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英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石英的晶体结构和四面体内阴,阳离子之间的化学键特性出发,结合石英中其他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探讨了石英中金的赋存状态。指出石英中不能存在类质同象取代Si^4+的Au^1+或Au^3+,也不可能有O^-Au空穴中心,EPR谱上g因子值近于ge的吸收峰应完全归因于L^--Al及O^--Ge空穴中心,而与O^--Au空穴中心无关。  相似文献   

2.
石英的电子-空穴心在金矿找矿勘探中具有重要意义。阳离子不等价类质同象造成的晶体缺陷,是使其具有电子-空穴心的内在因素。石英中常见的空穴心有Al-O~-、Ti-O~-、Fe-O~-,电子心有Al~(3+)+M、Fe~(3+)+M、Ti~(3+)+M等。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和热发光是检测石英中电子-空穴心的有效方法。在金矿床中,石英Al-O~-顺磁空穴心浓度较大者,其含金量也比较高。石英热发光曲线的发光峰的数量和强度与金成矿阶段有着明显的关系:早期成矿阶段结晶的基本不含金石英,热发光曲线常为近对称的单峰型,发光强度较大;主成矿阶段形成的含金石英,热发光曲线为多峰型,常具最大的发光强度;晚期成矿阶段生成的含金性较差的右英,热发光曲线呈单峰-双峰型,发光强度亦较大。石英热发光性与金矿体的空间展布表现出一定的联系;在矿体横向上,矿体中石英热发光曲线多为双峰-多峰型,围岩中石英热发光曲线多呈单峰型;在矿体垂向上,随矿体埋深的增加,石英热发光强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含金石英通常具有多个热发光温度,曲线形态为多峰型,且主热发光峰多位于相对较低的温度区间;不含金石英常仅有一个热发光温度,曲线形态为不对称的较平缓的单峰型,或为一平缓的曲线,发光强度较弱。  相似文献   

3.
石英是刺猬沟金矿重要的脉石矿物,也是金的主要载体.借助于电子顺磁共振、成矿溶液电导度和红外光谱方法对刺猬沟金矿区石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顺磁共振吸收峰强度、成矿溶液电导度和红外光谱测定的Dco2与石英中Au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成矿溶液电导度>35.7 μS,DCO2>0.2矿化好.上述研究获得的信息,对该区找矿和矿床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界河金矿中石英的成分、晶胞参数、天然热发光、红外谱、包裹体、同位素、矿物学填图的研究,表明其石英富含Al、K、Na其a_0、c_0大于理论值;其天然热发光具多峰,并且由Ⅰ到Ⅲ成矿阶段强度增大;由无矿到富矿,其红外谱相对光密度D_2/D_1变大;其包裹体富含K、NaCl、F、CO_2、H_2O,pH=7.08-7.13,Eh=-6.1--6.2V;其氧同位素变化范围小;其热发光积分强度填图显示矿体向深部变大,并分枝。用上述研究方法预测了几个矿体,其中的一个矿体已被证实。  相似文献   

5.
黄铁矿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建业 《西北地质》1996,17(3):73-78
黄铁矿的EPR谱研究表明:Ⅰ号吸收峰线宽为160~450G,g因子为1.9217~2.0249,系Ni3+引起;Ⅲ号吸收峰强度较小(0.2×104~0.56×104),g因子为2.1563~2.23924,可能由Cu2+引起;Ⅱ号吸收峰只在富金的黄铁矿中出现,与金关系密切,由Au+引起。所有样品的空穴心浓度数分布在3×1016~3×1020个自旋数范围。黄铁矿的Ⅰ号吸收峰的g因子越接近于ge值时,矿石的含金性就愈好;Ⅱ号吸收的强度越大,矿石的含金性亦越好,含金黄铁矿中的晶格金为Au+,Au+取代黄铁矿结构中的Fe2+,从而产生空穴心。  相似文献   

