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乌江渡电站水库地震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江渡水电站从蓄水至今已运动14年了,它是我国在岩溶地区建成的一座高原峡谷型的高坝大型水库,库区蓄水后5个月就有频繁的水库诱发地震。1992年发生最大破坏性水库地震为ML4.0。这些地震发生与岩溶地质、地形地儿库区构造有关,库岸地面变形、崩滑流和水库泥沙淤积等灾害较严重。本文对灾害分析后认为,灾害在岩溶地区具有普遍性,提出了预防、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简略论述重庆江北5.2、5.4级地震基础上,介绍了新闻媒介在报道震情灾情、地震趋势的判断、抗震救灾、宣传地震科普知识、消除群众疑虑思想、报道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预防次生灾害以及对稳定社会、安定人心,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影响火山灾害损失的因素众多,厘定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他们对火山灾害损失影响的权重,对减轻火山灾害损失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选取了14个对火山灾害损失影响较为重要的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出各个影响因素对火山灾害损失影响的权重。通过分析发现,自然因素对火山灾害损失影响的权重最大,除去自然因素外,社会因素和管理因素的下层因素中,火山预警系统对火山灾害损失影响的程度最大,说明做好火山预警工作对减轻火山灾害损失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丁原章  袁兵 《华南地震》1991,11(1):83-87
本文概述自然灾害的各类及其危害性,分析自然灾害的共同特点,讨论减轻灾害的意义,文中指出提高防灾意识,加强灾害预防预报,制定减灾计划,建立减灾工作体系,开展群众防灾教育和培养专业及业余防灾人员是当前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引言亚洲防灾中心(ADPC)是应亚太地区各国关于提供国际援助以加强他们灾害管理体系的要求于1986年1月在亚洲理工学院成立的,地点在泰国首都曼谷。亚太地区几乎遭受过所有类型的灾害,自然的或“人为的”。随着人口密度和工业化的增长,灾害危险性也必将增加。灾害并不总是可以预防的,但其影响却是可以减轻的。灾害管理的科学包括对灾害有关的防止、减轻、预防、应急响应、恢复和重建措施的系统观测和分析。具体说来,灾害管理就是力图:①挽救生命和减少灾害带来的财产  相似文献   

6.
火山喷发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全球有近20%的人口生活在火山喷发潜在危险的阴影之下.据统计,近400年来火山喷发已直接或间接导致约27万人死亡.决定火山灾害损失大小的因素众多,在对火山灾害进行研究时就必需弄清楚这些因素对火山灾害的影响程度,也就是它们对火山灾害损失影响的权重.权重分析可以为进一步的火山灾害研究提供基础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7.
哥伦比亚大学欲通过建立一个灾害与风险研究中心 ,使我们在解释灾害及分析灾害方面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帮助世界各国抗御灾害。凭借位于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 -多赫蒂地球观象台的地球科学研究悠久历史的优势 ,新建立的中心将基础地球科学与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以及其他学科的代表人物联合在一起 ,对灾害风险进行综合有效的评估。该中心还将致力于对地震、水灾、滑坡、气候异常、环境灾害、如空气和水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进行研究。由于认识到“对科学研究的巨大投资、管理机制以及财政风险管理手段已经失败 ,直到现在没有实质性地减…  相似文献   

8.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概念、模型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明  冯流  J.Yvon 《中国科学D辑》2005,35(Z1):261-261
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是由于长期积累而存在于土壤或沉积物中的包括重金属(原生或后生叠加)和有机污染物在内的环境污染物,因环境的理化条件(例如温度、pH值、湿度和有机质含量等)的变化而超过了环境容量,使得某种或某些形态的污染物大量地被重新活化和释放出来并造成严重生态和环境损害的灾害现象.在讨论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特征的基础上,把典型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演化过程用一个非线性多项式表示出来.多项式的一阶和二阶导数的零值点和最大最小值点是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风险评价和预测标志.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爆发过程和机理主要体现在污染物的不同存在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上.定义了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概念:“污染物可释放总量”和“活动形态的总浓度”,讨论了这种灾害时空传播的可能性.案例研究表明,在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留态之间存在逐级释放、跳跃式释放或链式反应的转化机制,并形成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  相似文献   

