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华南某些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同位素地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南地区的产铀花岗岩可分为两种类型:同熔型和改造型。笔者对与这两种类型花岗岩有关的铀矿床进行了较系统的氢、氧、碳、硫和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在成矿与成岩年龄、成矿溶液性质与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差别。笔者认为,与同熔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铀矿床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与改造型花岗岩有关的铀矿床虽然在空间上与产铀花岗岩关系密切,但这类矿床的形成则是与华南断块运动的拉张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在回顾花岗岩分类及其成矿专属性研究的基础上,以华南同熔型花岗岩为例,探讨了华南地区与同熔型花岗岩有关的铜铅锌矿床的特点、时空格架及其分布规律,研究了与成矿有关的同熔型花岗岩的特点、源区属性及其与华南古老地壳的关系。本文认为华南地区与同熔型花岗岩有关的铜铅锌成矿作用是壳幔相互作用的结果,且这些同熔型花岗岩具有过渡类型的特征。岩浆源区属性与成矿类型、成矿规模的关系存在着某种制约联系,该类矿床的形成是不同时期华南地区古老地壳改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藏北地区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强烈,花岗岩成岩机制复杂。金矿时空分布特征与岩体密切相关,初步研究表明,与金矿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为火山弧环境下的同熔型花岗岩,结合同位素研究,认为该区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壳幔过渡带或基底。花岗岩主量元素,Rb、Sr、O同位素研究发现,随成岩时代变化,岩体成岩构造环境、物质来源、金矿化强度呈周期性(脉动性)变化。金矿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之间表现出统一性和周期性的变化特征,是和本区大地构造演化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华南20个同熔系列花岗岩类的Nd-Sr同位素组成。根据样品的同位素 组成及其在€Nd-T,(87Sr/86Sr)-T,和€Nd-€sr:图上的分布特征,认为这些同熔系列花岗岩类是华南上地壳端员和亏损地慢端员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产物。利用简单二元混合方程计算了这些花岗岩体的壳慢混合比例。根据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和物质来源,华南同熔系列花岗岩类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大陆边缘型,大陆内部型和断裂拗陷带型。  相似文献   

5.
根据地质及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同位素资料综合分析,太行山北段燕山期花岗岩成因类型为壳幔混源的Ⅰ型花岗岩。区内成矿作用与该类花岗岩关系密切,具体表现在矿床(点)与岩体具有时空上的一致性,成矿物质与成岩物质具有同源性和深源性以及岩体内Cu、Pb、Zn、Mo、Au、Ag元素丰度值较高等特点。矿化类型或成矿系列严格受岩石类型、化学成分、岩浆活动性质等因素控制,表现出明显的成矿专属性。部分熔融作用使下地壳物质形成熔浆的同时,还可以使下地壳中的成矿元素重新活化、迁移并富集在熔浆中,然后与深部上来的富含成矿元素的幔源岩浆一起混合形成壳幔混源的含矿母岩浆。因此,区内燕山期Ⅰ型花岗岩应该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提供者。并进一步指出软流圈物质大规模上涌是导致本区Ⅰ型花岗质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的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用磁铁矿和钛铁矿划分南岭地区不同来源花岗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岭花岗岩成岩成矿类型划分的研究,在我国具有较长的历史.七十年代以来,比较深入和系统的从物质来源研究花岗岩的有:徐克勤教授等在论证花岗岩与成矿时,认为闽浙一带与偏中性岩石有关的部分钼铜铁矿属于深源产物;后来在第二届全国矿床会议(杭州)上,又较系统的从板块构造、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等方面论证了两种成因系列花岗岩类与成矿的关系,提出了过渡地壳同熔型和陆壳改造型两种来源的花岗岩.1972年,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宜昌矿产地质研究所(即湖北地科所)从同位素  相似文献   