6.
大庆岭金矿床石英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因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庆岭金矿床中石英的成分、结构、热发光、爆裂测温分析,石英红外光谱特征的研究,认为石英中 Cu、Pb、Zn杂质含量高,晶胞参数大,热发光积分强度大,爆裂累计脉冲数高和红外吸收峰波数低时,标志着为富金的石英特征.  相似文献   

7.
相山铀矿床多期石英的天然热释光及EPR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采自江西相山铀矿床不同成矿期的石英进行了天然热释光测定,并结合XRFS(X射线荧光光谱)、EPR(电子顺磁共振)等分析数据对所取样品的天然热释光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矿期石英的天然热释光在发光强度、发光谱线的峰形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导致石英热发光的中心是SiO3-3型电子心,电子心的多少与U、Th总量有关;石英热释光强度与石英本身的颜色呈反消长关系;热释光发光谱线上的峰形特  相似文献   

8.
八卦庙金矿床是分布于秦岭造山带中的一种中高温碳酸盐型热液金矿床。石英是其主要的脉石矿物之一,与金矿化密切相关。根据含金石英脉的产状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①顺层石英脉;②含铁白云石石英脉;③NE向节理石英脉。它们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组成特征上有一定的差异,分别形成于金的不同成矿阶段,是金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演化的产物。同时,为八卦庙金矿的成矿提供了条件。石英中包裹体测温结果为八卦庙金矿床的中温成因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
李荣辉  李月湘 《铀矿地质》1997,13(6):359-363
本文论述了电子顺磁共振法测量岩石中结晶石英的顺磁中心浓度──辐射损伤法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的应用;在层间氧化带中,氧化带岩石中的石英顺磁中心浓度高,铀含量低,即辐射损伤大,古轴量高,而氧化-还原过渡带中的石英顺磁中心浓度低,铀含量高,表明铀源来自氧化带岩石。由此可以探讨矿床成因和成矿物质来源,并用于找矿和成矿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区内505和530等主要矿脉石英红外吸收光谱、热爆裂及热发咣特征的系统研究,总结了该区无矿、贫矿及矿体石英脉评价的石英矿物学标志,表现为:①无矿石英起爆温度为210-330℃,热爆裂曲线无明显峰型;石英热发光总强度大于20000cps,峰值强度大于500cps;②贫金石英脉其石英红外吸收相对光密度DCO2/DH2O值大于1.1;起爆温度为210-280℃,石英热爆裂曲线为明显单峰形态,主爆峰对应温度值为420-440℃;石英热发光总强度介于10000-20000cps之间,峰值强度介于150-300cps之间;③矿体石英脉其石英红外吸收相对光密度DCO2/DH2O值小于1.0;起爆温度100-160℃,热爆曲线为单峰型,主爆峰对应温度为140-180℃;石英热发光总强度值小于10000cps,峰值强度小于150cps。根据本区含金矿脉矿化分带模式及石英红外吸收光谱、热及热发光参数系统变化规律,建立了该区石英脉型金矿床找矿评价的石英矿物学标志模型。  相似文献   

11.
紫木凼金矿床载金矿物及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木凼金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含砷黄铁矿和毒砂,氧化矿石中,金呈显微粒状自然金-显微金嵌布于褐铁矿,石英水云母,方解石的颗粒间或孔隙中,原生矿石中,金主要呈次显微粒自然金-次显微金包裹体,其次是类质同像形式赋存在含砷黄铁矿和毒砂矿物中。  相似文献   

