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攀钢5 000万t“呆渣”成宝贝据叶攀报道,攀枝花环业公司独创出一套高钛型冶金渣综合运用新技术,使过去数千万吨污染环境的“呆渣”———攀钢高钛型高炉渣变废为宝,并打造出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最近,该公司被省政府授予“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攀钢投产以来,先后紧靠金沙江边建造三大渣场,历年堆积的高炉渣达5 000万t。其中两个渣场早已饱和,停止使用,另一渣场也即将被弃渣堆满。2001年1月,攀钢成立环业公司,专门从事攀钢冶金渣的综合利用。通过科技创新,采用化学激发、机械激发和生产控制技术等手段,提高高炉渣中钛的活性,相继研制开发出…  相似文献   

2.
铜转炉渣中钴的载体矿物在酸解中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彤  凌云汉 《矿物学报》2001,21(3):373-376
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和X射线波谱并辅以化学物相分析进行了铜转炉渣及其加工产物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铜转炉渣主要由铁橄榄石和铁酸盐(磁铁矿)以及少量玻璃相组成,铜呈冰铜相主要嵌布于铁酸盐之间,钴则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取代铁橄榄石和磁铁矿晶格中部分Fe^2 ,作为氧化物富集其中。在酸解中铁橄榄石和铁酸盐均发生分解,使冰铜相得以解离,铁和钴则转化为可溶性硫酸盐,随后被浸出。铁酸盐分解不完全是影响钴浸出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系指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丛(钅兰)(第51)到镥(第71)之间的十五个稀有元素(又叫(钅兰)系元素),这十五个元素的原子结构、化学性质和物理特性都非常相似而且又经常共生在一起它们的氧化物都是土状,都有稀土元素之称。  相似文献   

4.
<正>黄磷炉渣是以磷矿石、硅石、焦炭等为原料,在高温电炉中生产黄磷时产出的固体废弃物,我国目前黄磷炉渣产量约为450万t/年,黄磷炉渣富含CaO和SiO2,可用于生产含钙和含硅产品。本文采用黄磷炉渣制备白炭黑后的残留废液为  相似文献   

5.
炉渣处理含磷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炉渣作为吸附剂,用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炉渣对模拟含磷废水脱磷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炉渣是一种有效的吸附剂,对废水中的磷有较强的吸附去除性能。影响炉渣除磷的主要因素有吸附时间、炉渣用量、pH值和原水含磷浓度。在含磷浓度2~13mg/L、炉渣用量5g/L、中性、吸附时间为2h的实验条件下,磷的去除率可高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研究出一种从炉渣中提取钴的技术,而这些炉渣都是从处理萨得伯里含镍矿石的过程中获得的,过去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了活性水系沉积物的冻结采样技术与常规采样技术,经统计分析,10种氧化物和21种微量元素在两种技术之间全部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122个采样点上所得到的氧化物重量百分比和微量元素含量表明:冻结采样可得到具有代表性的沉积物样品。每个采样点为了获得对沉积物中氧化物重量百分比和元素含量具有代表性的评估,需要小于50%的冻结样品,相反,常规采样由于冲洗和淘洗细粒级沉积物,致命用以常规地球化学分析的沉  相似文献   

8.
最近冶金工业部召开了全国冶金系統的地質工作会議。会议除总結了冶金系統1958年地質勘探工作大跃进中的基本經驗外,並肯定了一年来地質工作所取得的丰碩成果。会議認为1958年不論在儲量增长速度、探矿工程效率的提高、普查找矿的效果、矿床規律的掌握、勘探方法的收进、各种矿产工业类型的認识以及广大职工群众政治思想觉悟和革命干勁的高涨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都是空前的,因此1958年是地質工作获得全面丰收的一年。其重要意义不仅表现在已取得的成就上,而且为今后地質工作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打下了良好的敲训。  相似文献   

9.
影响大掺量钢渣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建平  倪文  陈德平 《矿物岩石》2003,23(4):105-109
根据对大掺量钢渣水泥的组分活性差和强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解决方法进行试验的结果认为:可以通过掺加水泥熟料、粒化高炉渣和粉煤灰的方法来改善钢渣的物质组成,进而提高其强度,但必须加入适当的激发剂。常用的激发剂有硫酸盐系(如石膏)、硅酸盐系(如水玻璃)等。试验表明:当加入激发剂B和高炉渣磨细粉,即当钢渣加入量为60%,加10%的激发剂B和30%的高炉渣磨细粉,或者当钢渣和高炉渣总加入量≥94%,只加5%或6%的激发剂C时,钢渣水泥的强度均可以达到325水泥的强度要求。同时还认为:增加组分的细度也是提高钢渣水泥组分活性、提高强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炉渣岩相分析方法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冷凝渣的岩相结构,并以此来推测该炉渣在高温下的行为。但炉渣在由熔融态逐渐冷却的过程中,会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故用冷凝渣结构来反映炉渣高温状态是有缺陷的。为此,试用热台高温显微镜进行了炉渣高温显微结构研究,并与冷凝渣进行了对比。1 研究方法1-1 试验设备采用英国12D型热台高温显微镜,进行了高温熔渣研究。该高温显微镜是以热电偶、发热体和样品支架为一体的微型高温炉为主体,PtRh热丝炉可迅速将约0-1mg试样加热到1650℃以上,并可利用放大50倍的显微镜…  相似文献   

