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黄河河口段与海河河口段沉积物碳酸盐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艳君  金秉福 《海洋科学》2017,41(7):94-104
利用筛析-沉降法对黄河系及海河系沉积物进行了粒度特征分析,黄河系沉积物以极细砂-粗粉砂为主,分选性中等,粒度分布正偏,峰态曲线尖窄;海河系沉积物以细粉砂为主,分选性较差,粒度分布正偏,峰态曲线较平缓。测定黄河系及海河系沉积物碳酸盐的粒度百分含量及碳酸盐加权粒度百分含量,结果表明:黄河系沉积物碳酸盐粒度百分含量加权平均值为11.36%,细砂碳酸盐粒度百分含量较高(15.24%),随粒度越细波动式降低后逐步增加,并在黏土富集,达20.67%;海河系沉积物中碳酸盐粒度百分含量加权平均值为15.05%,比黄河系略高,呈两端高中间低不对称鞍形粒度分布。黄河系与海河系碳酸盐粒度百分含量受粒度控制,对全样碳酸盐贡献最大的粒度黄河系为粗粉砂,海河系为细粉砂。黄河系全岩碳酸盐平均粒度百分含量与马兰黄土相近,与黄渤海泥质区相当,表明黄河沉积物的主要来源是马兰黄土,黄河在沉积物搬运过程中对黄土碳酸盐没有明显改造,黄河沉积物黏土组分是黄渤海泥质区沉积物高碳酸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州沿岸及相邻渤海海域碳酸盐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三角州陆地上河道,河口、潮间带及毗邻渤海海域沉积物中的碳酸盐含量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划分出含量不同的沉积区和亚区。沉积区的划分和其物源有十分良好的对应关系,同一沉积区内的亚区则主要和粒度有关,从而间接反映了水动力环境与生物作用的控制性影响。黄河口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与粒度成反比,其他物源的沉积物则各不相同。黄河口及邻近渤海海域中粘土粒级和碳酸盐含量等值线反映出黄河细粒级沉积物扩散的方向、强度和范围。海洋生源沉积是影响渤海东部和中部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利用X射线物相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矿物颗粒形态特征及不同粒级的碳酸盐矿物百分含量分布。结果表明,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的碳酸盐矿物含量均在9%左右,差异不大。长江碳酸盐矿物含量在粗粒级较高,随着粒度变细波动式降低,黄河碳酸盐矿物含量则随粒度变细而逐步增加;黄河方解石含量高而白云石低,长江的情况正好相反。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中的白云石颗粒大多比较完整,侵蚀沿完全解理面发生,菱面体形态明显。长江白云石上可以见到大量的磨蚀和溶蚀形态。黄河白云石保存较好,侵蚀程度较低,磨蚀和碰撞形态明显,溶蚀形态很少,发现典型的马鞍状白云石颗粒。长江和黄河的方解石均遭受强烈侵蚀。长江方解石溶蚀特征特别明显,深入矿物颗粒内部。黄河方解石侵蚀深度相对浅表,侵蚀形态多为磨蚀、碰撞和溶蚀等物理和化学综合侵蚀特征。长江某些方解石表面布满细小鲕状方解石颗粒,似为局部自由空间的胶体-陈化成因特征。黄河方解石呈现多个次生微晶集合体,显示其黄土粘粒空隙胶结物成因形态。碳酸盐矿物的菱面体形态和菱面体完全解理所特有的60°和120°交角,是其电镜下的最佳识别特征。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物源、流域风化强度以及矿物晶体结构本身的特...  相似文献   

