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渤、黄海沿岸潮灾的时空分布 自公元1471~1985年间,有史料记载的发生在渤、黄海沿岸的潮灾过程共186次,平均约28年发生一次,潮灾发生时间间隔不一,有的数年连续发生,如1744~1751年续年有灾;其中1749年和1751年每年分别发生4次和3次潮灾,有的则十几年无潮灾记录~([1][2])。 一次暴潮过程因其强度不同所致潮灾的范围、程度也各有差异,大过程潮灾可波及整个渤、黄海区;有的为局部地区发生的潮灾,导致个别县、区受灾。 为便于对本海区沿岸潮灾的时空分布进行统计与分析,现将该区划分为七个区域。它  相似文献   

2.
依据史料的灾害记实以及海岸变迁和人工海堤修筑记录,采用文献调研方法,分析历史时期苏北平原潮灾的时空分布格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格局表现为:在新石器时代为弱灾期;汉时为易发期;隋至唐初为多发期;盛唐至宋以易发期为主,并兼有重灾期凸显;黄河夺淮后,又复多发期。据黄河夺淮至清末的历次潮灾记录分析结果显示,在危害程度上,大潮灾占总潮灾年的30%,中小潮灾各占35%。潮灾在发生时间上,存在1-3月的安全期和6-8月的高发期。在空间分布上,潮灾发生概率总体由南向北呈递减趋势。此外,旱期潮灾约占潮灾总数的10%。据现代水文气象和地形等资料讨论可知,年最高潮平均潮位与沿海陆面的高差在总体上由南向北呈递减趋势,台风增水的总体增幅南大北小,以及海面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为潮灾时空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潮灾是我国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尤其是当强风引起海岸增水恰好与天文高潮相遇时,造成的潮灾最为严重。我国沿海潮灾时有发生,而每次潮灾的发生都给沿海人民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造成房屋倒塌、冲垮海堤、淹没农田和水产养殖地。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潮灾的危害日益严重。因此,如何减少潮灾造成的损失成为我国海洋和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风暴潮特征与防潮大堤设计高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记载资料统计了黄河三角洲历年潮灾高度和发生次数;东南转东北大风是黄河三角洲高潮成灾的主要天气形势;1960年和11964年黄河三角洲两次潮灾的高潮位皆是整个渤海增水后转成北减南增,渤海的增水量集中到莱洲湾构成特大潮灾;以黄河口M_2分潮无潮点为中心的潮波系统使神仙沟日附近有6小时左右的潮时差,西部和南部天文高潮位此起彼伏,同一增水量使每次潮灾以神仙沟口为界,西部遭灾时,南部安全;反之,南部遭灾时,西部安全;根据高潮位重现期,对计划施建的防潮大堤,按200年一遇的高潮位设计,建议由黄海平均海水面上6米,分西、中、南段分别降为4.5、4、5米,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降低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浙江沿海发生的风暴潮及其灾害的基本概况;分析了风暴潮灾害在自然灾害中的比重。指出我省近海热带气旋活动频繁,而且沿海地理条件又十分有利于风暴潮波幅的增大,从而导致严重的潮灾发生。因此,防御和减轻潮灾的任务相当艰巨。文章最后还从“软科学”的角度,提出若干减轻潮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3年11月26日晚至27日凌晨,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县至儋州市沿海地区发生了一场严重潮灾事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万元。本文对这次潮灾做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得出了发生潮灾的原因是该地区同时遭受长周期的天文高潮和冷空气的作用,导致过高水位在风浪作用下虾塘堤坝坍塌,酿成灾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实测资料为依据,统计分析了风暴潮灾、风暴潮、登陆台风、天文高潮等与月相的关系。统计资料表明,登陆台风和台风风暴潮发生在大(小)潮期的次数相对较多,略大于平均数,但它们与月相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它们相对于月相的分布大致上是随机的,如果台风在天文大潮期间登陆,台风引起的暴潮与天文潮叠加后成灾的概率明显增大,但也不一定成灾;成了灾的,往往是风暴潮峰值适逢当日的天文高潮所致。  相似文献   

8.