11.
黄长石族矿物广泛分布在各种工艺岩石,尤其是高炉渣中,它在高炉渣中的分布量可与长石类矿物在天然岩石中的情况相比拟。黄长石有时也出现在富钙的碱性岩中,因此,黄长石的研究对岩石学和工艺岩石学,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硅酸盐中金属离子对Si—O键影响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尹周澜  邹祖荣 《矿物学报》1990,10(4):348-355
本文用CNDO/2法,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硅桥氧键(Si—O~(br))及硅端氧键(Si-O~(ter))的影响。得到了硅酸盐骨架中硅氧键的性质与氧的成键状态、配位数以及金属离子影响之间的规律性。用得到的这些规律,可望较好地研究矿物学、地球化学、硅酸盐材料及冶金炉渣结构等同题。  相似文献   

13.
青海红沟铜矿系在1957年地质普查中所发现,先后经过地质勘探与科学研究工作,除已确定了矿床的经济价值外,并对含矿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岩石组合以及矿床特征等都积累了不少资料。我们于1973年在青海冶金地质第七勘探队的协助下,曾对矿床地质进行了学习与研究工作,今就其岩石与矿床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初步认识,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组建于1962年,前身为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2001年1月属地化改为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系四川省政府直属事业局,现下辖10个地勘单位(6个综合地勘队、1个专业物化探队、1个专业测绘大队、1个技工学校、1个机关服务中心)和7个专业公司。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方典型富硒区土壤硒有效性调控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发现中国南方酸性土壤的硒含量普遍较高,但其生物有效性一般较低,土壤硒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富硒土地资源的可利用性,而土壤酸碱度是影响土壤硒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福建、海南富硒红壤(pH为3.91~4.98)、富硒水稻土(pH为4.33~5.75),以生石灰、燃煤炉渣为改良剂,分别设置6个实验处理以调控土壤硒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添加生石灰和燃煤炉渣均能提升南方酸性土壤的pH,上升幅度在1~2个pH单位,从而有利于土壤中硒元素的活化,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硒元素的生物有效性;燃煤炉渣用量与其10倍的生石灰对提升土壤硒有效度的效果相当,而燃煤炉渣作为调控物料更为经济、实用,既可以实现炉渣的有效利用,又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硒有效度。  相似文献   

16.
宁夏金场子渗流热卤水—表生改造型金矿床的巨厚氧化带(大于200m)为世界所罕见。本文系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氧化物金矿床进行找矿矿物学研究的成果。 1.地质概况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昆仑—秦岭地槽褶皱系走廊过渡带的东端。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寒武系、泥盆系上统、石炭系,构造以东西向褶皱及冲断层为主,岩浆活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质学报》2014,(2):F0003-F0003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系四川省政府直属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其前身为“冶金部西南地质勘查局六。四大队”,成立于1964年,2001年属地化后更为现名;广元吉奥冶金地质工程公司与六0四大队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同步运行,是川北地区唯一一个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地质灾害工程、基础勘察施工的综合性地质勘查专业单位。  相似文献   

18.
湘潭锰矿床的锰矿层赋存于新元古代南华系(成冰系)大塘坡组底部含锰黑色页岩中,含锰矿物主要为菱锰矿。湘潭锰矿的Fe/Mn值低,Th/U、V/(V+Ni)和V/Cr值等地球化学指标显示其发育在氧化-次氧化的沉积环境中,暗示菱锰矿并不是由Mn~(2+)和CO_3~(2-)直接沉淀形成的。湘潭锰矿稀土元素含量高,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存在轻微的中稀土元素富集,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这些特征指示湘潭锰矿含锰矿物是以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的。同时,锰矿的碳同位素富集碳的轻同位素,说明有机物参与了菱锰矿的形成过程。综合分析表明,湘潭锰矿成矿过程可以分为沉淀和转化两个阶段:在氧化性的水体中,Mn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在缺氧且富含有机物质的成岩环境中,Mn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被有机物还原而转化生成菱锰矿。这与华南地区其他几个典型的大塘坡式锰矿的成矿机制一致。  相似文献   

19.
《云南地质》2005,24(4):352-353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地球科学系地质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原云南大学工学院(创办于1931年)采矿冶金系地质科。1954年9月7日,云南大学工学院独立建院,成立昆明工学院,地质专业隶属于采矿系。1958年从采矿系中分出成立地质系,设有“金属与非金属地质调查及测量”和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元素相态识别异常的作用,研究了斑岩铜矿Cu和热液铅锌矿床Zn的硫化物相、氧化物相和结合相组成。斑岩铜矿区,Cu以硫化物相和氧化物相为主,(w硫化物相Cu+w氧化物相Cu)/w结合相Cu≥21、(w硫化物相Cu+w氧化物相Cu)/w全量Cu≥96%,是矿化异常的标志。在铅锌矿区,背景区Zn的含量主要是结合相;在w(Zn)≥200×10-6异常地段,Zn主要是以硫化物相(包括氧化物相)存在,(w硫化物相Zn+w氧化物相Zn)/w全量Zn≥87%、(w硫化物相Zn+w氧化物相Zn)/w结合相Zn≥7时是有利的找矿地段,将是指示出露矿和隐伏矿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