4.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在南黄海采集的295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和500个站位的粒度参数,研究了南黄海沉积物微量元素含量、平均粒径和判别函数的分布特征及微量元素、沉积物类型和平均粒径的相关性。南黄海沉积物微量元素分布由于物质来源和与沉积物类型相关性的不同,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分布规律:Sr分布与黄河、长江和生物碎屑碳酸盐的贡献有明显关系;Ba分布与黄河、锦江物质供给有关;东部Rb元素分布反映了韩国河流沉积物对南黄海东部的影响;Co分布反映了长江物质的运移方向。Ba和Cu与沉积物类型相关性不明显,不受沉积物粒度控制;Sr、Co、Rb则可以用于区分黄河、长江和韩国河流沉积物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西菲律宾海本哈姆海台的MD06-3050柱状样岩心,上部15万年以来碳酸盐含量变化总体上显示为冰期低、间冰期高的"大西洋型"特征,碳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指示溶解作用强弱的粗组分含量以及有孔虫碎壳率指数总体上呈现相似性,碳酸盐含量虽然与有机碳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却与初级生产力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该海区晚更新世的碳酸盐含量变化可能受到多个因素控制,其中,溶解作用对碳酸盐含量冰期-间冰期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而溶解作用的发生可能与有机碳/碳酸钙雨率以及深部环流的流通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苏北高邮湖GY07-02柱状样沉积物的含水率、粒度、有机碳、碳酸盐含量等环境替代指标的分析,结合14 C年代测定,初步揭示了该地区近1 100年来湖泊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化历史,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920—980AD,为沼泽沉积环境;980—1240AD,湖泊开始扩张,水位上升;1240AD至今,黄河物质通量显著增加。进一步说明湖泊的演变不仅与黄河南泛夺淮有关,也与人类活动如人口迁移、湖泊周围建闸、围湖造地、富营养化程度加剧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长江与黄河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及地化成分的组成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32  
采用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ICP-AES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长江与黄河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地化成分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粘土矿物组成上,长江、黄河沉积物都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皂石组合,但长江沉积物以伊利石含量高(约70%)、蒙皂石含量低(约5%-7%)、伊利石/蒙皂石比值大于8为特征;黄河型沉积物则以伊利石含量低(约60%)、蒙皂石含量高(约15%)、伊利石/蒙皂石比值小于6为特征。在小于0.016mm粒级内残渣态地化成分组成上,TiO2、CaO、Na2O、MgO、Fe2O3、Sr、Ba、Li、Co和V在长江、黄河两类沉积物中差别明显。黄河沉积物中碳酸盐的含量通常都为长江的2倍以上,而在小于0.005mm(7.5φ)粒级中黄河沉积物碳酸盐的含量约为长江的9倍。  相似文献   

8.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碳酸盐及Ca、Sr、Ba分布特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依据表层沉积物碳酸盐及元素Ca、Sr、Ba特征,探讨了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的来源及其动力成因。现代黄河物质及老黄河三角洲物质以高钙、高碳酸盐和高Ca/Sr比值为特征;海区东北部物质以低钙、低碳酸盐、低Ca/Sr与Sr/Ba比值为特征,长江物质以碳酸盐及CaO含量、Ca/Sr与Sr/Ba比值中等为特征。表层沉积物碳酸盐、CaO含量及Ca/Sr、Sr/Ba比值的分布对不同特征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南黄海北部Sr/Ba低值带沿NE-SW向延伸大体反映了黄海暖流的入侵路线。  相似文献   

