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短期潮汐资料分析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分析了短期潮汐资料处理的潮族分离法和直接最小二乘法,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对各种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提出应用计算机解算宜采用直接最小二乘法,手算情形则应采用Doodson算子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尺度分离法,从常规资料中分离出大尺度资料和中尺度资料,计算了台风登陆前后的大尺度及中尺度动能收支,并比较了它们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栅格小于1′的全球海底地形数据通常以卫星测高海洋重力数据构建的1′海底地形数据作为背景场模型,采用数据格网化方法得到。基于此,以STO_IEU2020模型作为海底地形背景场数据,使用反距离加权法、改进Shepard拟合方法、径向基函数法、Kriging方法4种常规网格化方法以及“移去-恢复”方法,分别构建了试验区域栅格大小为30″和15″海底地形模型,并对试验结果开展了分析评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Shepard拟合方法构建的30″和15″栅格海底地形模型相较其他3种常规海底地形格网化方法检核精度高。进一步基于改进Shepard网格化方法,采用“移去-恢复”方法构建的30″和15″栅格海底地形模型结果显示,“移去-恢复”方法可进一步提升建模精度,据此建议制作多尺度海底地形数据,可重点考虑基于“移去-恢复”的改进Shepard拟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中医和APP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发表与中医学和APP研究相关的文献。采用Excel对发文量进行分析,采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年发文量、作者共现及关键词突现、聚类等时区、时间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获得有效中文文献235篇。中医学与APP、中医学与可穿戴设备结合研究兴起于2010年之后,2013—2017年出现大幅增长,2017—2018年增长趋势较为缓慢,从2019年开始发文量有所下降,但之后的发展仍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高的作者群一为以李浩、刘剑刚为核心作者的作者群,一为以李敬华、于彤、于琦为核心作者的作者群,主要的研究热点包括健康管理、大数据、用户体验、APP、移动医疗、可穿戴、健康传播。关键词时区图谱分析结果显示,可穿戴设备在2014—2015年关注较高,在2015—2016年,其借助移动数据来对人体进行姿态识别和实时监测,实现了很好的健康管理。关键词时间线图谱结果显示,2019年出现了“妇幼健康”“人工智能”和“老年人”等关键词,2020年出现了“使用风险”“动作感知”“健身行为”“健身知识”和“健身态度”等关键词。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显示,排名前5位的突现词依次为可穿戴(2.1)、人机交互(0.68)、界面设计(1.58)、慢性病(1.36)、移动医疗(1.03)。结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移动互联的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服务需求旺盛,其中以妇幼和老年人尤为突出,但我国对中医和APP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需要加强团队、机构的合作,推动国内中医学和APP结合研究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吴红玉  马松华  方建平 《海洋学报》2010,32(10):6719-6724
利用一个投射方程和变量分离法,得到了(2+1)维 Korteweg-de Vries (KdV) 方程的新显式精确解.根据得到的孤立波解,构造出 KdV 方程的传播孤子结构. 利用一个新的混沌系统研究了孤子的混沌行为.  相似文献   

6.
波浪组合绕射和折射的改进的杂交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发展和改进了 Mei 的杂交元法。本文的方法,可通过增加外域级数解的项数来提高解的精度,而不引起联立方程组数目的增加。采用比通常杂交元法简单的泛函公式,简化了计算;采用 ICCG 方法快速有效地求解复代数方程组。算铡良明本文结果与理论解吻合很好。本文的程序“CDRW)”可供离岸建筑物工程中设计和规划采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方氏头针的简易定位为出发点,基于穴区定位、进针点、处方选穴、针刺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探析其临床应用。方氏头针穴区分为“伏象”“伏脏”“倒象”“倒脏”“其他中枢”,临床中多采用快速进针法,选穴方法可分为4种:相应取穴法、仿体取穴法、特定取穴法、米字取穴法。  相似文献   

