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向21世纪的我国海上集装箱运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装箱运输是世界海洋运输的一场革命,它彻底改变了海运对杂货运输的传统方式,实现了海洋运输的信息化、门对门和高效率,从1975-1995年的20年内,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以每年10.8%的速度增长,而世界集装箱船舶也由1975年的624.24万吨发展到1993年的2844.9万吨,年增长8.8%。集装箱运输已成为世界航运业的发展方向。为了适应世界海运的发展趋势,我国于1978年首先开辟了上海至澳大利亚墨尔本集装箱定期航线,到1996年我国已拥有各类集装箱船舶和专用船舶1000余艘,集装箱航线也遍及六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到我国集装箱运力90…  相似文献   

2.
据英国远洋航运咨询有限公司(OSC)预测,未来几年世界海运需求增速加快,到2000年世界干散货运输总需求量将达到16.25亿吨(增长10%左右),其中运输需求增长最快的船型是灵便型和好望型船。 铁矿石贸易量1997年将达到4.1亿吨,约比上年度增长4%。1997~1998年度铁矿石运输将呈现周期性下降,1998年下半年以后转为  相似文献   

3.
最早的运输潜艇——美国“海狮”号潜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鉴于盟军运输舰艇在大洋上被德军潜艇屡屡击沉,美国海军决定用潜艇从水下运送兵力和物资,于1944年将一艘老式作战潜艇改装成水下运输潜艇,取名为“海狮”号,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运输潜艇。该艇排水量为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虾中肠对氨基酸运输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离体灌注技术研究了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中肠对L-亮氨酸(Leu)和L-酪氨酸(Tyr)运输的动力学。除讨论运输机制和动力学常数外,还比较分析了这两种氨基酸的吸收时间曲线、最大吸收率及跨壁运输量,研究了两种不同构型的苯丙氨酸(Phe)对L-酪氨酸跨壁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肠对这两种氨基酸的运输都是一个需要中间载体的、耗能的主动运输过程。但L-酪氨酸的吸收量和速度均比L-亮氨酸大,而跨壁运输量比后者小。L-苯丙氨酸对L-酪氨酸的跨壁运输有明显抑制作用,而D-苯丙氨酸对它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介生物辅助大型海藻海底基质附着技术,是采用海面撒播苗种方法,进行大型海藻海底增殖的核心技术。研究发现,该贝、藻复合体苗种的运输比普通水产苗种运输难度显著增加。本文采取传统的干运、水运以及发明的淋水运输3种不同方式,进行了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运输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干运3h内苗种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水运1h以上苗种的存活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淋水运输24 h内苗种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说明:水运不适合该苗种运输;在露空时间3 h以内,干运是最经济、最便捷的苗种运输方法;在露空24 h以内,采取淋水运输能够保证苗种的成活率,可以作为该苗种常规的运输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洋 《海洋信息》1997,(11):23-23
1 海洋运输 韩国漫长的海岸线对其发展海上运输业十分有利。海上运输和港口在韩国出口贸易、经济和国防上起着战略作用。70年代后期,由于韩国政府实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策,其外贸海运量平均每年以12.5%的速度增长。韩国的进出口货物总量已经从1970年的0.22亿吨增至1995年的4.04亿吨,增长幅度达18倍。韩国的海运公司也逐渐享誉世界,能够运输集装箱、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密度胁迫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鱼苗运输水质、存活率、免疫酶活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适宜的运输密度,为卵形鲳鲹鱼苗的科学运输提供参考依据。对卵形鲳鲹鱼苗(体长为5.36cm±0.60cm,质量为3.04g±0.71g)采用塑料袋密闭充氧运输方式,在3个不同运输密度下(D1=9 kg/m~3、D2=12 kg/m~3、D3=15 kg/m~3)模拟运输8 h,对比运输不同密度卵形鲳鲹鱼苗对运输水质、鱼苗存活率、肝脏免疫酶活力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3个密度组的卵形鲳鲹鱼苗的存活率均为100%,经运输后暂养72 h的存活率仍为100%。