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华北地台东部石炭—二叠纪沉积建造由5个沉积层序构成,下部DS1—DS3为陆表海型层序,DS4为过渡型层序,DS5为湖泊型层序。从早石炭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华北陆表海的海侵范围自东向西、自北而南依次发展,这一岩相古地理演化过程主要受地台北部的阴山—燕山造山带在华力西期已经开始关闭,而地台南侧的秦岭造山带在晚华力西期至印支期由东向西逐次闭合这一过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正>1区域地质特征内蒙古太仆寺旗沙子沟矿区区域构造位置在华北地台北缘构造带[1]。华北地台北缘从北往南可划分为兴蒙褶皱带,内蒙地轴和燕山台褶带三个构造带,本区属于兴蒙褶皱带南带的白云鄂博新元古褶皱带。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中生界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及新生界第四系。矿区内断裂、褶皱构造发育,主要断裂有近东西向、北西向和近南北向等多组。华力西晚期近东西向的剪切断裂带,到燕山期受北北东向构造控制转换成张扭性断裂带,形成了有利的成矿空间。岩浆岩分布矿床北部、西部和南  相似文献   

3.
内蒙油房-二把伙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南兴安晚华力西期地槽褶皱带,中生代火山岩系发育,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一系列火山、潜火山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文章论述了二把火银矿、油房银多金属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认为该区具有可观的找矿潜力,并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甘肃北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北山金矿位于天山褶皱系北山褶皱带,该带分为华力西红石山地向斜褶皱带(北带)、加里东马鬃山地背斜褶皱带(中带)和华力西红柳园—音凹峡地向斜褶皱带(南带)。金矿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个褶皱带内。成矿母岩为华力西中、晚期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金矿对地层的选择性十分明显,首先为晚古生代的中—酸性火山岩,次为早古生代的深变质岩。金矿床(点)绝大多数属中—低温热液含金石英脉型,产于华力西中、晚期酸性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矿石类型以黄铁矿—石英脉型为主,伴生矿物有黄铁矿、含铜黄铁矿、孔雀石、铅族矿物及毒砂。围岩蚀变为硅化、褐铁矿化、云英岩化、碳酸盐化、泥化、绢云母化及绿泥石化。文中还对金矿控矿因素作了分析,认为在北山地区找金是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台东部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华北地台东部石炭-二叠纪沉积建造由5个沉积层序而成,下部DS1-DS3为陆表海型层序,DS4在过渡型层序,DS5为湖泊型层序,从早石炭世晚期至第二叠世早期,华北陆表海的海侵范围自东向西,自北而南依次发展,这一岩相古地理演化过程主要受地台北部的阴山-燕山造山带在华力西期已经开始关闭,而地台南侧的秦蛉造山带在晚华力西期至印支期由东向西逐次闭合这一过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东部地区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作用。在前中生代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地质事件:一是在早古生代,西伯利亚陆壳及其南侧陆缘与华北陆壳及其北侧陆缘区开始拼撞,至中—晚海西期沿着索伦山—西拉木伦河一线呈近东西向拼合;二是大约在晚中元古代,华南陆究及其南侧陆缘区与华北陆壳开始拼撞,至印支期基本上沿大别—淮阴一线呈近东西向拼合。于是,在中国东部形成三个性质不同的构造区域及与之相间的二条拼合构造带,从北向南为:以华力西褶皱为基底的北方(蒙古—西伯利亚)陆壳及陆缘构造域。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位于中朝准地台的东北缘和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的东南缘,横跨性质迥然不同的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以赤峰——开原——和龙近东西向深大断裂为界,其南为中朝准地台的胶辽台隆;其北为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华力西晚期褶皱系。从早元古代到晚古生代末,南、北两区岩浆活动、构造变动以及地质发展史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华力西晚期(早二迭世末)北区大面积区域性隆起运动之后,结束了地槽的历史,经过晚二迭世——早三迭世过渡阶段,到晚三迭世南、北两区便形成一个整体,并沦为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区域地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大地构造跨华北、华南两大板块,属于华北陆块、北秦岭褶皱带、南秦岭褶皱带。地层发育,古生物化石丰富,各期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在地壳演化历史中可分为3个阶段,即太古代—中元古代为前造山阶段,晚元古代—三叠纪为主造山阶段,侏罗—白垩纪为后造山阶段。  相似文献   

9.
成矿地质背景秦岭山阳—西成多金属成矿带,位于秦岭礼县—柞水华力西冒地槽褶皱带的大地构造单元之中(黄汲等,1977年)。该冒地槽的基底地层是华南相的奥陶—寒武纪及晚元古代的沉积地层,如白云质灰岩、灯影灰岩和耀岭河群之中基性火山岩等。基底之上的冒地槽、沉积亦系华南相的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其中以中泥盆统特别发育,分布广泛,厚达数千  相似文献   