7.
华南中生代同熔系列花岗岩类的Nd-Sr同位素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讨论了华南20个同熔系列花岗岩类的Nd-Sr同位素组成。根据样品的同位素组成及其在¢Nd-T,(87Sr/86Sr)i-T和¢Nd-¢Sr图上的分布特征,认为这些同熔系列花岗岩类是华南上地壳端员和亏损地幔端员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产物。利用简单二元混合方程计算了这些花岗岩体的壳幔混合比例。根据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和物质来源,华南同熔系列花岗岩类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大陆边缘型,大陆内部型和断裂拗陷带型。  相似文献   

8.
华东地区花岗岩类成因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窦小平 《铀矿地质》2004,20(6):330-336
本文对华东地区的花岗岩类按改造型 变质混合交代型、重熔型和同熔型———同熔型 (Ⅰ型 )、深源分异型 (A型 )进行了成因分类 ,并对各类花岗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岩石学特征、副矿物、稀土元素、锶、氧同位素等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列举了各类花岗岩的分布地区和代表性岩体 ;论述了各类花岗岩的空间分布与铀矿床产出的关系 ,指出重熔型花岗岩是铀矿床产出的主要岩体类型 ,其次是深源分异型 (A型 )花岗岩。变质混合交代型和同熔型 (Ⅰ型 )花岗岩只有铀矿点或矿化点产出。文章最后系统地总结了改造型与同熔型花岗岩的铀矿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西岭锡矿床岩体含矿性与成因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研究了西岭锡矿床自碎次花岗斑岩岩体的地质特征、含矿性、成因类型。认为自碎次花岗斑岩具有隐爆特征。岩浆来自上地幔至下部地壳物质的部分熔化,属于徐克勤教授所划分的过渡型地壳同熔型花岗岩类。岩体中锡含量是一般花岗岩类的10—22倍,并具有含锡岩体的有利岩石化学条件,铅同位素比值证实了成矿与成岩的紧密联系。锡矿床与自碎次花岗斑岩是同原的,应为斑岩型锡矿床。接触带和爆破角砾岩带是成矿的有利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10.
柯树背岩体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柯树背岩体的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铀金成矿元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柯树背岩体F9大断裂(鹰潭-安远深大断裂)以东部分(东体)与F9大断裂以西部分(西体)在稀土分布模式,微量元素,铀金成矿元素及矿化特征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东体与寨背岩体类似,为同熔系列花岗岩,对铀成矿不利;西体为重熔再生岩浆成因的改造型花岗岩,对铀成矿有利,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晚三叠世—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侵入活动十分频繁,依据区域地质构造的演化和相应的岩石组合及所获之测年资料,可划分出三大成因构造类型:裂解型;走滑型,包括走滑拉分—张裂亚型和走滑拉分—隆挤亚型;会聚型。不同成因构造类型常有自身的成矿特征,藉以指导矿产的普查与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2.
程明高 《铀矿地质》1991,7(6):321-327,344
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北西部金矿主要类型、矿化特征和金矿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个成矿区、12条成矿带、32条成矿亚带,从而指明了找矿方向,为贯彻“以铀为主,综合找矿,多种经营,搞活地质”的方针,提供了较好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王峰 《中国地质》2021,48(1):207-228
龙岩宣和岩体是闽西南地区呈北东向弧形出露,最大的燕山期—加里东期复式岩体,但是有关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及成岩环境的认识仍存在分歧,进而制约了对闽西南地区构造环境的探讨.文章以出露于闽西南地区的宣和正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了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地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  相似文献   

