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日本洪水风险管理研究新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日本是一个洪水灾害多发国家,因此对洪水灾害管理非常重视,经过10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主要对日本近10年来洪水风险管理研究的动态进行了综述。可以看出,日本在重视工程措施(如:河堤、城市下水道管网)研究的同时,非常重视非工程措施(如:公民防洪意识、实时预警系统、灾害保险等)的防灾研究;另外,还特别重视信息技术的在洪水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强调洪水风险沟通和洪灾保险的作用,注重洪水风险防范与城市区域发展的结合,强化洪水风险的综合管理,这些已成为日本洪水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潮流。日本的许多经验能为我国的洪水风险研究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如:增加洪水风险研究的资金投入,强化洪水风险形成机制和综合管理的跨学科研究;重视公众参与研究;重视和推进实施灾害保险制度的研究;加快防洪减灾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等等。  相似文献   

2.
毛德华  夏军  龚重惠 《地理研究》2003,22(6):716-724
探讨了全国重点防洪城市长沙市防洪建设中的若干重要问题:防洪标准、设计洪水位、防洪大堤高度等的确定;建设方针与程序、整体防洪能力建设、防洪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建设协调发展等。长沙设计洪水位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湘江长沙段洪水与其支流和东洞庭湖洪水不存在高标准洪水同期遭遇问题,更不存在同频率洪水遭遇问题;湘江洪水流量与水位关系不是长沙洪水设计的主要依据;而南洞庭湖洪水位顶托和河道槽蓄量减少是影响长沙洪水位高低的动、静态因素。目前,长沙城市堤防设防高度偏高,减少了大堤的稳定性,造成了无效投资,影响了城市景观。防洪工程建设应分期实施、先除险后加固、注重整体防洪能力的提高,并处理好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黑河干流洪水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胡兴林  郝庆凡 《中国沙漠》2001,21(Z1):48-52
黑河干流上游区水文站点稀少,区间部分支流洪水过程无法控制,中游区河流沿程大量引水灌溉、取水口甚多用水量无法获得,使得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的洪水演算方法难以应用。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应用系统水文模型理论并对其进行了改进。通过引入系统存贮变量,建立了一个新的黑河干流洪水预报模型-河道洪水演算模型。经1996年,1998年两次特大洪水试报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报精度较高,对黑河干流防洪减灾、水利工程科学管理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考虑水文趋势影响的珠江流域非一致性洪水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西辉  张强 《地理研究》2014,33(9):1680-1693
本文基于两参数对数正态分布和指数趋势模型建立了非一致性洪水频率计算模型,分析了珠江流域28个测站年最大日流量序列趋势性对洪水频率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来看,珠江流域中北部年最大日流量序列呈增加趋势,东部和南部年最大日流量序列呈减小趋势;从时间变化来看,1981-2010年年最大日流量呈显著性增加趋势的站点数较多,占总站点数的20-25%,1966-1990年年最大日流量呈显著性减小趋势的站点数较多,占总站数的25-30%;(2)珠江流域洪水放大因子(未来T年一遇设计流量与现在T年一遇设计流量比值)和重现期都受到趋势性的显著影响。西江中北部和北江洪水放大因子大于1,意味着原有的防洪工程设计标准可能无法满足未来防洪需求,存在防洪隐患;洪水放大因子较大和较小的地区集中在西江干流和东江干流;(3)非一致性条件下,同一场洪水过去、现在和未来重现期是不同的。非平稳性条件下,珠江流域近20年来20-50年一遇洪水发生站次相比平稳性条件下在减小。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文特性在过去几十年内发生了深刻变化,源流的年径流总体增加,而干流发生量级洪水的频次与洪峰流量也有显著增长,干流防洪压力不断增长。通过从洪水传播时间、削峰率、耗水率三个方面对塔里木河干流上游(肖夹克-英巴扎)分河段展开系统分析,揭示了干流上游洪水传播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维水沙演进的数学模型,模型通过2010年洪水验证后,模拟了2017年干流洪水演进过程,模拟结果精度较高,显示了该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不但从科学上揭示了中亚代表性内陆多沙河流的洪水特性,对于塔里木河干流的防洪管理与洪水资源化利用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洪水过程相似性挖掘对流域雨洪资源利用、水库防洪调度以及河流生态修复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淮河中上游流域16个水文站2006—2015年125场洪水过程数据为基础,采用洪水量、时间、变化率和形态等特征指标对完整洪水过程进行了全面刻画,以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等多元统计分析手段辨识了流域内代表性洪水类型,揭示了各洪水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 淮河中上游流域主要有5类代表性洪水类型,分别为长历时且变化剧烈型、多峰长历时型、尖瘦短历时型、矮胖型以及常规型。② 从时间分布来看,2006—2015年间洪水类型数量呈现减少趋势,常规型洪水的比例逐渐增大;丰水年份(如2007年)、平水年份(如2006年)的洪水类型较多,而枯水年份(2011—2013年)洪水类型较少,以常规型和矮胖型洪水出现频率居多。③ 从空间分布来看,源头站点的洪水类型较多,中下游站点的洪水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从尖瘦型洪水过程逐渐转变为矮胖型,这与流域内水源涵养能力、工程调蓄能力以及降水多样性等有较大的关系。研究可为流域洪水信息挖掘和特征分析等提供参考借鉴,也可为淮河流域洪水的演变特征分析、水库防洪调控和雨洪资源利用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GIS支持下中小流域洪水风险图系统研究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19  
中国东南沿海中小流域经济发达,洪水灾害频繁发生,防洪减灾研究十分重要。洪水风险图综合自然、社会经济和洪水灾害等多种信息,在防洪减灾中可发挥重要参考作用。以中国东南沿海甬江流域为例,开展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持的洪水风险图信息系统研究,借助历史洪水数据库和社会经济数据库,结合流域空间信息动态分析,探讨流域洪水风险图快速编制的方法和途径。该研究为洪水风险图动态更新创造了条件,提高洪水风险图的准确性,为中小流域防洪减灾快速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大型火力发电厂一般投资大,防洪等级高,正确选择洪水设计参数,优化排洪设计方案,能起到既控制工程规模、节省造价和工期,又能保证电厂免受洪水威胁,因此,防洪设计在电厂设计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从非工程措施着手,采用水文学方法,绘制了不同重视期的洪水风险图。该图直观易懂,使用方便,为各级部门进行防洪决策,抗洪抢险,制定防洪规划和城市发展布局以及合理确定洪水保险费率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可大大提高全民的防洪抢险意识。  相似文献   

10.
