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位主要干扰因素的识别与地震信息的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两类主要干扰因素进行了机理讨论,应用数学方法对干扰因素进行了定量、半定量排除,并提取出一些地震信息,对唐山地震前唐山地区地下水位异常有些新认识。 地下水是地壳的组成部分,是新构造运动中极其活跃的因素。十多年来的地震预报实践表明,地下水位是一种较有希望的预报手段,干扰因素的排除与地震信息的提取是实现地震预报的前提,是评价预报手段能力最基本的标志。从地震预报观点出发,我们把数据中与地震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部分称为信息,除了信息以外的部分统称为干扰。 地下水位的主要干扰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含水层水量变化引起的水位变化(其主要因素是降水和开采);另一类是含水层应力应变状态改变引起的水位变化(其主要因素是气压、固体潮、地面荷载、地震波等附加应力对含水层的影响)。地下水位值是包含干扰与信息在内的一个综合物理量。由于各种干扰因素的特征和周期不同,故可利用数学方法或其它分析方法将它们从水位中一一分离出来或予以扣除,从而提取出地震信息  相似文献   

2.
钻孔应力-应变观测是在地表下数十米的基岩中(或土层中)安装仪器探头对地震应力-应变前兆变化进行观测;但仍存在环境因素影响如降雨,如进行辅助地下水位观测的钻孔应力-应变观测消除降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雨引起地下水位的变化来进行分析研究并消除降雨影响,其方法为拟合相关分析、运用岩土应力-应变理论建 立模型进行研究等;无地下水位观测资料的钻孔应力-应变消除降雨影响研究不多,主要是进行简单相关分析或运用岩上应力-应变理论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辽宁金州地震台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水准基岩标石底部岩层的应力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使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基岩标石受到的影响量.研究结果表明,金州水准所受地下水的干扰,主要是标石底部的基岩在地下水位变化的作用下而发生形变所致,其影响的大小与水位变化幅度、水容重、基岩的压缩模量和孔隙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判别江苏睢宁苏02、03井静水位2014年7月下旬至2021年出现的同步转折上升异常变化是否为地震前兆异常,本研究通过开展降雨量影响分析、井孔含水层系统应力状态分析、井孔水及周边地表水化学组分的分析以及井孔周边地下水开采情况调查等工作,认为苏02、03井水位异常受应力变化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受环境因素干扰的可能性较大。为定性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建立合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对2口井2008—2021年地下水位和降雨量、地下水开采量进行对比分析,全面考虑了影响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因素,得出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前2年和前1年地下水开采量对地下水位有显著影响,而降雨量及当年地下水开采量对地下水位无显著影响,水位上升变化滞后于地下水开采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开展地震预测,需要排除其它因素对地下水位的干扰.降雨、气压和潮汐是影响地下水位的3个重要的非构造应力因素,对此建立状态空间模型以提取与地震有关的水文异常.这个模型把观测到的地下水位时间序列分解为气压响应、潮汐响应、降雨响应、噪声因子和水位残差5个因子,运用状态空间分析方法,从地下水位的实际观测数据中分解出气压、潮汐和降雨等主要的非构造因素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从而得到构造应力影响下的地下水位数据,以便于提取与地震活动有关的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实际观测资料,系统的描述了地下水位气压效应的基本特征,并对气压引起的地下水位动态类型按成因和形态特征进行了分类,探讨了气压对潜水或承压水井水位影响的机理。气压对地下水位具有明显的影响。在水位观测井中不受气压影响的井,几乎是不存在的,只是影响程度不同而己。气压不仅对承压水井的水位显著影响,而且对含水层与大气沟通的潜水井的水位也有一定影响。在有关地下水著作中几乎都论及这一问题。早在1985年苏联著名的水文地质学家朗格就指出:能够使井水位和泉的涌水量发生短周期变化因素中还有大气压力;气压引起的潜水位变化有无秩序和规律性(半昼夜)两种。研究气压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选择合理的教理方法,从水位观测值中消除气压的影响,从而突出地震信息;二是利用气压这个外加荷载引起的含水层孔隙水压变化,反演含水层的应变景,求解含水层的有关力学参数,水文地质参数及应力格值。为了深入研究地下水位的气压效应,首先必须对地下水位气压效应的基本特征及受气压影响的地下水位动态类型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其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7.
利用呼图壁地下储气库2013~2016年共7期流动重力、水准观测资料,对储气库地表重力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地下储气库重力场的主要因素有地下介质密度变化、注采气压力变化、地下水位和土壤湿度变化和地表升降变化等。其中,重力场变化中占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为地表升降变化和地下水位的变化,储气库区内的测点重力变化主要来自于地表升降(储气库注采气压力变化导致的地表升降)和地下介质密度变化,储气库外部的测点重力变化主要来自于地表升降(季节性地表升降和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新沂地震台地电阻率与地下水位和降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飞  姚伟中 《地震研究》2004,27(4):326-329
由于受台址条件的限制,地电阻率观测值受到地下水位、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影响。运用新沂台地电阻率月均值与地下水位、降水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对地电阻率进行校正,尽可能揭示地电阻率的真实变化。  相似文献   

