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燕山造山带东段—辽西地区薄皮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杨庚  柴育成等 《地质学报》2001,75(3):322-332
辽西地区为华北北缘中生缘生代燕山造山带东延部分,地表地质调查和新的地震剖面资料的构造解释表明辽西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系大为型薄皮构造组成的楔形体,主要由凌源-北票逆掩断层、牛营子-郭家店逆掩断层、汤神庙逆掩断层和建昌-朝阳逆掩断层,以及在这些逆掩断层上盘发育的大型推覆组成。逆冲构造的扩展方式为背驮式,逆冲指向南东,定型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期,即白垩世义县组火山碎屑岩(110Ma)和早白晋世九佛堂组之间,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中期形成的辽西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系既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最终闭合碰撞有关,同时也与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在东亚大陆之有关。  相似文献   

2.
造山带弧形构造——西昆仑—帕米尔弧及其预测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曲国胜 Caner.  J 《地质科学》1996,31(4):313-326
对比利牛斯等造山带典型弧形构造的分析表明,弧形构造是造山带尤其是板内碰撞造山带的普遍特征,可分为挤压逆冲-推覆主动型构造和推覆-滑覆被动型弧形构造。西昆仑—帕米尔是与比利牛斯Basque弧在空间形态、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等方面一致的挤压逆冲-推覆主动型弧形构造,推测该弧中部存在一巨大的底部低角度逆掩断层并由根部带向北延伸达100多公里,康西瓦断裂(基底缝合带)可能是主根部逆冲断层带。  相似文献   

3.
通过国内外有关文献选择和比较,现推荐一部份推覆构造的术语和译名,以供参考和采用。 Reverse fault逆断层 High-angle reverse fault高角度逆断层 Thrust逆冲断层:上盘顺断层面发生显著位移的低角度逆断层 Overthrust逆掩断层 Nappe推覆体:位移在数公里以上的巨大的席状外来岩系推覆构造,包括推覆体及  相似文献   

4.
大别山造山带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郭华  吴正文  柴育成  冯明 《现代地质》2002,16(2):121-129
大别山造山带为一条中生代陆内造山带 ,其构造系统是由逆冲推覆构造组成的构造楔形体 ,尖端指向南。构成逆冲系统的 4条主干逆掩断层 ,由南向北呈后展式 (上叠式 )依次扩展 ,并使基底岩系和沉积盖层同时卷入构造变形 ,形成了大型薄皮构造 ,造成地壳缩短量达 46 8%。大别山造山带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形成于早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 (J3 1—K1)。  相似文献   

5.
位于辽西凌源市南部的牛营子-邓杖子地区侏罗系地质问题多年来困扰着地质学家。争论最多的构造形迹是一套平面上呈狭长矩形,以断层为界的近直立中元古界常州沟组石英岩,及局部长城系顶部地层。这套地层绵延35 km,呈北北东展布。其西界为近直立的大齐子断层(新命名断层)和大部分向东倒转的陡倾下侏罗统邓杖子组;东界为近直立的朱杖子断层(新命名断层)和西倾的中侏罗统郭家店组。前人的构造解释倾向于大齐子断层为邓杖子组一侧下降的陡倾正断层,朱杖子断层为郭家店组一侧下降的陡倾逆断层。文中不同意这样的解释,并发现有证据表明上述两个断层都形成于之前尚未识别出的侏罗纪构造事件时期。将大齐子断层解释为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形成的一条向西逆冲的断层,沿着它使长城系推覆于邓杖子组之上,然后,该逆冲断层上、下盘地层共同卷入后期褶皱变形当中。朱杖子断层原本为正断层,形成于原来未识别出的中侏罗世伸展变形阶段,并构成了郭家店半地堑边界断层。朱杖子断层沿着向东倾斜的常州沟组石英岩与串岭沟组页岩的界面发育。随着断层的发育,位于常州沟组石英岩之上的串岭沟组及长城系上部地层发生拆离沉降并被埋藏在半地堑之下。随后,发生在中侏罗世晚期或晚侏罗世早期收缩构造变形,改造了邓杖子-常州沟-郭家店组构造组合的几何形态。本期改造导致以下结果:(1)朱杖子正断层发生反转成为逆断层;(2)蓟县系沿着杨杖子-瓦房店逆冲断层向东掩覆于断层围限的长城系地层及相邻侏罗系之上。同时,邓杖子组倾角加大并向东倒转。研究表明,辽西地区的侏罗纪构造演化过程远比原先所认为的要复杂。  相似文献   