古洪水水文学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通过对近年来古洪水成果的整理发现,汉江上游郧县段4个沉积剖面——晏家棚(YJP) 、尚家河(SJH) 、归仙河口(GXHK) 和弥陀寺(MTS) 均记录有北宋时期(960~1 127 CE) 的古洪水事件。通过对4个沉积剖面所在河段的研究,根据实测的河槽断面数据、水文参数以及设计推求的古洪水流量过程,采用HEC–RAS模型模拟了北宋古洪水的演进过程及古洪水水面线。此外,采用2010年“7·18”洪水进行了模型的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与调查的古洪水水位相比,4个沉积剖面处的模拟水位误差介于- 0.31%~0.34 %之间,说明这4个沉积剖面极有可能记录一次古洪水事件;洪峰在研究河段内演进历时约1.15 h且削减不足1%,这符合研究河段的洪水传播特性。该研究对于认识汉江上游特大洪水的演进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流域的洪水设计、洪水预测及防洪减灾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与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上游穿行于深山峡谷间,出宜昌就进入广阔的平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江面宽展,两岸全靠堤防约束江水,河道的安全泄洪能力远小于巨大的洪水来量,且两岸地面高程普遍低于洪水位数米至十几米,是长江流域洪水灾害最为集中、最为频繁的地区。2003年长江三峡大坝第三次截流后,上游地区的水文环境也将产生许多变化,与建库前相比洪峰时间提前、洪峰量增加、洪峰预见期缩短。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减轻长江上游特大洪水或以长江上游洪水为主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对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洪水也有一定的调控影响,但防洪形势仍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1994年大洪水及其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塔里木河阿拉尔站1994年7月发生了有记载以来的第二位最大洪峰流量,时段最大洪量。超过了以往的记录,在分析塔里木河洪水成因的基础上,对1994年洪水的形成,特性,沿程耗损作了剖析;回顾了1956年以来干流上,中,下游段耗用水比的变迁,并对其后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区防护林体系的建设目标是: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山区经济。人口稠密区防护林体系建设成败的关健在于:能否掌握生态生产双重功能,是否具有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为此进行了防护林体系分类,提出了林种的生态功能指标和生产功能指标。防护林体系的生态经济分区要研究生态经济系绽的地域差异,有助于发挥各个林种的生态生产双重功能,是建设防护林体系的重要途径,为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润  高前兆 《地理科学》1996,16(2):144-149
突发性洪水是干旱区河流重要的水文事件,塔里木河流域突发性洪水主要包括暴雨突发性洪水和冰川湖崩决洪水,本文例举了发生在上游支流的两种类型突发性洪水,对其发生、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分析了不同类型不同支流发生的突发性洪水对干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水灾与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地理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特点是越到近期越频繁,其原因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其中人为的原因是造成水灾频率增加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减弱长江水灾发生的频率,就必须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控制人口增长、实施高科技减灾工程,从而实现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钟祥浩  程根伟 《山地学报》2001,19(5):413-417
通过长江上游地区典型小流域和重大洪水事件有关森林植被变化与洪水方面资料的分析,揭示小流域森林面积的增加,可减少洪峰流量模数,而在森林-土壤系统被前期降雨充分润湿的情况下,紧接着的暴雨可引起洪峰流量的快速增加;指出开展长江上游地区森林-土壤系统截留蓄水容量本底调查及其分类与分区,对指导当前森林植被恢复重建与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及搞好防洪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Flood disasters have been serious since the ancient bines. AJthough we have Strengthened the harnessingofbig rive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4 the threat still edeStS (see FigUre l). The Yellow myer hasbeen well known for its flood disasters since long time %o in China. There more than 1500 river burstShappened to the Yellow hiver in the paSt 2000 or 3000 years. Whereas floods of the Changjiang caverwere comparatively not serious in history, but its flood disasters have …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森林水文效应的研究,对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的生态环境作用进行了初步预测,并提出水源林、水土保持林的分区原则,以及防护林作用的累积效应,对长江上游防护林的规划和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78特枯年、2000~2006年长江中下游宜昌、汉口、大通、城陵矶及湖口等水文实测资料,对2006年长江中下游出现特大枯水水情条件下的径流变化和江、湖与水库的调节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径流变化出现洪季不洪、枯季不枯特征,洪季来水量不到平常年的60%~70%,枯季基本维持平常年的来水量;其中长江上游来水量急剧减少是造成长江中下游洪季不洪的主要因素,三峡在枯水期间的调蓄对维持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水量有一定的贡献,洞庭湖与鄱阳湖两大湖泊在枯季因干流水位显著降低形成的胁迫效应是长江中下游枯季不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