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Marine Source Rocks Oil-Gas Reservoirs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 far,more than 150 marine oil-gas fields have been found onshore and offshore about 350. The marine source rocks are mainly Paleozoic and Mesozoic onshore whereas Tertiary offshore.Three genetic categories of oil-gas reservoirs have been defined for the marine reservoirs in China:primary reservoirs,secondary reservoirs and hydrocarbon-regeneration reservoirs.And three exploration prospects have also been suggested:(1)Primary reservoirs prospects,which are chiefly distributed in many Tertiary basins of the South China Sea(SCS),the Tertiary shelf basins of the East China Sea (ECS)and the Paleozoic of Tarim basin,Sichuan basin and Ordos basin.To explore large-middle-scale even giant oil-gas fields should chiefly be considered in this category reservoirs.These basins are the most hopeful areas to explore marine oil-gas fields in China,among which especially many Tertiary basins of the SC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explore.(2)Secondary reservoirs prospects,which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Paleozoic and Mesozoic of the Tarim basin,Sichuan basin,Qiangtang basin and Chuxiong basin in western China,of which exploration potential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primary reservoirs.(3)Hydrocarbon-regeneration reservoirs prospects,which are chiefly distributed in the Bohai Bay basin,North Jiangsu-South Yellow Sea basin,southern North China basin,Jianghan basin, South Poyang basin in eastern China and the Tarim basin in western China,of which source rocks are generally the Paleozoic.And the reservoirs formed by late-stage(always Cenozoic)secondary hydrocarbon generation of the Paleozoic source rocks should mainly be considered to explore,among which middle-small and small oil-gas fields are the chief exploration targets.As a result of higher thermal evolution of Paleozoic and Mesozoic source rocks,the marine reservoirs onshore are mainly gas fields,and so far marine oil fields have only been found in the Tarim basin.No other than establishing corresponding marine oil-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olicy, sufficiently enhancing cognition to the particularity and complexity of China's marine petroleum geology,and applying new thoughts,new theories and new technologies,at the same time tackling some key technologies,it is possible to fast and effectually exploit and utilize the potential huge marine oil-gas resources of China.  相似文献   

2.
油层中微生物的地球化学活动性和生物学研究是促使石油回收率提高的微生物学方法的基础。 在苏联,油层微生物群的研究可以上溯到1926年,那时,在层间水中首次发现有细菌的存在。对这类“新居民”的研究表明微生物在石油矿床中的分布具有某种规律性。研究证明地表水的注入是决定这种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分布模式的主要因素。在未被水浸的含油地层中或缺乏水交换的油田里通常缺少微生物。这一事实是地质历史中油藏自然存在的原因。地表水所携带的氧气氧化了油层中的烃类,并造成了复杂的微生物食物链起作用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石油地质勘探与开发中人身伤害事故剖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王秀珍 Bask.  DK 《世界地质》1994,13(4):125-132
本文讨论了南加利福尼亚海湾蒙特雷地层储集层中,在钻杆测试前,预测API石油比重的经验。通过确定含有低比重、无生产能力石油(<14API)的层段,以避免昂贵的钻井测试。在整个桑塔巴巴拉和桑塔玛丽亚海湾地区,证明此关系在精确预测范围在3°~35°API的石油比重上是非常成功的。主要资料包括硫的重量百分比和储层岩样化学抽提沥青的岩石评价热解数据。一般来说,在含有较高比重、可生产的石油储层中,沥青有机硫含量小于5wt.%,岩石评价沥青的民值大于450mgHC/g沥青,岩石评价沥青S_1/S_2比值大于1.0。这些资料通常由储层岩石的岩石评价热解分析获得,岩石的S_1/S_2比值大于0.3,通常指示伴生油比重大于14°API,这种分析组合给出了在设计的钻杆测试层段内预测石油比重的综合方法。应用该方法,精确预测了南加利福尼亚海湾地区50多个钻杆测试层段的石油比重。这项技术也被用来重新评价老井的API石油比重,在这些井中,蒙特雷地层储层不是主要的勘探目标。此外,若石油比重的范围不是由于明显的生物降解作用的结果,而且可以获得足够的岩石和石油样品来建立适当的关系,则这项技术还有其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1996年11月,Cepro公司的输油管道发生事故,致使大量汽油泄漏。事故发生地位于捷克共和国西北部的克麦季涅维斯居民点以北1.2公里处。为了盗窃汽油蓄意破坏管道是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据Cepro公司数据,石油泄漏量为15000立方米。由于发现泄漏后迅速采取措施,回收汽油约200立方米,因此在事故发生地的土壤中仍然遗留着13000立方米的汽油。  相似文献   

6.
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泌阳凹陷石油运移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运移阶段、主要运移阶段和晚其运移阶段。根据流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结果计算邮各阶段石油运移的温度、压力和水介质条件。研究还表明:早期运移阶段发生于核二段地层沉积时到渐新世末期,深度为1900-3000m;主要运移阶段伴随着温新世末的上升运动而开始,深度为1200-2500m;晚期运移阶段发生于新世末以后,深度为2600m开始。主要运移阶段石油  相似文献   