6.
阴山—燕山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现场研讨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美国科学基金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和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勘查局和北京大学地质系等办的“阴山—燕山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现场研讨会”于1998年5月8日~11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实地考察大青山的中生代逆掩断层带。 47名学者(中国学者42人,美国学者5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就中国东部,特别是对阴山—燕山造山带的逆冲构造研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崔盛芹阐述了燕山及其邻区的中、新生代构造运动的时间序列和逆冲推覆构造的时空分布特征。G.A.Davis论证了燕山构造带的几何学和年代学。张长厚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冀北辽西地区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的最新研究成果。王继明叙述了北京地区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特征。朱绅玉、刘正宏讨论了阴山—大青山地区的燕山运动和逆掩断层,大大提高了人们对该地区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的认识。任纪舜从区域构造的角度,强调指出逆冲推覆构造的分布并不局限于阴山—燕山地带;事实上在60年代,内蒙古的地质勘探工作业已发现在白音敖拉、朝根乌得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北祁连逆掩带中缓倾角断层的结构特征和地质意义。这些断层是本区走向北西西、断面南倾的区域逆冲断裂系的组成部分,断距大小不等,显示出一定规模的推覆构造型式。文中把本区和典型的逆掩推覆构造作了对比,并推断了这种缓倾角断层的演化模式。此项研究为进一步评价酒泉盆地以至河西走廊的含油远景提供了构造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储东如  童劲松  耿小光 《安徽地质》2010,20(4):241-243,259
繁昌地区推覆构造由前缘主底板逆掩断层、中部小淮山楔状褶皱冲断体及后缘小淮窑断裂组成,构成了该地区北东向构造格架。构成逆冲系统的多条逆掩断层所夹持的构造岩片由南东向北西呈后展式(上叠式)依次扩展。该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是喜山期构造反转的产物,并非印支—燕山期前陆带对冲构造系统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北淮阳地区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刘文灿  王果胜 《现代地质》1999,13(2):143-149
大别山北缘北淮阳地区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作用使本区广泛发育的以下古生界为主体的中、浅变质构造地层,在数百公里的范围内向NE逆冲(掩)于石炭系和中侏罗统之上,形成一系列构造窗、飞来峰和逆冲(掩)断层带,其最小逆冲推覆距离平均为244km,形成时代介于J2—J3之间,其形成与大别造山带的碰撞挤压有关,是大别地块中生代向北仰冲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辽西牛营子地区晚三叠世逆冲构造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燕山陆内造山带侏罗纪的构造及其研究已广为报道,但确凿的三叠纪构造分析明显不足,对辽西凌源牛营子地区详细的构造地质调查揭示该区晚三叠世晚期存在的逆冲构造,盆地东部中侏罗世郭家店组之下覆盖着一套晚三叠世逆冲叠瓦构造,其运动指向,黄土坡以西逆冲叠瓦构造由西向东推覆;黄土坡以北弧形断裂由北向南逆冲,为派生的运动。逆冲断裂带控制的槽地之中发育同逆冲期邓杖子组灰岩--白云岩质角砾砾岩,我们的资料表明,对杖子组时代应属晚三叠世晚期,与晚三叠世老虎沟组基本是连续过渡的,原定牛营子盆地早-中侏罗世地层是倒置的,正常的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序列自下而上应为老虎沟组,邓杖子组,水泉沟组,郭家店组,晚三叠世晚期逆冲构造事实的确定说明,燕山陆内造山带至少从晚三叠世起就经历了强烈的变形,其早期形变历史对于认识区域构造演化和陆内变形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北麓地区的构造格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别山北麓在构造上又称北淮阳构造带,它以桐柏一磨子潭断裂为界与其南的大别山造山带相邻。区内出露的构造一地层单元有商城群(Pz_1)、信阳群(D)、石炭系、侏罗系等。研究表明,大别山北麓地区的构造是一个以信阳一舒城逆掩断层为底板断层与一系列次级冲断层、断片构成的逆冲推覆系统。卷入逆掩断层上下盘的地层经历了C_3-J_3期间的三次褶皱变形(第一、二次为挤压作用机制,第三次为剪切机制)。逆冲方向为由南向北,约NE20°~30°,逆冲断层以背驮式向前陆扩展,形成机制为反向逆冲推覆,且与大别山造山带主体向南韧性剪切滑脱运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大地电磁测深综合构造解释,在休宁—歙县金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及邻区厘定出发育于晚侏罗世的较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其由逆冲断层、逆冲岩席、原地岩系、构造窗及伴生的牵引褶皱等组成。该逆冲推覆构造发育于"屯溪—休宁"红层盆地南缘,表现为晚元古代浅变质火山-碎屑岩系逆冲推覆于中侏罗统洪琴组碎屑岩之上。逆冲推覆构造由一系列分支逆断层组成,以前展式叠瓦状逆冲为特征,断层前缘陡立,向下变缓。逆冲推覆构造呈北东走向展布,勘查区内延伸可达40 km,推覆体面积大于600 km2。构造窗出露位置结合钻探、物探揭示,逆冲位移为2.0~8.0 km。根据逆冲断层时空配套以及岩浆活动与波及的沉积地层,判断晚侏罗世逆冲推覆构造活动时间为163.5~149.0 Ma。通过逆冲断层擦痕观察及古应力场分析,认为该期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于华南板块向北强烈挤压的区域动力学环境。逆冲推覆构造为成矿前构造,其与之后发生的伸展构造对岩浆的侵入及含矿热液的流通起着重要的作用,控制了整装勘查区内金、银、铅锌等中低温元素的分布与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综合研究相山铀矿田北部矿床勘探资料,加深了对赣中相山铀矿田逆冲推覆构造认识。相山铀矿田逆冲推覆构造总体呈EW向展布,推覆运动方向是从南往北。构造主滑脱面发生于震旦系基底变质岩层(Z)与上侏罗世打鼓顶组下段(J3d1)岩层之间,将震旦系基底变质岩逆掩于上侏罗统打鼓顶组下段砂岩、砂砾岩之上。推覆构造系统由前缘断层、反冲断层、主滑脱带(主干构造)、推覆体和构造窗组成。推覆移动距离达3~4.5 km。推覆构造主要形成时代为晚侏罗纪,即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14.
阐明逆冲推覆构造地理分布,较全面论述逆冲推覆构造地质特征,系统概括逆冲推覆构造对铀成矿作用。逆冲推覆构造不但形成了导、运、移、储完备的三维立体构造网络系统,而且使贯通基底的构造复活,诱发次火山岩浆侵入,形成了岩性差异明显并具多层岩性结构的“立交”式岩层构造组合,创造了有利于成矿的一个封闭、半封闭的地质环境。推覆体下隐伏构造是岩浆侵入、矿液运移的良好通道和存储空间,致使深部成矿热液在局部富集形成矿体。矿化部值一个足富集于次火山岩接触带产状变化或形态变异处;另一个是富集于隐伏逆掩断层与基底NE向构造交汇的复合部位。  相似文献   

