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地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特征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中心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和判断是制定适宜区域空间政策、推动其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核心区和城镇密集区,其空间结构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以珠三角县级行政单位为基本空间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珠三角地区2000,2005,2010年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进行研究。珠三角地区经历了从"核心—边缘"特征明显的单中心模式到"多中心"结构特征显著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模式总体上符合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理论。但在城市区域的空间尺度,钱皮恩的"离心模式、组合模式和融合模式"对其空间结构演变具有更好的解释力。现阶段,珠三角地区基本实现了经济中心和人口中心的空间耦合,但各中心在职能上仍然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2.
临沂地区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评价区内优势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分布的基础上,针对市场的需求、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区优势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为临沂地区的工业发展和布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蒋宁玲 《地理研究》1987,6(2):94-94
本文从长江中游沿江地区自然、历史、现状基础和发展潜力分析入手,根据港口、工业,城市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规律,提出充分开发利用长江优势,建设以港口、工业、城市为中心的中游沿江经济走廊的战略设想。初步规划以发展长江水运为框轴,铁路、公路密切配合的综合运输网为前提,充分开发利用本区水能矿产资源,促进大耗电、大运量,大耗水等工业布局,形成以冶金、石化、电力、建材、造船、机械、轻纺等部门为主的工业体系,在此基础上建设完善的沿江城镇体系,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使之成为我国生产力布局“东靠西移”的强大而发达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地区工业体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彦 《地理研究》1986,5(2):12-20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地区工业体系可包括大区——工业地区(基地)——工业中心——工业点四个层次.大区工业体系,华北、东北、华东已基本形成,西南、华中、华南已具雏型,西北处于初始阶段.工业地区(基地)大体可分为资源型、市场型和混合型三种,分别以辽中南、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三个工业基地为代表.  相似文献   

5.
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国家科委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开发治理综合研究》,采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渗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对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的资源、经济和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分别完成了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业、能源工业、农村经济、分区发展模式、投入产出分析、资源开发、环境治理、区域发展动态等13个子课题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撰写综合研究报告,形成了研究区域较为完整的开发治理方案。 该项研究把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的区域发展放在全省和全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考察,根据对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深刻理解,以翔实、丰富的资料和有说明力的论据,提出了河  相似文献   

6.
豫北地区工业生产特征及建设布局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考虑到豫北工业与水源、资源、城镇的空间组合及其在全国的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分析了全区工业布局特征,进而提出豫北地区的工业开发和建设布局构想。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布局是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一般以平衡发展理论或者非平衡发展理论为基础,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多采用非均衡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但也带来地区差距扩大等问题.在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下,基于可持续发展,以空间均衡的理念为指导,提出能够较好的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生产力布局模式,并以无锡市为例进行了说明,为新时期的生产力布局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20世纪工业地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张雷  陆大道 《地理学报》1999,54(5):391-400
我国工业地理学发轫于20世纪初,在经历了启蒙和成长两个阶段后,终于成为经济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作为一门实证性学科,我国工业地理学面临国家工业化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为此,实现以政府主导布局的传统理论思维向以市场主导布局理论思维的转变强调空间扩散和空间重组的协调发展和现实布局实践的科学总结将 国工业地理学未来发展的三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方向和任务。  相似文献   

9.
基于边际K函数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经济空间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空间点模式分析的Ripley's K函数,结合微观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法,通过集聚度和边际集聚两个指标,从理论上探索城市群集聚效应的定量测度方法,提出一种城市群的经济空间划分方法。本文的不同在于,多尺度估算城市的集聚度和边际集聚,以城市的边际集聚极值点时的城市区域布局模式为最优,据此划分城市群的经济空间,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的集聚度估计显示,长三角地区2010年城市空间布局为随机分布型,但随着观测尺度的增加,城市的集聚度呈快速上升趋势。2边际集聚估计揭示,当城市区位和城市规模的集聚尺度分别为173 km和185 km时,城市区位或规模的集聚效应达到峰值,此时长三角地区城市空间布局出现最优模式。3空间聚类分析展示,在城市区域布局的最优空间模式下,长三角地区呈现"中心—外围"的经济空间结构,高集聚度子群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全部位于上海经济辐射圈,而低集聚度子群是外围欠发达地区,全部位于区际行政边界,暗示边际负效应仍阻碍着地区内外人员的往来。  相似文献   