7.
8.
典型国家部门石油消费轨迹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邹愉  王高尚  于汶加  林建 《地球学报》2010,31(5):666-672
本文通过分析发达国家部门石油消费历史, 系统揭示了各部门消费具有如下轨迹: 工业、商业和民用部门呈倒“U”形变化, 工业部门在人均GDP10000~13000美元到达消费顶点, 民用部门顶点出现在人均GDP 11000~15000美元, 商业则在人均15000~20000美元时到达消费峰值区。交通部门呈“S”形轨迹变化, 消费量已占石油总消费的60%, 消费顶点对应的人均GDP在 20000~22000美元之间; 工业-民用-商业-交通各部门消费顶点呈波次性出现。以发达国家石油部门消费轨迹为基础, 结合中国消费现状, 指出中国各部门石油消费仍沿着发达国家的消费轨迹呈上升趋势; 对交通部门的分析表明, 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费模式对中国而言不可持续, 必须通过节能降耗、科技创新等有效手段, 从根本上转变消费模式, 积极走新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10.
石油安全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受国内石油资源短缺、石油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石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石油安全问题日益显现.为科学地评价中国石油安全的程度,先从国内资源禀赋、国内生产能力、国际市场可得性和国家应急保障能力4个方面设计了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再采用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国内原油储采比、国内原油储量替代率、国内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国内石油进口集中度、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石油储备水平6个要素指标,构成一个新的综合指标,即石油安全度;最后,以石油安全度为工具,对中国近年来石油安全的形势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石油安全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受国内石油资源短缺、石油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石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石油安全问题日益显现。为科学地评价中国石油安全的程度,先从国内资源禀赋、国内生产能力、国际市场可得性和国家应急保障能力4个方面设计了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再采用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国内原油储采比、国内原油储量替代率、国内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国内石油进口集中度、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石油储备水平6个要素指标,构成一个新的综合指标,即石油安全度;最后,以石油安全度为工具,对中国近年来石油安全的形势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石油安全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受国内石油资源短缺、石油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石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石油安全问题日益显现.为科学地评价中国石油安全的程度,先从国内资源禀赋、国内生产能力、国际市场可得性和国家应急保障能力4个方面设计了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再采用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国内原油储采比、国内原油储量替代率、国内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国内石油进口集中度、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石油储备水平6个要素指标,构成一个新的综合指标,即石油安全度;最后,以石油安全度为工具,对中国近年来石油安全的形势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3.
李鹤庆 《物探与化探》1990,14(3):219-224
凹陷内的水文钻孔—ZK5井(井深211.67m),发现总厚达70余米的油层,属白垩系巴彦花样(K1b),以ZK5井为中心卫片上存在“色调异常晕圈”。地表土壤氯仿抽提物含量在卫片“色调异常晕圈”内外也有区别,大于50ppm的点基本上集中在卫片“色调异常晕圈”范围内。石油化探在凹陷内发现了四个异常,其中重烃和重烃/碳酸盐指标均形成环状异常(I号异常)位于卫片“色调异常晕圈”范围内,二者重合的较好,和钻探见油气层结果对应,说明白音都兰凹陷石油化探效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14.
储层构型研究方法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型研究是沉积学和储集层地质学目前一个重要的新的研究方法。它把过去二维的模式转化为三维的模式,对解决储集层(体)的不均匀性提出了新的途径。该方法是著名河流沉积学家Miall(1985,1988)提出的。现不少学者运用该方法解决各地区的沉积学和储集层(体)的问题。构型研究从选择构型体到构型单元的研究,直到运用,已有系统的理论和步骤。本文为提倡和推广该方法,向研究者们作一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5.
刘元胜 《地下水》1994,16(2):66-67
本文以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的调查、监测资料为依据,对污染原因、危害、调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浅层石油生产井施工技术,主要设备和钻进工艺,指出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和保质措施以及经常发生的孔内事故及其处理等。  相似文献   

17.
18.
19.
李安华 《云南地质》1994,13(1):57-67
陇川新第三纪盆地面积475km2(含国外34km2)。经研究碎屑岩储层特征认为:(1)具备较好的层状─透镜状砂砾岩体,较有利的储集相带(滨湖─滨浅湖相广泛发育)和较厚的储集岩体。(2)因受胶结、交代、溶解、充填等作用,而产生次生孔隙和留存很多原生孔隙,为油气提供了储集空间。(3)据Ro煤(0.596%)、古地温(95.4℃)、S层%(35%)、最大热解温度(435℃)、石英次生加大(Ⅱ级)、重矿物组合(中等稳定─稳定)等分析,成岩阶段已进入晚成岩“A”阶段,即有机质已由未成熟─成熟,开始向石油转化。与正进行勘探开发的云南景谷盆地相似。(4)分选中等、矿物成熟度低、杂基含量高且成份复杂(有蒙皂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等)以及微孔隙发育,缺少较大孔隙,裂缝不发育等原因,造成高孔隙低渗透型储层物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石油中轻环烷烃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