15.
杨中柱  李忠臣 《辽宁地质》2000,17(2):114-120
普兰店元台逆冲覆构造为典型双重塑冲构造,以上叠式扩展而成。在自南向北逆冲过程中,形成褶皱推覆体,滞后断层,撕裂断层,反冲断层,并进一步形成构造窗和飞来峰。推覆构造形成于J2-J3,逆冲推覆后期,花岗闪长斑岩逆冲推覆构造就位,其所携带的成矿热液中有利部位富成金矿。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白乃庙逆冲推覆构造的组成及其构造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层对比结果显示,白乃庙地区发育在古生界之上并与其呈构造接触的地层为中新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哈拉霍圪特组和白音宝拉格组。经过详细的野外观察和构造剖面测量可知,自南向北的逆冲推覆作用将白云鄂博群由华北克拉通北缘推覆至兴蒙造山带南缘的白乃庙岛弧岩带内,进而形成白乃庙逆冲推覆构造。根据逆冲断层、飞来峰与下盘地层、岩体的时代及相互关系,推断该逆冲推覆构造向NNW方向推覆7~15 km,形成于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是古亚洲洋闭合后陆陆碰撞作用在陆缘的响应。该逆冲推覆构造的发现和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白乃庙地区陆陆碰撞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藏谢通门斯弄多地区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明  李才  董永胜  江万  解超明  吴彦旺 《地质通报》2010,29(12):1851-1856
谢通门县斯弄多地区发育大型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断层面倾向200°左右,断层倾角15~25°。逆冲断层上盘主要由上石炭统昂杰组灰岩、白云质灰岩构成,形成陡峭高耸的推覆前缘断崖;下盘以始新统年波组火山岩为主。断层全长约60km,断层带宽2~3km。逆冲推覆上盘推覆体向北北东方向滑移,根据飞来峰的相对位置估算,推覆体推覆距离约15km。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可能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导致冈底斯地区强烈的陆内挤压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上地壳多层次自北而南逆冲-拆离是本区构造格局的基本特征。区内柳林、洪清、大洪山三条逆掩断层与深部拆离面一起构成了一尖端指向南的楔形薄皮构造。逆掩断层最大位移量可达107km,逆冲系统以背驮式扩展演化。多层次推覆构造格局因后期高角度断裂的切割破坏而复杂化。构造格局的定型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19.
刘家田井田总体构造特征为逆冲推覆构造,主要分为F2断层下盘基底构造单元和上盘推覆体构造单元。推覆体构造单元断层主要发育在推覆体前缘和西部软弱岩组一带,并伴有褶皱现象。基底单元东部断层较发育,构造相对简单;西部由于受推覆构造运动的影响,断层较发育,与F4断层呈"y"形组合特征,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对煤层赋存产生较大影响。加强刘家田井田构造特征及控煤作用分析,对该井田深部及盘县逆冲断裂带附近找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林亨才  陈斯盾 《福建地质》1992,11(3):223-229
尤溪东华地区发现的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于印支晚期.是以顺层滑动为主导、顺层下滑进一步扩展到切层上推、辗转逆掩的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产物.使中元古界变质岩自SW向NE方向逆冲推覆于二叠系之上。该推覆构造在逆冲来源方向上可分为根带、中带和锋带以及相关的后缘带和外缘带,并以后展式扩展为特征.飞来峰、构造窗较发育,该区推覆构造的发现对于闽东火山断坳带火山岩基底掏造研究以及地质找矿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