9.
湖泊沉积物碳酸盐含量TCC的变化可反映环境或气候信息.TCC值的变化主要反映干旱和湿润的变化,而与气温变化对应关系不明显,TCC高值可能分别对应暖干、冷干和暖湿环境;这取决于气温和水分对TCC的综合影响程度.碳酸盐一般与细粒沉积物对应的关系可能只反映与搬运条件有关,而与水位高低无关;不同类型的碳酸盐矿物及其饱和指数可能影响TCC与干湿的对应关系;构造也可以影响TCC变化.对于一个钻孔岩芯不同层位而言,TCC的指示意义可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中韩河流沉积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长江和黄河以及韩国的Keum和Yeongsan江,具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韩国河流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含量多介于长江和黄河之间,以Li、Rb和Th较高为特征,粒级效应明显。长江富铁族和铜族元素,黄河则Sr最高,其他元素均低于其他3条河流;韩国河流中Sr主要赋存于长石中,而长江和黄河中则主要赋存于碳酸盐矿物中。根据沉积物中元素的赋存相态及含量,我们认为Ti、Cr/Th、Ti/Nb和Zr/Nb等可以作为判剐西太平洋边缘海,尤其是黄海中长江、黄河与韩国河流物质贡献的可靠地球化学参数,但在运用中必须注意粒级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11.
渐新世花港组是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发育的最主要储层,基于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观察,结合同位素地球化学对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序列及成岩流体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港组砂岩储层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主要经历了机械压实、绿泥石粘土摸、酸性及碱性溶蚀作用,石英次生加大,碳酸盐胶结和自生高岭石胶结等成岩作用。研究区发育有三期碳酸盐胶结物,早期菱铁矿胶结物,中期铁方解石和晚期铁白云石。根据碳酸盐胶结物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分析认为早期碳酸盐胶结物是由过饱和的碱性湖水沉淀造成的,而晚期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与有机酸密切相关。研究区存在两类溶蚀作用,酸性溶蚀作用和碱性溶蚀作用,早期的酸性溶蚀作用主要是有机酸对长石、岩屑及早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晚期的碱性溶蚀作用主要是发生于碱性环境下流体对石英及硅质胶结物的溶蚀。研究区发育有两期油气充注,早期发生于晚中新世,早期发生于晚中新世,早于中期碳酸盐胶结,晚于长石溶蚀和石英胶结充注,充注量较大,第四纪以来研究区发生了第二次充注,第二次充注发生于铁白云石胶结之后,此时储层已非常致密。  相似文献   

12.
IwrincrIONOn the evolution of palcoenvironment, salt-water encroachmnt and the distributionof subsurface brine in the LaizhOu Bay area, many researches had been carried out, and muchknowledge abeut the gcolOgical features in this area since Late QUaternary was aCquired' ) (H8nand Wu, l992; Han and Meng, l994; Wen et al. l989). However there was IittIe studyon the sediment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ince Quaternary. In this Paper, the element strati-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  相似文献   

13.
Abnormally high pH values (up to 9 NBS units and over) were registered by different expeditions at the seaward edge of the Volga River delta. Within the repor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H values, the dissolved oxygen content, and the water temperature are considered using the equations of the thermodynamic theory of carbonate equilibrium. It is shown that the changes of the pH values are nonlinear relative to the content of oxygen. The nonlinearity is most pronounced at high values of the water saturation with oxygen (over 110–120%). A pH value over 9 may be reached in well heated waters at a dissolved oxygen content of 8–9 ml/l. The oxygen content as such is of course high but not excessive and might be caused by the high intensity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es in the waters.  相似文献   

14.
莱州湾E孔中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韩德亮 《海洋学报》2001,23(2):79-85
对1994年在莱州湾沿岸所取的E孔(37°07'N,118°55'E,孔深为821m)岩心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用等离子光谱法测量了9个常量元素、15个微量元素和碳酸钙的含量.结果表明,(1)E孔大部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尤其元素特征比值(Mn/Fe,Sr/Ba,Sr/Ca,Ti/Al)在地层分界处都有明显变化,可作为该区第四纪地层划分的重要指标;(2)常量元素含量变化主要受宿主矿物控制,主要反映物质来源,同时也反映沉积作用和沉积环境,Fe,Al,Ca,Mg,Mn,Ti对物源和环境反映较为敏感;(3)微量元素在中更新世末期、最后间冰期、最后冰期和全新世四个不同沉积时期分布特征不同,尤其在气候“冷期”和“暖期”有不同分布规律;大多数微量元素含量变化旋回曲线之“波谷”对应着沙层沉积,有6个沙层代表“暖期”沉积,1个沙层代表“冷期”沉积;(4)E孔在冰期低海面时期风成粉砂沉积中碳酸钙含量偏高,间冰期时海侵沙层中碳酸钙的含量偏低,碳酸钙含量变化与粒度和沉积物类型有关,对气候、环境和地层划分有良好的指示.  相似文献   

