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WEBGIS和实时降雨信息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WEBGIS平台,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大调查和补充调查资料,结合浙江省气象台提供的雨季实时降雨量与降雨量预测信息,建立了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该系统目的在于:(1)建立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信息库管理系统,实现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分布和灾情信息的图形和数据一体化管理;(2)建立基于网络或其它通讯方式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实时预警预报系统,实现与气象部门的连接,根据雨季的实时降雨预报和雨量资料,对浙江省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空间范围进行实时发布。该系统核心是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块,而模块是在区域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实时的气象动态信息,研究在不同地质环境和不同气象条件下地质灾害体发生的规律,以提高区域地质灾害的预报精度。2004年的5月底到7月初的雨季中进行了试运行,该系统的预测情况与地质灾害的实际发生情况吻合性较好,表明预测方法和模型是基本可行的,且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2.
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总结长江中下游防洪经验和防洪决策流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针对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提出了具有系统结构合理、软件设计先进、实用性强、扩充性好、适应实时要求特点的总体设计,确定了系统的开发原则.据此,拟定了系统的逻辑结构;以数据库、知识库作为信息基础,通过总控程序构筑系统运行环境,实现信息查询和防洪调度的功能.信息查询以灵活多样的查询方式、形象直观的表达形式来实现对实时水雨工情、洪水预报结果等信息的快速查询;防洪调度侧重运用洪水演进和调度模型对预案进行水情仿真,为决策者提供汛情发展事态信息.为对模型库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出建立决策方案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为适应软件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选择了起点高、开发难度大的视窗软件系统作为系统的软件环境,实现了图形用户界面技术,使界面友好直观,操作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巴东新县城滑坡灾害风险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基于GIS的滑坡灾害风险预测系统流程。并将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与GIS技术先进的图形处理和空间分析功能相结合,建立了巴东县新县城区滑坡灾害风险预测系统。系统由信息管理子系统、危险性预测子系统、易损性预测子系统、风险预测子系统四大子系统构成。系统在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存贮、检索和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物元模型、BP模型等专业预测模型,实现了滑坡灾害危险性、易损性评价,最终取得了滑坡灾害风险分布图,为三峡库区内各县的滑坡灾害信息管理和风险预测提供了新途径。预测成果可为研究区的国土规划和移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我国的发展及在地矿方面应用的简单回顾,对县(市)级地矿地理信息系统特点的分析,提出了该系统的构成框架。认为:县(市)级地矿GIS应由基础信息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分析评估子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管理子系统是地矿工作人员直接运用的管理工具,分析评估子系统是面对各种复杂地矿问题的决策帮手,而基础信息子系统则是管理子系统和分析评估子系统的数据来源。三个子系统各自具有独立的功能,在系统运行中又紧密结合在一起。由以上三个子系统组成的GIS系统,具有组织紧密、层次分明、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塔北地区寒武系—奥陶系源岩含油气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寒武系—奥陶系源岩含油气系统是塔北地区最重要的一类已知含油气系统。据生烃期,寒武系—奥陶系源岩含油气系统进一步划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亚系统。通过保存条件分析, 本文引入了残留含油气系统和原型含油气系统概念。早期亚系统属残留含油气系统, 晚期亚系统为原型含油气系统。早期亚系统可能形成大型油气田,是寻找大油气田的重要勘探目标,但其经历长时间的发展演化, 保存条件是影响勘探的关键因素, 晚期亚系统以中小型油气田为主, 其成藏晚, 保存条件较好,是目前的重要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6.