9.
对于封闭条件较好的基岩承压水,影响其水位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大气压力、潮汐应力、降水产生的附加应力、构造应力和震源应力。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如何识别并定量或半定量地分离出非地震因素引起的水位变化,提取真正的地震信息,是地震预报研究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江苏泰县苏10井为例,运用数学  相似文献   

10.
气压对水井水位观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下水位在地震预报的探索中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因为地下水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层的应力应变,裂隙的发育与串通,断层的闭锁、蠕动和错动等。但是在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中,也存在许多干扰因素,例如:降水、渗流、气压和固体潮等。为了从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11.
介绍宝鸡深井地电阻率的装置系统及各道测值的趋势变化特征。采用统计和降雨量褶积的方法,分析了降雨和地下水位等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短期强降雨会造成各道数据的同步下降趋势,由于电极布设的原因,第3道受降雨影响下降程度略大于第2道;各道测值长趋势的变化并非降雨因素主导。采用相关性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地下水位变动进行了分析,发现地下水位虽然与第2道测值的趋势存在相关性,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宝鸡深井地电阻率各道趋势变化与地下水位无关。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下水位趋势下降动态及地震前兆信息识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北京地区超采引起的地下水位动态特征与成因作了详细分析,并对超采背景下如何提取地震前兆异常信息的问题作了探讨.北京地区地下水位年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下水开采和降雨,而地下水位动态的趋势变化则与区域地下水超采量有直接关系.本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北京平原区超采量与水位变化之间的关系,为评价超采区观测井的干扰影响程度、识别地震前兆信息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域超采不严重的地区引起的水位趋势性变化中,也包含着地震前兆信息;采用消除趋势及年变化影响的数学处理方法,可提取出地震的趋势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的开展以及观测仪器的改进,在不少井孔的观测中,观测到了由气压变化、急剧降水引起地下水位的变化现象。此现象一般称为“气压效应”和“暴雨效应”。笔者认为,研究气压效应及暴雨效应有更广泛的意义。例如,应用气压效应及暴雨效应来确定井孔地下水位的应力格值将有助于对井孔地下水位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有  相似文献   

14.
李勇  方维  马丽 《中国地震》2007,23(2):195-203
有许多因素会引起地下水位变化,如地震的孕育过程、降水、固体潮等。其中我们感兴趣的是地震孕育信息。消除各干扰因素的影响是挖掘隐藏在地下水位中地震孕育信息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消除降水因素影响的方法,通过相关分析来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描述地震活动水平的Logistic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位中地震前兆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位观测值的影响因素包含降雨、气压、固体潮、地质构造作用等.为凸显地质构造作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需要滤除降雨、固体潮、气压等因素的影响量.本文首先分离地下水位受固体潮、气压作用的影响量;然后依据降雨影响地下水位可以分为长期和短期变化的思路,利用基流分割方法对地下水位的两种变化进行分离,确定地下水位的降雨影响量;最后分析各分量异常与地震活动性关系,探查其中包含的地震前兆信息.本文的研究思路为地下水位观测值中地震前兆信息研究提供了一套可供尝试的系统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隆尧地电阻率与地下水位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线性回归法,分析河北省隆尧地电阻率和地下水位的关系,发现该地区地电阻率季节性年变和近年来显著的趋势上升变化与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相关.调查发现,年降雨量减小和农业用水量增大引起该区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导致地电阻率发生趋势上升变化.  相似文献   

17.
山东数字化钻孔体应变观测的干扰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系统分析山东钻孔体应变与辅助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台站工作日志对引起钻孔体应变观测曲线出现波动性短时异常变化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钻孔体应变的短时波动性变化主要为气压、降雨、地下水位、施工和电源等的干扰影响;这些干扰影响不能通过相关分析完全剔除,需定量与具体情况定性相结合分析;气压、降雨和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与钻孔地质条件密切相关,有破碎带的钻孔受干扰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8.
影响地下水位变化因素有很多,在正常情况下,地下水位的变化实际上反应了气压、固体潮和降雨这些因素的变化,但是这些影响因子与地下水位之间有着较强的非线性关系。该文使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起崇明中学观测站地下水位与气压、固体潮和降雨这些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并用于地下水观测数据拟合与预测,得到了较理想的结果,明显优于逐步回归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方法在地震前兆数据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还对支持向量机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山东省青岛地震台地电阻率和地下水位的异常变化。对比发现,地电阻率与地下水的异常起始时间一致,其中,地下水位下降,地电阻率上升,推测产生异常的原因是,该观测区位于断裂破碎带附近,构造变形引起地下水或含水度变化的响应敏感,进而引起地电阻率的变化。此外,文中对地震前应力场的变化与电阻率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地下水可以客观地反映地壳应力应变的变化情况,因此,地下水观测被广泛应用于地震预测预报,引起地下水变化的因素不仅包括地壳应力环境改变,还受其他许多因素影响,因而在应用地下水开展地震预测预报工作中,确定引起其变化是否由构造活动引起尤为重要。天水013地下流体观测井于1981年7月钻成,井深402.29 m,内径110 mm,水温14℃。井深333 m以下为糜棱岩夹杂着流纹屑凝灰岩碎块,基底为沙质泥灰岩,地处"祁吕系"西翼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