10.
导言当今世界越来越把工业的空间分布视为地区发展的一个问题,韩国也不例外。汉城首屈一指的发展速度,难以令人满意的国家保障,剧烈的地区竞争,不断增长的地区差别,都使得工业布局的研究者和决策者认识到努力使人口和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均衡布局是必要的。地区发展问题总是与工业区位问题相伴而生的。一般认为,没有工业活动合理的空间再布局,要达到地区的均衡发展是不可能的。制造业的分散布局是达到地区平衡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重点回顾韩国工业布局政策的历史发展,区分与此相伴的主要政策措施。在韩国建国后不长的时期内,就已经采用了从发展地方工业团地和自由贸易出口区到乡村工业化等一系列工业布局政策。  相似文献   

11.
论澜沧江下游地区外向型热区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盛和 《热带地理》2000,20(2):88-92
分析论证了澜沧江下游地区发展外向型热区工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认为在建设中的老缅泰国际经济合作区的宏观背景下,澜沧江下游地区应充分利用其独特而又丰富的热区生物资源和显著的边疆优势,发现和建立一个以糖、茶、橡胶、南药与香料、林等热区资源加工基地为主体,进出口加工为指向,地域功能分工明确的外币型热区工业体系,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宁夏平原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的问题与调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平原是我国绿洲主要分布地区之一。由于受传统开发模式的限制,其生态经济系统已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压力过大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调控。为此,本文提出了绿洲生态经济系统调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利用区位熵评价方法,对皖江城市带各个城市产业中不同细分产业的发展强度予以探讨,并将带内各城市及城市带整体与全国城市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其主要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挖掘城市带产业结构的更多有效信息。得出相关结论:皖江城市带中的城市在综合发展、工业制造、地区服务等方面已经形成一定的地域分工,但比较优势并不突出;各个城市及其城市带整体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全国城市的整体产业结构大体相似。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区位因素变化与工业地理学研究的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效民 《地理研究》1992,11(3):101-107
工业生产在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阶段性变化,并在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空间特征的变化上表现出来。80年代以来,这种变化突出表现为技术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工业生产和工业区位的影响日盆增强以及工业生产组织的国际合作的扩展,这种变化导致了工业地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的革新拓展。  相似文献   

15.
广东珠江流域上下游之间经济不均衡发展状况严重,呈"逆地理梯度发展效应"。其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遭遇工业化迟滞与边缘化困境,因而通过加速工业发展来摆脱"贫困恶性循环"是实现全流域经济差异收敛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区域单元主体功能定位不同,上游山区大规模推进工业化的努力与水系上游限制工业排放的环保要求直接矛盾。为此,需要找到兼顾上游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障的两全之路。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llustrates how spurious results can be generated through the misapplication of analytical techniques in industrial geographic studies of managerial attitudes and images. Two techniques, correl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factor analysis and simple attitude scaling, are used to structure attitude data from samples of plastics and electronics enterprises in Singapore. The noncomparable results highlight the very specific logic that a technique can impose on a study, a logic that may conflict with the aims of the study.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的重要的一环,是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未来中国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搞好县域经济对振兴西部经济具有重大意义。从优化产业结构、选择适宜主导产业人手,以高县这一典型的西部丘陵低山县为例,对高县的经济和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阐述,利用计算机spss软件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高县的产业结构,利用特尔费法确定了高县的主导产业为煤化工并做了必要的分析。对高县“十一五”期间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对发展西部山区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区的等级类型及其结构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梁仁彩 《地理学报》1989,44(1):57-67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工业区的函义,它的形成与发展。将工业区分为三个等级类型:(1)一级工业区(大工业地带);(2)二级工业区(基本工业区);(3)三级工业区(基层工业区),并概述了各类工业区的结构特征及上下级工业区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9.
云南民族地区城市化与产业集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民族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与城市化密切相关,而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显现出了它独特的优势,所以正确认识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是云南民族区域要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的关键.产业集群与城市化是耦合发展的,在分析云南民族地区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云南必须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互动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云南城市化发展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宁夏沿黄地区具有开发建设产业带的条件。本文论述了宁夏沿黄产业带的产业结构与建设进程及其空间结构,并对此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