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女儿放学回家,苦着一张脸,说:"妈,我们老师说三月是雷锋月,特意为我们布置了一道作文题,要具体生动地记叙一件好人好事,这个事情还必须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你说,这社会,还有什么雷锋?这不是故意刁难我们吗?"听着女儿的牢骚,好半天,我也无语。如今真是好人好事严重缺乏的年代,人渐渐退行到封闭的自我  相似文献   

2.
侗族人家一有女儿出世,母亲就为她的服饰忙碌开了,这一忙,就忙十几二十年,直到女儿出嫁的前夜,母亲还在为女儿的嫁衣细细拾掇。灯下,女儿依偎在母亲肩头,母亲很平静,母亲手上戴着的铜顶针闪着金光。女儿不说话,女儿知道自己也将要戴上这样的一枚铜顶针,走上妈妈已经走过的人生道路。今夜的侗寨有一盏不熄的灯。侗族服饰"兹事体大",事关着一家人的脸面和尊严。男人们上山下河,干着粗活,穿得马虎一  相似文献   

3.
钢笔情结     
正女儿在大学里念师范专业,这学期开设了硬笔书法课,暑假里回来对我抱怨说,买了几支钢笔都不好使。我打开抽屉,拿出十多支簇新的钢笔让她挑。女儿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对我像宝贝似的保存着这些"古董"感到不可思议。我记得,用钢笔做作业,大概是从小学三年级起开始的。因为父亲担任生产队会计的缘故,他用的钢笔往  相似文献   

4.
这片黄土地     
一 大地情怀我们站在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黄土地上我们血液已流入大地的心脏大地的脉搏与我们一起跳动大地的生机与我们共呼吸大地母亲啊,孕育了我们祖祖辈辈的华夏儿女 代代相传延续还有那挺拔的山嵴和江川的川流不息我们是大地的女儿我们是大地的主人大地上的庄稼紧系着我们生命的根蒂城市的上空节节拔高的楼房和机器紧系着现代科技的步履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市场经济杠杆为转移工业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在与国际航道接轨齐驾并驱看!那梦想成真的三峡大业南水北调的举世惊叹莫不书写着华夏儿女的英雄胆略和伟大气魄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书写…  相似文献   

5.
近日,宜阳县白杨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到蝎子山村开展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工作。当巡查车来到蝎子山村时,一个体形微胖的中年人迎了上来,拦着我们的车,感激地说:“郭副所长,你们又下乡巡查了,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那二分地现在也种不上庄稼。”郭少宜副所长说:“老王,不用客气,这是我们的分内事,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6.
黑土地     
三 女儿的乳名唤作“毛毛”,这个名字是我们小俩日为起名字拿不定主意时,姥姥随口叫的,她自然提不出意见,在我们的一声声呼唤中她也渐渐感觉得到,这是她的专有名词。  相似文献   

7.
<正>因工作忙,不能经常回家,我便给母亲买了一部老年机。可母亲不会打,只会接,于是,每天晚上给母亲打电话成了我的必修课。前几天,我给母亲打电话,问她在干啥。母亲说:“在你婶婶家,她女儿给她买了个小音响,这几天,我们都在她家锻炼身体呢。那个小音响不但能放音乐,领着我们拍打做操,而且还能放戏曲,好几个人都跟着唱。”语气里满是羡慕。  相似文献   

8.
一碗鸡蛋茶     
昨天回老家,听母亲说邻居王大妈有病,吃过饭,我便和母亲去看王大妈。因急于回城,一阵寒喧过后,我们起身告辞。王大妈拉着我的手死活不让走,说是这么长时间没回来,非要让我喝碗茶再走。家乡人说的喝茶就是吃荷包蛋。不一会儿,她女儿端出一个大花碗,碗中6个荷包蛋,我一看便蒙了,咋吃得下呀!刚在母亲家吃过。推让再三,众人劝说下,我吃下两个荷包蛋,才得以告别。  相似文献   

9.
吾家有女     
我的父母那时正在省城与我的弟弟同住,并且女儿的爷爷、奶奶也在省城。我们决定让她去省城度暑假。出发之前我们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一路小心,可小孩子才不管大人为她担了多少惊、受了多少怕呢,一回到家就眉飞色舞地给我们讲这一路的见闻。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慢慢地女儿就独来独往了。  相似文献   

10.
近日,宜阳县白杨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到蝎子山村开展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工作.当巡查车来到蝎子山村时,一个体形微胖的中年人迎了上来,拦着我们的车,感激地说: "郭副所长,你们又下乡巡查了,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那二分地现在也种不上庄稼."郭少宜副所长说:"老王,不用客气,这是我们的分内事,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都羡慕我是局长的女儿,其实我并不快乐".这是两年前蒙亚琼11岁的女儿蒙诗霞在日记里写的,也是她在学校完成的一篇作文里写到的.  相似文献   

