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铊矿在我国的发现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陈代演 《矿物学报》1989,9(2):141-147
红铊矿(Lorandite)是一种分布极少的分散元素独立矿物。本文报道了产于贵州滥木厂汞矿中的红铊矿,这在我国属首次报道。本文作了系统的矿物学研究并与国外资料作了对比,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矿物的成因和其作为找金指示矿物的可能性,以及直接利用富铊矿石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铊矿物是自然界的稀少矿物,过去国内未见到有对铊矿物的专门研究报导。本文红铊矿的研究方法采用了电子探针分析、人工重砂鉴定、显微镜鉴定、X射线粉晶分析等。  相似文献   

3.
褐铊矿在我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水和  吴永明 《矿物学报》1989,9(3):253-256
褐铊矿是一种罕见的稀有分散元素铊的矿物,产于西藏洛隆县斯拉沟的天然河流重砂中。与其共生的矿物还有方铅矿、白铅矿,黄铁矿、白钨矿、锆石、锐钛矿、赤铁矿、钛铁矿、重晶石、榍石等。三个颗粒的17个不同部位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为:Tl_2O_398.53%,SiO_2 1.09%,Al_2O_3 0.19%,Fe_2O_3 0.16%,总量99.97%。属等轴晶系,空间群,T~5-I2_13,晶胞参数a=10.55,Z=16。  相似文献   

4.
邛莫金矿床中的灰硒汞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灰硒汞矿是一种少见的矿物。该文叙述的灰硒汞矿产于西秦岭南亚带邛莫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中。与其共生的矿物有自然金、灰硒铅矿、硒锑矿、硒镍矿、硒-辉锑矿、硒-块硫锑铜矿、硒-辉砷镍矿等。  相似文献   

5.
黑辰砂和硒汞矿是HgS-HgSe系列的端员矿物。黑辰砂产于湘黔汞矿带大洞喇、纸坊、茶田汞矿床,硒汞矿产于新晃汞矿床外围的蚀变石英岩中。本文通过对黑辰砂和硒汞矿的物理光学性质、化学成分、X光衍射及红外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这两个矿物上述诸方面特征均很相似,但又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贵州滥木厂铊(汞)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及其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滥木厂铊(汞)矿床产于NE向滥木厂鼻状背斜核部和近核部,并严格受控于与背斜关系密切的NE向断裂组。矿床中矿体的产出则多与层间虚脱空间有关,且主要产于晚二叠世龙潭组(P2l)和长兴组-大隆组(P2c d)。对该矿床不同部位取样并进行构造地球化学模拟实验,其结果表明,成矿元素的活化和迁移与塑性变形关系密切,脆性变形成和塑性变形的层间滑移则为矿体形成提供了有利空间;在应力作用下,导致有机质的局部富集,为富铊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实验结果与汞铊矿体和富铊矿体主要产于晚二叠世含煤岩系有利岩石组合内的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7.
贵州兴仁生物成因红铊矿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兴仁滥木厂铊矿床中主要工业矿物红铊矿(lorandite )是在沉积成岩时由生物富集形成的铊矿物,在铊矿石中可见到大量的微古动物化石,其中有孔虫和苔藓虫类占绝大部分。绝大部分微古动物化石都被含铊矿液交代,形成保留生物假像的红铊矿物斜硫砷汞铊矿。生物成因红铊矿的发现为矿床成矿模式和成矿时代的厘定提供新的证据。生物富集成矿和热液改造成矿是该矿床最主要的成矿特征。对生物群时限,硫同位素组成和生物富集成矿现象分析表明,生物富集成矿阶段发生在晚二叠世,即海西晚期,而热液改造成矿阶段则发 生在中三叠世,即印支早期。在热液改造成矿阶段形成的矿石中见不到生物假像铊矿物,其完全被典型热液铊矿物所替代。  相似文献   

8.
9.
陕西汞矿类型简介兼论金—汞矿床的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可法 《矿产与地质》1991,5(5):333-337
在综合归纳秦岭泥盆系多金属矿带特征的基础上,将陕西汞矿床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层控型、裂隙脉状型和伴生型;分析了金汞元素的矿物和地珠化学相似性,金汞矿床共生成矿特征,认为陕西境内秦岭地区是金—汞找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0.
红铊矿是一种含有有毒元素铊和砷的矿物,在氧化和酸性的介质中很容易被氧化和分解,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红铊矿在表生条件下的氧化溶解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铊的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根据一系列溶解实验,获得如下主要结论:①红铊矿的溶解受温度、氧化剂浓度及氧化剂中阴离子种类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红铊矿的溶解速率逐渐增高;随着氧化剂浓度的升高,红铊矿的溶解速率逐渐降低;对氧化剂中Clˉ和SO4^2-离子的比较表明,Clˉ离子存在更有利于红铊矿的溶解。②高铁浓度(10^-3mol/L)下,红铊矿的溶解速率降低,归因于红铊矿表面形成了一层纳米级的铁硫化合物的膜,阻止了红铊矿进一步溶解。③红铊矿每平方米暴露面积24h溶解出来的铊总量接近0.01mg,表明酸性矿水条件下红铊矿的溶解是贵州省兴仁县滥木厂地区铊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我国汞矿资源丰富,汞矿储量和开采量都居世界的前列。其中贵州汞矿占了较大比重,独具特色。根据构造控矿的科学理论和大量的实际资料及考察。实践证明:贵州汞矿的分布和汞矿带、矿田、矿床的产出都与地质构造关系密切。贵州汞矿可划分为五个汞矿构造域、28个汞矿带和7个汞矿化带。另按矿床产出的构造形态特征划分为整合类型、断裂类型和综合类型,这一划分旨在指导汞矿的地质普查和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2.
包正湘  万溶江 《贵州地质》1999,16(4):321-324
湖南新晃上关溪-高寨硒汞矿严格构造控制,产于硅化岩(微石英岩)内,研究表明,该区高寨地段具有硒汞矿找矿远景,区内的富硒地球化学场,可开展“汞中找金”荼。  相似文献   

