, 震中集中区波速比略低, 结合当地断层分布情况, 这可能体现了该区域的介质硬度稍高, 应力积累高于周边区域。  相似文献   

12.
海原弧形构造区地壳三维精细速度结构成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海原弧形构造区及周围区域地震台网1970—2015年期间记录的天然地震到时数据,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构造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与地震震源位置进行联合反演,获得了高分辨率的三维VPVS以及VP/VS模型,分析讨论了速度、波速比分布与强震发生以及断裂等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地震主要沿断裂呈弧状展布,速度在横向分布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波速比变化范围为1.60~1.80,平均值约为1.70.大型断裂诸如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青铜峡—固原断裂带等位于高速与低速的过渡带,断裂两侧地震波速差异较大.研究区内历史强震多处于高低速过渡区域,海原强震下方下地壳存在低速、高导薄弱层(25~30 km深度),推测原因主要为流体作用所致.依据相对较低的速度与波速比分布推测研究区地壳主要组成成分为酸性的长英质.速度剖面显示地壳可分为上、下两层,上、下地壳厚度变化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薄,减薄幅度相近;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推测构造区地壳增厚模式可能主要为上、下地壳共同增厚.  相似文献   

13.
远震接收函数已广泛用于反演台站下方的结构,然而由于地球的非弹性衰减作用,远震数据较难获得高频接收函数,对浅地表结构约束不足.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们使用近震数据的高频接收函数来研究浅表速度结构,并应用于四川理县西山村滑坡体上3个宽频带地震仪记录到的近震事件.本文发展了接收函数V_P-k(V_P/V_S)叠加方法,结合接收函数H-k叠加和波形反演方法获得了台站下方滑坡体的厚度、S波速度和平均V_P/V_S比,并与钻孔得到的滑坡体厚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滑坡体具有小尺度的横向不均匀性,台站下方滑坡体的平均V_P/V_S比在2.4~3.1之间变化并且在底层存在78~143m·s~(-1)左右的S波低速层.本文观测到的高V_P/V_S比和底层低的S波速度结构,与电磁法获得的滑坡体底层低的电阻率和底部富水特征一致,表明滑坡体h1底界面的抗剪强度相对较弱,是潜在的滑坡危险区域.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近震接收函数能有效约束浅表的速度结构,进而能为滑坡灾害治理提供一定的地震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区域地震初至波到时数据,通过地震层析成像研究获得了东北日本俯冲带上地幔(深至约150 km)的P波速度(VP)、S波速度(VS)、VP/VS和P波各向异性结构.结果表明,低速及高VP/VS比异常体主要分布在火山下方的下地壳和地幔楔中,其与低频地震的分布吻合,该区域与俯冲板块脱水所释放的流体及其导致的部分熔融密切相关;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内可能由于脱水脆化导致的双层地震带区域则没有表现出整体的高VP/VS值,其可能与俯冲板块内部含水矿物含量有关;俯冲板块内双重地震带区域及上覆地幔楔薄层主要表现为与海沟平行的方位各向异性和正的径向各向异性,其可能是由于含水矿物的脱水使橄榄石晶格结构发生了从A型到B型的变化所引起的.我们研究表明,结合地震波速度和各向异性结构能够加深对俯冲带内水运移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通过联合反演123,053个P、Pn、Pg震相和100,176个S、Sn、Sg震相数据,获得了2008年M_S6.1攀枝花地震震源及其周边区域的高分辨率三维纵、横波速度(V_P,V_S)和泊松比(σ)图像.结合研究区域地壳应力数据综合分析发现,攀枝花地震发生在高-低纵、横波速度转换带,并且在震源下方存在一显著的低V_S和高σ异常体延伸至下地壳.本研究认为,该构造特征主要是由于西侧坚硬的川滇菱形块体对来自深部流体或熔融物质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绝大部分流体或熔融物质通过断裂带向东南侧的块体内部迁移,造成断裂带两侧块体的岩石物理属性差异较大所致.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地震发生在剪切应力较强的元谋—绿汁江断裂带上,震源下方的流体或部分熔融物质被挤入至震源的断层或裂隙中,增加了震源区岩石的流体应力,降低了横波速度(V_S)、增加了岩石的泊松比(σ).我们推测,流体侵入在攀枝花地震形成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来自于青藏高原下地壳的大量的流体或部分熔融物质被挤入震源区岩体的断层或裂缝中,这一过程增加了震源区的孔隙流体压力、减弱岩石的机械强度,同时岩石的静摩擦力增加,导致容易引起岩体脆性形变,从而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16.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S6.0地震震源区三维速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自2015年以来地震活动性持续增长,并相继发生了数次M5.0及以上的中强地震.2019年6月17日的长宁MS6.0地震则是其中震级最大的一次强震,且震后相继发生了一系列M5.0及以上的中强地震,给当地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危害.研究此次大震的地下结构和发震机制有助于理解该区地震异常活跃的机理,并为今后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基于这个出发点,本文收集了长宁地震区的丰富地震走时资料,利用双差地震成像方法对长宁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并获得了研究区内的三维P波和S波速度及波速比结构.结果显示,长宁地震序列主要沿着白象岩—狮子滩背斜轴部展布.长宁地震区在6 km深度附近呈现出明显的低速、高波速比异常结构,指示着可能存在流体.研究区内的速度结构在6 km之上横向不均一性较强,速度异常结构整体呈NW-NWW向展布;而在7.5~12 km横向不均一性则较弱,速度异常结构整体呈NNE或SN向展布.这种速度结构特征可能指示着该区6 km之上基本为沉积层,而7.5 km之下则基本为结晶基底,上下存在解耦.研究区内绝大多数地震事件震级较小,且集中分布在6 km以浅,表明该区绝大多数事件受沉积层结构的控制.相较于白象岩—狮子滩和双河背斜区,长宁背斜在6 km之上呈现更为明显的高速结构,对应较强的力学性质,可能阻挡了本次长宁地震的东南向破裂而使其表现出明显的单向破裂特征.  相似文献   