9.
NOSA体系在城市爆炸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爆炸灾害管理具有风险高、专业性强的特性,任一环节出现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诱发一次大的安全事故。为了提高城市爆炸灾害的管理水平,引进“安健环”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安健环”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包括人身财产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三个方面,能够比较全面、科学地评估各种爆炸灾害的风险。该管理体系采用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的管理模式,强调人性化管理和持续改进的理念,可执行性强。将该体系用于城市爆炸灾害管理中,灾前侧重于对未遂事件的预防和控制,从源头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或消除风险,并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指导灾后救援,确保灾后响应的及时有效,进而达到防止灾害的蔓延,实现高效救援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李秋萍  崔振昂 《地球》2014,(5):110-111
生活在沿海的居民长期遭受海洋灾害的侵扰,形形色色的海洋灾害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风暴潮灾害。在过去的200年间,全球有260万人死于风暴潮,其中2007年11月发生于孟加拉的风暴潮造成3千人死亡,5万人受伤,摧毁了150余万家庭的房屋,受灾人口达7百万;2008年5月,发生于缅甸的风暴潮死亡人数超过8万,7百万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地震谣传与地震误传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了地震谣传的传播机理、放大畸变作用和对社会的严重危害;对地震谣传产生的背景,诱发地震谣传的主要因素及四川地震谣传的地区性特点等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识别、平息和预防地震谣传、减轻人为灾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与我国大陆火山地区相关的主要火山灾害类型,即火山空降物、火山碎屑流、火山泥石流、火山熔岩穹与熔岩流的成灾机制和灾害效应,并回顾了国际上火山灾害区划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具有概率含义的火山灾害区划图的编图思路。  相似文献   

13.
陈晓利 《地震地质》2009,31(1):197-205
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都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的巨大损失,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活,影响到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环境的持续发展。如何预防和降低这类灾害的损失,是人类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巨大问题。中国也是深受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引发滑坡、崩塌众多,凸现了对这类灾害进行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文中通过介绍日本Sabo works的发展和目前应用情况,为中国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历史地震与滑坡灾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中强地震诱发滑坡或产生次生灾害的实例的研究,认为,地震作用是诱发滑坡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加强中强地震史料的发掘和研究,进行地震诱发滑坡、古滑坡或古地震的考察,是历史地震工作者在新形势下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拓宽社会服务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大坝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发挥效用的同时,其安全性对上下游及周边区域生产生活至关重要。除去恐怖袭击等人为破坏因素,大坝面临气象灾害、地震地质灾害等各类灾害风险。 “七下八上”历来是我国南北方主汛期,防御强降雨及其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对大坝构成的单一、复合、链式灾害风险,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美国洪水大坝应急管理体系建立较早,此次密歇根州洪水溃坝事件发生在美国疫情严峻时期,暴露出诸多问题值得整理与研究,并对当前疫情常态化下我国大坝抵御综合性灾害风险具有良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负责机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 支援机构:农业部 国防部 卫生与人类服务部 司法部 劳工部 国际发展署 国家宇航局 1 引言 1.1 目的 在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之后,作为<国家城市搜索与救援反应系统>的组成部分的城市搜索及救援(紧急支援职能之九),将快速地进行部署,为地方政府或州政府提供特别的紧急援助.城市搜索与救援行动包括对倒塌建筑物中幸存者的定位和解救,以及为他们提供现场的医疗护理.  相似文献   

17.
地震复合灾害是指以地震主震为灾害源并引发一种以上次生灾害的地震灾害。重大地震灾害都是复合灾害。复合灾害具有各构成灾害的叠加性,不同灾种之间还可能产生叠加效应。地震复合灾害与同时或连续发生的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构成广义复合灾害。复合灾害扩大、加剧了地震灾害灾情。减少地震复合灾害的构成灾害种数,降低、消除各构成灾害的叠加性与叠加效应,是研究地震复合灾害减灾对策的基本原则。编制城镇应急救援规划应以复合灾害的灾情严重程度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应急救援要素系统、合理估算避难人数和救援资源需求量,是复合灾害应急救援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汶川和芦山地震后四川地震次生灾害频繁发生,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最为常见,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地的深切河谷地区以及四川地区周围山地.这些次生灾害以活动断裂为地质构造基础,以地表大量松散固体为物质来源,以强烈频繁的余震、坡面流水和暴雨洪水为动力条件,由此形成巨大的灾害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严重后果甚至极大地影响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四川地震次生灾害的防治要加强监控,建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评估,因害设防,分层防御.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震动态》2006,(12):19-19
中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3颗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将帮助实现中国及周边国家自然灾害的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监测能力。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星座系统由卫星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等组成,中国将以这个系统为契机,并引入航空遥感技术,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国家灾害监测、预警和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0.
印度洋地震和海啸灾害引发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对印度洋地震和海啸灾害的反思,认真思考了灾害防御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包括尽快建构国际社会统一灾害防御体系;应当高度重视非工程措施在灾害防御中的作用以及对政府灾害管理职责的重新审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