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基于插件技术的大地测量数据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当前大地测量数据采集模式,分析了插件系统的信息流程,建立了大地测量数据采集插件接口和数据接口,实现了各种格式的大地测量外业数据的集成,增强了系统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2.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技术特征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给出了双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和组成;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和定位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GPS系统的对比,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特征,特别指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领域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展望了未来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现代地籍技术 第二讲 数字地籍测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简述了数字测量技术的发展,对现有数字测量方法进行了模式化讨论,总结了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详细讨论了数字地籍测量的特点,论述了数字地籍测量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GPS/DR车辆定位系统的基本框架,将其划分为7个功能模块。给出了满足导航电子地图的数据结构。在分析影响地图匹配正确性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地图匹配算法,显著提高了车辆定位精度。分析了车辆路线导航系统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搜索技术,提高了算法效率。最后给出了采用上述关键技术的车辆定位导航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的软硬件都采用嵌入式设计。  相似文献   

5.
为期三天的成都统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现场研讨会就要结束了,来自政府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始时,我们学习了李克强副总理对会议的重要批示。徐绍史部长、蒋巨峰省长、李春城书记作了重要致辞。葛红林市长系统介绍了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做法。三天来,代表们分三路进行了考察,亲眼看到了成都市在灾后重建、统筹城乡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亲身感受了综合改革给灾区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思考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会议前,以周其仁教授为首的北京大学课题组对成都市统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在会上报告了初步成果。会议期间,各位专家和与会代表从不同层面交流了经验,从不同的角度贡献了智慧。刚才,三个组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分组讨论情况,魏宏副省长又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取得了预期效果,开得很成功。  相似文献   

6.
首先详细阐述了智能化专题地图内容选择的基本理论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启发式”和“增强型智能化”相结合的问题解决方法并讨论了问题的分解策略和专题内容选择的质量评价方法;接着设计了试验系统的概念框架并建立了问题的知识模型,提出了用关系数据库的理论与方法模拟知识模型,为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模式,为知识库的构建提供了方法;最后基于WebService开发了试验系统并举例说明了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电子海图加密的目的及强度控制;介绍了常用加密系统的运行机理及适用场合;阐述了实现安全系统目标在管理和技术上存在的障碍;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各种加密方案并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ESRI公司推出了新一代的GIS软件ArcGIS9。其中增加了ArcObjects的产品:面向开发的嵌入式AE(ArcGIS Engine)。AE进行开发时彻底地脱离了ArcGIS桌面平台,提高了开发效率和开发的方便程度,从而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GIS应用选择。AE提供了COM、.NET和C++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这些编程接口不仅包括了详细的文档,还包括一系列高层次的组件,使得临时的编程人员也能够轻易地创建ArcGIS应用程序。本文对AE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开发和部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赵斌 《测绘科学》2007,32(1):150-152
GIS中大量用户的交互都要通过用户界面完成。本文在分析了GIS中传统用户界面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柔性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它建立了面向对象的GUI模型,使用基于消息的松散耦合方式对界面进行控制,通过界面元素配置解决了界面的可组织性,界面元素定制解决了界面的可扩充性,实现了界面的柔性。最后通过实践,本文给出了柔性图形用户界面的特性和优点。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通过扫描数字化试验,获取了GIS中特征点对点误差的基础数据,分析了误差的成因,讨论了误差的分布规律和统计特性,为扫描数字化精度控制及数据质量的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北斗高精度服务保障技术方案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北斗高精度定位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能够对外提供米级到厘米级的高精度位置服务。高精度定位与高精度地图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深度融合的北斗高精度服务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针对公安领域对于高精度定位和高精度地图的需求,提出了北斗高精度服务保障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卫星定位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在精准农业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如精准播种、精准施肥、精准喷药、精准收割等等。卫星定位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和作业效率。文章介绍了全球定位系(GPS)在精准农业作业流程中的应用,和美国Trimble公司生产的AgGPS农用卫星定位系统以及其在土壤采样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RIEGL LMS-Q140i-80激光扫描仪精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  卢秀山  张占杰 《测绘科学》2006,31(5):115-116
RIEGL LMS-Q140i-80激光扫描仪是863课题“近景目标三维测量技术”中关键传感器之一,其精度直接影响课题所能达到的精度指标。为衡量扫描仪实际精度与其标称精度的一致性,设计扫描仪在静止情况下进行扫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扫描仪的实际精度与其标称精度相一致,满足课题对传感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RTK在几种常见作业环境下的测量精度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一些测绘工作者对RTK测量精度的疑虑,本文设计了一套检验RTK在几种常见作业环境下测量精度的实验方案,分别进行了内符合精度和外符合精度分析。结论表明:在几种常见工作环境下,RTK测量给出的测量精度可靠,高程与平面精度均能小于5cm。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利用GPS来鉴定机载雷达的测速精度,推导了雷达对目标径向的速度基准值计算公式及其精度计算公式,并计算了该速度基准值及其精度,结果表明:能够满足速度基准值精度要求。强调了在做测速精度鉴定方案时,需要计算在被鉴定速度方向上的速度基准值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针对不同地貌类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插值方法生成DEM的误差,总结分析误差的分布规律,探索了提高DEM精度的方法。DEM精度检查与分析软件改进了现有DEM插值软件算法的不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误差表达可视化效果好,提高了DEM数据质量检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面向对象的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面向对象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进行了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试验,分析了其与基于像元方法的信息提取结果的差异,试验研究表明,在目视效果上,传统方法的分类结果图中椒盐现象非常明显,而面向对象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椒盐现象;在分类精度上,面向对象方法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Kappa系数、生产者精度、用户精度、Hellden精度和Short精度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各类地物提取效果显著提高。面向对象方法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表述了为提高平面精度和高程拟合精度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达到的精度指标,提出了对平面网起算点进行内符精度检测,采用多种高程拟合方案对已知GPS水准点进行精度检验,综合考虑内符合和外符合精度,实现最优高程拟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在桥梁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林亚  王进锋  武东辉 《测绘科学》2010,35(3):198-199,202
尽管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已在工程测量领域得到广泛采用,但其测量精度及其影响因素还需要深入分析,使之能合理地应用于具体工程。推导了三维坐标的精度计算公式,分析了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针对特定的测量仪器、测量条件和大气折光误差,计算和分析了测点所能达到的精度,阐明了控制和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将该方法应用于苏通大桥墩塔基础施工测量,根据具体的测量仪器和环境条件等,计算测点的点位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分别为±5.9mm和±6.9mm,其精度完全满足施工测量的限差要求,表明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20.
荆旭洋 《现代测绘》2011,34(2):35-37,41
日本拓普康公司生产的MS05系列全站仪,主要针对高精度测量要求的用户,具有测量精度高、功能全、可靠性好等特点,在测绘、建筑、三维工业测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测角标称精度为0.5″,测距标称精度对反射片为0.5 mm+1 ppm,对棱镜为0.8 mm+1 ppm,对无棱镜测距为1 mm+1 ppm,这一精度指标与一般全站仪有较大差别,尤其是该仪器对反射片及无棱镜的测距精度远高于其它同等级仪器。针对这一特点,给出了MS05全站仪的基本特点,并以大量的测试试验对其标称精度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