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桩土相互作用对基桩定量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桩完整性定量分析与往土相互作用特性有关,桩土相互作用可用线性阻尼壶来模拟,文中讨论了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在桩上相互作用下,应力波在桩身中传播呈指数形式衰减,确定衰减系数之后,用反射波峰值与人射波峰值比较便可近似确定桩身异常处截面完整系数。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桩土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对同一桩土刚度比下不同桩侧土阻尼系数时的桩身应力波衰减曲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得到均质土中桩身任意质点最大波幅和桩顶质点最大波幅比与桩周土阻尼系数和波传播时间的乘积呈负指数关系;成层土中波幅比与各层土的阻尼系数和波传播时间乘积的和呈负指数关系。将其应用于桩身存在单一缺陷时的缺陷程度量化分析模型,建立了较为实用的桩身缺陷程度量化分析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3.
灌注桩桩土相互作用试验及有限元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以灌注桩桩土相互作用的原位试验为基础, 结合西安土层结构、性质;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黄土地区的砼灌注桩桩土相互作用进行仿真模拟, 研究了桩土相互作用、荷载的传递规律、桩土相对位移与桩侧摩阻力的关系。通过桩载试验资料对比, 得出三维有限单元法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相近, 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桩土相互作用的实质, 为最优桩长的选取和单桩承载力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奎华  高柳  肖偲  王宁 《岩土力学》2016,37(Z2):223-231
将桩土系统划分为数量足够多的微元段,相邻微元桩段接触面处的环形凸面与土的相互作用采用单个Voigt体模拟,求得Voigt体的弹簧和黏壶系数。结合相邻微元桩段接触面上的应力平衡条件和位移连续条件,得到修正的阻抗函数递推法,桩身采用Rayleigh杆考虑桩身的横向惯性效应。结合桩底的边界条件,运用拉普拉斯变换和修正的阻抗函数递推法求得了平面应变条件下成层土中考虑桩周土竖向作用时大直径楔形桩桩顶复阻抗的解析解。通过与已有解对比,研究了桩周土竖向作用对桩顶复刚度和桩顶在瞬态激振下的速度响应的影响,并在低频域内详细分析了桩周土的竖向作用与桩土系统参数对桩顶复刚度的影响的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滑坡防治独立微型桩性状的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进行独立微型桩与滑坡相互作用的大型物理模型试验,采用土压力盒、位移计和应变片等测试手段,研究滑坡作用下独立微型桩的受力情况、变形破坏模式及弯矩分布规律等。试验结果表明:独立微型桩的破坏部位位于滑面附近,破坏模式为弯曲与剪切相结合的破坏;滑面上下各15倍桩径的范围内桩土相互作用较明显,此范围外的桩身与周围土体基本共同变形;独立微型桩发生破坏时的桩顶位移量约为1/4倍桩径,且破坏后的微型桩依然有抗滑能力,主要由桩身配筋的拉力提供;独立微型桩的桩身弯矩分布形式不同于普通抗滑桩,弯矩主要分布在滑面附近,且受荷段承受反弯矩。  相似文献   

6.
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等置换率原则建立碎石桩复合地基有限元计算模型,在考虑基础刚度、荷载强度变化条件下对比分析了天然地基与复合地基附加应力分布特征、塑性区扩展规律;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了桩身荷载传递规律并与实测结果对比确定桩身应力随桩身呈指数衰减。计算结果还表明:桩土应力比不仅与桩土模量比有关,也与荷载水平及置换率有关;在鼓胀破坏情形下桩体侧向变形性质取决于桩周土而与置换率、模量比、桩长无关。  相似文献   

7.
胡凡 《福建地质》2021,40(1):66-76
软土区桥头路堤填筑会给下卧软土层带来一定的位移场,导致典型的软土-桩基相互作用,会威胁到桥梁的建设与正常使用.研究开展了软土-桩基相互作用的1∶1原位试验,根据桩顶偏移、桩身拉压应变、桩身弯矩、桩侧土抗力和桩周孔隙水压力等监测数据,对路堤填筑引发的软土-桩基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得出,在相同大小的堆载作用下,桩径...  相似文献   