12.
王德荫 《地质与资源》1993,2(3):242-247
近年来,不可见金的研究,运用高分辩透射镜和离子探针等综合测试方法取得了很大突破。不可见金,指的是硫化物中以超显微包裹体或固熔体形式存在的超显微金、次显微金。金质点上限近来Cook等定为0.1μm。由加拿大、希腊、美国等一些金矿床研究表明,硫化物中不可见金主要见于卡林金矿床以及热液、块状硫化物及矽卡岩型矿床中,其形成多与载体矿物黄铁矿、毒砂相关,并往往优先富集于毒砂中,如卡林金矿床黄铁矿金含金量为数十至数n×10-n×100×10-6,而毒砂中则高达近一倍。不可见金的研究,在当前无论对其矿石加工工艺研究,还是对找矿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浊积岩型金矿的概念、特征、成因和2个浊积岩型金矿的矿床实例,并对浊积岩型金矿概念和应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Through a study, particularly a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or ESCA) analysis, of gold-bearing arsenopyrite and pyrite in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of Guangxi, China, and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gold-bearing pyrite and marcasite, the authors have found that these minerals contain "invisible gold" whose binding energy is lower than that of native gold (Au°). Therefore they suggest that gold occurs in a negative charge state in these sulphide minerals as it replaces some sulphur and is combined with sulphur with the covalent bond. This paper also preliminarily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its formation from the chemistry and geochemistry of gold, crystal chemistry of arsenopyrite, pyrite and marcasite and geochemic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rough a study, particularly a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or ESCA) analysis, of gold-bearing arsenopyrite and pyrite in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of Guangxi, China, and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gold-bearing pyrite and marcasite, the authors have found that these minerals contain “invisible gold” whose binding energy is lower than that of native gold (Au°). Therefore they suggest that gold occurs in a negative charge state in these sulphide minerals as it replaces some sulphur and is combined with sulphur with the covalent bond. This paper also preliminarily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its formation from the chemistry and geochemistry of gold, crystal chemistry of arsenopyrite, pyrite and marcasite and geochemic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6.
刘纲 《黄金地质》1996,2(4):43-49
系统论述了区内各大类金矿的成矿温度,成矿压力,各种气体的逸度、pH值,金离子及其配合物的活度,讨论了金的迁移形式,推测了区内各类矿液中金的沉淀机制。  相似文献   

17.
贵州天柱磨山─油麻坳金矿化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贵州天柱磨山油麻坳金矿化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张杰余大龙李明琴张先煜杨勇俊(贵州工业大学资源工程系,贵阳550003)关键词金矿化带金矿地球化学金矿成矿作用黔东天柱本文主要研究了黔东天柱磨山—油麻坳金矿化带内主要类型岩石矿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深部过程对哀牢山金矿带金成矿的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献武  胡瑞忠 《地球学报》1997,18(Z1):167-169
本文通过矿化剂来源及其相关地质事件的研究,确定了金成矿与深部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哀牢山金矿带成矿之所以集中在喜马拉雅早期,主要是通过喜马拉雅早期受地壳拉张控制的富S深源流体上升,加入原在该区浅层断裂中循环的大气成因贫S流体中,从而使这种贫S的流体转化成富含足够S,进而能够大规模浸取Au的成矿流体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卡林型金矿床金矿物的一般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韦龙明 《黄金地质》1996,2(3):66-70
卡林型金矿的金矿物主要为Au-Ag系列的自然金和含银自然金,金的成色高。在构造活动强烈的秦岭地区,金矿物形态复杂多样,以显微金为主,明金可见,而在其他构造活动微弱地区金矿物多呈圆形-椭圆形,以次显微金为主,金矿物成色与成矿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金在硫化物矿物中呈负价态存在及其形成机理初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李九玲  冯大明 《地质学报》1995,69(1):67-77,T001
通过对中国广西卡林型金矿的含金毒沙、黄铁矿及用热液实验方法合成的含黄铁矿、白铁矿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光电子能谱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电子结合能低于自然金(Au^0)的“不可见金”。因而提出金在上述硫化物矿物中由于取代部分硫并与硫呈共价键结合而负价态点。本文料从金的化学及地球化学性质,毒砂,黄铁矿及白铁矿的晶体化学特征和产出的地球化学环境等三方面初步探讨了其形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