14.
西藏冈底斯造山带西段铁铜多金属(金、银)成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近年来在西藏冈底斯地区地质与矿产勘查工作所取得的新成果,在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进行初步分析与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冈底斯造山带西段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成矿构造环境、与铜铁铅锌(金、银)成矿作用有关的花岗岩类岩体的成岩时代、岩石类型及其岩石化学和成矿元素含量方面均可与东段进行对比,显示西段同样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和资源远景.区内的优势或潜在优势金属矿种是铜、铁、铅、锌和金(银).它们的成因类型主要是与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矽卡岩型、斑岩型和热液型(包括破碎带蚀变岩型),其次为火山热液型.在总结区内已知矿床(点)成矿特征和进行区域成矿区(带)划分的基础上,优选出江巴复式花岗岩基的西缘等7个成矿远景区,并对各远景区提出了进一步勘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勇  邢树文  阴江宁  王岩  马玉波 《地质学报》2016,90(7):1470-1481
随着找矿的深入,在鲁中东-苏西北地区新发现了一批大中型金、铁和金刚石矿床,该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本文在新的研究成果和认识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在该地区划分新的重要成矿部署区带,厘定边界并命名为"鲁中东-苏西北Au-Fe金刚石成矿带",初步建立了该成矿带成矿谱系,结果显示成矿带内存在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以及新生代等5期成矿。区内矿产以金、铁以及金刚石为主,金矿床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铁矿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型和矽卡岩型,金刚石矿主要为岩浆型。结合研究区找矿最新进展和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最新成果,认为本区Au、Fe、金刚石资源潜力巨大。在此基础上划分了6处远景区,为进一步实现找矿突破及地质找矿战略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毓川 《矿床地质》1983,2(2):15-24
本文所述及的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黄汲清先生所划分的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范围。该区在下古生代时期为冒地槽,志留纪时发生加里东运动,褶皱隆起,结束了地槽阶段。加里东运动之后,此区仍不断经受构造运动,成为比较典型的构造活化区。主要表现为:在海西时期一些地带强烈断陷,堆积了巨厚的沉积物,如湘南、河池—南丹等地区;印支—燕山时  相似文献   

17.
叶诗龙 《铀矿地质》1994,10(6):343-349
本文总结了赣西北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的地质特征,提出了“3层2带1个环境”为基本成矿条件及淋积、热液交替作用,多元成矿的认识。从而说明了本区在铀矿成矿条件上要优于江南台隆区东西两侧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就今后区内开展找矿工作进行了远景区的划分。  相似文献   

18.
世界内生磷矿地质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生磷灰石型矿床在世界磷矿工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世界内生磷矿可划分为超基性-碱性-碳酸岩类(占内生磷矿储量的90%以上,又分超基性-碱性-碳酸岩型、碱性-碳酸岩型、超基性-碱性岩型、超基性-碳酸岩型、碳酸岩型、碱性岩型六亚类),基性岩与超基性岩类,其它类等三大类。各类矿床主要岩石类型,矿物组合,岩体形态、产状、结构,矿体与矿石及其主要产地、大地构造位置等都各具特色。以成矿理论与成矿规律为指导,通过地、物、化、遥综合手段找矿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广泛发育的侵入岩,应用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归并的新理论、新方法,划分有110个单元,归并成27个超单元(序列),21个独立岩石单元,初步建立起全省岩石谱系单位等级体制。M、I、S、A型花岗岩均较发育,S型花岗岩一般缺少大规模的火山喷发,I型、A型和I型与S型过渡型花岗岩,具有滞后或与火山活动同时、同源、规模相当、地域相应的规律。不同时期、不同岩石谱系单位,成矿类型及规模不同。  相似文献   

20.
湘南坪宝地区地处南岭中段,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坪宝成矿带南部,304岩体是未来深部找矿的远景地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点,与区域上的千里山岩体相似。根据微量元素判别图解进一步划分为A1型,反映为非造山板内拉张背景;岩石稀土配分型式具有特征的四分组效应(tetrad effect),这是岩浆高度演化晚期熔体与流体相互作用的结果。采用LA-ICPMS方法对花斑岩中锆石进行了微区U-Pb同位素及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成岩年龄为179.9±1.3Ma(MSWD=1.9),属于燕山早期第一阶段岩浆侵入产物,成岩时代早于301岩体。Hf同位素显示地壳模式年龄为2220~2459Ma,平均为2353Ma,反映源区物质为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