经塑料袋密闭充氧运输8 h后, 3个密度组的运输水体的DO含量无显著变化,运输水体温度(T)和pH值随运输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NH_4-N含量随运输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其中NH_4-N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肝脏组织中, D1、D2、D3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而高运输密度组(D3)对比对照组,两组的T-SOD活力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密度运输胁迫组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D2、D3无显著差异,显著差异于D1组。过氧化物酶(POD)活力D1、D2、D3组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组实验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清中, D1、D2组的CRE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但D3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D1、D2、D3的血清中皮质醇(COR)活力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对照组。D2、D3的葡萄糖(GLU)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D1显著低于对照组。D1、D2、D3 3个运输密度组的谷丙转氨酶(GPT)与谷草转氨酶(GOT)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 D1与D2组的GPT活力显著低于于D3组,但GOT活力显著高于D3组。密度胁迫对卵形鲳鲹鱼苗的运输存活率无影响,但对运输其的水质、免疫酶活力及血清生化指标均有影响。在实际运输中,采用塑料袋密闭充氧运输,运输时间时长为8 h以内,运输密度设定为15 kg/m~3的卵形鲳鲹鱼苗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马氏珠母贝苗种运输技术,提高运输效率,以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稚贝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有水和无水两种运输方式汽运8 h条件下开展实验,比较分析其在运输前后、运输后恢复阶段的生长、消化和抗氧化性能。结果显示:有水运输后存活率达98%,无水运输97%;在恢复期第14 d,有水运输和无水运输存活率分别达97%、96%;有水运输皮质醇含量由(2 607.61±15.27)μg/L显著降低至(1 412.98±5.09)μg/L,无水运输后显著降低至(2 287.36±10.18)μg/L;在恢复期第7 d和14 d皮质醇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有水和无水运输后和恢复期淀粉酶活性不断上升,且有水运输酶活性高于无水运输(P<0.05),最高值为(1.43±0.05) U/mg prot;有水和无水运输后及恢复期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性在不断下降,最低下降至(16.00±0.14) U/mg prot,有水运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无水运输(P<0.05);有水运输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上升,无水运输均下降;在恢复阶段,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不断下降,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在不断上升。有水和无水运输会对马氏珠母贝稚贝产生不同的影响,有水运输方式相对无水运输方式可使马氏珠母贝稚贝在后期阶段具有更好的存活效果和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9.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长时间序列(1983—2012年)海流再分析资料,对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的表层分布特征、流量月变化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北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位置变化上表现出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的特征;在流速变化上表现出夏强冬弱的特征;在流量运输上表现出NEC、KC和MC的春夏季节流量运输大于秋冬季节的流量运输,而NECC则相反的特征。另外,从各海流与NEC的相关性分析上看,NEC与KC、MC为正相关,与NECC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孙运良 《海岸工程》1991,10(4):60-65
集装箱运输具有运量大、安全、运费低等特点,是目前件杂货运输,尤其是海洋运输的最主要形式。指出集装箱运输是我国港口发展和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要任务。提出了我国发展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1994年,舟山口岸外贸运输大幅度增长。全年累计完成143万吨,完成国家平衡计划的150%,比上年增长38.6%,再创舟山港对外开放以来最高水平。从1994年外贸运输完成情况看,主要有4个特点: 1 进口货种增多,货量增加 全年实际完成127万吨,为国家下达平衡计划的140.7%,比上年增长26%。主要货种有原油、成品油、矿砂和钢材等。岙山石油中转基地投产,使舟山口岸上半年的原油、成品  相似文献   

