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上接1999年第4期) "金伯利岩浆活动出现的多期次,它与自治活化带(地洼构造)的紧密联系,以及一套深部捕虏体(包括含金刚石捕虏体)的结果,证明地台构造-岩浆活化过程与地球交代作用紧密相连或相伴."  相似文献   

2.
1 第一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讨论会情况介绍 (上接1999年第2期) 密切相关的地穹列以"相邻两列地穹相互作用为特征.相互关系的程度可由半径长度评定.地穹边缘以弧形地洼盆地为特征.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地地洼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地洼学说及其引伸或分支学派,第二部分概述国内外学者介绍、引用、评述和发展地洼学说的情况,第三部分叙述世界各地地洼构造。  相似文献   

4.
(上接1998年第4期)2国外和我国台湾学者介绍、引用、评述和发展地洼学说的情况1956年,我国学者陈国达发表《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一文,把“地台活化”理解为“地台区向活动区转化”,指出在地壳发展史中存在一个后地台阶段...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中国东南沿海大地构造性质,对有争议的东南沿海中段与南段的大地构造界线划分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将整个东南沿海划分出3个Ⅰ级、7个Ⅱ级和18个Ⅲ级构造单元,并论述了它们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地洼型造山运动与金矿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内地洼型造山经历了汇聚型到离散型的转换,造成早期断裂的重新活动,并引起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浆活动,控制了金矿成矿的时空分布(过渡际成矿作用),形成了45个Ⅳ级大地构造单元。金矿受层位控制明显,前地洼阶段的金矿化使金在一些地质体中初步富集。地洼阶段的(叠加)金矿化主要发生在离散型的地洼型造山过程中,对省内金的工业矿床的形成起到决定作用。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浆活动和不同型式、不同规模、不同期次的构造活动是金矿成矿的必要条件。分析了金矿床的形成机制,并指出了找金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7.
8.
9.
10.
洞庭地洼西缘非金属矿产的产出特征与地槽、地台及地洼构造的演化具有密切的关系.地洼构造对区内大部分非金属矿产的形成和保存是极为有利的。在地洼盆地内常形成火山沉积蚀变矿床、盐类沉积矿床及生物沉积(能源和非能源)矿床等地洼沉积型非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1.
320矿床位于东亚壳体中国东南地洼区赣湘桂地洼系的中南段,湘东地洼的南西部,受岩相古地理环境的控制且与区内地洼构造活动密切相关;特别是与多期次活动的湘东裂谷系的成生和发展紧密相联,在裂谷系发育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与裂谷构造有关的铀矿化,控制了以320矿床为主体的区带矿床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沉积建造特征及大地构造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南岛是欧亚大陆壳的南缘。作者主要依据沉积建造特征及其演化、空间分布和大地构造属性,并结合岩浆活动等重要标志,认为海南岛经历了地槽、地台、地洼三个大地构造发展阶段。以岛南九所—陵水深断裂为界,岛中岛北现阶段属东南地洼区,前寒武纪一早古生代为地槽区,晚古生代为地台区;深断裂以南为南海地洼区,前寒武纪时为地槽区,古生代演化为地台区。全岛早三叠世末同时进入地洼发展阶段。岛西石碌铁矿和近年发现的戈枕金矿成矿带皆位于前寒武纪地槽构造层内,皆受地洼构造叠加改造影响,皆属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13.
According to the available data and field research, based on the diwatheory, the authors have studied the geotectonic evolution history and the associated minerlization in the Victoria area.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is area is in fact a part of the Lachlan diwa region. The Victoria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geodome fault-fold zone and subsidence zone. The former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zones, from west to east, which are western uplift zone, central depression zone and eastern uplift zone.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Victoria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Pregeosyncline, geosyncline, plateform and diwa. Each stage has distinct sedimentary, magmatic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our stages, diwa st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minerlization. Diwa stage started in the Devonia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wa, a number of granite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SiO2 and Na2O+K2O, were formed. The granites were abundance with mineralforming material. On the other hand, diwa geotectonism reformed and enriched the geosynclinal or platform ore deposits. Therefore, most of the ore deposits that occurred in the Victoria area are,more or less, related with diwa tectonism.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东南地洼区铀矿为例,对过渡层(岩性)、构造过渡带及地洼阶段过渡期的有利配合的“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进行阐述,并对其找矿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结合具体的科学发展历史,对地洼学说的理论结构和发展纲领.对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的建立和壳体概念的提出与阐述.从科学方法论和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規律方面.探讨了地洼学说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概念方法.假说方法在地洼学说发展中的应用问题,地洼学说中的内核和保护层问题;地洼学说发展中的“范式”与“科学共同体”的建立问题;以及地洼学说发展的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地洼学说的大地构造观点,对与地壳演化的深部作用有密切关系的玄武岩类岩石的一些岩石化学数据进行研究,指出反映深部作用差异的地槽、地台、地洼三阶段玄武岩时空分布的三个高峰,揭示出三阶段玄武岩类岩石,总的存在由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性玄武岩系列→碱性玄武岩系列的演化规律,以及三阶段玄武岩浆源的深度有逐渐加深的趋势。最后提出了一个较简明的判别不同大地构造属性玄武岩的岩石化学标志图。  相似文献   

17.
湖南金矿大地构造类型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平 《湖南地质》1993,12(3):157-162,170
运用地洼成矿理论,根据湖南金矿含矿建造。控矿构造,成矿元素组合等。讨论了其大地构造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地槽阶段形成的金矿主要为石英脉型金矿。成因类型为变质一地下水热液型,主要分布在雪峰弧形带;地台阶段形成的金矿主要为微细浸染型,成因类型为地下水再造型。主要分布于白马山一龙山东西向构造带;地洼阶段形成的金矿主要为伴生金矿,成因类型为岩浆一次火山热液型,主要分布于七宝山一水口山一铜山岭北东向断裂带及湘南地区的一些与同熔型岩体有关的有色金属矿床中。  相似文献   

18.
李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梅锌矿床是渔塘超大型铅锌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运用地洼学说预测,经初步验证查明的大型矿床。主要组分锌>5%,铅很低。矿体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台地边缘藻礁灰岩相中,为同生构造组合、穹窿、北北东和北西西向地洼构造所控。属多因复成矿床,地台阶段主要是矿源层经压溶作用形成构造压溶热液成矿,在地洼阶段可能是渗流热液成矿,铅锌等成矿物质来自寒武纪碳酸盐围岩,主要成于低温。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地震活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东北部属华北地洼区烈震区南延部分,西南部属华中地洼区中强震区。历史上发生5级及5级以上的地震18次,依规律可分淅川-南阳、信阳-商城、菏泽-许昌、安阳-新乡,洛阳-灵宝5个构造地震带,空间分布规律:长期隆起强烈坳陷区;不同构造单元交接处地貌反差明显的下降一侧:新生代后大面积沉降背景下差异下降显著部位;上述部位几组断裂交叉处是发震有利场所。时空迁移规律:南阳、信阳-商城地震活动动向有待进一步研究;菏泽-许昌构造中强震线,地震活动以双震形式跳跃式往返迁移;安阳-新乡构造中强震线。有南北往返递迁规律;豫北不同地震线间有由东向西波浪状转化递迁规律。许昌、安阳-新乡、洛阳-灵宝一带,存在着发生中强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南海南部地洼区新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根据南海南部地洼区的岩石圈动力学环境,把本区新构造运动类型划分为拉张型、挤压型、平移剪切型和旋动型,并对其构造演化与动力学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