8.
在较深的海域里设置浮标,如果对它没有特殊要求,一般均可采用单点式锚系。文中介绍了“锚链—化纤绳—锚链”、“加浮球的锚链(或钢丝绳)”、“加浮球的锚链—化纤绳—锚链”等三种组合系留索,并根据海深、浮标受力情况,给出了链长、浮标浮力,浮标的偏移半径、锚的抓住力等计算方法。同时,对锚链、化纤绳、钢丝绳的要求和锚的型式的选择作了一般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采用智能水下机器人进行海洋环境的立体监测具有监测范围广,自主性强的特点。本文在探讨世界各国采用智能水下机器人进行海洋环境监测的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智能水下机器人海洋大范围环境数据的自主采集系统,其主要优点是:相对于其他机器人,可实现“大范围” 海洋环境数据的采集;相对于固定式浮标,可实现海洋环境数据的“自主”采集。并给出了自主采集流程和软件分层递阶体系结构。在真实海域中,采用智能水下机器人,进行了国内首次大范围环境数据采集实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智能水下机器人进行海洋环境的立体监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声学与海洋沉积学交叉领域研究可分为“沉积层声学特性的研究”、“海底高频声散射或低频声反射与底质类型之间关系的研究”、“回声参数反演海底类型技术”和“海底回声图象识别海底沉积类型技术”4个方面的研究,较详细论述了4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1.
热带太平洋活性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热带太平洋的生物、海水、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到细菌、酵母和霉菌共475株.选择8个指示菌并采用圆形纸片法对分离菌株的发酵液进行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筛选,获得20个具有抗菌和/或抗肿瘤活性的微生物菌株.细菌、酵母和霉菌活性菌株的筛选得率都比较低,分别为5.4%、2.2%和3.4%,其原因可能与纸片的发酵液的添加量较少和菌株发酵条件的控制有关.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活性菌株,除4株未有结果外,其余菌株分归为9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7株、占活性菌株的35%,盐单胞菌属2株、占10%,其它菌属各1株、占5%.抑菌谱分析表明,大多数活性菌株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抑制作用,而来源于鱼体的菌株抑菌谱较广,对细菌、真菌均有拮抗作用,另外还发现一株酵母(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作者提出“活性指示(activity index)”参数,对活性菌株的抗菌谱和活性强度进行综合评估,也表明源于鱼体的菌株的活性指示值较高.这4株芽孢杆菌尤其是DY-Y-11A1A菌株,具有潜在的后续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最近几年在解脂耶罗维亚酵母(Yarrowia lipol ytica)代谢工程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解脂耶罗维亚酵母是最安全的微生物,广泛分布在包括海洋和极地等的各种环境中,已经具备很好的基因克隆表达系统;某些菌株在蛋白质、油脂、柠檬酸、酸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生产上具有优良特性,并且许多菌株具有很强的降解石油烃的能力.本文介绍了几种对解脂耶罗维亚酵母进行的表达系统改造,改造后该酵母能分解廉价而广泛存在的菊粉,提高细胞中油脂含量和细胞分泌的柠檬酸含量,合成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在能源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养殖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13.
海洋产油真菌的简便初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艳红  叶德赞 《台湾海峡》2010,29(1):128-134
选取分离自大洋、深海的28株酵母和143株霉菌,采用在培养基中添加尼罗红比较表观荧光强度的方法来筛选出酵母2株和霉菌7株,但菌体呈红色的酵母(17株)及菌丝为黑色的霉菌(28株)不适用于此法;通过单位DD鲫荧光强度的高低筛选出1株菌落为微红色的酵母,产油性能好于用第一种方法挑选出的2株酵母,且菌体颜色对结果并无影响,但只适合筛选酵母.通过上述2种方法筛选出高油脂菌株,大多来源于深海.  相似文献   

14.
在海洋环境中的酵母菌分布与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作者对不同海洋环境中的酵母资源、分布和多样性进行的大量研究,从中发现了22属63种1051株。并且发现这些广泛分布在海水、海泥、高盐海水、深海、各种大型海藻表面、各种海鱼体表和体内和红树林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的酵母可以产生蛋白酶、脂酶、植酸酶、菊糖酶、纤维素酶、β-1,3-葡聚酶、嗜杀因子、核黄素、铁载体等活性产物,所以这些酵母菌具有广泛的实际用途。  相似文献   