Coal mine safety is of paramount concern to mining industry. Mine accidents have variou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including catastrophic failure of mine, substantial economic losses and most notably loss of lives. Therefore, any initiative in mine monitoring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progressing safety surveillance and maintenance.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based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underground mine safety in three levels as constructive safety, surveillance and maintenance, and emergency. The developed model integrates the database design and management to the monitoring system implementation which encompasses query and analysis operations with the help of web and desktop applications. Interactive object-orien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s) were developed to visualiz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ntities gathered from the model and also to provide analysis operations based on the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s and demonstrations using data tables and map objects.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essentially encompasses five main stages: (i) designing a conceptual database model; (ii) development of a logical model in terms of entity-relationship (ER) diagrams; (iii) development of a physical model based on physical constraints and requirements; (iv) development of GUI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veloped model, analysis and queries; (v)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created model for Ömerler underground coal mine in Turkey. The proposed system is expected to be an efficient tool for improving and maintaining healthy standards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which can possibly be extended to a national GIS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施工期间其上方既有地铁隧道的运营安全,采用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实时监控。该监测系统由传感器子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和数据管理子系统构成,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监测与运营的相互影响。传感器子系统包括静力水准仪、梁式倾斜仪、位移计和测缝计,分别监测隧道沉降、道床沉降、两走行轨横向高差和水平间距以及结构变形缝的变化;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以有线方式传输至信息中心;信息中心的数据管理子系统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公共网络将监测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该系统在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车站下穿环线地铁隧道施工期间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变形实施了有效监控,有关单位根据监测系统反映的异常情况及时调整了施工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控制效果,保证了施工期间既有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砂岩型铀矿综合评价信息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GIS的砂岩型铀矿综合评价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开发方式和系统架构,阐述了管理、数据分析、自动成图和预测评价等子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该系统在伊犁盆地南缘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韩冬梅  徐恒力  梁杏 《地球科学》2006,31(6):885-890
运用地下水系统分析理论, 以山西省太原盆地东西山地区为实例, 利用GIS技术对区内岩溶大泉地下水系统进行了圈划.运用岩相古地理、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分析方法, 首次提取了研究区岩溶含水系统的区域隔水底板等高线、边山断裂两壁投影图及岩溶水系统图等定量或半定量水文地质信息, 圈划出了东西山岩溶水系统的局部饱水带、饱水带和碳酸盐岩非饱水带.研究结果表明, 西山地区兰村泉、晋祠泉属于同一个岩溶子系统; 西冶泉岩溶子系统是相对独立的岩溶水系统; 东山基岩山区大部分属于娘子关泉岩溶子系统, 且东山岩溶水子系统与盆地地下水有密切水力联系而与兰村泉-晋祠泉岩溶子系统无直接关系.这些为模拟盆地地下水系统和评价北方岩溶地下水资源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对前人就太原盆地边山岩溶水系统边界的确定和内部结构的划分提法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线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即成图系统加属性信息管理系统加图数连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平顶山矿区地温信息管理系统软件(PGTIMS1.0)的设计思路。根据平顶山矿区地温信息的特点,该信息系统软件具有地温数据库、地温图形库、地温计算系统等三个子系统,可以进行地温信息管理、地温图形的管理、地温场中任意一点的地温计算。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为科学地预测地下温度,评价地温环境、煤炭开发与热害治理之间的矛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学龙  李文昌  尹光侯 《中国地质》2012,39(4):1007-1022
格咱岛弧带是西南三江多岛弧盆系中一个主要的地质构造单元,它始于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壳的向西俯冲,燕山期经历了陆内汇聚和造山后伸展作用阶段,区内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强烈,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重要铜多金属成矿带。根据区内岩浆岩和矿床的时空分布,同位素年代学证据,构造环境及成矿作用,将格咱岛弧成矿系统划分为印支期成矿亚系统和燕山期成矿亚系统。印支期主要发育了与安山岩同源的壳幔型中酸性岩浆作用,形成斑岩型Cu矿成矿系统,燕山期伴随着同碰撞中酸性岩浆活动形成斑岩型Mo(Cu)及热液型W(Mo)成矿系统。研究表明,格咱岛弧深部找矿具有较好的资源潜力,其中燕山期Mo多金属成矿已显现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基于Bossel框架的双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影响双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主要因素、评价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并进行预测,采用Bossel可持续评价的理论框架筛选了最能反映和影响双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6大基本定向指标共36个具体评价指标,建立了考虑地下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对双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辅助采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报地下水流场变化趋势,进而预测评价了新地下水水源地投产5年后和10年后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现状条件下,双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态势处于绿色(良好)级别,但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可持续利用态势逐渐恶化,由良好级别转变为危险级别。  相似文献   

14.