天津滨海地区风暴潮极值增水漫滩情景展示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合分析天津风暴潮灾特征基础上,利用天津海河闸验潮站40a的年最高潮水位资料,结合天津滨海地区历史沉降数据,对潮水位进行修正。应用耿贝尔频率分析方法、P-Ⅲ型概率分析法对海河闸验潮站年极值潮水位(地面沉降修订后)进行概率计算,二者拟合度优良,耿贝尔频率分析结果较为精确。研究显示,百年一遇风暴潮水位为大沽高程4.80 m(地面沉降修订后),千年一遇风暴潮水位为大沽高程5.34 m(地面沉降修订后)。运用ArcGIS软件对不同重现期下的风暴潮进行静水漫滩展示。对比可知,在理想化静水状态下,对于同一重现期的潮灾,考虑防潮堤(地面沉降修订后)比忽略防潮堤造成的潮灾影响明显减弱。在此基础上,结合TM影像解译的研究区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对百年一遇风暴潮灾进行风险损失评估,结果表明:百年一遇风暴潮灾影响范围为149.16 km2,受影响人口为2.59万。潮灾造成的经济总损失约100 971.30万元,其中室内家庭财产损失约4 484.50万元,公共服务设施财产损失约62 231.50万元,种植业、海产、盐田损失约19 418.70万元。  相似文献   

9.
9711号特大风暴潮灾的预(警)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琳 《海洋预报》1999,16(1):67-69
1997年第11号台风恰值农历天文大潮期,袭击我国东部沿海六省二市,风、雨、潮“三碰头”呼啸而至,受其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发生了建国后最严重的一次台风风暴潮灾,灾害波及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天津、河北和辽宁。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天津有多个验潮站均出现了破历史记录的高潮位。东、黄、渤海的沿岸大部分验潮站的高潮位超过当地警戒水位,这是历史所罕见的。在这一特大潮灾出现之前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预报中心风暴潮组以高度的责任心,依靠先进的预报技术,凭借丰富的预报经验,成功地预报了这次特大台风风暴潮,大大减轻了潮灾带来的人员伤亡,使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0.
天津沿海风暴潮灾害概述及统计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经分析研究,表明天津沿海是世界上风暴潮最频发区和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风暴潮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除夏季有台风风暴潮灾害发生外,春、秋、冬季均有灾害性温带风暴潮发生。本文分析了天津沿海风暴潮的统计特征,概要介绍了几次严重的潮灾案例,并计算了不同重现期风暴潮和高潮位,所做工作对改善天津沿海的风暴潮预报和防潮减灾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天津沿海三次特大风暴潮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富祥 《海洋预报》2002,19(1):36-42
本文分析了天津沿海三次(8509、9216和9711)特大风暴潮灾的天气形势及风暴增水特点,讨论了潮灾的成因,并就其预防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设计潮位是影响滨海工程项目安全的重要自然环境因素。为满足滨海工程防潮需要,减轻或消除潮灾对建设项目的不利影响,文章收集了河北沿海各验潮站潮汐观测资料,分析统计并整理河北沿海设计潮位特征值,为河北沿海的滨海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莹  张鸿翔 《海洋预报》2011,28(1):77-81
概述了天津的历史风暴潮及潮灾,对天津沿海风暴潮进行了成因分析,引用了大量有关风暴潮的实例资料,对天津沿海的潮汐特性、致灾因素和防潮减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有些论点、论据是首次提出的.可供防潮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分析风暴潮的危害入手,探讨了风暴潮灾的形成原因,指出:异常天气系统的出现、天文大潮前后、地理环境因素和人类经济活动四条件相叠加,即会造成破坏性很强的风暴潮灾。针对同暴潮灾形成机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避免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南海北部沿岸海洋站的假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和分析了南海北部沿岸15个海洋站所在港湾发生假潮的资料,并对其中较大振幅的典型假潮个例,进行了港湾基态自然周期分析和假潮振动的频谱分析。