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各类自然资源统一进行确权登记,是解决当前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国有林区确权登记地籍调查为例,阐述了确权登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并对确权登记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土地与资源统一登记情况和阿尔伯塔省的自然资源分类确权登记情况的分析,得出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往往采取不同的确权登记形式,土地登记系统可以作为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共同标尺.因此,中国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可以采取先以土地登记系统为基础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登记系统,而后再逐步推动确权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以珠江流域西江干流(中下游)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项目为例,介绍了自然资源地籍调查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登记及成果应用阶段、数据入库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对整个项目过程中存在的关于数据及规范化、登记单元划定、数据分析和权属明确等问题和面临的技术难点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探讨相应的改进方法,为后续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相关问题雏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是我国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七部委联合印发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为制定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与工作部署等提供了明确指导。通过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发现,尚存在已有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难以满足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分类要求、怎样基于各部门业已形成的已有资料高效合理划清"四个边界"等技术难点。考虑自然资源的形态主要依托于土地登记这一客观事实,本文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为基础,以服务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为目的,兼顾各行业管理需求,采用二级分类体系,将自然资源划分为6个一级类和22个二级类;通过对已有资料的特征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基础,选择性地利用其他相关资料,基于1:2000…DOM开展必要的室内遥感解译和外业调查核实,可全面划清包括自然资源分布的基本自然状况、权属界线以及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生态保护、用途管制等各类自然资源的"四个边界"。本文针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思路或方案,对全面铺开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具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操作指南(试行)》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保护需求,基于自然资源立体时空特性,针对自然资源三维确权登记,开展自然资源数据三维化处理、管理空间划分、典型自然资源体建模、登记簿信息三维化重构、多源异构三维数据集成展示等关键技术研究。采用立体空间和三维属性表达的技术方法,以空间位置为纽带,有序集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二三维数据,实现基于三维实景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可视化管理,并探索形成自然资源三维确权登记的统一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6.
2016年12月,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标志着自然资源统一登记制度在我国开始实施。自然资源统一登记是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社会管理与经济建设的新领域,测绘地理信息在自然资源统一登记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分析自然资源特点和自然资源统一登记意义的基础上,依据测绘地理信息在日渐成熟的不动产统一登记中的重要作用,论述现代测绘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资源统一登记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自然资源统一登记的开展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已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务院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土资源部 中央编办 财政部 环境保护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国家林业局 2016年12月20日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发[2015]25号)要求,规范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法治化,推动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森林、水、草原、国家公园、荒地等自然资源登记制度的调研,本文总结出国外自然资源登记是以土地为核心,既有统一又有分离,基于土地、异于土地、回归土地,登记的多目的性、登记的广泛性、差异性和有限性等特点,提出我国自然资源登记制度设计中,应设定多目的且处理好确权与登记、司法与行政、自然资源登记与土地登记、信息公开与保密等关系,充分考虑信息化和大数据战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泰州市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改革创新试点项目,基于资料收集、工作协调、保密管理、划定衔接、质量监管5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从组织管理和技术实施2个层面上的工作开展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创新举措,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市、县两级水流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推进提供借鉴和示范。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人工计算统一确权登记面积投入高、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自然资源地籍数据库标准的逻辑关系,提出了各类面积自动计算程序的设计思路,基于ArcObjects开发了面积自动计算的实现工具。通过瑞安市花岩国家森林公园项目验证,程序运算结果可靠,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1.
立足湖南省河湖管理现状和已有基础资料拥有情况,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从工作原则、已有资料利用、划界标准、技术路线、工作组织模式等方面科学地设计了一套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技术方案和工作组织实施方案。方案充分利用了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等已有资料,能够确保划界成果与国土资源部门正在开展的不动产统一登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等工作有效衔接,能够确保全省各地的工作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成果的共享应用,有利于保障划界成果的质量,有利于节省项目成本,有利于缩短工作周期,能够为全省以及国内其他省内即将全面开展的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20年起各地相继开展河流自然资源确权,二维确权向三维确权过渡,实现自然资源立体化管理。以彭河自然资源确权为例,探索了多源三维建模技术在河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承载,以倾斜摄影、机载激光扫描、单波束测量等技术构建的水上、水下三维地理场景为底图,结合登记单元、权属界限等矢量数据构建的河流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在确权登记工作中具有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摸清水流产权,对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水流产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投资大、任务重、协调工作复杂,本文简要介绍了水流产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性、技术方法,文章以新沂试点项目为例,讨论了项目的组织实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工作要求,结合普洱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登记项目,介绍3S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登记中的工作流程,明确3S技术在该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和实际作用,证实此应用的可靠性、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6年工作要点》确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2016年11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指出要坚持试点先行,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依照规范内容和程序进行统一登记.部党组高度重视,姜大明部长在工作会上已经做出部署.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日前,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结合国家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有关要求,将农房等集体建设用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纳入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范围,实现统一调查、统一确权登记、统一发证.此次系领导小组成立以来首次五部门联合发文,标志着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步入新的阶段和高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维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在实际的工作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尤其是权属问题,直接牵涉农民集体的根本利益。本文结合沙县实际,探索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将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本文针对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中的监理工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确立了该项目的监理程序和监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新建房屋以及人口流动,宅基地情况较为复杂。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组织协调工作重,作业周期时间长。本文简要介绍了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性、该项工作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法、项目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是一项事关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信息工程,将农民与土地物权相联系起来,可进一步激发农民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结合古蔺县农村土地范围内不动产确权登记入库项目,简述了项目概况和基本原则,详述了在集体土地不动产登记确权试点中实际出现的一些核心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