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安于 《海洋科学》1983,7(1):35-35
五月初,在英国的南部海湾,两个渔民正在离岸800米的海面上撒网捕鱼,骤然间靠近小船的水域出现了一只海豹。它露出半截身躯,全神贯注地凝望着这两个渔民。渔民阿南在收网时手中滑掉一条鱼,海豹腾空而起把鱼叼着。然后又骤然消遁了。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波拉带着12岁的外孙女瑞安娜,专门聘请了一位渔夫为向导,驾驶一艘小船,直奔马格达莱纳海湾,试图交个灰鲸朋友。小船仅航行了约半海里,忽然,一个硕大的脑袋闪现在船头。“大灰鲸!”渔夫惊叫。灰鲸很快浮出海面,漂浮着,紧靠小船,定晴一看,足有三条船长。三人一动不动,屏住呼吸。相持几分钟,三人认定这条灰鲸并无恶意,决定试探一下。波拉伸出手,小心翼翼地轻  相似文献   

3.
1943年4月的一天,一个渔民早起出海到西班牙南部海渔镇韦尔瓦打渔时,在近岸的浅水中发现了一具漂浮在水面的军人尸体。从死者身穿的军服可以看出,是一位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少校军官。另外,附近海面还发现一艘撞坏的橡皮救生艇。这位渔民出于一种怜悯之心,用自己的小船将其拖到岸上,并向西班牙海军做了报告。  相似文献   

4.
渔船的眼睛     
杭东 《海洋世界》2012,(1):68-69
自古以来,生活在海边的渔民会给自己的木质渔船的船头两侧安有一对黑白分明的船眼。渔民把船眼叫做“龙目”。船眼的产生,也反映了渔业生产、渔村生活的习俗。  相似文献   

5.
鳀鱼,胶东渔民称之为“离水烂”,因其只有寸把大小,离开海水在短时间内便腐烂,即便及时加工也只能每市斤卖几分钱,因此渔民往往在起网时就将其弃之。 秋汛时节,当山东省长岛县海洋与水产局副局长王庆才告诉我们,鳀鱼等低质鱼类已成为海岛渔村又一增收门路时,我们产生了极大兴趣:“离水烂”是怎样变成“金疙瘩”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渔民节     
正新建成的渔船正在举行隆重的下水仪式,八方亲朋好友纷纷送上幅长六尺的红色旗子前来庆贺,寓意六六大顺。船主在天亮前到船上焚纸,放鞭炮,烧香,再将红绿布条挂在船头,再取一只大公鸡,在船头处开刀,让鸡血从"船眼"流下,染红船头。这个场面就是中国的渔民节上最重要的开光仪式。中国是一个领土幅员辽阔、海岸线很长的国家,自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近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为中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  相似文献   

7.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喜欢“旅游”的小型鱼类———鱼印,它时常吸附在大型的鲨鱼、鲸、海龟的腹部或船底,自由自在地周游四海。由于鱼印的旅行是靠吸附在其他物体上前行,自己是毫不花气力的,故人们称它为“免费旅行家”。鱼印在旅行过程中,若遇上饵料丰富的海域或见到大型鲨鱼捕捉食物时,便留下来享受一顿鲨鱼吃剩下来的“美味佳肴”。然后再另找新的航“船”,继续它的旅行,如一时搭不上“航船”,便吸附在礁石或固着的物体上,作暂短的“休息”,等待良机,继续搭“船”前行。鱼印为什么能享受“免费旅行”呢?这是由于它的身体结构所致。鱼印的第一背鳍已变成了强有力的吸盘,位于头部上面,形似一只鞋底,因此,我国沿海渔民叫它“鞋底鱼”。鱼印的吸盘上有许多带齿状边缘的横皱褶,它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在船底上就像胶粘一样牢固,渔民给它取了个美名叫它“船底鱼”,或叫“粘船鱼”。鱼印的这一奇特习性,为渔民所用。渔民捕到活的鱼印后,就把它当作一种工具来捕获海洋动物。他们把鱼印的尾部扎透,用结实的绳索穿过去,再缠上几圈把它系紧,然后栓上船尾或放在活水舱里,一旦发现海龟,立即把数条鱼印抛出去,鱼印立刻会吸附在海龟身上,渔民只要拉紧绳索,把鱼印拖到船边,海...  相似文献   

8.
人工养鱼     
随着全球海洋中的鱼储量不断下降,渔民们纷纷转向人工养鱼。加拿大新布伦瑞克省养殖鲑鱼协会的负责人汤姆逊说,人工养殖的鱼比过去有明显增多,挪威、智利、苏格兰等地的渔民都在发展人工养殖业,他们预计产量将会有大幅度增长。但消费市场对鱼的需求并没有明显变化,这意味着渔民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地位,新布伦瑞克省的渔民组建了一个科研小组,专门研究耗费更低、效率更高的人工养殖鲑  相似文献   

9.
海洋渔业在我国水产业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海洋渔业,对于安排好沿海几百万渔民的生活,使沿海人民尽快富裕起来.对于巩固海边防和解决城乡人民吃鱼难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海洋渔业的调整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当前还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近海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继续衰退。渤海的小黄鱼、带  相似文献   

10.
鱼礁的作用被偶然发现广岛在日本本土的西端,在它南面有一个不大的海湾,渔民一直在这里撒网捕鱼,收获甚丰。但就在这个海湾里有一片水域,似乎是一个渔民也不去的“禁区”,原因是那里基本捕不到什么鱼。1945年的一天,一位在海上终日辛苦却所获甚微的渔民,  相似文献   