12.
海洋交通运输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也是消耗能源最多的海洋产业之一,节能减排对推进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海洋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的驱动因素,文章构建模型计算2001-2017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交通运输业的运输周转量、能源消耗量和产业增加值;建立LMDI分解模型,分析能源强度效应、运输效率效应和产业规模效应对海洋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能源强度对能源消耗的影响较小,运输效率是能源消耗降低的主要驱动因素,产业规模是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时间差异上,能源强度效应呈波动状态,运输效率对能源消耗降低的驱动作用以及产业规模对能源消耗增长的驱动作用均逐渐增强;在空间差异上,总体上由北向南,能源强度对能源消耗增长的抵消作用逐渐增强,运输效率对能源消耗降低的驱动作用逐渐减弱,产业规模对能源消耗增长的驱动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3.
国际多式联运是货物实现集装箱运输的必然产物,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外贸结构的改变以及各种运输技术的成熟,多式联运正由简单的水陆运输拓展为多层次、全方位的主体网络,并成为各国运输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施工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含气量测试结果为基础,针对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含气量的经时变化,分析了运距、泵送方式及振捣时间对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气量在运输过程中,随着运输时长不断增大,含气量的变化与运距或运输时间基本呈线性关系;泵送降低了混凝土的含气量,含气量的变化量,服从正态分布;振捣时间对含气量的影响显著,振动时间越长,含气量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和海上生产活动的增多,海浪的短期预报及长期预测越来越波人们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1994年灾害性海浪的特征,以供沿海地区及从事海洋开发、渔业、运输事业的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船舶概况。“雪龙”船是我国目前惟一专门从事极地考察和后勤物资补给、人员运输的极地考察破冰船,它是乌克兰赫尔松船厂于1993年建造的一艘具有B1*级(CCS规范)破冰能力的北极运输补给船。我国购进后对其进行了改装,于1994年替代“极地”号考察船承担极地考察任务,成为我国第三代极地科学考察运输船舶。该船总长167m,型宽22.6m,满载排水量21250t,满载吃水9m,配有1台主机(13200kW),最大航速17.9节,设计破冰能力能在厚度为1.1m(加20cm厚的雪)的连续海冰中以1.5节的航速航行,船上原配有能容纳2架直升机的飞行平台、直升机机库和附属配套设备。国家海洋局于1994年、1995年进行了两次初步改装,加装了部分科考实验室、实验仪器、考察人员住舱以及站、船用油舱和淡水舱。最大乘员由原来的55人增加到了128人(含40名船员),拥有200m^2的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气象等科学调查实验室,增添了部分科研设备,使“雪龙”船具有了一定的海洋科学调查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皱纹盘鲍3日龄幼虫为实验材料,开展不同运输水体温度和幼虫密度对运输后幼虫存活率和变态率影响的研究。实验采用双因子实验设计,设置3个温度梯度(分别13、16和20℃),每一温度梯度下设置4个幼虫运输密度梯度(分别为50、100、150和200个幼虫/ml),共12个实验处理,每个处理均设置3个重复组;同时研究了高密度幼虫运输条件下水体溶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因子、密度因子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皱纹盘鲍幼虫的存活率和附着率有极显著影响(P0.001),且多重比较表明在条件为水温为16℃,密度为150幼虫/ml下,是最适宜皱纹盘鲍幼虫的运输。本实验同时揭示12 h运输时间内皱纹盘鲍3日龄幼虫具备能耐受低氧水体环境能力(溶解氧DO2 mg/L)。本研究为皱纹盘鲍异地采苗、人工养殖提供参考,也在皱纹盘鲍幼虫增殖放流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细胞膜系统,是细胞许多生命现象如收缩运动、信息传递、物质运输等的场所和调节关键部位。七十年代首先在红细胞发现了膜骨架。八十年代大多数红细胞膜蛋白已经提纯,其功能亦已清楚。在植物中,Palevitz等(1974年)在Nitella细胞中观察到肌动  相似文献   

19.
1994年在中国南极考察史上是重要的一页——1994年是庆祝南极考察10周年和纪念邓小平同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题词10周年。1994年10月28日,我国新引进的极地考察运输补给船“雪龙”号,鸣笛离开上海港,开始了赴南极的第一  相似文献   

20.
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建筑,具有轻质高强、施工快捷简便、抗震性能好、对环境影响小等许多突出优点,因而在独立房屋等岛礁建筑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对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的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其优点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在岛礁独立房屋中应用的设想;针对岛礁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恶劣的环境特征,从运输、施工、使用和维护4个环节出发,讨论了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在岛礁工程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运输困难、能源匮乏、锈蚀严重、台风多发等主要问题,并给出了装配式轻钢结构体系结合模块化、小型化运输的整体方案和锈蚀防护、冷桥阻断等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