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由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建立的各种沉降预测模型各有优缺点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将基于贴近度的诱导有序加权平均算子最优组合模型应用于路基沉降变形预测分析中的方法。该文将贴近度与诱导有序加权平均算子进行结合,建立基于贴近度的诱导有序加权平均算子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并用于沉降预测分析。对各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该组合模型效果优于单项模型的预测精度,预测相对误差小,最大误差5%;其各项误差指标也低于参与组合的各单项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掌握矿山开采面上部地表的沉降变化规律,预测沉降发展趋势,提出一种双曲线法与三点法的组合预测模型进行矿区沉降预测的方法。结合矿山沉降观测实例,采用单一的双曲线法、三点法以及两者的组合预测方法对沉降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对比其预测精度。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能够满足矿区沉降预测的精度要求,且预测精度优于单一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软土地基的沉降控制是保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一个关键技术.论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对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进行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对神经网络的BP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BP算法的学习收敛速度和网络性能的稳定性.神经网络法预测路基沉降的难点之一是合适的训练样本构造问题,论文提出了新颖独特的“训练样本”构造方法,且应用效果良好.利用路基沉降量实测资料直接建模,采用BP网络计算的改进算法,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大约4个月之后的沉降量,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路基沉降与观测时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且传统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精度不高的问题,建立具有较强逼近能力的幂多项式路基沉降预测模型,并用分位数回归估算模型系数。工程实例表明,基于分位数回归估计的幂多项式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优于最小二乘估计的幂多项式预测模型和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为沉降预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提出以误差平方和为最小和、误差绝对值和为最小的三点法-灰色GM(1,1)模型的组合预测方法,兼顾泊松曲线法和Asaoka法。结合实例,验证了组合模型在软土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可行性,为今后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带调控器人工神经网络的软土路基沉降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珺  邵黎霞  樊琨 《测绘通报》2007,(9):17-19,2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预测新方法。建立带反馈调控器的动态BP模型,用调控器进行函数调控;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根据较短预压期的沉降观测资料实现高精度的后期沉降预测,使得及时预报预压时间和预测工后沉降量成为可能。所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高、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变权组合预测模型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以某大楼实测等时距沉降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建筑物沉降数据所呈现的规律性,选取Logistic和Gompertz曲线模型对实测沉降数据进行了拟合;求取曲线模型的参数后,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变权组合预测模型。根据各模型的预测结果及其计算出的模型精度显示,变权组合预测模型的拟合精度比Logistic和Gompertz曲线的拟合精度高,更适合于作为建筑物的沉降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变权组合模型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变权组合预测模型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以某大楼实测等时距沉降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建筑物沉降数据所呈现的规律性,选取Logistic和Gompertz曲线模型对实测沉降数据进行了拟合;求取曲线模型的参数后,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变权组合预测模型.根据各模型的预测结果及其计算出的模型精度显示,变权组合预测模型的拟合精度比Logistic和Gompertz曲线的拟合精度高,更适合于作为建筑物的沉降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变形监测在建筑物施工和运营管理方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变形监测的预测模型有很多。选取适当的变形监测预测模型对于预测建筑物的变形尤为重要。本文运用灰色模型GM(1,1)、BP神经网络和曲线拟合中的修正指数曲线对一幢大楼13期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前12期沉降观测数据构建预测模型来预测第13期沉降观测的数据,将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这三种模型预测的精度。结果表明:在这一幢大楼的沉降观测预测中,修正指数曲线法预测的精度要比灰色模型GM(1,1)和BP神经网络预测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10.
