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编辑同志:《地质与勘探》1972年第1期译载的《地质剖面上的岩层倾角作图法》一文,介绍了根据钻孔岩心轴角等资料换算岩层倾角的方法.通过开门办学,我们发现其中关于剖面线与岩层走向不垂直时求岩层倾角的计算公式很复杂,使用不便,最好能制成表格,以备随时查  相似文献   

2.
将斜孔所见矿体(岩层)投影到剖面图上时,如果矿体走向线同它与剖面交点的法线间夹角?小于通过钻孔见矿点并与剖面正交的铅垂面上矿体的似倾角ω,用"走向投影法"绘制的剖图精度较高.反之,则以"倾向投影法"为好."倾向投影法"如下.通过见矿点B作一与剖面CAE正交的铅垂面BFE.BFE面、矿体(岩层)界面BFD和剖面CAE的交点F,就是钻孔见矿点B在剖面图上的"倾向投影"点.  相似文献   

3.
岩心轴夹角(或称相遇角),是钻孔资料中的一项重要实测数据,应当作为我们了解地质构造、对比岩(矿)层和编制地质剖面的基础.《地质与勘探》1972年第一期译载的"地质剖面上的岩层倾角作图法"一文,提出了剖面与岩层走向垂直时根据岩心轴夹角绘制地质剖面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文提出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使用不便,列线图精度差,无法应用.如果将其公式加以简化,则可避免上述弊病.  相似文献   

4.
<正> 测制地层剖面时,以往计算岩层厚度常用的方法,一种是查表法,用“岩层真厚度计算手册”或“地层厚度及平距垂距换算表”查出厚度;另一种是按列昂托夫斯基公式[h=l(sinα·cosβ·sin γ±cosα·sinβ)。其中l-斜距、h-真厚度、α-岩层倾角、β-地形坡角、γ-地层走向与剖面导线的夹角],进行计算;第三种方法是用赤面极射投影求夹角与计算相  相似文献   

5.
张传龙 《安徽地质》2005,15(1):29-31
穿层斜距与真厚度之间换算关系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地质学基本概念,包括岩层的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真倾角、视倾角、方位角,穿层斜距及穿层真厚度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3种在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求解岩层真厚度的简便方法,导线法是根据岩层上下层面已同程点连线的长度,高程差、与岩层倾向后夹角和岩层真倾角计算岩层真厚度,水平面切割法和铅直面切割法是通过假想的平面来获得岩层上下层面的2条走向线。它们之间的距离或离程关芬别代表了岩层的最大露头宽度或铅直厚度,结合岩层真倾角很救是岩层的真厚度。  相似文献   

7.
在实测剖面过程中,由于地形、岩层产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剖面线往往不能垂直于岩层走向.因此,探讨一个在剖面线与岩层走向斜交时简单、迅速、准确地计算岩层厚度的方法,确实是很必要的.现提出两种方法,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斜钻数据为依据的岩层倾斜角地质剖面作图法如下: 图1是根据勘探钻孔作出的剖面图。钻孔与层理之交角λ根据岩心来确定。如果在地质剖面上正确作出钻孔轴和λ角的投影,就可以正确求出岩层之真倾角或视倾角。因此,在地质剖面上绘制岩层倾角的作图任务在于按岩心测出的λ角投图。只有当钻孔的弯曲面与剖面一致或与其平行时,  相似文献   

9.
钻孔偏离剖面线时,一般用偏线钻孔向剖面线的正投影和沿走向投影等方法确定矿体或岩层在剖面上的位置,并以偏斜钻孔所见矿层的品位代替投影钻孔的品位,而不考虑矿层在投影距离内的品位变化。由于剖面图上相邻两钻孔间的推断矿体厚度,品位等参数常呈线性变化,因此,可将偏线钻孔与剖面另一侧的钻孔视为两个控制点。在两点间,用内插法确定矿体或岩层在剖面上的位置。方法如下: ①计算偏线钻孔和剖面另一侧钻孔的见  相似文献   

10.
按参考文献中提到的方法利用斜孔岩心轴夹角换算地层产状时,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当轴夹角大于钻孔顶角时,甚至画不出椭圆,以致无法求解.为此,我们提出几点新的设想.对原有方法的改进利用两个斜孔(或一个斜孔的两个不同孔斜段)的轴夹角换算地层产状时,若其中有一个是直孔.直孔岩心轴夹角的余角是地层的倾角,原计算公式二元二次方程组,变  相似文献   

11.
钻孔的投影计算一般常采用垂向投影或走向投影法,而用此方法却存在下列问题,1)钻孔止点投影到勘探线剖面上的位置误差,随着勘探线方向与岩层倾向夹角θ的增大而迅速增大。2)若倾斜岩层的构造改变或θ≈90°时,就很难正确地投影。3)投影方法太繁琐。   相似文献   

12.
以龙滩水电站工程边坡三维变形为例,分析了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当边坡与岩层夹角变化时,边坡的变形特征。并通过数值模拟根据变形曲线对不同范围边坡与岩层走向夹角的变形特征进行了定性描述。  相似文献   