15.
裂隙是油气藏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成矿的有利疏导体系, 但是受地震分辨率的影响, 微裂隙不易用常规手段识别。为研发一套实用的裂隙识别技术, 文章分析了裂隙的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结合相关技术功能原理, 融合三维可视化技术、相干技术等方法, 在莺歌海盆地的底辟构造中成功刻画出裂隙通道, 并据此技术发现大气田。经实践及分析, 该技术亦可应用于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的疏导体系研究, 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裂隙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莺歌海盆地,地震模糊区的成像一直是勘探工作中的一大难题,1998年在该地区采集了多波地震资料,通过对P—SC波的处理,在模糊带成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对常规P—SV波处理中的偏移技术等存在的特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P—SV波叠前偏移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将输入道分选成共转换散射点道集(CCSP),在CCSP道集中,双程旅行时和等效炮栓距之间满足双曲线关系,故而使得常规处理P—P波的Kirchhof叠前偏移在此也可以运用,至于速度分析它也可以运用P—P波的速度分析方式来进行,因此采用该方法简化了转换波的处理,同时也提高了P-SV波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字显微镜的赤潮生物计数,是一种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的.对赤潮优势藻自动计数的方法。该方法可取代人工繁重的目测数数过程,用计算机计算样品中赤潮生物的总数及不同尺寸赤潮生物的分类数量;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放大的赤潮生物图像,结合人工鉴别,可大大减轻人工镜下计数的劳动强度。文章对该技术涉及到的名词术语进行了定义并对计数精度检验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大亚湾和台湾海峡的实测数据为依据,认为培养过程中的搅动十分重要。对比^14C测定初级生产力的几种培养方法,结果表明,悬挂式现场培养法比较可靠,但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旋转培养法与悬挂式现场培养法结果相近,又可在甲板上进行,值得推广;静置培养法由于培养过程中缺乏搅动,数据不稳,结果偏低,不宜采用。24h连续悬挂式现场培养法的结果及计算机对培养过程的模拟指出,新固定的碳可快速损失,因此培养时间不宜超过  相似文献   

19.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tools that are used in geodetic works. It is increasingly considered as an alternative tool for conventional surveying techniques.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paper is to produce a methodology for generating topographic contour maps using the post-processed kinematic differential GPS technique (PPK-GPS).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technique is assessed by comparing it with the traditional spirit-leveling technique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ccuracy, time, and cost. 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along the Mediterranean coast in the Rosetta area of the middle Delta in Egypt with a total area of about 39 km2. The field work includes 14 control points and about 50,000 PPK observations. In addition, 20 check cross sections that extend along the coastal line from Rosetta to El Burullus cities were observed using both spirit-leveling and GPS-PPK techniques. The results of the comparison indicate that the PPK-GPS technique can be used instead of spirit leveling in producing a topographic contour map with an accuracy of about 20 cm in orthometric height. We find that the PPK-GPS technique reduces the estimated time of leveling works in our study area by about 70%.  相似文献   

20.
In many strategic shallow water areas, the geoacoustic properties of the sub-bottom are largely unknown.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inverse theory and measured data from a single hydrophone can be used to accurately deduce the geoacoustic properties of the sub-bottom, even when the initial background geoacoustic model is a highly inaccurate estimate. Since propagation in shallow water is very sensitive to the geoacoustic properties of the sub-bottom the inverse technique is a vitally important, practical, and inexpensive means to improve sonar performance prediction in a potentially hostile environment. To provide ground truth for the inverse technique, measured data collected during Project GEMINI were compared to the inverse solutions. Detailed, site-specific geoacoustic models were developed for two array locations and the finite-element parabolic equation (FEPE) model was used to estimate transmission loss (TL). The model estimates from FEPE compared well with the measured data and the detailed geoacoustic models were considered as “ground truth.” To test the efficacy of the technique, initial background geoacoustic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assuming no a priori information of the bottom. The resultant inverse solution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geoacoustic properties at each of the sites. The final results we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data and the resulting TL estimates derived from the inverse technique were as good or better than the TL estimates obtained from the detailed, site-specific geoacoustic mod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