灰色预测模型对沉降的整体趋势有很好地预测结果,时序模型针对随机性的数据进行预测,二者结合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预测的精度。文中通过改进GM-AR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地铁沉降预测中,同时与灰色预测模型和GM-AR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GM-AR模型可以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结构变形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铁结构的工程问题,基于现有变形数据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对地铁结构变形的发展趋势进行较为准确预测分析对地铁结构的安全运营及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地铁结构变形监测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常见的变形预测方法主要有样条曲线拟合、灰色模型、蚁群算法。本文通过介绍"S"形Logistic曲线性质与经典Logistic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并利用基于高斯牛顿法的非线性曲线拟合迭代,获取全局最优参数并结合某地区地铁保护区道床沉降监测工程,探讨分析了Logistic预测模型及其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Logistic预测模型计算得到的变形趋势与实际工况吻合,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对同类型地铁道床沉降预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依托哈齐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观测项目,利用灰色模型GM(1,1)对软土路基沉降进行定量分析预测,探讨了该沉降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与实测数据对比表明,灰色模型GM(1,1)对该沉降趋势的符合度较高,精度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3.
预测工后软土地基沉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叙述沉降观测在软土地基施工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工后沉降预测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运用MATLAB工具箱函数建立网络模型,选择合适的训练函数,使其训练精度和速度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盛朝正  项标 《北京测绘》2023,(7):1016-1021
为了提升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对深基坑沉降监测数据的预测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样本熵以及LSTM神经网络的组合基坑沉降预测模型。该组合沉降模型实现基坑沉降变形预测的关键步骤为:首先,使用CEEMD分解算法将基坑沉降序列分解为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其次,重组相同特征的IMF分量;最后,使用LSTM神经网络预测重组后分量并叠加预测结果。使用某实测基坑数据进行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以及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较对比模型均更小,表明本文提出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具有较好的非线性序列预测效果,为基坑沉降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应用贝叶斯动态模型的地基沉降概率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冠军  党亚民  章传银 《测绘科学》2012,37(2):52-53,90
考虑到地基沉降预测模型中参数的时变特性及预测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提出地基沉降概率预测方法:运用贝叶斯动态模型建立地基沉降过程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利用参数先验信息并结合含有噪声的前期沉降观测数据,对沉降状态参数进行Bayes后验概率推断,通过不断的"概率预测-修正"递推运算,获得最优沉降状态概率估计来预测地基沉降量。数值实例结果表明,与其他预测方法相比较,本文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公路路基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准确分析,本文依据当前监测数据对未来某段时间的变形趋势进行预测,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LSSVM)模型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PSO)在数据预测与参数寻优中的优势,构建新的IPSO-LSSVM组合预测模型。该组合预测模型通过IPSO算法不断优化LSSVM模型中的惩罚因子C与核函数参数σ,避免参数选取随意造成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最后使用实测某公路路基沉降数据对本文提出模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经IPSO算法优化的LSSVM模型预测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可为变形预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变权组合预测模型在大坝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变权组合预测模型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以监测某大坝沉降量为实例,研究基于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灰色模型GM(1,1)的变权组合。通过预测该大坝坝内沉降量,比较两种单一预测模型和变权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平方和,证明变权组合预测模型在沉降预测中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结合某地铁保护区隧道监测工程,对沉降数据进行了分析及建模预测,以掌握其变形规律并预测变形趋势。由于单一预测模型存在弊端,较难达到预测要求,所以将灰色预测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进行组合,并将新陈代谢的思想引入组合模型进行建模预测。结果表明,新陈代谢灰色-时序组合模型预测结果可靠,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的沉降预测问题,本文结合灰色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点,提出了GM-ARMA-BP组合模型进行沉降预测的方法,有效克服了单一模型稳定性差的缺点,并以某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数据为样本,通过对这几种模型的沉降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GMARMA-BP组合模型预测效果最好,精度较单一模型提高50%以上,并且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以武汉市地铁6号线施工沉降监测为例,利用多种预测模型对第十一标段武胜路站—汉正街站区间的沉降量进行了预测。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灰色GM(1,1)模型的拟合值与实地观测趋势大致吻合,但灰色线性回归组合预测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平均相对误差可达2.564×10~(-3)%。为得到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好的预测模型,对灰色线性回归组合预测模型进行了加权优化。结果表明,利用改进模型进行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769×10~(-3)%,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对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