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雷达影像几何构像距离-共面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几何构像方程是遥感影像摄影测量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式,简洁性和严密性是其能得到广泛应用的必要条件。本文分析了姿态对侧视雷达影像成像的影响,以传感器位置和姿态(外方位元素)作为定向参数,根据侧视雷达成像的距离和波束中心共面(Range-Coplanarity,R-Cp)条件构建了一种简洁严密的几何构像方程。该方程考虑了姿态参数对雷达影像严密定位的影响,反映了侧视雷达遥感影像的成像几何原理,避开了复杂的成像参数,实现了雷达影像与光学影像严密构像模型定向参数的统一。定位试验精度优于LeberlF模型和KonecnyG模型。该方程的特点表明其在侧视雷达遥感影像的摄影测量领域中有着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解算相对定向元素的公式通常用于具有相同焦距的立体像对这一现状,为充分利用不同相机所拍摄的现有影像信息,以像点坐标作为观测量,给其加入改正数,借助计算机代数系统对共面方程进行严格的线性化,推导出了适用于解算不同焦距立体像对相对定向元素的严密公式;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摄影测量理论。  相似文献   

3.
经典的共线方程中物方坐标系建立在地球表面,在航天摄影测量中,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的应用,增加了不同类型测量数据间联合处理的难度,限制了影像数据摄影测量处理的空间范围。本文介绍了基于视线方向的影像对地定位算法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地心系下的航天影像摄影测量共线方程。针对地固地心系和空固地心系下星历数据的不同点,建立了基于两种地心系下星历数据的航天遥感影像定位严密模型,并对两种模型中偏流角处理的不同点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4.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是一种利用SAR影像复数据的相位信息提取地面三维信息的技术,它通过获取地面目标在两幅SAR影像上的相位差值来解算该点的三维坐标。有理多项式模型作为一种数学意义上的几何模型,独立于传感器和平台,简单且具有通用性,可建立地面任意坐标与影像空间的关系。本文在RFM模型用于替代星载SAR的距离多普勒模型和星载InSAR的干涉相位方程基础上,研究RFM模型应用于星载高分辨率InSAR影像制作DEM的可行性和精度。利用兰州COSMOSkyMed数据和资源三号三线阵数据制作的DEM为参考数据进行试验验证,与资源三号制作的DEM结果相比,RFM模型用于InSAR技术生成的DEM中误差为7.55m。  相似文献   

5.
基于F.Leberl改进模型的星载SAR影像精纠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冬红  刘军  张莉 《测绘通报》2005,(10):12-15
介绍SAR影像的F.Lebrl几何模型,分析星载条件下零多普勒条件不满足的原因,重点提出利用距离向像坐标ys的多项式拟合多普勒中心频率的方法修正零多普勒条件方程,建立星载SAR影像严格的F.Leberl模型,最后阐述利用改进的F.Leberl模型纠正SAR影像的具体步骤.ERS卫星影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F.Leberl改进模型在检查点上可达到距离向2.1像素、方位向1.6像素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6.
程春泉 《测绘学报》2012,41(4):0-628
在分析不同载体和不同传感器影像定位模型的基础上,对现有航空航天光学与雷达遥感影像的构像方程和定位模型进行改造或重建,并从构像方程、轨道姿态精化模型和测量数据处理等方面着手,在内定向和轨道姿态测量精度较高的条件下,通过对传感器参数和平差参数的配置,实现多源异构遥感影像一体化"空中三角测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星载二号分布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目标定位的问题,以双基成像模型为基础,推导了雷达发射信号时刻与接收回波时刻卫星平台位置及速度发生变化的三维目标定位方程,给出了解算过程中的数据处理策略。文中采用星载分布InSAR干涉影像进行的无控制点条件下的定位和精度检测实验,验证了模型和数据处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构像方程是地理编码、立体测量、影像定位等几何处理的基础。本文首先讨论了构像方程的参数选择,在充分考虑轨道物理模型及摄动力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改进的轨道模型参数。从距离方程及多普勒方程出发,详细推导了包含轨道模型参数及成像处理参数的星载SAR构像方程。作为构像方程的一个具体应用,本文研究了星载SAR影像的轨道精化问题。将构像方程线性化,对每个地面控制点列出误差方程,可以用类似于航空影像的空间后方交会的方式精确求解轨道模型参数。试验中从1∶5万地形图上量取了5个地面控制点,对一景Radarsat SAR影像进行了轨道精化。比较发现,头文件提供的轨道与精化的轨道之间有约2km的位置差异,用精化的轨道数据得到了高精度的几何校正结果。它间接地表明了轨道精化算法的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9.
一种相机标定参数的柱面全景影像拼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  刘凤英  陈天恩  张少鹏 《测绘科学》2016,41(7):150-154,143
针对全景影像拼接方法存在批量快速拼接困难、匹配精度低、匹配成功率不高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多拼柱面全景相机影像的严密拼接方法。首先对全景相机进行标定,获取每台相机的内参数和单相机之间的相对外方位元素;再根据摄影距离以及摄影中心、像点与物点三点共线的原则,求出每张影像中像点对应的物方点的坐标;最后根据虚拟摄影中心、物点和虚拟像点三点共线的原则,得出像点在柱面上对应的虚拟像点坐标,经过角度归算和影像间的融合处理,获取柱面全景影像。实验表明,多拼全景相机影像拼接方法达到了严密、快速的拼接效果,可方便实现全景影像和单相机影像之间的坐标变换,为后续全景影像的浏览、量测、真彩激光点云的生成和实景测量等应用提供了一种影像拼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以单张影像为基础,基于灭点几何原理、共线条件方程及共面约束条件,进行规则物体三维重建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影像中的3条两两垂直的直线,利用灭点几何原理得到了影像的方位角元素;利用解算的角元素及共线方程得到了摄影中心坐标;最后,利用解算的影像外方位元素及共面约束条件得到规则物体的三维几何模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APOLLO影像模拟生成的嫦娥一号三线阵CCD影像及其卫星的轨道与姿态模拟参数,按等效框幅像片(EFP)法和自由外方位元素(FEO)法分别计算摄影测量坐标系内的外方位元素及模型点坐标,生成了数字高程模型(DEM)、等高线、正射影像及三维地形仿真影像,评估了从模拟月球三线阵CCD影像生成的摄影测量成果的预期精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王之卓教授关于“数字图象处理将是摄影测量的一个新的作业领域”的观点出发,介绍了用数字图象处理的方法解决摄影测量问题方面的某些进展,主要是:快速数字微分纠正,影象增强与镶嵌,数字立体正射影象图,LANDSAT和SPOT卫星图象的参量估计与星历数据的利用。  相似文献   