8.
桩土体系相互作用的计算机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一维应力波理论为基础,应用桩土体系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反映桩中应力波的传播过程及反射特性的桩身各点振动速度空间曲面;模拟分析了各类桩身缺陷对桩的振动特性的影响,并将理论曲线与实测曲线进行拟合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岩溶区挖孔桩承载力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地基土为坚硬一中等坚硬可溶性盐岩时,可选挖孔桩为端承桩来满足高层建筑深基础承载力要求;为补强地基土承载力,挖孔桩是较经济简例手段之一;结合岩溶发育等级,桩的断面尺寸及桩身混凝土强度可通过挖孔桩现场确定。  相似文献   

10.
《岩土力学》2017,(9):2757-2763
考虑桩身的横向惯性效应和桩端土应力扩散效应,进行了成层土桩的纵向振动研究。在桩-土模型中,将桩身等效为Rayleigh-Love杆,桩端土对桩身的支承作用简化为扩散虚土桩模型,采用平面应变模型来描述桩与桩侧土的相互作用。结合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并通过积分变换法和阻抗函数递推法,得到半正弦激振脉冲作用下桩顶的动力响应理论解。建立桩-土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分别利用理论解和数值解分析脉冲宽度、桩径、虚土桩桩长和桩侧土夹层等相关参数对桩顶速度时域曲线的影响,并得出了两种方法的对比结果,互相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郭浩然  乔兰  李远 《岩土力学》2018,39(11):4042-4052
桩-土相互作用问题是岩土工程桩基础问题的关键点与难点,目前针对桩身在循环温度荷载与上覆结构荷载双重作用下的能源桩承载特性研究较少。在传统理想弹塑性模型及双曲线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分段非线性的方法对桩-土荷载传递骨干曲线进行了修正,并基于Masing’s循环准则,提出了适用于能源桩的桩-土荷载传递模型。利用改进的桩-土荷载传递模型对能源桩承载特性进行数值分析,着重研究了桩-土荷载传递参数比R对能源桩受力情况的影响。此外,为了探究在上覆结构荷载及循环温度荷载双重作用下,能源桩与周围土体之间的真实荷载传递关系及其结构热力学特性,开展了针对能源桩与周围土体之间相互作用问题的室内模型试验,监测了其桩身轴向应力及侧摩阻力随温度及深度变化的趋势,并与基于改进荷载传递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室内模型试验监测及数值计算结果显示:能源桩在上覆结构荷载及温度循环荷载双重作用下,其受力行为受改进的桩-土荷载传递循环曲线控制;基于改进的桩-土荷载传递循环曲线而建立的数值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改进的桩-土荷载传递模型能够较好发地反映能源桩实际的承载特性。  相似文献   

12.
负摩擦作用下PCC桩沉降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汉龙  张晓健 《岩土力学》2007,28(7):1483-1486
从桩-土相互作用的机制出发,建立了均质地基中PCC桩负摩阻力传递的弹性微分方程。提出了基于有限差分法的一种桩身位移的迭代算法,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收敛性好,且符合实际情况。根据中性点定义得出其位置在桩身中下部,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吻合。结果还表明,PCC桩比等截面的实心桩有较小的沉降。  相似文献   

13.
用有限单元法分析超长单桩的荷载传递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曾友金  章为民 《岩土力学》2002,23(6):803-806
用描述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关系的指数函数,推导出桩-土接触面本构模型,并设置了Goodman接触面单元来分析桩土相互作用。针对超长桩钢筋混凝土受应力大的特点,用混凝土的弹性非线性模型来分析受轴向荷载下钢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编制的有限元程序能解决层状土及层状土导致沿桩身不同位置处桩-土相互作用不同特性,并针对工程实例桩变截面的特点,采用合理的计算手段使得按等截面桩计算分析结果与按实际变截面桩计算分析结果相同。用此程序对一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静载试验实测值较符合。  相似文献   

