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通过样线法、样点法等进行鸟类资源调查。调查发现鸟类15目42科88种,其中雀形目43种,占总种数的48.86%。从居留型来看,旅鸟40种,占45.45%。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对鸟类多样性分析,发现多样性指数春秋季高,夏冬季低。利用G-F指数对鸟类分布生境的分析,发现鸟类多样性林地最高,居民地最低。鸟类居留型的变化验证了鸟类栖息地北移的现象。此外,根据研究结果对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石臼坨岛群鸟类资源及其环境综合评价,阐述建立石臼坨鸟类保护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保护区的建设原则,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分区,以及保护与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鸟类重要补给地和栖息地。湿地公园自2014年起连续6 a开展春秋季鸟类环志工作,环志工作的开展对于掌握翠湖湿地鸟类的生态、监测鸟类群落动态、开展鸟类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湿地公园春秋季迁徙季鸟种略有差异,春季迁徙的雀形目优势鸟种是黄喉鹀、红喉姬鹟、小鹀、树鹨等;秋季迁徙的雀形目优势鸟种是小鹀、黄喉鹀、树鹨等。翠湖湿地公园的留鸟回收率较高,表明留鸟的活动区域相对固定,且在翠湖湿地自然状态中生活良好,自然寿命较长。  相似文献   

4.
依据有关鄱阳湖区的调查、监测和研究文献,特别是近30年来在鄱阳湖开展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第一、第二次鄱阳区科学考察成果,以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作为分类系统,对鄱阳湖区的鸟类名录进行了系统整理,除了增补新记录种外,还对一些有争议的鸟种进行了讨论和订正。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鄱阳湖共有鸟类426种,隶属18目69科,占中国鸟类总种数的31.07%,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66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鸟类88种。  相似文献   

5.
我国鸟类资源丰富,但缺乏专业的鸟类救护机构,故缺乏成熟系统的鸟类救治经验。鄱阳湖是我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鸟类会被救助。研究以鄱阳湖地区救护鸟类为对象,对2012-2014年期间救护档案进行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救护鸟类总共有15只,其中13只为成年鸟,2只幼鸟。救护鸟类中雁属的数量最多,达到7只。救护鸟类的来源主要包括: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移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监测站移送、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移送和市民移送4个方面,其中管理局送过来的鸟类数量最多,达到了10只,占总数的66.7%。救护鸟类所受伤害症状主要有3类:骨折、中毒和外伤。造成伤害的危险源可分成4类:天网、投毒、天敌和其他。救治成活率达到了80%。通过本研究,为野生鸟类保护和救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石臼坨岛群鸟类资源及其环境综合评价,阐述建立石臼坨鸟类保护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保护区的建设原则,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分区,以及保护与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2016年12月—2017年11月,甘肃张掖黑河湿地保护区共监测到鸟类72种32634只(其中湿地水鸟49种30959只),隶属13目25科52属。春、夏、秋、冬四季鸟类数量分别占全年鸟类总数的21.2%、28.79%、46.38%、3.63%;河流、沼泽、库塘3种生境鸟类数量分别占保护区鸟类总数的28.79%、6.45%、64.76%;甘州、临泽、高台各区域鸟类数量分别占保护区鸟类总数的8.57%、8.51%、82.92%。分析了鸟类种群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了影响鸟类种群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鸟类生境及多样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东北部以保护草原生态、湿地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中的湿地是迁徙鸟类的重要停歇地。为了了解该保护区内迁徙期非雀形目鸟类的栖息状况,于2017年3~5月和9~11月,采用观察样带和样点方法,在该保护区内开展鸟类调查,研究鸟类群落(不包括雀形目)的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调查期间,在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记录12目17科41属81种鸟类(不包括雀形目),共22763只;2017年3~5月,记录12目17科41属79种鸟类(不包括雀形目),共20373只;2017年9~11月,记录10目12科26属42种鸟类(不包括雀形目),共2390只;在记录的81种鸟类中,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枕鹤(Grus vipio)、白头鹤(Grus monacha)和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鸿雁(Anser cygnoides)、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和疣鼻天鹅(Cygnus olor)等22种鸟类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鸟类群落中,雁形目鸟类的物种数量(26种)最多,鸻形目鸟类的物种数量(19种)次之;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是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水鸟的主要繁殖和栖息地;2017年3~5月的鸟类群落(不包括雀形目)物种多样性水平高于9~11月。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美国弗蒙特(Vermont)州濒危鸟类游隼(Falco peregrinus)和潜鸟(Gavia immer)为例,反映鸟类与环境的关系,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及野生动物的影响,濒危动物的拯救工作应把环境综合治理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0.
2006-2008年对内蒙古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新记录鸟类43种,其中重点保护鸟类8种,增加4个新科15属,达里诺尔保护区鸟类达到233种,分属于16目42科113属。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5种,鸟类区系以古北界中的蒙新区、东北区成分为主。主要分布于湿地、草原、沙地疏林和山地4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对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区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79种鸟类,隶属12目27科。其中,冬候鸟40种、留鸟31种和夏候鸟8种。红树林区古北界鸟类41种,东洋界鸟类35种,广布种3种。分析了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区鸟类分布和年变动情况,比较了福建省6个红树林区湿地鸟类季节型的组成,指出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鸟类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藏北部湖盆区是西藏湿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鸟类资源丰富。2016-2018年6-7月对该区的繁殖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目24科64种,占西藏自治区鸟类总数492种的13.01%。西藏北部湖盆区鸟种组成以雀形目和雁形目的鸟种最多,在区系构成上以古北界鸟类为主,其中13种鸟类为国际公约保护和我国重点保护的鸟类资源。  相似文献   