离心场中土体图像采集与位移测量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耘  张嘎  张建民  李焯芬 《岩土力学》2010,31(3):998-1002
以存储前移为主要思路,开发了离心场中高质量图像高速采集与位移非接触测量系统。该系统由图像采集、数据存储、通讯控制、分析处理和辅助制样5个子系统组成,能够克服高速旋转的离心场的干扰,在离心模型试验过程中高速采集高质量图像。该系统能够对多点同时进行测量,从而得到土体表面任意时刻、任意区域的位移场,并具有对土体无干扰、测量精度高、前期准备工作量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使用该系统对土坡破坏离心模型试验中的土坡变形过程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土坡的破坏过程可分为均匀变形、应变局部化和破坏后变形3个阶段,加载过程中首先在坡顶和坡脚产生应变局部化。  相似文献   

15.
“野外地质掌中宝”系统是以WindowsCE为软件平台 ,以掌上电脑为硬件载体 ,适用于野外地质勘探和国土资源调查的便携式工作平台。它包括前端工具软件包、后台伺服处理子系统、通讯子系统以及硬件接口软件等。该系统的开发研究将是以信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野外地质勘探和国土资源调查技术的一次重要实践 ,它的研制成功将为野外地质工作者提供面向2 1世纪的高效、实用、方便的现代化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6.
陈文杰  李秀玲  王坤  李春华 《地下水》2007,29(4):71-73,150
地热资源信息系统是地热资源管理的重要的技术手段.介绍了系统总体框架、数据库结构等,重点介绍了综合分析系统.该系统已经提供给天津地热管理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17.
“野外地质掌中宝”系统的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东风 《地学前缘》2000,7(2):605-607
“野外地质掌中宝”系统是以Windows CE为软件平台,以掌上电脑为硬件载体, 适用于野外地质勘探和国土资源调查的便携式工作平台。它包括前端工具软件包、后台伺服处理子外地质勘探和国土资源调查技术的一次重要实践,它的研制成功将为野外地质工作才提供面向21的高效、实用、方便的现代化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8.
地球系统科学发展方向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从人类面临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地球系统的全球化和地球系统科学与传统地球科学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提出的背景;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详细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主要内容有研究思路、基本概念、地球系统过程、全球一区域信息获取、海量信息处理和分析及系统模型等;第三构建了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系统的连续动态系统、离散动态系统、地球系统的随机性、地球系统的自组织和地球系统的简单巨系统与复杂巨系统;然后重点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子系统与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与效应;第四,概述了地球系统的数字表达——数字地球和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最后,简述了中国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方向和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控制的效率、准确度及精确度,采用VB(visual basic)+ASP(active server page)+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集成开发模式,开发了具有友好人机接口,能为样品分析单位和质量管理部门提供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控制系统.系统包括WEB服务管理子系统(客户端)、样品管理控制主系统(管理端)和网络数据库服务(服务器端)三个子系统.系统不仅可以同时管理多个批次样品的数据,也可以自动实现样品编码、内检样按指定比例随机生成、地调局监控样和国家标准样插入、内检合格率和报出率计算、标准样质量实时监控图绘制以及对送样单和分析结果等进行自动导入和导出,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输出美观的分析报表.  相似文献   

20.
谢春燕 《地下水》2019,(1):102-105
煤炭矿区系统由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各子系统的内部环境之间存在着不间断的能量、物质、信息等方面的交换,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煤炭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各子系统结构、发展模式的合理性以及对系统的有效调控,本文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动态仿真的方法结合起来,在全面分析矿区各要素和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矿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某煤矿为例,分阶段进行了历史性的检验和动态仿真模拟预测。研究预测表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是有效且可信的,该模型能够较真实地代表煤矿环境系统,用来预测该系统环境方面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