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嘉兴规划院结合行业热点、市场需求,业务领域向纵横双向拓展,形成了以规划为引领、以市政业务为核心、以测绘业务为基础支撑的战略布局,并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多专业融合优势,重点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EPC和海绵城市研究两大创新能力,培植公司未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一个企业要实现永续经营,做长盛不衰的百年老店,在产业规划或业务战略上,必须要有今天的核心业务、明天的成长业务和后天的种子业务。  相似文献   

3.
制约建筑设计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建筑设计企业的EPC总承包业务举步维艰,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并从资质及市场管理、核心竞争力、人才和资金、管理体系等角度阐述了制约建筑设计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浙江地质》2009,(10):10-12
2009年以来,上海督察局把打造国家土地督察核心业务作为主要工作,举全局之力,高频率、高强度、大范围开展例行督察和审核督察,在督察区域内引起积极而广泛的反响。通过开展这些土地督察的核心业务,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地位逐步巩固。权威逐步树立,有力促进了被督察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秩序的进一步好转。  相似文献   

5.
从市场现状、市场主体、业务区域、业务形态、竞争要素等多个角度分析我国工程勘察行业的现状,并依据行业发展和市场运行等外在因素,指出致力技术创新,拓展高端市场是大型勘察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了“培养企业创新氛围,坚持发挥科研先导作用;大力增加技术创新的投入;全力推进‘人才强院战略’,打造人才技术宝库”等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实现技术创新和拓展高端市场的有效对接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辽宁地质》2011,(12):23-27
2007年3月,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正式成立,肩负着期望和重托,开始了东北三省一市的土地督察工作。将近五年的工作中,沈阳督察局围绕督察核心业务不断开拓创新,围绕部里的中心工作勇当尖兵,围绕完善机制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已经形成了以例行督察、审核督察、专项督察为核心,以在线土地督察、调查研究、形势分析为支撑的业务体系,建立了具有特色的国家土地督察工作方式,努力开创了东北地区土地督察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全球业务化海洋预报系统可为海洋防灾减灾、航行安全、生态系统保护和海上搜救等提供预报服务。海面风是驱动海浪的源,因此提供海浪业务预报服务的国家/机构一般与数值天气预报结合在一起开展。详细介绍了基于WAVEWATCH III?和WAM模式构造的全球海浪业务预报系统的参数配置。重点介绍了基于混合坐标海洋模式、欧洲海洋核心模式和模块化海洋模式开发的全球海洋环流业务预报系统的组成和参数配置。概述了基于社区海冰代码和新鲁汶海冰模式构造以及与海洋环流预报系统耦合在一起的海冰业务预报系统。最后对全球业务化海洋预报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烟台市土地收购、整理、储备和出让等业务管理内容,在数字烟台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的基础上,以GIS技术为支撑工具,以土地收购储备、出让业务中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为核心数据资源,建立了土地收购储备、出让业务实施管理系统。简化了烟台地区土地储备流程,优化了储备土地及土地开发流程,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也进一步验证了基于SOA架构的GIS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论文分析了在石油勘探领域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必要性,结合核心业务性质,阐述基于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系统SGIS的油田业务数据三维可视化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和应用价值,并对油田业务数据三维可视化的资源整合、应用工作平台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油气勘探开发地上地下一体化信息展示系统实现了油气勘探开发地上地理信息与油气地下地质模型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地上生产运行、管理与对地下地质对象分析的动态关联。为数字油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业务流程的分析,分别论述了储量登记管理核心业务模型;结合数据关系模型和系统功能设计,并根据系统用户实际业务和层次关系,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设计了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网络系统的架构。在现实系统研发中利用WEBGIS技术实现了对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空间信息的管理与查询。  相似文献   

