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语言的体验性的角度,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中词汇习得的体验性特征,并以《大学体验英语》中词汇学习为实证进行了分析。认为语言的体验观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利于二语词汇的理解、把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作文里英语名词单复数失误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1)学习者的母语干扰是造成名词单复数失误的主要原因;2)中国学习者名词单复数失误最多的是名词复数形式使用不足;3)名词单复数失误与学习者英语水平相关主要表现在:低水平学习者使用失误的名词多数为常用的简单的名词,水平较高的学习者使用失误的名词多数是较复杂的抽象或物质名词。并探讨了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对英语教学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生动/名词搭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和本族语语料库(Brown和LOB语料库)中的真实语料,对中国大学生的动词/名词搭配使用行为进行研究。针对同一名词或动词的搭配词,中国学习者的搭配词与本族语者的搭配词差异极大,甚至有些搭配词在本族语者的语料中从未出现过。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学习者的搭配词选择很大程度受到该词在母语(汉语)中搭配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已成为外语教育者研究的新课题。试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入手,以文化语言融合教学观为理论基础,提出价值观与语言相融合的文化教学新模式,以期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已成为外语教育者研究的新课题。试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入手,以文化语言融合教学观为理论基础,提出价值观与语言相融合的文化教学新模式,以期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6.
新型地图产品前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图是永生的,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工具,地学的第二语言,决不会由于数字化、电子化反而无所作为。从地球信息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卫星遥感系列卫星数据资源日益丰富,从低分辨率到甚高分辨率空间数据应有尽有,定位系统,数字传输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数学模型、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能力,信息基础设施与信息共享机制不断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教师反馈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和二语语音能力构建的作用。认为:教师纠错性反馈不应该成为教师反馈的唯一途径,教师建议性反馈同样能够促进二语语音学习和习得;教师课堂的显性反馈和隐性反馈对于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的语音能力有不同的构建作用;此外,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因教师口头反馈、书面反馈和师生会谈等反馈方式的差异,二语语音能力发展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从词汇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了英语词汇的构成特征和英语学习者的记忆特点,探讨了将其综合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记忆的5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图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地图是人类空间形象思维的再现。故此,我国著名地图学家陈述彭院士认为,"地图是永生的"。它不论是简易地图,还是专业地图,或是人们虚构的"臆念"地图,都是我们生活工作里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故地图被称为"第二语言"。因此,地图又是"国际化"的符号。可见,地图坐标的精准,温故知新的简约表达等都是地图学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地球信息科学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 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为地球信息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地图具有公式化、抽象化、符号化等基本性质和形象直观性、地理方位性、几何精确性等基本特色以及信息传输、信息载负、地图模拟与地图认知等基本功能。地图是早已公认的“地理学第二语言”,而且现在拓展到整个地球科学领域。地图学具有区域性学科与技术性学科双重性质。作为区域性学科,它的发展反映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广度与深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GPS软件接收机C/A码捕获信噪比门限高、捕获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均分组和叠加相关的GPS弱信号捕获方法。首先,基于平均相关处理技术降低C/A码捕获过程中的自相关损耗,提高对微弱信号的捕获能力;然后,利用叠加相关提高相干运算的运算效率,并采用线性插值提高自相关函数性能;最后,利用频偏校正和内插进一步提高C/A信号的捕获精度。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均验证,该方法能够在较低的信噪比下实现GPS信号捕获,且精度较高、运算量较低。  相似文献   

12.
光学卫星影像云覆盖时空特征评估是衡量其作为重要遥感监测数据源的前提。Sentinel-2 A/B影像因其免费获取、多光谱(红边)、更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已在全球不同尺度陆面植被与生态监测中受到重视。相较于Landsat等同类影像产品,有关Sentinel-2 A/B的云覆盖分析还未见报道。本文利用2016—2018年老挝北部所有5288景Sentinel-2 A/B影像(Granule/Tile)的云覆盖元数据,基于不同云覆盖阈值(0~100%)水平下的影像获取概率差异确定了影像获取概率分析的云覆盖适宜阈值,并揭示了云量特征阈值水平下的影像获取概率时空差异。主要结论如下:① Sentinel-2 A/B影像获取概率分析云覆盖适宜特征阈值为20%(即云覆盖≤20%),该阈值水平下老挝北部Sentinel-2 A/B影像的逐月累积平均获取概率最高(约27.41%);② 在20%云覆盖阈值水平下,老挝北部Sentinel-2 A/B影像逐月累积平均获取概率差异在时间上与旱季(11月—次年4月)雨季(5月—10月)的时间分布较为吻合。旱季获取概率约为42.91%,3月概率(50.27%)最大,4月与2月次之,时间上与刀耕火种焚烧与橡胶林落叶特征吻合;雨季相应概率约为11.81%,6月最低(约1.26%);③ 老挝北部Sentinel-2 A/B影像逐月累积平均获取概率在空间上存在东西差异,旱季西部省域单元(如琅南塔)影像获取概率远高于东部,雨季西部地区影像获取概率则略低于东部地区。本研究既可为后续开展大区及全球Sentinel-2 A/B影像云量分析提供借鉴,也对开展联合国减少森林砍伐和退化排放(UN-REDD)计划引发的土地利用变化如刀耕火种农业演变、橡胶林扩张等遥感监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GPS软件接收机信号捕获的速度,提出了一种GPS卫星C/A码信号捕获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具有Gold码的性质)。并证明了多颗卫星信号的相关性可以在同一次相关性计算过程中同时处理完成,在一次捕获卫星信号过程中可同时捕获多颗卫星信号。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给出了软件的设计思想,各模块程序设计流程图及调试结果.系统通过A/D器件及单片机完成对前端模拟量和周期信号频率的采集;利用单片机完成对数据的处理及其它控制功能,实现了系统的数字化;利用LCD完成显示,实现了操作界面的可视化;通过键盘实现测量范围的设定,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系统采用CAN总线完成数据的传输,实现了系统的开放化与网络化.系统在测控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塱???????????DSC??й???????????????????????????????????TCP/IPЭ??????????????????豸????EP95??IP?????????????????塱???????????????????????????豸???????????塱?淶?????????????????WEB????????????????????????????????????????????????????????  相似文献   

16.
低频信号的精确采集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和NI采集卡,构建了一个具有较高精度和高采样率的固体潮采集观测系统。通过对比采集观测及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采集系统精度较高,准确性好,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可以作为固体潮及长周期形变仪器的通用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17.
随着PGIS平台在全国公安机关的广泛推广和深入应用,迫切需要将已有MIS业务系统与PGIS实现整合,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实现基于PGIS的警务业务信息空间化问题.本文即以南京市公安局相关信息系统为例,对PGIS支持下的警务信息空间位置采集方式进行了探讨.对警务业务系统中相关信息的空间位置采集方式进行了流程设计、数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BDS/INS深组合导航进行较为全面的性能分析(重点针对INS辅助BDS捕获、跟踪环路机理及性能评判准则)发现,在INS辅助下可以显著提高BDS信号捕获灵敏度、缩短平均捕获时间,并可以维持环路的锁定跟踪状态以提高导航精度。同时,考虑GNSS接收机受到超强干扰或卫星信号受到持续遮挡等特殊条件,给出BDS/INS深组合的结构设计,并基于软件接收机对深组合导航系统性能进行仿真分析。该仿真结果对工程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ARM和SD卡的微动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微动数据采集系统的大数据量、低功耗要求,用SD卡存储微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得到的数据。阐述如何实现SD卡在以三星ARM9-s3c2410为硬件平台、Linux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的微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存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