15.
海底甲烷缺氧氧化与冷泉碳酸盐岩沉淀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底缺氧带甲烷氧化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甲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已被许多地球化学现象所证实。甲烷缺氧氧化有效地减少了渗漏到海水和大气中的甲烷通量,但目前仅有的数据还不能很好地限定甲烷缺氧氧化在全球甲烷循环和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甲烷缺氧氧化的机理还存在争议,很可能是一个“反甲烷生成”过程。在许多天然气渗漏发育区域,由于甲烷缺氧氧化作用引起环境碱度的增加而沉淀冷泉碳酸盐岩,在海底表层沉积物中形成块状碳酸盐岩结壳。但冷泉碳酸盐岩生成所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还不清楚。数值计算表明,孔隙水中溶解足够量的甲烷、冷泉渗漏强度适中、较小的生物扰动作用有利于冷泉碳酸盐岩的生成,而过高的沉积速率则抑制冷泉碳酸盐岩结壳的生成。因此,海底发育冷泉碳酸盐岩可以指示天然气渗漏系统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We present a simplified method for solving the local equilibrium carbonate chemistry in numerical ocean biogeochemistry models. Compared to the methods typically used, the scheme is fast, efficient and compact. The accuracy of the solution is dictated by the number of species retained in the expression for alkalinity and there is almost no computational penalty for retaining minor contributions. We demonstrate that this scheme accurately reproduces the results of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 in the context of a three-dimensional global ocean carbon cycle model. Using this model we also show that neglecting the regional variations in surface 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 and silicic acid concentrations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systematic bias in regional estimates of air–sea carbon fluxes using such models.  相似文献   

17.
海水碳酸盐体系参数是反映碳循环调控机理和季节性酸化过程的重要海水化学参数.本文根据2011年3月、7月、11月和12月4个不同季节航次获取的长江口海域海水碳酸盐体系参数,探讨了长江口-东海P断面溶解无机碳(DIC)和总碱度(T A)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陆架区,DIC和T A的平均值均表现为:夏季<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12°~22°N,116°~122°E)表层沉积中的浮游有孔虫、底栖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硅质与钙质生物丰度和比值的定量分析以及碳酸盐含量的测定,发现碳酸盐含量、浮游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以及钙质生物比值随水深的增大迅速减小,而底栖有孔虫占有孔虫全群的比值和硅质生物比值以及底栖有孔虫胶结质壳类的百分含量却随水深的增大迅速增加.研究表明,调查区内微体化石丰度和比值以及碳酸钙含量的高低,与碳酸盐溶跃面(lysocline)和碳酸盐补偿深度密切相关,碳酸盐溶跃面和碳酸盐补偿深度南、北还存在一定差异,碳酸盐溶跃面南部较北部深,南部在2 600 m上下,北部则在2 200 m上下;碳酸盐补偿深度也是南部的较深,南部为3 600 m上下,而北部在3 400 m上下.  相似文献   

19.
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采自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的沉积物样品中有天然气水合物和甲烷渗漏指示意义的自生碳酸盐、硫酸盐和草莓状framboids黄铁矿,自生矿物组合和显微结构特征与冷泉沉积物类似,属微生物成因。沉积物孔隙水化学组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埋藏深度加深,SO42-,Ca2+,Mg2+和Sr2+浓度明显降低,Mg2+浓度与Ca2+浓度和Sr2+浓度与Ca2+浓度的比值急剧增加,这些地球化学特征与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产区的浅表层沉积物孔隙水中离子浓度异常吻合较好,暗示采样站位深部可能有油气或天然气水合物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