12.
<正>3月20日,豫东平原,乍暖还寒。一位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走进扶沟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将一封感谢信送到中心主任常啸天的手里,并十分感激地说:"常主任,我的贷款问题已经解决了,多亏了你们的努力和帮助,使我一个月才能办好的事情一天就办好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常啸天微笑着说:"没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企业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当天事当天办,决不能让群众的事过夜。"这感人的一幕赢  相似文献   

13.
<正>8月14日早上,两位50多岁的老汉带着一大袋水果来到陕县原店国土资源所,满脸笑容地拉着所长贺宏江的手说:"贺所长,你把我们老哥儿俩心里的疙瘩解开了,真不知该怎么感谢你。这是我们自家种的水果,你甭嫌弃,收下吧!""老哥哥,处理宅基地纠纷本来就是我们分内事儿,也是我们该做的。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东西可不能要。这大热天的,你们还是赶紧回去吧!"贺所长笑着说。  相似文献   

14.
踏着辞旧迎新的鼓点,我们送走了2006年最后那悠长的钟声。迎着新春喷薄欲出的嫣红朝阳,我们迈进了2007年的门槛儿。这一出一进,只不过短短一秒,作为人生之树,却刻下了一圈年轮。2006年作为历史,已尘封在人们的记忆中。新的一年,期待着什么?又要书写点什么?让它比历史更亮光,每一位国土人都在暗自盘算!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停留在一种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中,这是一种惯性,对于2006年自然也是如此。英国丘吉尔说:“过去是未来最好的预言家”;鲁迅先生亦说:“过去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中国民族的未来”。温故,方能知新;回忆,醒脑明目。盘点2006,点映大事、轶闻,便是作者和《国土资源》的初衷。站在时空的高点,应当说“2006年风云激荡,充满着变数,充满着挑战,充满着险滩,同时亦书满国土人的智慧和辉煌。”2006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它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20周年,又是20年中最重要的“执法风暴年”;同时它又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开局年。开局年意味着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新农村建设的冲浪中,2006年是关键年。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土地。土地,承载着中国的持续发展;土地,承载着中国人的千年梦想;土地,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希望。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在寸土寸金的中国,为了不吃子孙饭,“保土治国”的理念,从中央到地方,从来没像2006年这样统一、这样紧迫!  相似文献   

15.
<正>周末,早晨起来推开窗户,鸟语花香,阳光洒落了一地。掀开被子,在老公和女儿的屁股上各拍了一巴掌,快起床喽!咱们回老家啦!我们一家三口开着小车,欣赏着深秋的美景,一路欢声笑语地向老家驶去。父母退休后,不愿在城里居住,上了年纪的父亲更愿在生他养他的小山村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16.
黝黑的皮肤,略显削瘦的脸颊,第一次看见沈愉乐,很难把他与一名土管干部联系在一起。而事实上,沈愉乐也从来不把自己当成干部。"百姓和干部是连心肉,我们有着连心情",这是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为了这份连心情,1984年至今,无论是炎炎盛夏,还是寒冬腊月,沈愉乐总是风里来雨里去,在这条平凡的战线上,战斗着,奔波着,把全部身心扑在事业上,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秋高气爽的季节,带着女儿回老家探亲,见到村里年长的老人和妇女挎着背篼、扛着粗壮的竹竿,在山沟、山坡上敲打酸枣。女儿很好奇,表姐就说也带我和女儿、她女儿和孙女一起打酸枣,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也乐得追随相伴。天空湛蓝,阳光明媚,沿路飘  相似文献   

18.
除夕执法     
2月18日,是农历除夕,忙碌了一年的民权县程庄国土资源所所长韩守才看着妻子忙碌着的身影、女儿天真的笑容,心中不时生出一丝丝的愧疚。作为一名基层国土所长,整天工作在乡村一线,家中的一切都是妻子在操持,他深感亏欠妻子和女儿太多……就在这时,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破了韩守才的沉思,平时听起来悦耳的铃声,此时却显得那么不和谐。  相似文献   

19.
<正>"李队长,你们可帮了我们大忙了,这么难测量的地块,这么热的天,短短两天时间,你们就给搞定了,这下我们的工程就可以提前开工了。"三门峡大唐风电项目办宋主任紧紧地拉着陕县国土资源局测绘大队李队长的手感激地说。"没啥,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只要不延误你们的工期,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三门峡大唐风电项目三期工程是三门峡市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20.
3月24日,对于栾川县大清沟乡杨庄村98户,359口村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他们走出世世代代居住的大山,整村搬迁到在乡政府所在地建设的扶贫新村。尽管早已知道了要搬家,但到这一天,不少村民眼眶都湿润了,几乎都重复着发自肺腑的同一句话,表达着同一个心声:“是共产党给了我们幸福的今天!感谢党,感谢政府!”一位村干部动情地说“俺杨庄人祖祖辈辈的出山梦,是共产党人帮我们实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