11.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交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工程咨询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现已形成以规划咨询、勘察设计、环境业务、综合检测、项目管理为核心业务的企业集团.近年来,苏交科积极布局检测业务,将其作为新的市场增长点,通过多种手段,加速业务创新,同时紧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展开新业务领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海流数值预报”系国家“七五”攻关项目第76项“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研究”的核心课题。本成果从关于海水动量、水量和热量平衡原理及关于海水密度和温度、盐度、压力之间的关系的七个偏微分方程出发,通过量级分析对方程进行了简化,建立了适应业务预报的物理模式,然后对偏微分方程进行了离散化,导出了适应计算机运算的有限差分方程。同时研究了边界和初始条件,提出了与目前观测技术和资料传输技术相适应的边界条件和初始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区域性海洋环境灾害信息网络服务系统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分析区域海洋预报中心业务的基础上,从数据传输流程入口,进行业务系统总体建模,建立统一的海洋预报信息网络平台,实现高度集成的区域性海洋环境灾害信息网络服务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采用XML Web Service技术体系为核心的平台技术,实现了前台应用系统和后台业务系统的松耦合连接,解决了系统建设中由于各种现存信息系统相互独立造成的信息系统过度扩张问题,以及在新的信息系统建设中,新老系统的继承和复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Argo计划组织实施15年以来,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等海域布放了350多个剖面浮标,建成了我国Argo大洋观测网,并建立了针对Argo剖面浮标的资料接收、处理和分发系统,利用Argo资料开发了多个数据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海洋数据的共享进程。海量的Argo资料已成为我国海洋和大气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及业务化应用的主要数据源,特别是在热带气旋(台风)、海洋环流、中尺度涡、湍流、海水热盐储量与输送、大洋水团以及海洋、天气/气候业务化预测预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随着国际Argo计划由"核心Argo"向"全球Argo"拓展,我国Argo大洋观测网的长期维护和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应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利用国产北斗剖面浮标在南海及邻近我国的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建成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防御自然灾害,更多地承担一个海洋大国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在整体发展定位转型、新业务拓展、业务整合、咨询产品与服务提供方式等方面都做了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业务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整体发展模式和发展定位的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关于行业生存发展环境的改变,大家都逐步有了清晰的认识。对于市场内在特点的改变、行业监管思路的改变、行业竞争格局的调整、企业业务逻辑与业务模式的变化都有很多讨论,其中,关注的核心是设计企业的价值服务模式将发生变化,行业进入重整分化的关键时期。过去5年内,我们对于行业变化认识经历了从"预知"到"感知",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勘察设计》2023,(2):28-29
<正>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建筑院”)成立于1953年,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营业收入超20亿元,长期与政府、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地产等各类社会资源密切合作,累计设计完成海内外大中型项目万余项。面对新环境下的市场压力,四川建筑院“十四五”规划提出“城市空间、生态园综合服务引领者”的总体定位,着力打造“4+X”的业务体系。其中,“4”由创意设计业务、工程管理与咨询业务、工程勘察业务和数字业务构成;“X”是指以投资为核心,集培养、孵化的其他业务构成于一体。  相似文献   

18.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诚公司)是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于2003年11月改制设立的。5年多来,京诚公司着力创建新型现代化企业,践行“全方位”方案解决经营模式,以国际化视野,提供多行业的工程全流程矩阵式服务,实现了从单一的钢铁行业工程咨询、设计业务向工业和矿山工程业务、装备和材料制造业务、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业务、市政和公用设施业务、资源开发业务转型,业务领域延伸至矿山、机械、造纸、电力、建筑、市政、公路、轨道交通、公用基础设施等多个行业。成为一个涵盖咨询服务、工程设计、工程承包、装备制造、投资开发等全过程服务的、完整业务链的大型国际化工程技术公司。  相似文献   

19.
正广州市设计院组建于1952年,是国内首批甲级勘察设计单位,原国家计划主管部门确定的4个全国旅游旅馆设计指导性设计院之一,以工程设计、勘察为核心业务。拥有工程设计建筑行业、建筑智能化专项、市政道路专业、市政排水专业、工程勘察、工稈咨询等甲级资质以及城市规划、消防、环保、施工图审查、房屋安全鉴定、特种设备(压力管道)设计等资质。下属13个生产部门、4个分院(分部)、3个子公司。现有员工近600人,其中,全国工程设计大师1名,享受国家政府  相似文献   

20.
赵晓卿 《山西地质》2012,(4):147-152
地理信息系统是太原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的业务核心系统,以ArcGIS为基础地理框架,通过近年来规范、严格的数据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深入的数据挖掘应用,海量空间数据存储和调用效率的优化,为地政、矿政的图文审批、数据资源的共享.辅助审核提供了高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