研究发现,假潮最大振幅振动多发生在天文潮的高潮或低潮期间;根据海湾地形尺度用梅立恩(Merian)公式计算得出的海湾基态自然周期;和根据资料曲线估计得出的假潮周期,以及功率谱分析得出的周期,三者非常接近。从本文研究所得结果来看,这些海湾的较大振幅假潮多发生在春、夏季,且都和风速、风向以及气压的剧烈变化有关。这些大气扰动在春天多为冷空气南下,在夏季多为热带气旋活动。研究认为,假潮的发生很可能是大气振动通过外海表面波作为中间机制,与港湾自由态振动之间产生耦合共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塘沽是渤海之滨的一座开放城市,是天津市的东部门户和重要对外窗口。历史上,塘沽屡遭海潮侵袭,建国后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潮灾频发,损失惨重。近年来在防潮减灾工作中,塘沽有关部门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取得了显著成果,并为今后进一步实现防潮工作的自动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本文以丰富的资料、翔实的数据和例证详细反映了塘沽防潮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情况以及逐步实现防潮减灾工作自动化、现代化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环渤海的历史风暴潮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地方史志及近现代关于风暴潮的资料,提出在环渤海海域的风暴潮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与统计,提出环渤海沿岸风暴潮的特点,指出存在发生在夏季的台风潮和发生在春秋两季的风潮两种型式。在风潮的两种型式中,春季风潮占绝对优势,秋季风潮是次要的。三者关系是:台风潮:春季风潮:秋季风潮=60%:30%:10%。此外,还列出了在环渤海沿岸发生的重大历史风暴潮灾表。  相似文献   

18.
渤海、黄海沿岸主要港湾假潮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港湾假潮振动的基本原理,从渤海、黄海沿岸20个验潮站多年水位自记曲线资料获取假潮参数,并对其做了统计分析,给出了假潮的统计特征,还讨论了假潮形成的初步原因。结果表明,该海域主要港湾假潮出现具有明显的局地性、季节性和年际变化;夏季是大振幅假潮(振幅^1)≥80cm)的多发期,冬季基本上不出现;龙口港湾的大振幅假潮最为突出,最大振幅可达293cm;气压和风速、风向突变的良好配合,是发生大振幅假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渤海风暴潮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东渤海沿岸各县县志记载的不完全统计,自汉朝初元(公元前48年)至民国27年(公元1938),渤海南部沿海发生的特大潮灾有79次之多(见表1)。其中特大潮灾如唐朝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八月,“青州大风,海溢,漂民五千余家,齐淄等七州大水”;明朝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七月,“海水溢逾百余里,坏民舍无算”。再如1938年8月31日,台风由青岛登陆,横断山东半岛西部(见图1),晚间抵达黄河口,逐渐停滯减弱,变成一个低气压。这次台风不仅在青岛造成严重灾情,整个渤海沿岸都深受其害,并且出现了历史最高水位。解放后,渤海又多次受到强风暴潮的危害。历史资料表明,渤海的菜州湾和渤海湾地区是风暴潮的多发区和严重区,这种潮灾大都出现于春秋过渡季节和盛夏台风频繁活动季节。 近几年来,国内对渤海局部地区风暴潮的研究已有许多论述,但大都是对冷锋所导致的单站风暴潮的研究,对台风潮的研究则较少。本文试图对冷锋和台风两种灾害性天气所导致的整个渤海风暴潮的一些现象作一较全面的讨论,并对其一些基本特性作一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50-2014年65a间的107次对天津滨海区域及附近有显著影响的风暴潮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天津沿岸风暴潮的特性,结果表明天津一年四季都有发生风暴潮灾的可能,并且8、10和11月是风暴潮灾发生的高峰期。分别利用1950-1979年年最高潮位和1980-2012年年最高潮位计算天津沿海风暴潮重现期潮位值,发现后者所计算的潮位值明显高于前者,不仅表明天津沿海风暴潮高潮位有升高的趋势,也说明了天津沿海潮情发生了变化;用1950-2012年塘沽验潮站年最高潮位,采用耿贝尔分布,考虑了特大值的影响,确定了考证重现期为400a,得到的重现期潮位值能够很好地拟合塘沽验潮站年最高潮位的经验累积频率点;对1950-2012年年极值潮位进行了沉降量校正,计算的重现期潮位值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