13.
从中条山区自然环境条件入手 ,在分析鸟类区系特征的基础上 ,揭示了不同栖息环境中鸟类的群落组成 .中条山鸟类区系属古北界 ,人类活动对鸟类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影响 ,鸟类分布随垂直自然带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苏干湖夏季鸟类调查及观鸟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干湖位于甘肃省西部阿克赛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北缘。该湖为多种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已建为侯鸟自然保护区,但迄今未见有鸟类的专门调查。1997年7月至8月期间在该地区采用定点观察和路线观察法对苏干湖的水域、浅滩、沼泽和周围草地的鸟类进行了调查。调查的重点为鸟类的种类构成和居群数量,共记录到各种栖息生境的46种鸟类,个体数量达2万多只,表明苏干湖是一处极为重要的湿地,并有观鸟旅游的价值。同时需加强对这一保护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群落相似系数、种间相遇机率指数、生态位分布型和食性研究,观测分析了同一山体两侧山坡八块样地冬季鸟类群落状况。在哀牢山西坡观测到鸟类44种,东坡观测到28种,其中13种为两坡共有。西坡除种多样性较高外,鸟类生态类型也与东坡有别。所有这些差别与哀牢山地理位置,西南季风影响所形成的东西坡植被和气候等环境因素有关。文章还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森林演替和鸟类群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湿地环境的改变对湿地鸟类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传统以美学为主的景观设计和以水质净化为目的的人工湿地设计难以改善湿地鸟类及其栖息地数量锐减的现状。从湿地景观设计中涉及到的主要鸟类及其栖息地需求、鸟类栖息地恢复等方面对基于鸟类栖息地恢复的湿地景观设计研究与实践进行综述。水鸟是湿地景观设计中重点关注的对象,以湿地水鸟栖息地需求研究为基础,结合成功案例探讨湿地水鸟栖息地的引鸟设计、生境规划、引鸟效果和管理策略。针对现阶段鸟类栖息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鸟类栖息地规划与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为分类系统标准,在2016年鄱阳湖区和2018年江西省鸟类种类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对鄱阳湖区鸟类种类进行了重新梳理,形成了最新的鸟类名录。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现有鸟类20目76科235属462种,占中国鸟类总种数(1445种)的31.97%。其中,以古北界种最多,共有244种(占52.82%),东洋界种112种(占24.24%),广布种106种(占22.94%);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0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鸟类89种,中国特有种9种,IUCN极危物种4种,濒危物种7种,易危物种20种,CITES附录Ⅰ物种13种,附录Ⅱ物种52种。从居留型分析,有冬候鸟162种,占35.07%,反映了鄱阳湖作为东亚地区最大和最重要水鸟越冬地的特点;留鸟132种,占28.57%;夏候鸟109种,占23.59%;旅鸟48种,占10.39%;迷鸟11种,占2.38%。鄱阳湖区鸟类多样性指数G指数、F指数和G-F指数分别是5.020、42.908和0.883,略高于江西省东北部山区的相应鸟类多样性指数。  相似文献   

18.
陕西渭南湿地鸟类资源调查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9月-2012年6月采用路线统计法并结合样点法、样方法和定时定点法对陕西渭南湿地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记录到鸟类56种,隶属于14目27科。雀形目最多,12科31种,占总数的55.36%;其中留鸟、旅鸟、夏候鸟、冬候鸟分别为29种、18种、8种、1种;调查到的鸟类有9种分布型,6种生态类型。相对多度的分析显示:鸟类数量15只的鸟类最多,200只以上的鸟类最少。建议渭南市相关部门应兼顾城市化建设和湿地保护,并加强鸟类保护意识的宣传和对城市及工业污水排放的治理。  相似文献   

19.
处于湿地食物链上游的鸟类可以作为整个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一个代表,应用于湿地生态的监测与评价。2013年,对华侨城湿地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目34科104种,多样性指数为4.2317,较以前增多,并呈明显季节性变化。表明华侨城湿地生态修复效果逐步呈现,生态状况正在变好。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过境鸟类种类与数量波动性很大,分析和掌握迁徙季鸟类分布特征将促进鸟类科学保护工作的有序展开。利用2017年春季鸟类观测数据,配合遥感解析提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通过冗余分析筛选土地利用类型对不同鸟类的影响,建立鸟类多样性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水田、旱田、沼泽、林地、河流对鸟类生物多样性影响贡献较大,鸟类对农田与天然栖息地之间的选择倾向没有出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