13.
陈代演  王华 《矿物学报》1996,16(3):307-314
本文以地球化学过程基本定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和矿区外围八条剖面169件样品的分析数据,采用柯尔莫各洛夫非参数正态检验法,对黔西南铊矿床(点)赋矿地层中成矿元素Tl、Au、Hg、Sb、As、Pb、Zn的丰度值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汞矿带中金矿成矿条件及赋存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立贤 《贵州地质》1990,7(3):187-195
本文根据我国汞(锑)矿带中已发现的数十个金矿床(点)的勘查研发成果,从成矿系列、载金矿物、金的赋存状态、矿化围岩、成矿热液、成矿温度、控矿层位、控矿沉积相、控矿构造及成矿时代等十个方面,较全面地论述了汞(锑)矿带中金矿的成矿规律。其中,有些是其他类型金矿也具有的;而有些则是汞(锑)矿带中金矿所特有的。这些共有的和特有的成矿规律,对探索不同类型金矿的成因或成矿机制、成矿模式,或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务川汞矿带的断陷—滑移构造,提出用“剥蚀深度”和“表层构造”作为滑移构造形成时间的鉴定标准,详细描述了三个滑移作并总结了滑移构造的形成原因、形态特征和构造特征;从断陷—滑移构造之间的紧密配置关系论证断陷的形成与滑移同步,并同属于新生代地壳伸展运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红铊矿是一种含有有毒元素铊和砷的矿物,在氧化和酸性的介质中很容易被氧化和分解,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红铊矿在表生条件下的氧化溶解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铊的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根据一系列溶解实验,获得如下主要结论:①红铊矿的溶解受温度、氧化剂浓度及氧化剂中阴离子种类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红铊矿的溶解速率逐渐增高;随着氧化剂浓度的升高,红铊矿的溶解速率逐渐降低;对氧化剂中Cl-和SO2-4离子的比较表明,Cl-离子存在更有利于红铊矿的溶解.②高铁浓度(10-3 mol/L)下,红铊矿的溶解速率降低,归因于红铊矿表面形成了一层纳米级的铁硫化合物的膜,阻止了红铊矿进一步溶解.③红铊矿每平方米暴露面积24 h溶解出来的铊总量接近0.01 mg,表明酸性矿水条件下红铊矿的溶解是贵州省兴仁县滥木厂地区铊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卤族元素在万山汞矿南区找矿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9.
张元珍  宋大康 《矿物学报》1992,12(1):83-86,T001
硒汞矿产于甘肃省拉尔玛金矿床中,主要共生矿物有石英、重晶石、辉锑矿、黑辰砂、自然金等。硒汞矿呈铅灰色到黑色,金属光泽,性脆。粒度0.01~0.36mm。比重D=8.27,摩氏硬度2.5。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结果的平均值(%):Hg 71.50,Se 25.21,S 1.88,Au 0.19,Ag 0.07,Te 0.09,As 0.06,Sb 0.04,Fe 0.04,总和99.08。空间群。a=0.6081(1)nm,Z=4。  相似文献   

20.
贵州万山汞矿尾矿堆及地表水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贵州万山汞矿区尾渣堆(主要为炉渣组成)、地表水及河流沉淀物的汞迁移进行了研究。由于赋矿岩石为白云岩,高温煅烧的炉渣中含CaO等碱性物质,炉渣的风化作用释放出汞以及碱性水.流经尾渣堆的地表水碱性强(pH10.6-11.8)、电导率高,且具有明显不同的主要离子组成.万山汞矿矿石单一,主要为辰砂,其他矿石极少,因此炉渣及其渗滤水中除汞外的重金属含量很低.尾渣堆中的汞及碱性物质是对周围环境的主要威胁.在尾渣堆下游汞含量很快降低,约300n,范围内水中的溶解汞从300—1900,ng/L降至72ng/L,而且水的碱性也被中和.但是,由于尾渣堆中的汞及碱性物质含量高,尾渣堆的长时间风化及水流的溶解会将大量汞搬运到周围的土壤及水体并对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