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北斗定位、GIS、遥感等技术,设计了田野文物智能巡查管理系统,包含北斗文物巡查终端和巡查指挥管理平台,具备田野文物智能巡查、综合管理、应急指挥等功能,推动文物保护科技进步,有效防范田野文物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故宫对文物建筑登记造册,建立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信息化平台。但在文物建筑管理方面还是存在文物建筑语义不一致、巡查记录不标准等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故宫文物建筑管理中的问题,建立了一套层级化、网格化的管理体系:建立文物建筑全面档案,针对房屋、复建建筑等十七大类遗产要素进行标准编码,完善文物建筑基础信息;利用全文检索技术对文物建筑建立索引,精确匹配文物建筑的空间位置,实现文物建筑的地理编码;建立人、地、物、事关联关系,实现故宫文物建筑网格化、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薛晓轩 《东北测绘》2014,(2):99-101,105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全自动高精度立体扫描技术,给测绘数据获取方法、服务能力和水平、数据处理方法等带来空前的技术革命。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建立二、三维一体的文物时空信息云平台,然后与文物保护管理系统相挂接,形成一个集时空数据与智能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方式所带来的问题,还可以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充分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演变规律和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遥感在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三维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三维重建技术存在的困难,本文基于无人机遥感等平台,利用基于图片的三维重建技术,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简便高效、较高精度的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表面精细几何纹理获取与三维重建的技术流程,对建模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精度和实用性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较好地满足了文物测量的精度要求;为文物保护与展示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全方位、近距离面向公众做三维展示;结果带有精确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作为三维GIS平台新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源。  相似文献   

5.
合肥工业大学主教学楼是省级保护文物,在当前的校园教学楼的管理模式中,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位置的智能化查询日益重要。本文调研分析目前校园基础设施资源、学生信息管理现状及课表管理需求,研究"互联网+"文物智慧管理模式,综合利用三维GIS、电子地图等技术,开发文物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主教导航、教室课表信息的定时更新和分享,以及学生信息的智慧管理。本文研究如何高效地管理各种资源,有效缓解文物管理中的障碍,也将大大促进智慧文物建设。  相似文献   

6.
利用关系型数据库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了文物挖掘测绘信息的管理、显示、分析和应用.基于对文物资料及相关信息的分析、分类、表结构设计和编码设计,利用VC++与MapX控件实现了文物挖掘测绘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滁州市不可移动文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滁州市为例,在WebGIS技术支持下,通过设计和实现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与管理数据库、地图基本操作、空间查询分析、文物风险评估以及文物信息输出等功能,改进文物普查与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为科研及文物普查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把遥感技术引入到文物考古工作中,通过对感遥图像的处理,探索利用阴影标志、土壤标志、作物标志等遥感图像文物判释特性,以及遥感考古工作中文物遗迹的相对集中、人为法则、土壤扰动、地貌改造、自相关、风格样式等文物信息提取的基本原理,结合遥感技术在已知区进行系列文物考古的试验,总结文物成像规律,从而得知如何运用遥感技术辅助文物考古工作。  相似文献   

9.
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文物数字化是对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和重建的重要环节。作为传统文物数字化手段的重要补充,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快速无损地获取文物材质、颜料和加工痕迹等信息,可为文物资源数字化提供文物表面物理、化学属性信息。本文首先对文保领域高光谱信息采集设备和方式进行了总结分析;然后对文保领域高光谱信息处理关键技术进行了回顾,总结为信息增加、信息提取、信息分类和可视化4个方面,对常用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高光谱技术在文保领域的典型应用,包括颜料种类分析识别、隐藏信息提取和修复痕迹识别3个方面;最后,对高光谱文物应用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馆藏文物三维测量与重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光技术的馆藏文物三维测量与重建方法。该方法基于结构光原理获取文物表面密集的点云数据,对点云数据进行粗差检测与剔除、拼接、融合、三维构网等步骤建立精确的文物三维几何模型,为了表现文物本身的颜色材质信息,用高分辨相机获取物体表面的纹理,并将纹理与三维几何模型配准,生成具有高度真实感的、精确的文物三维模型。通过多种文物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证明了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精确逼真、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全自动高精度立体扫描测绘技术,可以连续、自动、快速获取大量目标地物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具有获取数据量大、精度高、不接触、全天候工作等优势。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不可移动文物本体测绘图制作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可行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文物保护管理信息系统 (RPMIS)的系统目标、功能和应用特点基础上建立了系统概念模型 ,提出基于组件化GIS和Internet/Intranet的系统实现方案 ,进一步探讨了系统开发和集成过程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古文化遗址的文化重要性所覆盖的内涵加以揭示 ;概述了MapInfo的技术特征 ;提出了基于MapInfo的古文化遗址保护与监控方案。  相似文献   

14.
李敏  刁常宇  葛云飞  裘霖山  李丽 《遥感学报》2021,25(12):2351-236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石窟寺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文章从石窟寺文物数字化采集、保护和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重点分析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中三维信息获取、三维重建评价以及三维打印等相关前沿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并针对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和利用工程实践中的难点,给出采用激光脉冲三维采集细部结合多视图重建采集整体形状的三维重建结合三维打印的解决方案。同时,针对摄影测量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整体形状偏差,采用脉冲式激光三维扫描仪在石窟中进行整体扫描来建立石窟三维形状的框架,以对多视图重建计算中的空间解算误差进行约束。其中,提出了基于关键参数一致化的分布式集中约束调整方法,在保障精确度的同时得到更好的计算效率。然后通过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字化保护和利用的经典案例,具体分析工程实践中的难点,并探讨以上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综合考虑成本与效果等多种因素,该方案是当前技术条件下性价比相对较高,同时可以兼顾色彩与质感原真再现的解决思路。最后对未来趋势进行展望并给出相关技术和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本文首先概述了地质遗迹/景观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与共享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比较了动态式和主动式WebGIS系统的优缺点,给出了特殊地质景观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及软硬件环境的搭建,详述了运用ArcGIS平台实现了中国特殊地质景观WebGIS信息发布系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三维激光扫描以其数据获取的速度快、精度高、无接触等优势,为古建筑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以四川乐山文庙大成殿为例,用地面和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开展点云数据获取,构建了文物三维数字化档案,进而开展三维重建和信息提取,对研究技术路线、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三维模型构建相关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于荣花  沈涛  苏山舞 《测绘科学》2006,31(2):106-107,121
本文首先论述了全国1∶100万地形数据库的现状,对其进行扩充的必要性及扩充原则,同时叙述了选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遗产这两个文化要素对数据库进行扩充的原因和意义;接着列举了扩充数据库时选用的资料源及更新和扩充的方法,最后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两个数据层的空间内容及属性信息通过图表进行了表现。文化遗产在地形数据库中的扩充,不仅丰富了数据库的内容,而且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自然遗产。文章同时对今后的工作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3维激光扫描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项高新测绘与信息技术。在文物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总结了3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特点,从岩土文物保护需求出发,以实际文物保护工程为例,重点介绍了3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信息留存、虚拟修复、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指出3维扫描技术在岩土文物保护中未来的应用与发展应与文物保护需求紧密结合,而硬软件的改进完善及相关技术的集成应用亦是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