13.
龚辉  姜挺  江刚武  张锐  贾博 《测绘学报》2012,41(3):0-416
基于测绘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背景,针对日益增长的数据融合、实时共享、深度处理和个性化的需求,对数字城市中测绘服务特征进行分析,重点介绍符合云计算模型的开放式计算环境、多路径数据更新、多源数据一体化集成、全尺度城市编码、自适应空间数据处理和动态在线制图等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开放式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并成功应用于数字深圳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14.
轨道车辆运行时产生的各种振动导致车体相对于轨道的运行姿态发生变化,提出利用面阵相机和线激光组合的摄影测量方法在线检测车体运行姿态。检测系统安装在车体上可拍摄到轨面的任意位置(3点非共线),选择激光在轨面投影的中点作为参考点,通过标定得到参考点在计算机图像坐标系和车体坐标系中的空间变换关系;车辆运动过程中,面阵相机拍摄线激光在轨面上的投影,将参考点在计算机图像坐标系中的坐标转化为车体坐标系中的坐标;结合参考点在轨面随行坐标系中的坐标特性,解算车体相对于轨道的坐标系转换,建立描述车体相对于轨道实时运行姿态的数学模型;构建检测系统,通过车体振动模拟平台及现场实车试验,验证了检测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月球卫星三线阵CCD影像EFP光束法空中三角测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月球卫星摄影三线阵CCD影像的EFP(等效框幅相片)光束法空中三角测量作两种处理:一是与现行摄影测量常用的将平差转到切面坐标系进行,二是在摄影测量坐标系内,长航线自由网EFP光束法平差利用三线CCD推扫特点,在EFP平差中增加对前、后视影像的相机主距的附加改正项,用以补偿由于球面曲率产生的前、后视影像比例尺的差异,平差得到的是平面基准的地面坐标及外方位元素的平差值。前者计算,数学上严格,但长航线要适当分段为切面处理;后者计算数学上有近似性,可方便地用于估算卫星姿态变化率,或作地面模型的几何反演等实验研究。利用嫦娥一号获取的第一条航线,并给出相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Rational Function Model (RFM) is the alternate sensor Model to the rigorous sensor model that allows end user to perform sensor-independent photogrammetric processing. Nowadays, commercial off-the-shelf (COTS) digital photogrammetric work stations have incorporated RFM as a method for image restitution. It is technically applicable to all types of airborne and space borne sensors.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derivations of the algorithmic procedure for third order inverse and forward RFM method for 3-D reconstruction. Model accuracy is evaluated for aerial image, TK-350 Russian image and IRS-1C PAN image. The results ensure that properly constructed RFM are accurate enough to be used in place of the original rigorous models. The test results are reported and summarised.  相似文献   

17.
对射影空间中摄影测量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射影空间中物像之间的共线条件关系式、物像之间的直接关系式以及同名像点之间的共面条件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The use of digital imagery, acquired through charge-coupled devices (CCDs) either by the scanning of hard copy film or direct capture through the use of a CCD camera, has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photogrammetric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fully exploit these digital image data, the photogrammetrist must employ system design, implementation philosophies and processing methodologies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raditional film based photogrammetry. It is now possible for these new photogrammetric systems to be operated from low cost, high performance PC and Macintosh class commercial hardware, using vendor supplied software for user developed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explores lessons learned and experiences gained from low cost, digital photogrammetric system development and CCD image exploitation. Examples and discussion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clude: (1) integration of user developed applications with commercial hardware and software; (2) user interface design; (3) validation of processing algorithms within the digital image domain; (4) system calibration; (5) digital image data handling, management and storage; and (6) image data compression. The film based photogrammetric system provides the point of departure to digital photogrammetry. Technical knowledge,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CCD image exploitation provide the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