13.
节理岩体几何结构非常复杂,研究其渗流特性对于指导含水岩层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价值。应用离散裂隙网络模型DFN方法,基于VC++6.0软件平台,建立了平面渗流分析方法,分析了节理岩体不同几何分布情况下的渗透率张量特征,通过定义渗流定向性系数对岩体渗流的定向性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单组节理岩体渗流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渗流定向性随着节理角度变化显著;节理随着节理贯通性增加,节理渗透率呈现对数增加趋势;两组节理情况下,各向异性特征随着节理组间夹角变化;两组节理岩体渗流特征研究中,正交分布下,岩体仍存在各向异性,但渗流定向性系数较低;当节理倾角服从正态分布时,随着节理倾角标准差增大,渗透率增加;两组节理夹角不同时,节理渗透主方向倾角随着夹角增大而相应增大,基本沿两组节理夹角方向的角平分线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断层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在地质图件中,断层的位置常用断层走向来表达,但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不仅需要掌握断层的走向,更需要掌握断煤交线的方向。通常在煤层倾角稍大、断层倾角稍小的情况下,断层走向与断煤交线存在一个夹角,求取该夹角,可准确追踪断层附近煤层。为此以正断层为例,利用断层及煤层的走向与倾角要素,推导出2个计算断煤交线与断层走向夹角的公式。通过例举几种特殊情况,佐证2个公式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顺层岩质边坡开挖模型试验及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对顺层岩质边坡进行开挖破坏试验。同时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层结构模型对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当边坡走向与岩层走向夹角超过30后,边坡发生顺层滑动破坏的可能性很小,基本上可不视为顺层边坡。同时也阐明了岩层倾角以及结构面抗剪强度对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文中结论可为顺层岩质边坡的科研、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陶连金  王泳嘉 《岩土力学》1997,18(A08):70-73
建立了大倾角煤层开采上覆岩层的倾斜薄板模型,基于换算刚度和工程算法,用板和梁的理论分析了在初次来压前后,老顶岩层的平衡与稳定,提出了与这相关的矿压显现特征与岩层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勇  刘正锋 《贵州地质》2022,39(3):294-299
厚度是矿体圈定和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的重要参数,其计算的精确性主要依据于矿体产状的准确性。目前大量隐伏有色、稀有、稀散、贵金属矿体形态多不规则,矿体边界确定多依据化验测试数据,其产状难以直接测定。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多采用从基础图件量取数据确定矿体产状,此方法简便易行。本文通过对比视倾角、伪倾角、真倾角在样品方位、剖面方向和矿体倾向间的不同夹角下计算出的矿体厚度数据,认为用从图件量取的产状数据计算出的矿体真厚度能满足矿产资源量估算的精度要求,能有效减少地质块段法与断面法估算资源量的误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矿界计算岩矿层真厚度多采用列昂托夫斯基公式,该公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局限性,要判断地形坡向与岩矿层倾向的关系以及岩矿层走向与剖面的锐夹角,在实际应用中极度繁琐且很易出错。本文对列昂托夫斯基公式进行改进,论证了一个一步到位既可进行岩矿层标量真厚度计算,又可进行岩矿层矢量真厚度计算的快捷公式:M=L[sinαcosβcos(θ-δ)+cosαsinβ],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证明。该公式既可计算剖面岩层真厚度,又可计算槽探、坑道、钻孔及其他工程中的矿层岩层真厚度。该公式适应于大批量真厚度计算,在Excel表格中,计算时间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阜康矿区大倾角厚煤层水平井眼轨迹布井方位问题,应用COMET3软件建立储层地质模型并模拟了9种不同方位的水平井眼轨迹的产能潜力。模拟结果显示,水平井眼轨迹沿煤层上倾方向布置时,累计产气量随着井眼轨迹与煤层走向夹角的增加而小幅度降低;沿煤层下倾方向布置时,累计产气量随着井眼轨迹与煤层走向夹角的增加而大幅度降低。研究成果表明:大倾角条件下,高产煤层气水平井的井眼轨迹方位应沿煤层走向布置,或者沿煤层走向小角度向上摆动,阜康矿区西部开发的第一口煤层气水平井的生产结果证明了这一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这一研究成果对新疆类似储层地质条件下的煤层气高效开发技术优化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滦平县下白垩统断陷盆地东杨树沟剖面,发育砂岩—泥岩互层序列,在砂岩急剧变厚的部位见到一种“发散状”层理。在这种层理中,纹层从砂体较薄的部位向砂体变厚的方向发散和倾斜,且纹层面与岩层面的夹角从上往下逐渐增大,最上部纹层面与岩层面的夹角接近0°,最下部纹层面与岩层面的夹角接近90°,由于岩层层面是近于水平的,也就是最下部的纹层的倾角接近90°,如此高角度的层理不可能是正常水流作用下沉积的。关于这种层理类型,文献中没有找到记录。前人对该剖面的研究成果中曾经把它当作交错层理,认为这个急剧变厚砂岩是河道沉积。根据这个成因分析,可以预测砂体的展布方向是垂直于岸线的。经仔细观察,发现这种“发散状”层理是小型同生正断层控制下的同生层理。该套砂岩不是河道砂,砂层局部变厚是由于同生正断层引起的,其沉积环境被认为是扇三角洲前缘的舌状体沉积,根据这种成因分析,可以预测砂体的展布方向垂直于断层走向,根据区域资料,断层是平行于湖岸线分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