10.
毛集-二郎坪古裂陷带的形成、发展及演化,受华北、扬子两大板块活动制约。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时期为-边缘裂陷海盆,形成了歪头山组复理石建造和二郎坪群蛇绿岩建造,与其相伴产出了金、银、铁、铜、锌、硫、重晶石等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华力西-印支期发展演化为裂陷带,并褶皱造山使裂陷带南北向大规模收缩,形成复式倒转褶皱系。燕山期的构造叠加,使裂陷带的构造面貌更加复杂,为金、银及多金属矿产的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11.
GEODYNAMICAL MODELING OF CRUSTAL DEFORMATION OF THE NORTH CHINA BLOCK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North China block,the western portion of the Sino-Korean Craton,is rounded by Yanshanian in the north and Qinling-Dabie orogenic belts in the south.The widespread development of extensional basins in this block indicates horizontal extension or continued thinning of a previousely thickened,trnstable lithosphere throughout the Mesozoic.In this paper,we attempt to simulate numerically the geodynamical process of the basin formation by using the mountain-basin evolution system.We assume that the formation of numerous sedimentary basins in the North China block is the result of the crustal extension,which destructs rapidly the previously thickened crust.  相似文献   

12.
以排山楼金矿床和八亩地金矿点为例,总结了华北陆台北缘韧性剪切糜棱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①地处地体边界的多期复杂活动带;②韧脆性剪切富集金,矿化局限于糜棱岩内;金矿与韧性剪切糜棱岩二者同生;③含金纹带状集合体组成主要为细粒石英和黄铁矿;④矿体呈透镜状,金的集合体在糜棱岩中与糜棱面理呈整合关系;⑤矿石主要组分不是简单的裂隙充填物,而是动态重结晶的产物,表明成矿是活化或复活的韧性剪切作用的产物;⑥蚀变为弱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台中生代热液成矿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阐述的是在海西末期自初始欧亚板埠形成后,具有早前寒武结晶基底的华北地台,自中生代开始,便处于古太平洋板块强烈挤压俯冲以及与北面西伯利亚板块,南面华南板是一步挤压俯冲所造成的两大构造应力场和构造环境中。前者所造成的构造线方向主要为NE和NNR走向,并由于古太平洋板块作用于我国东部大陆的Farallon、Kula和Ianagisl板块都具有左行运动的特征,这就造成华北地台、整个中国东部大陆NE和N  相似文献   

14.
华北板块北缘发育一条中元古代晚期大陆边缘碰撞造山带 ,它由内蒙西部狼山起向东延伸到辽西和吉林东部一带 ,全长 2 0 0 0余km。造山带内部发育了不同类型变质的沉积岩、火山沉积岩 ,以及各种类型深成侵入岩。在 1.0Ga左右 ,由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对接碰撞 ,形成了巨大陆缘碰撞造山带。这次构造事件是Rodinia超大陆拼合事件的一部分 ,表明了在Rodinia超大陆时期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是连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华北地块南缘向北的薄皮推覆构造及北秦岭构造带结构、构造特征分析,认为它们同属于加里东期造山作用产物。北秦岭属于加里东造山带根带(即核部),华北地块南缘小秦岭(及豫西)地区属于该期造山带的外带,渭北褶皱隆起区则属于其前锋冲断褶带。秦岭造山带现今几何模型是一个复合型不对称扇状大陆造山带。  相似文献   

16.
华北陆台晚古生代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开疆 《沉积学报》1989,7(4):97-104
位于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两大纬向构造带之间的华北陆台。在稳定地壳基底上逐渐发展形成晚古生代多旋回克拉通大型含煤盆地。加里东运动使陆台缺失O3-C1沉积,晚石炭世至晚二叠世陆台为海陆交互相滨海、湖泊、三角洲沉积,随着古地理环境演变,陆台各沉积古地理环境在时、表现为由老至新、自北向南迁移。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几年,我们参加西藏地质局组织领导的一些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工作地区涉及拉萨、那曲、山南等地区。本文只是根据近年实际工作,并参考和引用西藏地质局、青海地质局、四川地质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等兄弟单位的工作成果,试图对西藏东部地区的地质与大地构造轮廓作一梗概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8.
在中朝准地台、塔里木准地台边缘深断裂附近和台中隆起带以及天山-兴安、祁连-秦岭、额尔古纳几个地槽褶皱区的中间地带,不同程度地具备中国北方三种主要类型磷矿的成矿条件。研究分析认为中国北方的内生磷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绿岩带型磷矿和古元古代沉积变质磷矿显示一定的找矿潜力,沉积型磷矿一般品位低、规模小。通过归纳,在中国北方划分出磷矿的二级城矿区4个、三级成矿带15个、四级成矿亚带19个。圈定成矿预测区A级2个,B级C级各23个。确定了21处可开展进一步工作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李宏臣 《地质找矿论丛》2001,16(3):167-172,205
根据华北陆台北缘金矿的赋存部位和富集特点,划分出9种金矿类型。金矿的形成主要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多形成于韧脆性剪切带的上部;金的迁移和富集经历3个阶段:(1)地体表壳岩矿源层形成阶段;(2)地体拼贴期韧性剪切带形成阶段;(3)中生代、部分古生代岩浆-构造带形成阶段。控制金矿分布的是古生代近EW向和燕山期NE向构造带,主要为继承早期地体拼贴边界的长寿断裂。金矿集中区位于长寿断裂的交汇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