11.
<正>4大多数渔民若一生中能捕捉到一条月亮鱼,都认为自己足够幸运。而美国一艘渔船却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海岸一天内捕到3条罕见月亮鱼,堪称幸运爆棚。近日,圣迭戈远程垂钓船的钓鱼者在社交媒体Facebook上分享了一张照片,显示他们捕到3条罕见月亮鱼的场景。  相似文献   

12.
一支在加勒比海从事科研工作的考察队,发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鱼,在它的两只眼睛之间有一种能发光的特殊器官。至今,这种鱼只在1907年时在牙买加沿岸附近被捕获过,那时当地的渔民把它叫作“有探照灯的鱼”。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澳大利亚捕鱼冠军特里普目睹了一场海蛇和石鱼之间的生死之战。"我带着好奇的心情去观察这条将近2米长的巨大海蛇,发现它的嘴里死咬着一只有毒的鱼。"特里普告诉记者。"这条鱼也紧紧地咬住海蛇,它们两个看起来都很难过。我不知道我以前是否见过表现出难过的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渔民,特里普自信可  相似文献   

14.
鱼礁的作用被偶然发现广岛在日本本土的西端,在它南面有一个不大的海湾,渔民一直在这里撒网捕鱼,收获甚丰。但就在这个海湾里有一片水域,似乎是一个渔民也不去的“禁区”,原因是那里基本捕不到什么鱼。1945年的一天,一位在海上终日辛苦却所获甚微的渔民,无聊地把船停在这里试试运气。他向大海撒下第一网,网上来的全是海草,第二网,  相似文献   

15.
“淘气男孩”号触礁1996年5月30日的早晨,一艘10米长的单桅小船——“淘气男孩”号正乘着徐徐吹来的西北风向新加里多尼亚驶去。这条小船的女主人,43岁富有经验的航海家克劳汀·帕约·莱斯克尔正十分惬意地站在甲板上眺望着远方。这艘漂亮的小船已经伴随她在大海中航行了三个星期,一想到很快能到关岛与儿子团聚,并趁着假期和儿子一起驾船去日本,她不禁兴奋地哼起歌来。  相似文献   

16.
“魔鬼鱼”是一种庞大的热带鱼,目前世界上捕获到的最大个体,胸鳍宽7米,全长5米多,重达1300多公斤。“魔鬼鱼”学名双吻前口蝠鲼,它的块头和力气常给潜水员带来麻烦。它要是发起怒来,只需用那强有力的双翅轻轻一拍,就会碰断人的骨头,致人非命。有时蝠鲼用它的头鳍把自己挂在小船的锚链上,拖着小船飞快地在海上跑来跑去,致使渔民误认为是“魔鬼”出现了。“魔鬼鱼”喜欢成群游泳,有时潜栖海底,有时雌雄结伴上升至水面,胸鳍两端翅露在水面遨游。在生  相似文献   

17.
渔人老马     
老马是个渔民,他打了一辈子的鱼。往日里,他几乎都是航行在风浪颠簸的大海上,如今却不得不上岸了。在早些年,老马可说风光得很哪!他可是远近闻名的"渔民红老大",他的渔船几乎年年都是市、县里的单产"头名状元"!那些年,老马出足了风头。他经常被请去各地"讲经授道",还连续被  相似文献   

18.
陈思行 《海洋信息》1996,(12):18-19
近些年来,日本渔业产量不断下降,进口水产品连年上升,鱼价下跌,日本渔民指责中国和韩国渔民在日本水域过量捕捞,造成渔业资源下降,因此,要求政府全面实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日本政府已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决定设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研究建立专属  相似文献   

19.
公共节日的狂欢——荣成谷雨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雨,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在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苛成。每到谷雨这一天,深海的鱼虾便遵循季节洄游规律,纷纷涌至近海水域。这是由荣成所处的独特海洋地理位置和近海鱼汛的时间决定的。荣成沿海渔民因此有“鱼岛不失言”、“谷雨时节,百鱼上岸”之说。  相似文献   

20.
变性鱼     
在浩瀚的海洋中,生活着一些神奇的变性鱼,尽管它们变性的方法不同,但都堪称鱼中一绝。在巴西海域,有一种石斑鱼,它能自然变性。当一对石斑鱼结为“夫妇”以后,在交配时,不仅双方可以相互变性,而且在一天之内,相互变来变去达四、五次之多。这在动物学上称作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在加勒比海的东部海域,有一种隆头鱼,长得相当漂亮。当它们的幼鱼刚刚孵化出来时,无一例外是雌性的,体表呈金黄色。但当它们长大以后,体色转为深蓝,并有斑马般的条纹。这时,它们都已变成了雄性。所以,隆头鱼的婚姻,永远是“老夫少妻”,“少妻”生育后也会变“老夫”。在澳大利亚沿海,有一种鹦嘴鱼,在海洋中群体生活。在它的一群鱼中,只有一条最大的雄性,其他都是雌性。当这一条雄性鱼死掉,或者被渔民捕走以后,鱼群中一条个头最大的雌鱼,便会在一个小时之内,自动转变成雄性。在印度洋中,有一种与海葵共生的雀鲷鱼。它与鹦嘴鱼相反,在一个鱼群中,只有一条雌性鱼,并由它统率,其余的全是雄性鱼。惟有这条雌性鱼无法履行职责,被迫离开时,才轮到鱼群中最强壮的一条雄鱼转变成雌鱼。□变性鱼@程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