14.
以灌注桩桩土相互作用的原位试验为基础.结合东营地区具体土层结构、性质特点.采用有限单元法对软土地区的砼灌注桩桩土相互作用进行仿真模拟.研究桩土相互作用、荷载的传递规律、桩土相对位移与桩侧摩阻力的关系.通过桩载试验资料对比.得出三维有限元法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相近。在此基础上.根据侧摩阻力最大值发挥不同步这一特点和桩土相互作用的实质及荷载传递规律.提出一种新的单桩圾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桩筏基础相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友金  章为民 《岩土力学》2004,25(Z2):315-320
提出了考虑土-桩-筏相互作用的迭代分析方法,可获得筏板的内力和桩身轴力等.考虑了桩筏基础下群桩效应作用的群桩桩顶反力分布、群桩桩端力分布及桩与桩相互作用等问题,使得计算的群桩单桩刚度较合理.同时,具有能考虑土的非线性、成层地基及利用单桩静载试验成果反演分析所得参数运用于群桩分析等特点.采用的8节点等参板单元可适用于分析平面不规则形状及变厚度的薄筏板和厚筏板.用笔者提出的方法对桩筏基础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桩长对该桩筏基础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与实测成果及其他学者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表明了该方法能较合理地分析桩筏基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埋入式双排桩—土体系桩间内力分配的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双排桩的内力分配。计算了滑坡推力在两排桩之间的分布,通过桩—土共同作用模型得到了两排桩的弯矩和剪力,并分析了双排桩排距对桩身内力的影响。由此得到双排桩设计的一些有益结论。工程算例表明,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双排抗滑桩的内力是可行的,增大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带帽PTC单桩和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苏-沪高速公路疏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进行了自由带帽PTC管桩和双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的现场足尺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研究了桩身-桩帽-桩间土的相互作用机理和承载特性,分析了桩帽、桩间土和桩端承载的滞后效应,以及桩帽、桩间土对桩身的消减作用。认为管桩复合地基的第1阶段桩身控制沉降,第2阶段土体控制沉降,探讨了桩帽-桩间土荷载分担比及应力比在不同沉降阶段的变化规律。最后,还提出了桩帽尺寸的设计方法以及取消碎石垫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孔令刚  张利民 《岩土力学》2009,30(8):2231-2236
建立了一个非线性数学模型来分析群桩扭转问题。该模型利用非线性荷载传递曲线来模拟桩的非线性响应,采用Mindlin解计算各桩水平力间的相互作用,用Randolph解析解分析得到各桩间扭矩对水平力的影响。在各单桩中引入经验性的耦合系数,分析桩身水平变形引起的土体反力对该桩扭转承载力的影响。对比计算结果与离心机模型试验数据,表明该模型能够模拟群桩扭转中主要的桩-土-桩相互作用和荷载耦合作用,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林智勇  戴自航 《岩土力学》2014,35(Z1):221-226
群桩中各基桩在地基土中的加筋与遮帘效应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在目前的桩基沉降理论与实践中,相关的研究仍显不足。基于剪切变形法理论,考虑桩的加筋与遮帘效应,求得各基桩在自身桩顶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沉降以及其引起相邻桩的附加沉降量,由此提出群桩中任两桩的相互作用系数简化公式,同时,也得到各基桩桩侧及桩端桩-土接触等效弹簧刚度,并基于荷载传递法原理,建立了成层地基条件下各基桩在自身桩顶荷载作用下的桩身位移平衡方程,推导出各土层层顶处桩身沉降、轴力与层底处桩身沉降、轴力之间的递推关系,进而将公式推广到高、低承台群桩基础计算中。工程算例分析表明,用该方法计算有较高的精度,求得的荷载-沉降曲线及两桩相互作用系数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相互作用系数要明显小于弹性理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多向荷载作用下层状地基中刚性桩筏基础的计算方法。基于剪切位移法,采用传递矩阵形式分析了竖向荷载下桩顶面-桩顶面相互作用;引入修正桩侧地基模量,采用有限差分法分析了水平荷载下桩顶面-桩顶面相互作用;基于层状弹性半空间理论,分析了多向荷载下桩顶面-土表面、土表面-桩顶面、土表面-土表面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桩土体系柔度矩阵,得到了多向荷载下层状地基中刚性桩筏基础的受力和变形的关系以及桩的内力和变形沿桩身分布规律。通过与有限元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修正地基模量的优越性,并对多向荷载作用下的桩筏基础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水平力将会引起桩筏基础的倾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