17.
收集、整理四川省地震台网2013年5月至2017年9月产出的震相观测报告数据,采用单台多震和达法,重点分析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 7.0强震前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地区波速比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西侧的茂县地震台,在发震前2年左右,波速比出现一次持续时间约一年半的下降异常;发震前半年左右,波速比出现明显回返特征,波速比回返至均值上下时即发生九寨沟MS 7.0地震;震源区周边其他6个地震台波速比在发震前变化较平稳。茂县地震台波速比低值异常对判定九寨沟MS 7.0强震前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可能存在孕震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构造演化历史甚为复杂的兴蒙造山带的地壳结构探测较为有限的问题,本研究利用2016-2018年布设在兴蒙造山带西南部的第3期NECsaids地震台阵和固定地震台及NECESSArray的流动台数据,采用时间域最大熵谱反褶积方法提取到研究区的24027条高质量P波接收函数,进而采用H-κ和共转换点(CCP)叠加方法以及分层剥离转换震相分析地壳各向异性的方法来辨识研究区的地壳结构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地壳各向异性整体呈近NW向和近EW向,与区域速度场和板块绝对运动方向一致,表明现今地壳结构主要受控于太平洋板块构造域;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级带是明显的地壳结构差异过渡区,其西侧地壳厚度明显高于东侧且呈降低趋势,而平均波速比则呈现东西两侧盆地较高的分布特征;局部地区的高波速比和不同的各向异性特征则显示受到新生代火山和断裂活动的改造作用,二连盆地的厚地壳和复杂的各向异性特征则展现出古亚洲洋闭合及蒙古-鄂霍茨克和古太平洋等多期构造作用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朱洪翔  田有  刘财  冯晅 《地球物理学报》2018,61(9):3664-3675
接收函数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地壳上地幔结构的研究中,H-κ叠加方法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布设在基岩区台站计算的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可以准确地估计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和平均波速比,但是对于沉积盆地地区计算的接收函数,由于低速沉积层内会产生多次波混响,干扰甚至覆盖接收函数中莫霍面的转换波和多次波震相,从而影响H-κ叠加结果的准确性.为准确估计沉积盆地地区地壳结构,本文提出使用预测反褶积方法去除接收函数中低速沉积层内多次波混响,其中预测步长由接收函数归一化自相关函数获得,物理意义为沉积层内S波双程走时.合成接收函数和实测接收函数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预测反褶积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沉积层多次波混响,并结合改进的H-κ叠加方法可以准确地估计沉积层下覆地壳厚度和平均波速比.相比于其他去除接收函数多次波混响的方法,本文提出的预测反褶积方法具有参数设定简单、运算量小、震相幅值较大等特点,适用于大批量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中国国家地震台网336个固定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通过P波接收函数H-κ分析估算了中国华南地区的地壳厚度和地壳平均波速比.研究结果显示,地壳厚度约为25~46 km,整体表现西深东浅的变化特点.研究区地壳厚度变化分别与布格重力异常和地形呈现负相关和正相关.扬子块体东部显示较低地壳波速比(<1.7)可能与地表沉积岩的存在相关.四川盆地内部的平均地壳波速比(约1.71~1.8)与全球大陆地盾/克拉通地区相当.但其周围地区地壳平均波速比明显增高(1.81~1.95),推测可能是克拉通形成过程中岩浆的底侵引起下地壳组分以铁镁质麻粒岩为主.华夏块体西部表现为薄的地壳厚度和低的地壳平均波速比(1.65~1.75),暗示该区基性下地壳物质的缺失可能与增厚的地壳发生拆沉有关.华夏块体东南段呈现出较高的地壳平均波速比(约1.77~1.86),地壳组成以中基性铁镁质为主,推断可能与晚中生代铁镁质岩浆底侵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